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防部" ,結果共:241筆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18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1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部空域7架次)及共艦6艘、公務船3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4月18日
-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考察202廠 瞭解彈藥產能(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7日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前往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考察,實地瞭解彈藥製程及生產能量規劃。 召委沈伯洋上午率領委員會一行,由國防部常務次長楊基榮中將等人陪同,前往光華營區,聽取202廠生產製造簡報,並實地參訪「彈體所」與「裝藥所」,深入瞭解彈藥製作流程。考察過程中,也針對委員的提問與指導,進行相關的說明。 沈召委表示,此行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彈藥製造程序及戰時生產能量的分配方式,未來將持續安排相關實地考察,強化立法院對國防產業自主發展的關注與重視。 沈召委認為,彈藥生產能力關乎戰時整體戰力的維持,期盼透過委員會的監督與協助,協力國防部持續強化備戰整備作為,提升國防產業鏈的韌性。【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7日
-
國軍影像走進通勤日常 公車站攝影展呈現衛國風采(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7日電)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提升社會大眾國防認知與參與感,國防部現正推出「114年公車站軍事攝影展」,以「守護中華民國」、「軍民同心抗敵」、「青年挺身衛國」及「友盟共同奮戰」四大主題,於臺北市34處公車候車亭設置軍事攝影作品,廣邀民眾於通勤時刻,一同見證國軍官兵堅守崗位、保衛家園的身影與精神。 本次攝影展分為四大展區,第一區「守護中華民國」設於文化國小、故宮博物院、捷運大直站等北投、士林、中山區重要交通節點,展現國軍戍守崗位、維護家園安全的身影;第二區「軍民同心抗敵」則遍布中正、萬華、大同區,包含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台北橋、臺大醫院等地,突顯軍民齊心、面對挑戰的情懷。 第三區「青年挺身衛國」集中於信義、文山、大安區域,展出地點如臺大、實踐國小、捷運公館站等,呈現年輕人投身軍旅、護國衛民的勇氣與擔當;第四區「友盟共同奮戰」則設於松山、南港、內湖等地,包括臺視、國防醫學中心、捷運南港站等,呼應我國與國際友盟夥伴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 此外,為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國防部同步舉辦互動抽獎活動,只要於展覽期間造訪任一展點並掃描現場QR Code,進入青年日報Facebook粉絲專頁活動貼文留言,分享對「反侵略、護家園」的感受,或回應四大主題任一展區精神,並標註一位好友,即可完成參與程序。每週將抽出100位幸運民眾,贈送限量「二戰與抗戰軍武紙模型」,得獎名單於展覽結束後陸續公布,預計於8月底前寄發完畢。 這次攝影展作品為近年國防部攝影記者於各演訓及勤務現場實地拍攝,忠實記錄國軍訓練實況與人文風貌,希望透過影像力量,拉近國軍與民眾的距離,激發全民關注國防、支持國防的正向能量,落實「全民國防、人人有責」理念。【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7日
-
國際AI醫療經濟研討會 促進智慧醫療合作(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7日電)國防醫學院與衛生福利部資訊處今日共同主辦「2025國際AI醫療經濟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人工智慧(AI)技術,期許在健康經濟領域創造更大價值。 研討會上午於國防醫學院舉行,首先進行開幕典禮,邀請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與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共同主持,雙方皆指出國際AI醫療經濟合作對推動智慧醫療的深遠影響,並強調應積極透過國際交流促進智慧醫療的應用與健康經濟的評估。 接續研討會中,以專題演講方式,深入瞭解AI在醫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未來趨勢及發展,同時討論如何克服技術應用中面臨的挑戰,包括數據隱私、技術普及性及政策法規等問題,促進跨領域合作,為全球醫療經濟的發展與創新提供指引;並特別邀請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健康經濟學權威Olivia Wu教授發表專題演講,深入解析數位醫療介入措施的健康經濟評估,提供國際AI健康經濟的未來發展重要方向。 衛福部資訊處李建璋處長,則闡述臺灣推動三大AI中心計畫的國際視野與實踐,強化次世代醫療中心的執行展望;其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Neil Hawkins教授及David J. Lowe教授分別以數位醫療證據評估及真實世界數據(RWD)策略為主題,深入探討國際上健康經濟評估的最新發展與應用策略。 另外,健保署也探討臺灣數位醫療健保給付現況與國際AI健康經濟視野下的未來發展方向,並由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蒲若芳執行長進一步剖析,如何有效將數位醫療證據納入健保給付,期許促進AI醫療經濟的持續推進。【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7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1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34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中及西南空域14架次)及共艦6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4月17日
-
服役條例修正草案報告 顧部長:國軍對忠誠義務維護須有明確規範(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6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應邀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沈伯洋委員等17人提出的「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進行報告,對委員關切國軍人員服役期間及退除給與規範表達尊重,並說明國防部研處意見。 本次修正草案主要針對軍官、士官於服役或領受退除給與期間,如犯內亂、外患罪,或觸犯「國家安全法」、「陸海空軍刑法」中有關效忠國家職責罪章、「國家機密保護法」、「國家情報工作法」及「反滲透法」等法律,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責確定者,明定其喪失領受退除給與之權利。 草案另增訂若相關罪嫌尚未判決確定,或屬緩起訴期間,則暫停其領受退除給與,並於判決無罪或相關原因消滅時補發。此外,針對在現役期間犯貪污或瀆職罪而未獲緩刑者,以及領受期間涉及上述罪嫌者,亦明定不得請領遺屬給與之條件。 對於修法整體方向,國防部表達支持,並指出將參照「國家安全法」等相關法令修正內容,研議修正「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對應條文。顧部長強調,確保國家安全是全體國人的責任,國軍作為捍衛國家最堅強的力量,對忠誠義務維護須有明確規範與嚴謹態度。 會中,顧部長亦就近日社會關注共諜議題回應委員關切,並強調國防部對維護機密安全與資訊防護的高度重視。近年國軍面臨共諜滲透挑戰,目前已有多名現、退役人員因涉間諜案遭起訴。委員則回應,國防安全不僅為軍事問題,更關係整體社會穩定,國防部應積極回應各界期待,強化制度與風險控管。 顧部長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滲透威脅,將全面檢討資訊安全機制,提升機密資料管理與查核流程,同時加強對敏感職務官兵忠誠查核,維護國軍組織純淨與安全。另將擴大實施反情報教育與資安宣導,提升全軍對滲透威脅的警覺與應對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6日
-
顧部長:國軍安全查核機制完善 對個案部分不進一步評論(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6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就媒體關注有關軍事人員安全考核、人力留營狀況及海鯤號潛艦測試進度等議題,分別做出回應與說明。 針對媒體詢問何仁傑是否曾在國安會或國防部任職,及其配偶曾服務於憲兵單位是否涉有機密洩漏疑慮,顧部長表示,何仁傑係任職於外交部,未曾任職於國安會或國防部。國防部方面對人員實施安全查核為例行制度,每三年執行一次,並已依規定辦理。他強調,相關案件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國防部無其他意見,並表示目前為止,未發現有國防部人員涉案,對個案部分不再進一步評論。 有關媒體指出近期軍中出現「大退潮」現象,顧部長澄清,近年人員離退情形並無明顯上升,整體趨勢呈現常態分布,特別是114年度無論是服役滿10年或20年退伍人數皆有明顯下降。此外,部隊內不適服人員也較前期減少325人,留營率提升達3.25%。顧部長表示,在人性化管理與以人為本的政策推動下,已逐步展現成效,但仍須持續強化留營與招募作為,精進整體人力結構。 針對海鯤號潛艦海測進度,顧部長強調,安全始終為最優先考量,在完成港口測試(HAT)並確認所有修正項目均符合安全標準後,才會進行出海測試作業。他表示,國防部將持續依據進度審慎評估,確保測試過程安全無虞。【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6日
-
國防部:軍官退伍近於常數 今年迄今大幅下降(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6日電)針對媒體報導「國軍爆發軍官退伍申請潮」,國防部今日表示,經查近3年服役滿20年及滿10年退伍人數近於常數,今年迄今更大幅下降,媒體指稱「兩岸關係緊張、國軍備戰壓力增加,導致軍官退伍申請潮」等內容,並非事實。 國防部指出,國軍面臨少子化危機及企業競才衝擊,秉持「以人為本」哲學優化政策管理,削減形式主義、提升作業效率;並提供良好、合理待遇,藉以攬才、留才。目前已調增「志願役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期盼藉由長期的人才投資,為國軍帶來人力穩定、戰力提升的多重效益。 國防部進一步說明,對於官兵切身相關的裝備或照顧,國防部也不斷更新、精進。包括新式步槍,以及新一代抗彈板,都將產製交軍;營區設施、優化生活環境的興安專案,去年底已經完成83案;攸關眷屬照顧的職務宿舍,去年底已新建380戶,並完成下個階段9案680戶的規劃。 國防部說明,在各項政策作為的努力下,人力成長已取得初步成效。如113年主動退伍人數,較112年減少325人;113年留營率亦較112年增加、達到82%,留營人數明顯增加,代表國軍官兵對於服役環境的優化有感。 國防部強調,國軍官兵以捍衛國家安全、守護家園,為無可旁貸的職責。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官兵戮力戰備訓練、從未臨陣退縮。籲請媒體報導,勿以偏頗內容誤導視聽。【國防訊息】 114年04月16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6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11架次)及共艦8艘、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4月16日
-
顧部長:國軍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 嚇阻中共威脅進犯(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5日電)面對中共軍事侵略行動加劇,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表示,印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也是全球共同關注議題,因此維持臺海現狀是全球共識。我國透過自我防衛力量提升與友盟國家合作,達到有效嚇阻中共進犯,以合乎臺美雙方共同核心利益。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率各部會首長出席立法院院會,顧部長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美印太司令示警、共軍威脅加劇議題表示,印太地區情勢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也影響全球的繁榮與穩定。因此,維持臺海現狀,是全球共識,各方應共同努力達成。 顧部長指出,從最近的美國國防部長備忘錄也可看出,美國不可能讓中共併吞臺灣,這顯示一項關鍵事實,我國主張維持現狀,而美國認為臺海和平也是其核心利益之一;雙方共同的方法在於嚇阻,透過自我防衛力量提升,以及與友盟國家協同合作,達到有效嚇阻中共進犯,以合乎臺美雙方共同核心利益,我國會持續努力達成目標。 針對近期共諜案,顧部長表示,該案是經由官兵檢舉、自我清查,掌握情況後便與國安團隊合作展開偵察,在去年已經起訴。他也對這些官兵的不當行為、對國家不忠,表示痛心。 顧部長也表示,所有的共諜案件大約有87%來自於官兵的自我檢舉和清查,顯示保防教育仍有相當成效。但國軍仍需在反情報、保防、愛國教育,以及敵我認同意識上持續加強精進。此外,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已完成公告,並呈報行政院審議中,其中明確規範對敵效忠的相關行為,防範滲透情事。 另委員詢問「軍品商購」比例增加。顧部長表示,雖然軍購沒有算入貿易順逆差,但從安全角度來看,能展現臺美軍事交流合作的重要性,由於有美國政府保障,軍售是相當重要管道;至於商售則是多元籌獲管道,若有不適宜透過軍售管道,會盡量以商售管道。【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