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戰傷救護" ,結果共:6筆
-
立委考察國醫衛勤訓練中心 肯定培育優質救護人員(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31日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安排前往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考察,實地了解國軍衛勤人員訓練概況,沈伯洋召委對於中心官兵的辛勞與付出,予以肯定;並感謝與期盼中心能夠持續推廣全民國防救護訓練,提升國人戰傷與緊急救護的知能。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沈伯洋召集委員上午由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軍醫局局長蔡中將等人陪同,前往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聽取任務簡報,提出相關建言,並共同研討;沈召集委員期許單位持續強化戰術戰傷、緊急救護訓練與技術,為國軍提供更完備的醫療保障。 過程中,說明官也向召集委員簡介各項單兵急救個裝及高階「戰傷假人」功能,並前往包括「重大災難事故情境模擬訓練系統」、「戰術戰傷情境模擬訓練系統」及「載具照護模擬訓練系統」等3大訓場參觀,進一步了解實際訓練景況、戰災後送載具,對國軍執行傷患救護能量有更進一步具體的認知。【最新動態】 114年03月31日
-
國防部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深化戰略布局因應區域威脅(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日前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針對國際變局中的臺海安全、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打造克敵制勝的軍隊、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及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等6章23節進行全面檢討,並提出具體發展目標與執行方向,確保國軍具備堅實防衛能力,以因應日益嚴峻的區域安全挑戰。 報告中指出,全球安全情勢持續變動,美中戰略競爭加劇,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國際事件對區域安全產生影響。中共持續對臺施壓,頻繁進行軍事演訓,採取聯合戰備警巡、長航繞臺、灰色地帶行動及認知作戰等多層次手段,破壞臺海現狀,對我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我國須強化國防戰力,提升全民防衛意識,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面對中共軍事威脅,國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指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戰略,透過精準打擊武器系統如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先進裝備的籌獲與部署,有效強化聯合防空、制海與反登陸作戰能力。此外,也積極推動無人機作戰及人工智慧輔助決策,提升整體戰場效能。 國防部持續推動國防自主政策,積極落實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多元武器系統自製,透過F-16V戰機性能提升、勇鷹高教機量產交機及潛艦國造等重點計畫,有效提升國防自主能力。此外,為落實軍事人員素質提升,持續推動待遇調整與職涯規劃,以提升兵員留用率與招募成效。 此外,國防部亦積極推動國防改革作為重要優先要務,推動後備戰力精實化與裝備現代化,並落實義務役役期延長相關配套措施,提升整體兵力結構。此外,透過人員整體規劃,落實部隊訓練與作戰需求,強化戰備整備,達成快速動員與戰力轉換。 另一方面,全社會防衛韌性為總統重大政策,透過精進動員機制與民防能量、跨部會協力合作及戰災防護救助等措施,全面提升防衛韌性。持續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推動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加強民防教育及應變訓練,確保平戰快速轉換,增進後備戰力;同時藉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戰時指揮管制、民生物資配售、防空疏散等能力。另建置戰傷救護訓練機制,強化戰備藥品與血品庫儲,提升戰災防救能量,運用跨部會協力保障基礎設施安全,完善動員人才庫,以強化資源調度與應變效能。 臺灣作為印太安全關鍵角色,國軍將深化與美國及友盟國家的軍事合作,透過軍售支持、聯合訓練、情報共享與資安合作,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並積極參與區域安全對話,強化與歐洲及亞太國家的防衛合作,確保國際支持。為提升國防產業競爭力,國軍將與國內外企業深化合作,推動軍工產業發展,確保關鍵軍備供應鏈穩定,提升戰時國防自主能力。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完整檢視國防發展現況,並針對未來挑戰提出具體應對方案。透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強化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及深化國際安全合作,確保國軍能夠應對複雜戰場環境,維護國家安全,並確保臺海與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3日
-
空軍戰管聯隊立即備戰 磨練雷達部隊快速機動與部署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20日電)立即備戰操演持續進行中,空軍戰管聯隊第三機動雷達分隊於今日演練機動移防任務,期能於真實作戰場景中,提高雷達存活率,以確保戰時空域守視能力,有效支援空中指管。 任務過程中,第三機動雷達分隊負責機動性預警雷達作戰任務,在接收移防命令後,機動雷達車立即前往戰力保存點,並依狀況提升,迅速移轉戰術陣地。 任務全程妥採訊跡管理作為,防範機動路線與位置遭敵偵知;抵達戰術位置後,立刻執行雷達裝備放列、架設,以及隱(掩)蔽與誘標欺敵作業,確保戰力持久,同時暢通PACE通信手段,穩定作戰節奏,持續以雷達偵測提供空中動態情報,以利指揮中心執行戰術決策,維護國家空防整體安全。 聯隊長王少將訓勉參演部隊時表示,立即備戰操演不以劇本作管制,而是以狀況作引導,可真實磨練雷達部隊機動裝載、機動部署、戰場經營、緊急搶修、戰傷救護等能力,亦能錘鍊官兵戰鬥自信與作戰意志,各陣地務須專注戰訓本務,平時即應加強人員簽證,落實戰備訓練,並致力維護裝備妥善,期藉長期訓練與整備,發揮軍人隨時能夠面對威脅的價值。【部隊頻道】 114年03月20日
-
行動福利車照顧召員臺南市後備旅刻正實施為期14天的教召訓練,過程中,召員依個人軍事專業實施專長複訓,並進行包含編制武器射擊、戰傷救護、連戰鬥教練等單兵及組合訓練,使召員熟稔戰技,進而鍛鑄後備戰力;同時,國防部政戰局福利處也提供巡迴的「行動福利車」,讓召員在訓場現地獲得便利的飲品、食物購買服務,使召員在訓練之餘享有完善的生活照顧措施。(文:軍聞社陳傳奇/圖:後備指揮部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03月19日
-
333旅作戰計畫演練 提升官兵戰場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屏東19日電)為強化官兵戰場應變能力,陸軍機步333旅今日執行「作戰計畫演練」,藉由實兵、實車方式,模擬戰場情境推演,驗證部隊戰備整備及臨戰應變能力,展現國軍捍衛國家安全、守護家園的決心。 本次演練著重「反空機降」課目,以「敵空襲」、「戰傷救護」及「無人機襲擾」等狀況作為想定,官兵接獲狀況後立即依戰術構想展開應處作為,並依計畫機動至有利陣地,靈活運用火力與戰術動作,成功殲滅來犯之敵,藉此厚植聯兵營專業職能,肆應戰場瞬息萬變景況。 參與演練的一年期義務役周俊傑一兵表示,訓練與測驗過程雖然辛苦,但透過實際參與部隊訓練,可藉此熟稔武器裝備的操作,生活方面也學習適應團體生活,讓自己在軍旅生涯中獲得滿滿收穫與回憶。【最新動態】 114年02月19日
-
陸專寒訓結合特戰訓練 六項職能提升戰技(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1日電)為提升軍事基本素養與戰技,陸軍專科學校專20期寒訓日前執行「特戰六項職能」課程,由教官帶領6人的學生小組,配合想定操作戰傷救護、家屋搜索等突發狀況處置,使學生運用所學,進一步熟悉小部隊作戰模式,提升基礎軍事素養及戰技。 今年特別納入的六項核心職能「前觀、前管、狙擊、爆破、通信、醫護」課程,內容包括定向越野、戰傷救護及限制空間戰鬥等課程;課程中,學生依照教官安排的實戰化狀況,以訓練槍模擬進行演練,藉由教官講解,使學生了解小部隊作戰運用,期在未來分發部隊後發揮所長,完成各項任務及挑戰。 課程亦結合戰傷救護(TCCC)的概念,模擬小組隊員於任務期間受傷,其他組員在敵火威脅下,迅速完成止血、初步包紮與戰術搬運後送,確保傷患撤離至安全區域,訓練學生在高度壓力環境下養成冷靜應對、團隊協作與決策判斷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