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6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就「因應無人載具大量投入現今戰場,我國軍如何構建無人載具部隊及訓練規劃、裝備籌獲等具體作法」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顧部長表示,國軍將依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兵力之原則,統合民間能量與國防研發,穩健推動無人載具戰力建構與訓練體系整備,提升聯合作戰能量與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
顧部長指出,俄烏戰爭示警無人載具於現代戰場發揮高度不對稱效果,國軍已據此調整發展方向,朝量大、價廉、可消耗、即偵即攻等目標規劃無人載具能力,平時分擔監偵巡邏等高風險任務,戰時配合主要武器實施精準打擊,以達拒止、遲滯及擾亂敵犯臺之目標。顧部長強調,國防部將同步完善訓練規範、建立專責部隊並健全籌獲管道,並於明(115)年下半年納入戰演訓驗證,檢證整體運用效能。
接續由作戰與計畫參謀次長室次長連志威中將向委員進行專題報告,說明國軍無人載具作戰運用分為聯戰、戰術與戰鬥三個層級,並介紹現行訓練體系與專責訓練機構配置,包含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海軍專長訓練中心、陸戰隊專長訓練中心、空軍航院技訓中心等四個單位,以及無人機師資班等十類課程,採循序漸進之訓練架構,以強化人員操作技能、任務規劃與戰力整合能力。
連次長補充說明裝備籌獲策略,國防部依《國防法》第22條及國防自主原則,以自製為優先,並結合國內廠商採委製、研發及軍(商)購等多元途徑,加速形成國內產製與維修保養體系。國防創新小組(DIO)自民國113年成立以來,持續與國內外國防新創廠商交流,聚焦民間成熟技術,研擬可形成戰力之方案,縮短籌獲期程並提升戰場應用彈性。
連次長強調,未來將持續投入影像識別、抗干擾及多重導控等關鍵技術研發,並落實訓測驗證與實戰化推動,務求在短期內建立具量能之無人載具部隊,提升國軍整體防衛效能,保障海空域安全與國家主權。
國防部表示,將依報告所示進度持續推動相關作為,並以「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為建軍主軸,積極結合國防科技與產業動能,促進軍民協力發展,達成國防自主與科技創新的雙重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