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 圖文專訪

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亮相 展現海軍救難能量

  • 民國114年11月20日
海軍大武級救難艦首度亮相。(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海軍大武級救難艦首度亮相。(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0日電)海軍「114 年國防知性之旅」即將於本週六(22日)登場,首度公開展示的大武軍艦,相當引人注目。大武軍艦為我國新型救難艦,艦長達87公尺,排水量3250噸,具備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及拖帶拉力大等特性,能遂行艦艇救難、拖帶及水下失事物體打撈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於進行救難任務。

 艦長陳中校表示,大武軍艦具備優異的艦船操縱與拖帶能力,並配備水下無人載具、潛水鐘及減壓艙等先進設備,可有效執行搜救與支援任務。期許未來大武軍艦在海上拖帶及救援等任務上,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成為國人最堅實的海上後盾。

大武軍艦艦長陳中校表示,期許未來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成為最堅實的海上後盾。(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大武軍艦艦長陳中校表示,期許未來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成為最堅實的海上後盾。(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大武軍艦配有減壓艙等先進設施。(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大武軍艦配有減壓艙等先進設施。(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減壓艙外監控螢幕及儀表板,可隨時檢視潛水員生理狀況。(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減壓艙外監控螢幕及儀表板,可隨時檢視潛水員生理狀況。(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大武軍艦配備有潛水鐘,能與水下作業大隊官兵共同進行艦艇救難、拖帶及水下打撈等任務。(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
大武軍艦配備有潛水鐘,能與水下作業大隊官兵共同進行艦艇救難、拖帶及水下打撈等任務。(軍聞社記者林庭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