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災後復原" ,結果共:83筆
-
溫暖力量綻放希望 軍民共同守護光復(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1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進行,國軍官兵不分晝夜持續投入清淤與災防整備任務,堅守在第一線守護家園。 今日適逢「國際女孩日」,現場有為數不少的女性官兵與超人志工共同為光復鄉的復原工作奮戰不懈,以柔中帶剛的力量與細膩的態度參與救災任務。她們與同袍、志工並肩合作,用雙手清理家園,也用行動傳遞關懷,讓重建的每一步都充滿最真誠的溫暖。 在連日的復原行動中,無論是穿梭巷弄、協助居民清理家園的官兵,或主動送水、分工協助的志工身影,彼此鼓勵、互相支援,讓災後的光復鄉充滿溫暖與力量。居民也感謝國軍與志工攜手同行,讓重建的路上多了一份堅定與希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1日
-
超人志工揮舞國旗共慶雙十 攜手國軍重燃希望(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0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適逢雙十國慶三天連假,來自各地的大批志工湧入光復鄉,與國軍官兵並肩作業,投入社區清理與環境消毒工作,成為這片土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展現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的堅定信念。 今日適逢雙十國慶,湧入光復鄉救災的志工們自發揮舞國旗,共同慶祝國慶日,並向辛勤投入救災的國軍官兵致上誠摯感謝。現場氣氛熱鬧溫馨,志工與官兵相互打氣加油,象徵全民一心、齊心守護家園的團結力量,讓災後的光復鄉瀰漫希望與感動。 此外,為因應東北季風及哈隆、娜克莉颱風可能帶來的影響,國軍官兵也協助居民,在林田幹道實施沙包堆放及周邊房舍清淤工作,提前完成防災準備,確保地方安全無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0日
-
國軍協助光復商工復原 守護師生安全學習環境(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9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進行,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持續派遣官兵前進光復商工,執行清淤、環境整理等工作,期盼能在雙十連假結束前,讓校園恢復正常作息,提供學生安全整潔的上課環境。 國軍官兵持續投入校園復原工作,進行分區清潔、搬運與清淤任務,並與校方師生共同完成環境整備,展現高度的行動效率與責任感,讓復原作業穩健推進,為學生順利返校上課做好準備;過程中,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也帶領學校老師,感謝所有協助的國軍官兵與超人志工們。 「地面上的淤泥可以靠機具開挖,但地下室因空間受限,只能靠國軍弟兄姐妹們一鏟一鏟、一桶一桶接力清除。」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表示,國軍自各地調派兵力支援,並長時間駐點協助,對學校幫助極大。 陳校長指出,學校活動中心地下室,就有470位官兵接連奮戰3天,才完成淤泥清理;陳校長強調,若沒有國軍的幫忙,光復商工地下室無法在這麼短時間搶救完畢,真的非常感謝國軍官兵的投入與辛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花蓮民眾手寫卡片 感謝官兵守護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9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國軍官兵不畏辛勞,全力協助地方重建,成為人民心中最堅實的依靠。為表達感謝,當地民眾日前特地親手寫下感謝卡片,送至國軍前進指揮所,字句間充滿溫情與敬意。 卡片上寫著:「沒有披風,卻有最堅定的背影,光復的重生,刻在你們的汗水裡,謝謝你們,真正的超人」、「不同的任務,一樣的信念,不只鏟泥,也搬希望」等感謝話語,字裡行間道出民眾對國軍官兵無私奉獻的感動與敬意。 國軍馳援光復鄉災後復原期間,官兵因親身投入行動,深切體認自身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進而提升自信與榮譽感,也啟發弟兄姐妹保家衛國的使命感與責任心,無形之後更凝聚彼此的向心,完美詮釋「軍愛民、民敬軍」的真諦。 「大家頂著烈日共同投入復原工作,那份互助的力量令人感動,感謝光復鄉民眾在我們最疲憊時給予鼓勵與微笑,那是官兵們持續奮戰的最大動力。」來自陸軍第101旅的陳士官長,救災期間致送孩童擴邊帽的暖心舉動廣受好評,自願投入救災任務的他表示,災區所見景象固然令人震撼與感傷,但也深深感受到地方居民與各界志工的熱情與堅韌,那是一股無形卻強大的團結力量。 陸軍第101旅李下士表示,第一時間得知將投入花蓮救災任務時,毫不猶豫報名參與,「若換作是我們的家園受災,也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她說,軍人不僅守護國家,更有責任在災難中協助人民,「即使身體疲憊、甚至發燒,也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只要還有人需要,我就要堅持到最後,他們的微笑與一句加油,就是我們繼續前進的最大力量。」李下士感謝地方鄉親在第一線給予官兵支持與鼓勵,為彼此建立堅強後盾。【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國軍持續投入花蓮災後復原 軍民溫馨互動感動大批網友(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8日電)國軍官兵持續在花蓮地區投入災後復原工作,不畏辛勞、全力協助地方清理與重建,展現出堅毅不懈的奉獻精神。日前,一名小女孩在路旁向經過的國軍官兵揮手擊掌並道謝,官兵們也回以笑容,其中更有一位官兵贈送迷彩叢林帽(擴邊帽)給小女孩,象徵祝福與守護,場面溫馨感人,充分體現軍民一心、同舟共濟的深厚情誼。 此段影片曝光後,在網路平台引起熱烈回響,許多民眾留言表達感謝與敬意,認為國軍默默付出的身影,是臺灣社會堅韌與互助的象徵,也展現全國各地的「超人」攜手守護家園、共同迎向希望的團結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8日
-
軍民同心協助災區復原 展現社會韌性共同前行(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8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以佛祖街一帶為重點,實施分區清淤與環境整頓,並攜手各地超人志工,協助地方加速恢復正常運作。 為協助地方政府恢復主要道路通行,工兵部隊出動裝土機、多功能傾卸車等工程機具,針對堆積嚴重路段、民宅等實施分區清除作業,並同步投入人力整理周邊排水設施,確保後續降雨不再造成積水阻塞。 第二作戰區指出,部隊將持續與地方單位密切協調,依現地需求機動調派兵力與設備,逐步推進復原進度,持續協助地方推動災後復原,展現臺灣社會韌性,共同重建家園的決心;第二作戰區指揮官劉中將前往花蓮光復鄉,視導災後復原作業進度,並慰勉官兵辛勞,肯定全體官兵投入救災的努力與付出。 來自北部的超人志工林護理師表示,看到國軍官兵與志工並肩投入災後復原深受感動,因此決定運用專業投入救災行列。她說,現場情況比想像中更為震撼,但在各界與國軍合力清理下,街道逐漸恢復原貌,沿途居民主動遞水、送餐的溫暖舉動,更讓她感受到臺灣社會在災後展現出的團結與韌性。【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8日
-
顧部長:堅定自我防衛決心 強化防衛韌性與戰力建構(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8日電)立法院會今日召開審議「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國防部長顧立雄會前針對國防支出、中共威脅與花蓮災後復原等議題接受媒體聯訪。顧部長表示,國防支出將持續依據敵情威脅與防衛作戰能力建構為目標,強化國軍防衛韌性及整體戰力,展現國家堅定的自我防衛決心。 針對美方提及提升臺灣國防支出占GDP比例議題,顧部長指出,國防支出主要著重於四大面向,包含不對稱作戰能力、防衛韌性、後備能力提升,以及應處灰色地帶威脅。他強調,總統已承諾會提高軍備核心國防支出,明(115)年應該會超過GDP3%,未來將逐步朝5%目標邁進,同時兼顧財政餘度與戰力建構,以確保防衛能力持續精進。 談及國防事務改革,顧部長表示,將持續推動去中心化指管、任務式指揮、實戰化訓練與後備制度改革,並透過兵棋推演及實兵驗證,提升國軍整體作戰效能,打造能戰、敢戰的勁旅。 顧部長也表示,我國面臨的中共威脅不僅限於軍事層面,也包含非軍事領域,都要倚賴全政府及全社會加以應對,國防部則在戰備與整備上持續強化應處能量,建立更具韌性的防衛體系。 至於外界關注共軍近期在臺海周邊進行聯合戰備警巡,顧部長指出,國防部對於敵情動態均持續嚴密監控,透過掌握預警徵候進行判斷與應處,確保國家安全無虞。 另針對國軍投入花蓮災後救援是否有截止日期,顧部長強調,只要地方與中央有需求,國軍將持續全力支援,並與地方政府密切協調,軍民齊心共同守護家園。【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8日
-
救災馳援/系列二十國軍第三作戰區官兵7日持續投入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前往各受災地區協助環境清理與家園重建、學校污水池清理及道路排水溝疏通等任務,努力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讓民眾早日回復正常生活。(文:軍聞社王茗生/圖:第三作戰區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10月07日
-
國軍持續投入光復救災 軍民攜手重建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7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第二作戰區持續投入光復鄉災後復原及環境整頓工作,今日光復鄉公部門恢復正常上班、學校恢復上課,校園內外可見官兵協助修復的身影,展現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的堅定力量。 第二作戰區除持續派遣兵力與機具支援地方清理道路、搬運物資外,並針對校舍環境進行再評估與優化,確保師生在安全整潔的環境中安心上課。 花蓮光復商工庶務組長馬仁智表示,國軍官兵投入校園協助道路清淤、環境清理與設備搶修,並與志工共同完成校舍整備,使學校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供水、供電與教學運作。他強調,國軍分組作業、秩序嚴整,在艱困環境中持續奮戰,帶給師生極大的安定力量與信心,成為災後重建的重要依靠。 第二作戰區強調,國軍將秉持「軍民一心、守護家園」的信念,與地方攜手合作,持續支援災後復原工作,讓家園早日恢復原貌,展現「國軍永遠與國人站在一起」。【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7日
-
鄭禎祥慰問救災部隊 肯定官兵無私奉獻(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7日電)憲兵指揮部日前首批執行花蓮光復災後復原任務官兵返抵高雄駐地,指揮官鄭禎祥中將親赴鐵衛營區慰問救災部隊,並頒發榮譽狀,表彰官兵在救災行動中不畏艱辛、全力以赴,圓滿完成任務。 鄭指揮官致詞時表示,此次憲兵部隊在國軍災後馳援任務中,肩負交通管制、環境清理及協助地方復原等多項任務,展現官兵無私奉獻、守護民眾安全的堅定決心。【部隊頻道】 114年10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