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 最新動態

軍聞社製作《從戰場到家》專題節目 紀錄緝毒犬退役生活

  • 民國114年02月23日
目前共有19隻軍犬退役並接受良好的照顧。(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目前共有19隻軍犬退役並接受良好的照顧。(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22日電)為使國人了解緝毒犬如何在部隊中執行任務的實況,國防部軍聞社過往曾製作緝毒犬的專題報導,使國人了解犬隻如何從關務署成長到寄養家庭的社會化,最後返回關務署訓練,並結業投入憲指部任務的過程,然而,隨著時光荏苒,這些逐漸年齡增長的犬隻,在屆齡後,下一站何去何從,也是值得探究的議題。

 在上週國防線上《從戰場到家-軍犬專題報導》的節目中提及,緝毒犬的嗅覺與體力會隨年紀逐漸衰退,在訓練師與獸醫師評估後,會被判定是否適合繼續執勤,或是正式退役,並在妥善安排下開放認養,而有這樣的制度,是在現任副總統蕭美琴擔任立法委員時,與國防部及愛狗人士一同努力,增訂「除役犬管理暨認養實施計畫」,目前共有19頭軍犬退役並接受良好的照顧。

 軍犬訓練師王上士表示,工作犬基本服役4年後,可以辦理退役,但在符合評估下,可以辦理延役3年,所以1頭工作犬可以服役7年,王上士說明,目前依照外面社會大眾對於全臺工作犬的一個期待,會辦理工作犬的認養,以現役的領犬員,以及當初犬隻寄養家庭為優先的認養對象。

 「Hardy的耳朵是這樣開起來的,好像就是看到好像熟悉的人。」曾經是憲兵一員的莊小姐,兩隻手在耳朵旁作勢說明,一開始還會擔心牠會忘記,但在見面的那一個瞬間,看見Hardy的狀態,莊小姐除了安心,更多是開心與感動。莊小姐說到,服役時因為擔任Hardy的領犬員,得知可以領養後,主動與相關單位聯繫,讓過去曾是戰友的夥伴,現在變成是家人的關係。

 犬隻在經歷關務署、寄養家庭及部隊的日子後,在年華老去時,國防部遴選認養人,透過專業的人員,前往認養家庭訪視,並定期回訪,確保從戰場回歸家庭的狗狗們能有一個好的退役環境。

蕭副總統擔任立法委員時,與國防部一同增訂「除役犬管理暨認養實施計畫」。(擷取自影片)
蕭副總統擔任立法委員時,與國防部一同增訂「除役犬管理暨認養實施計畫」。(擷取自影片)
領養人莊小姐與Hardy過去是戰友夥伴,現在變成是家人的關係。(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領養人莊小姐與Hardy過去是戰友夥伴,現在變成是家人的關係。(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工作犬基本服役4年後,可以辦理延役3年,最長可服役7年。(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工作犬基本服役4年後,可以辦理延役3年,最長可服役7年。(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軍聞社在軍犬議題上,涵蓋幼犬到退役軍犬,歡迎國人到Youtube頻道收視觀賞。(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軍聞社在軍犬議題上,涵蓋幼犬到退役軍犬,歡迎國人到Youtube頻道收視觀賞。(軍聞社記者陳軍均攝)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