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印太地區" ,結果共:5筆
-
國防部公布最新《國防報告書》 闡述國防政策與戰備施政成效(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9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民國114年版《國防報告書》,由戰略規劃司國防政策處處長許云甄進行簡報,以「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為核心主軸,向國人完整闡述當前國家安全情勢、國防政策及戰備整備施政成效,並向國際社會傳達我國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 許處長表示,本次報告書的編纂,依據《國防法》第30條規定,是自民國81年以來第18次公布。全書共7萬8千餘字,透過66張照片及54幅資訊圖表,力求以最詳實的內容、具體數據及事項,向國人與國際社會展現國防事務的透明度,爭取全民對國防的支持與瞭解。 民國114年版國防報告書的封面設計以國軍新式武器為視覺核心,充分傳達全書主軸「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的決心與信念。內容區分「戰略環境」、「堅實國防」、「和平基石」與「國防管理」等4篇8章34節,涵蓋軍政、軍令及軍備三大範疇。報告書強調,國軍依循總統「和平四大支柱」的國家安全理念,建構敏捷應變的戰力,並落實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報告書在「戰略環境」篇中,闡述了當前美中戰略競爭的國際局勢,以及中共日益擴張的軍力對印太地區構成的軍事威脅與挑戰。在「堅實國防」篇中,則說明國軍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為作戰整備方向,強調不對稱戰法及去中心化運作,以建構可恃的防衛戰力。 此外,「和平基石」篇章闡述我國將持續與美國及其他友盟國家進行國防安全合作,建立民主夥伴關係,共同應對潛在威脅,成為區域可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最後,「國防管理」篇則說明國軍在推動國防自主、革新部隊管理、深化全民國防及完善官兵照顧等方面的施政作為與成效。 國防部強調,國軍官兵全天候戰備執勤,是國家安全的堅實後盾,亦是社會安定的重要支柱。透過公布國防報告書,期望能凝聚全民防衛意志,強化國人對國防的信心,共同為捍衛家園而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三軍士官新生聯合開學典禮 總統:精進本職護國安(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2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前往陸軍專科學校主持「114年三軍士官聯合開學典禮」,期勉學員認真學習,精進本職學能,並發揮陸軍忠誠、海軍忠義及空軍忠勇精神,成為稱職的士官。同時再次強調,臺灣必須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以「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經濟韌性與民主陣營合作,以及在對等尊嚴下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和平共榮,共同努力守護國家,透過實力獲得真正的和平。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主持「三軍士官聯合開學典禮」,歡迎大家投入軍中行列,肩負起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也感謝家長的支持做為後盾,讓士官們無後顧之憂加入國軍行列。 賴總統提到,國軍是一個大家庭,在軍中不分官階大小,彼此都是兄弟姐妹,互相扶持成長,一起前進,國軍不僅與同袍之間情感深厚,互相關懷,幾十年來,臺灣只要發生天災地變,都站在第一線幫助社會大眾,他說,為展現對國軍的敬重,政府今年協調多家國籍航空國際線航班提供「軍人優先登機」服務,以及2萬多家商店提供現役軍人消費打折優惠,此外,每年都有團體赴軍中敬軍慰問,顯見臺灣社會軍愛民、民敬軍的優良傳統。 賴總統進一步表示,士官是專業軍人,更是部隊骨幹,除了是軍官的好幫手,也是士兵的領導者,是官與兵之間的橋梁,如果角色成功,軍中各項事務推動就會順利,應以身為士官為榮,期勉士官學生在校期間認真學習,精進各項本職學能,充實自己的實力;也期勉發揮陸軍忠誠、海軍忠義與空軍忠勇的軍風,將士官信條銘刻於心、永不妥協,相信如能做到以上幾點,必然是稱職的士官。 賴總統指出,當前國際情勢變化很大,包括俄烏戰爭、以哈衝突都還未結束,因此國際社會相當關注臺海的和平穩定,認為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他表示,臺灣除了要向國際社會傳達自我防衛的決心外,也必會善盡守護臺海和平的責任,因此上任之初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認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對和平有理想、不能有幻想,只有透過實力獲得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不可能靠讓渡主權,也不可能靠一紙協議獲得。 賴總統並重申「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提高國防預算。包括對外軍事採購、對內國防自主,發展國防工業;第二,強化經濟韌性,讓臺灣的企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改變過往產業投資集中在中國大陸的經濟模式;第三,與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區域的威權主義擴張並非單純是臺灣的問題,而是印太地區乃至於全球民主國家當前共同面對的挑戰。第四,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臺灣願意和中國進行交流合作,促進和平共榮。最後,期盼大家共同努力守護國家,維護人民安全與社會安定。 今日典禮,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諮詢委員劉得金、副秘書長李問、陸軍司令呂上將、海軍司令唐上將、空軍司令鄭上將及黃總士官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2日 -
114年軍人節敬軍記者會 感謝國軍守護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6日電)九三軍人節將至,為表達對國軍官兵長年守護家園的敬意,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出席「114年軍人節敬軍記者會」,並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常務次長楊中將,以及響應企業敬軍優惠方案的各大知名企業共同參與活動,期望凝聚社會各界的感謝與支持,讓敬軍愛軍成為全民的共同信念與行動。 記者會上午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辦理,活動首先由三軍人偶及基隆市雨都舞蹈團進行開場舞蹈表演,接續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並頒發感謝狀給予各大企業代表,感謝他們用實質行動支持國軍。隨後由行政院長卓榮泰、國防部長顧立雄、國軍官兵代表及各大企業代表,共同進行敬軍儀式,象徵軍民團結,攜手向前;過程中,除了共同欣賞國防部軍人節形象影片外,也邀請國軍代表空軍謝少校致詞,他代表全體國軍官兵,感謝長期支持國防、挺國軍的企業,讓國軍官兵不是孤軍奮戰,大家的支持與鼓勵,都是全體官兵繼續堅守崗位的動力。 卓院長致詞時表示,在地緣政治面臨重要考驗的時刻,7月的國家團結月,國軍完成漢光41號演習與2025城鎮韌性演習,受到國內外矚目,國軍官兵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能力跟責任,而在7月份的颱風與豪雨,國軍官兵也在第一線救災,所以無論是對岸各種軍機、軍艦的襲擾與天災,國軍始終是在第一線。 「一戰古寧頭,再戰大二膽,光輝的八二三」,卓院長指出九三軍人節的由來就是國軍與全世界反侵略、反併吞的國家,一起打贏二次大戰,而國軍到了臺灣以後從反攻大陸、反共抗俄到現在積極地站在地緣政治的第一線,守護臺海和平,肩負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安全與發展,而歷任總統與國防部長長期致力於軍隊國家化,將國軍打造為現代化軍隊。 卓院長進一步表示,不論演習、救災、防衛對岸軍機軍艦侵擾、維護國家安全與主權,國軍總是站在第一線阻擋各式侵犯、守護國人。而臺灣目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除了經濟發展外,更要守護有尊嚴、有價值,以及尋求永久的和平,因此軍民必須攜手同行,國家也必須與全民站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這項任務。 卓院長也感謝國籍航空日前發起國軍官兵優先登機的服務,而現在有數十家企業加入九三軍人節的敬軍活動,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國軍官兵和軍眷的尊重和感謝;卓院長期盼在7月「國家團結月」之後,9月能成為一個展現國家行動力的月份,用具體行動共同向長年付出的國軍官兵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展現「國家挺企業、企業挺國軍、國軍保衛國家」的精神。 「行政院九三軍人節敬軍優惠」活動,依據記者會現場所公布資訊,目前有22個零售業品牌、6家休憩業、34家餐飲業品牌提出敬軍優惠,提供折扣及優惠企業門店數達2萬家以上,詳細資訊可至「國防部福利事業管理處」網站查詢。【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6日 -
顧部長:武器採購、訓練交流 臺美高度共識維護區域和平(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6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參加「114年軍人節敬軍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前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稱臺灣政策讓臺灣與美國總統川普漸行漸遠,顧部長表示,這個說法並不公允,包括對美採購Altius-600M無人機迅速交運,以及臺美軍事訓練交流等,都顯示臺美對維護區域安全和平有非常高度的共識。 顧部長說明,美國也希望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而當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時,也會跟區域的友盟國家加強軍事交流、訓練合作,這些都顯示臺美關係堅若磐石,所以外界這些評論,都不盡完全或不盡周延,不足以反映臺美之間國防議題深度的合作,以及臺美共同面對核心利益所展現的相關做法。 事實上,顧部長指出,美國在印太地區從事相關的聯合演習,制止中國軍事擴張的企圖非常明顯,也同時反映臺灣要儘速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 另外,對於總統賴清德宣示,明年國防預算將達GDP(國內生產毛額)3%以上目標。顧部長表示,國防部會按照敵情威脅、聯合戰力規劃,以及財政裕度編列特別預算,一定會達成賴總統的承諾。 首批由美商Anduril製造的Altius-600M攻擊型無人機已在4日交運陸軍,未來是否持續增購,顧部長指出,Anduril是一家不同於傳統軍工產業的公司,會先自主研發符合美國國防需求的產品,同時也經由我國防部評估符合臺灣防衛作戰需求的項目,所以一旦國防部決定籌購,Anduril都會迅速交付,交運給國軍後就能接裝成軍,對於關鍵戰力的形成很有幫助。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Anduril是以新創企業起家,很多創新科技的運用都值得臺灣學習,且Anduril公司創辦人拉奇(Palmer Luckey)昨天在國防部演講,帶給國軍很多啟發,應該屏除過去既有想法,多參考這樣的新思維。而Anduril除了Altius-600M無人機外,也有精進型Altius-700,國軍也會按照聯合戰力的規劃、國家財政裕度,若預算可行就會籌購。【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6日 -
顧部長:後備動員將推原兵歸原位 迅速恢復戰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8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漢光41號演習實施成果、檢討與後續策進作為」專案報告前,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外界關切漢光演習、後備動員及國際情勢等議題進行回應。 針對漢光41號演習中後備軍人動員規劃,顧部長表示,本次漢光演習後備動員重點在驗證戰力恢復速度,未來將盡可能以「原兵歸原位、原單位」的方式進行,以有效縮短戰力恢復時間。不論是編實動員或擴編動員,若官兵能回歸原服役單位,將可快速恢復戰力。 媒體亦提問英國國防大臣近日發表的言論,表示英國已做好太平洋作戰準備一事,顧部長表示,英國國防大臣的言論反映出國際社會對區域和平穩定的關切,及對中國威權主義擴張的憂心,凸顯臺灣更應努力提升戰備能力及自我防衛能力,並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形成有效嚇阻力量,防範中國可能的冒進。 此外,對於漢光演習期間發生的8起事故,顧部長表示,國防部會持續精進安全駕駛訓練,並加強官兵對相關地形及路線的熟悉與掌握,盡可能降低事故風險。同時他也指出,在實戰化演練情境下,意外難以完全避免,國軍將透過這些意外事故,更深入精進、策進訓練成效,以確保演習及國軍訓練更貼近實戰需求,強化整體戰備實力。【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