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保養" ,結果共:5筆
-
《國防線上》軍艦除鏽專題報導 歡迎踴躍收看(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23日電)為確保艦艇保持良好狀態,延長海上航行壽命,海軍岳飛軍艦日前展開艦體除鏽與維護作業,全艦官兵依循標準程序,進行鏽蝕清除、結構補強及防鏽塗裝,以確保艦艇保持最佳戰力,順利執行各項海上任務。 為讓國人深入了解軍艦除鏽與維護的重要性,本集《國防線上》節目將帶領觀眾直擊艦艇保養現場,透過官兵的介紹,進一步瞭解軍艦鏽蝕的影響、除鏽作業流程及維護艦艇的技術。 節目將於本週四(27日)下午2時在華視頻道首播,並於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也歡迎民眾點選軍聞社網站或YouTube頻道收視。【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3日
-
海軍兩棲履保廠—水刀除漆除鏽位於海軍左營基地的「海軍兩棲履車保修工廠」,是負責海軍AAV7兩棲突擊車維修與保養的重要單位。車輛轉場到履保廠的車身修護場之後,會先實施拆解,並將車殼及零附件,執行除漆及除鏽的工項;其中,AAV7車殼部分會使用高壓水刀進行除漆、除鏽作業,車殼處理過後的表面,技術人員會參照技術手冊,量測厚度及金屬耐用達原設計規範後,再接續進行次階段防護塗裝作業。(軍聞社蔡枋澐)【圖文專訪】 114年02月02日
-
【影】履保廠專業維保 AAV7堅實後盾(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日電)AAV7兩棲突擊車是遂行兩棲作戰的核心裝備,也是海軍陸戰隊引以為傲的精良裝備,而負責其維修與保養的重要單位,則是位於海軍左營軍區的「海軍兩棲履車保修工廠」,該單位擁有AAV7的五級翻修能量,也為陸戰隊的兩棲戰力打下穩固基礎,確保裝備妥善,且與時俱進地朝自動化方向前進。 海軍兩棲履車保修工廠廠長余駿弘上校表示,履保廠工作內容最主要是修護整個陸戰隊的專用裝備AAV7兩棲突擊車,廠本部下轄有車身、動力2個修護單位,以及修護補給科與行政科2個行政單位,平時負責AAV7車輛五級翻修之餘,還會自製因應消失性商源之零附件,供應修護所需;另外,除了戰演訓的任務支援外,在防汛時期,AAV7依令投入救災行列,包含人員救援、物資發送,執行任務前,履保廠技術人員會實施車輛簽證,讓車輛可以安全無虞的執行任務,如果有故障發生,由履保廠派遣支援游修小組,完成緊急搶救,讓AAV7繼續執行任務。 「先勤整備,後勤為先。」余廠長指出,原廠房大部分已經超過40年以上,在指揮部預算的支援之下,各級幹部分年統籌,按照每個工作需求設計廠房,包含動線、設備更新等,也因廠裡每年仍有計畫性交修車輛,所以廠房運用整建方式,逐步完成全面升級,確保任務不中斷。 履保廠也重視人才與設備的雙軌提升,余廠長強調,該廠重視多專多能的人才培育,透過師徒傳承和跨班學習,官兵才能全面掌握修護技能,並且鼓勵考取專業與管理證照,提升工作效能;同時,期許履保廠持續強化技術能量,朝自動化與高機動、高妥善率方向發展,為海軍陸戰隊,提供穩定可靠的後勤支援,確保任務圓滿完成。【最新動態】 114年02月02日
-
中科院打造船舶鋰電池系統 推動民用船舶電動化(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30日電)為提升臺灣國防科技自主化,奠定安全與科技進步的堅實基礎,並將技術拓展至民生相關的綠能與電動載具領域。對此,中科院打造船舶鋰電池系統,結合軍事科技的高標準與民用需求的靈活性,為水上與水下無人載具的電動化提供強大支持。 中科院表示,船用電池系統因續航力與推進考量,容量達MWh等級,與車用KWh之電池規模差異極大,電池管理是一大挑戰;另相較於陸上救援資源豐富,船用更注重電池空間的抗衝擊及防延燒安全,並著重防水與耐腐蝕等設計考量。 中科院強調,船舶鋰電池系統的電池組適應性極佳,採用像樂高積木的模組化設計,填補船舶內畸零空間,可為各式水上、水下載具客製化設計電池系統。電池串組採熱插拔設計,電池隨插即用無外露配線,可大幅降低組裝或維護時的感電風險,也方便龐大電池系統的後勤維護保養,實現快速組裝與高效維護,串組可依不同載具量體的容量需求自由擴充,支援1MWh以上的所需電力。 中科院指出,船舶鋰電池系統通過軍規等級船舶振動、衝擊測試,模擬電池系統持續承受海上波浪外力與推進馬達共振過程中仍可穩定供電,在材料設計選用也著重防水與耐腐蝕等設計考量,以提升水用電動載具系統的供電可靠度。另外,中科院開發的船舶鋰電池模組內部,也導入防延燒設計,降低並壓制異常發生時單一電芯的千度以上高溫至數百度等級,可避免侷限空間中電池熱失控造成整艘載具連環的電池危害。 未來在國防科技的基礎上,中科院持續投入綠能與民生科技,實現技術的軍民融合,並將持續推動臺灣在儲能系統與電動載具技術領域的突破,為國家帶來更多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並為全球綠色轉型提供來自臺灣的解決方案。【訊息平台】 114年01月30日
-
【影】岳飛軍艦落實保養工作 維護艦艇戰力(軍聞社記者陳軍均高雄26日電)為了使海上航行的壽命延長,海軍岳飛軍艦近期實施艦體大修工程,全艦官兵在艦長下達安全規定後,共同執行艦體維護作業,展現同舟共濟的合作精神,堅定維護艦艇戰力的決心。 軍艦的後勤維修保養可分為短週期的「定保」、臨機性的「航修」,以及約5至6年一次,俗稱大修的「入塢級廠級維修工程」等,各型艦週期不一,藉由這些定期的修保工作,才能維繫海軍艦艇戰力;此次岳飛軍艦即是執行大修工程,除了最基本的艦體外觀,更對主機、發電機及戰系裝備進行徹底檢整,確保其處於最佳運作狀態,通過例行保養與長期規劃,能有效延長艦艇壽命,提升執行任務的穩定性,為國防安全提供堅實後盾。 「因為近期任務頻繁,靠岸的時間減少,因此就必須更精準、更謹慎的去安排保養工作。」岳飛軍艦作戰長劉少校表示,艦艇區分「作戰、戰系、輪機跟補給」四個部門,部門主管就是負責管理任務進度,而身為這次大修的主要負責人,他就是規劃相關的工作期程,並提升工作的執行效率,在任務更頻繁的狀況下,也有辦法維持艦艇保養的水準。 在繁瑣的保養項目中,除鏽作業是較為費時且馬虎不得的工序。「鏽蝕」是軍艦長期服役過程中,會遇到的「無聲威脅」,海水的腐蝕能力極強,對艦體結構形成威脅,軍艦在長期執行海上任務後,艦體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裂痕或鏽蝕跡象,官兵在靠港時間,充分利用空檔進行鏽蝕檢查和修復,確保艦艇能夠運行安全與穩定執行任務。 負責除鏽的章上兵表示,艦體除鏽作業會分區進行,敲擊目標區域後,確認鏽蝕是否影響周圍結構,並將受損部分徹底清理,再塗上多層「底漆」與「面漆」,過程中,為了避免重複作業,底漆主要採用紅色與黃色相間的方式區分,確保每一層漆均完整覆蓋,面漆則分為淺灰與深灰,呈現軍艦特有的外觀。【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