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軟實力" ,結果共:8筆
-
國軍文藝金像獎發揚軟實力 顧部長:創作中找到共鳴 分享中凝聚力量(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7日電)「國軍第59屆文藝金像獎」頒獎典禮今日晚間在國防部博愛營區隆重登場,由國防部長顧立雄主持,進入決選的參賽者齊聚一堂,角逐多個獎項,現場氣氛熱鬧非凡,除展現國軍官兵的軟實力,更看見社會各界對國防事務的熱情參與和支持。 顧部長致詞時表示,今年文藝金像獎在評審老師的嚴謹把關下,從初審、複審到決審,每件獲獎作品都讓人驚艷。他代表國防部向所有辛勞付出的評審致上最誠摯的感謝,也感謝所有參賽者與得獎者,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繁重的任務與訓練中,仍不忘以文字、影像或旋律等形式,記錄著國軍最真實動人的一面。 顧部長提到,軟實力之父、哈佛大學約瑟夫奈伊教授曾說,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憑藉文化與理念,獲得影響力的能力。國防部舉辦文藝金像獎,就是要透過文字、歌曲、影像等藝文創作,對內激勵官兵士氣;對外讓國際社會看見國軍守護家園的決心,也是我國在面對中共灰色地帶襲擾與認知作戰威脅時,最直接、有效的反制利器。 顧部長指出,今年的作品最終選出美術、多媒體等5類共151件得獎作品,不論題材深度、技法成熟度或敘事手法,都呈現出多元的樣貌與創作能量。其中,國軍組空軍官校學指部温宛瑾中尉、政戰學院三年級學生許詠鈞及社會組湯嘉明先生等3位,都同時在國畫與西畫項目中獲獎,充分展現其深厚的藝術涵養;而國際組的得獎人,則用作品讓世界看見國軍文化的溫度與力量,象徵國軍文藝走向更寬廣的舞臺。 顧部長強調,文藝創作是情感的延伸,也是精神的呈現。國軍長期推動文藝活動,正是因為文化的力量能凝聚人心、激發士氣。而文藝金像獎不僅是比賽,更彰顯部隊士氣與團隊精神,能讓官兵在創作中找到共鳴,在分享中凝聚力量,成為國軍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石。 顧部長也再次感謝所有評審老師的辛勞,也恭喜所有得獎者。他期盼透過創作者的努力與投入,為國軍持續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也讓國軍文藝更精彩,讓三軍將士的形象更加光彩動人。【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7日 -
青文創參展開拓模型祭 推廣國防文化創意商品(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1日電)第9屆「台灣國際模型公開賽—開拓模型祭」於本月1日至2日在臺北圓山花博爭艷館登場,現場特別邀請國軍單位設置體驗攤位,共同推廣全民國防,另外青年日報「青文創」首次參展,於室內模型廠商專區設置專區展位,展出多款以國防主題為核心開發的文創積木模型與創意商品,拉近國軍與社會大眾之間的距離。 此次活動藉由靜態展示與互動體驗等方式,讓民眾在輕鬆氛圍中認識國防資訊,青文創展區更透過模型吸引軍事迷及相關同好駐足參觀,在模型與國防的結合下,展現國軍軟實力的另一種樣貌。【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1日 -
臺中榮總「榮光藝韻創作展」 以畫筆書寫榮民精神(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中25日電)為慶祝臺中榮民總醫院成立43週年院慶暨榮民節,臺中榮總今日於中榮藝廊舉辦「榮光藝韻創作展」,以「畫筆書榮光、藝韻敬英雄」為主題,邀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親臨主持開幕典禮,透過藝術作品向社會大眾致敬曾為國奉獻的榮民與英勇軍人,展現榮民精神在文化層面的延續與昇華。 本次展覽由苗栗、臺中及彰化榮服處協辦,邀集10位傑出榮民(眷)藝術家參展,包括陳德黽、方草、朱仲儒、林進達、李子慶、莊讚德、廖穆珊、吳麗雲、童福財與黃爲鉦等老師,展出油畫、彩墨、水墨及多媒材等共44幅作品,題材多元,風格鮮明。 輔導會主委嚴德發致詞時表示,輔導會長期推動榮民精神傳承,而此次展覽正體現「榮民精神藝術化」的深刻意義。當榮民前輩放下鋼槍、拿起畫筆,將生命中的紀律與熱忱轉化為動人的創作語彙,展現榮民群體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中榮院長傅雲慶指出,能在醫療場域中欣賞榮民藝術家的精采作品,讓就醫民眾在觀展過程中獲得療癒與力量,體現藝術融入醫療的人文關懷。策展人朱仲儒老師為政戰學校藝術系校友,曾任軍中文宣職務及受戰爭學院教育,退伍後持續投入藝文推廣,現任臺中市墨緣雅集畫會理事長,長年與夫人共同擔任臺中榮總志工,熱忱服務,深獲敬重。 其中,藝術家童福財老師以堅毅人生故事感動人心。童老師服役期間意外受傷致癱,卻以不屈的毅力學習口足繪畫,重新開創人生方向,他的作品傳遞出對生命的勇氣與希望,充分展現榮民面對逆境的韌性與信念。 臺中榮總表示,本次「榮光藝韻創作展」不僅呈現榮民藝術家深厚的創作底蘊,更傳遞出對國家、對生命的真摯情感。每一幅畫作皆凝聚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對家國的深切情懷,讓民眾在欣賞藝術之餘,感受榮民為國奉獻的故事與堅毅之美,向所有曾為國盡忠的英雄致上最高敬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5日 -
文藝金像獎國畫、西畫評選 展現官兵創作能量(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5日電)國軍第59屆文藝金像獎今日於博愛營區舉行美術類國畫及西畫作品評選,邀請羅振賢、沈禎、李轂摩、潘蓬彬、游守中及張璐瑜等藝術名家擔任評審,分別就國畫與西畫項目進行專業評比,並依筆觸表現、構圖技巧、色彩運用及主題意象等面向進行綜合評分,經審慎討論後,順利評選出金、銀、銅獎及優選作品。 本屆文藝金像獎以「放心,有我在」及「軍民同心,守護中華民國」為創作主題,分為國軍組及社會組,由參賽者自由選題創作,除展現國軍官兵在面對天然災害或中共灰色地帶襲擾時,堅守崗位、保家衛國的決心與意志外,也呈現軍民一心、全民防衛的凝聚力量,傳遞守護國家安全與民主的共同信念。 本次國畫類評選共有國軍組13件、社會組17件,共計30件作品參賽;西畫類則有國軍組10件、社會組10件,共20件作品。作品內容題材多元,充分展現參賽者對藝術的熱忱與巧思,更從中鼓勵更多優秀官兵及社會人士投入創作,共同推動國軍藝文風氣。 評審團表示,今年作品在筆墨、構圖及意境表現方面,均展現豐富創意與藝術表現,特別是部分官兵作品能將軍人精神與傳統書畫筆法結合,呈現剛柔並濟的獨特風格,讓藝文創作不僅能陶冶性情,更能激發戰鬥意志與團隊向心力,展現國軍推動藝文活動、培養官兵「允文允武」藝文軟實力的成果。【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5日 -
國軍潛水醫學專長班結訓典禮 強化潛醫訓練能量(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6日電)國軍潛水醫學專長訓練班,今日於國軍左營總醫院舉行結訓典禮,由院長杜少將主持,肯定學員在為期4週的專長課程中努力學習,順利完成嚴格訓練,並授予結業證書與海軍潛醫榮譽徽,象徵承擔起維護潛水安全的重要使命。 典禮上午在國軍左營總醫院大禮堂舉行,全體學員在長官與師長的見證下,正式結業。杜院長致詞時表示,回顧這一個月以來的訓練與學習,感謝所有教官與學員的共同努力,後續將會持續提升教學內容、強化實務交流課程。杜院長也勉勵學員善用各項學習、進修資源,並且精進自身體質與心理素質,持續為國軍潛水安全及水下作業戰力貢獻心力。 杜院長指出,學員在完訓回到部隊後,在接觸實務操作時,若有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夠在複訓時,將實務經驗帶回潛水醫學中心交流,持續成長精進。此外,因應國艦國造政策目標,以及國家對於潛水能量的支持,今年左營總醫院建置完成新型模擬深潛訓練艙與新訓練大樓,並且在各項不同專業領域,均有許多進修、專精管道,使得國軍潛水醫學能量在硬實力與軟實力均有所提升。 杜院長也勉勵學員,除了在工作學識、本職學能之外,也要強化身體與心理素質,運用在部隊的時間與資源持續成長。最後,杜院長也向在場所有教官、學員表達感謝,期許大家持續為國軍軍陣醫學的發展共同努力,再創新猷。 典禮結束後,杜院長親自主持結訓座談會,針對潛水醫學專長班學員多項意見回饋,共同討論與回覆,並且納入下一梯次班隊檢討精進的目標,期許打造更完善的國軍潛水醫學教學、訓練環境,成為維護國軍潛水安全的堅實後盾。【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6日 -
花蓮縣政府秋節敬軍 聯歡活動慰勉官兵辛勞(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16日電)第二作戰區今日辦理「花蓮縣政府秋節敬軍暨聯歡活動」,由指揮官劉中將主持,在政戰主任梁上校及各友軍部隊長陪同下,接待由花蓮縣政府民政處代理處長李葳率領的敬軍團隊,向平日辛苦戮力執行戰訓任務的官兵,表示敬意與謝忱。 活動中,由李代理處長代表致贈慰問金,感謝國軍官兵長期辛勞,並邀請國防部心戰大隊藝工隊帶來多元表演,包括以OPEN《Taiwan Way》與自創歌曲《Yes we can》舞蹈揭開序幕,搭配三軍偶頭娃娃展現青春活力;另有「舞立方」、「川劇變臉」、「Live演唱」等節目,呈現藝工隊多元創意與嶄新風貌,最後以《光輝亮麗新國軍》壓軸演出,為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劉指揮官表示,縣政府及各界的敬軍慰問,充分展現對國軍的支持與關懷。國軍使命在於守護國家與人民,社會各界的肯定不僅是對官兵最大的鼓舞,更是精進不懈的動力。他也特別感謝遠從臺北前來的藝工隊,以精采演出展現國軍獨具特色的藝文能量與軟實力,讓敬軍團與官兵同仁共享一場溫馨而難忘的活動。【部隊頻道】 114年09月16日 -
海軍敦睦支隊蒞訪太平洋盟邦 展現臺灣文化軟實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為強化與友盟國家交流,展現堅定邦誼,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於馬紹爾友邦國家期間,舉辦聯合升旗典禮、文宣館開放參訪、聯合動態操演與彩繪繪畫牆等活動,獲駐外大使、當地政要與農業技術團高度肯定,更鞏固了兩國間堅實邦誼。 馬紹爾總統助理暨環境部長(Bremity Lakjohn)表示,這是他首次參與敦睦支隊的活動,對於支隊官兵的付出與努力,給予讚許與肯定,他特別讚揚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與陸戰莒拳隊的精湛表現,充分體現中華民國海軍的專業與紀律,並感謝臺灣政府長期以來對馬國的實質協助與友誼,期盼持續深化雙方友好交流。 我國駐馬紹爾大使夏季昌表示,今年是敦睦支隊連續第三年到訪,馬國政府非常重視支隊到訪,總統海妮女士更親自接見支隊長與支隊幹部,在在凸顯雙邊邦誼日益穩固,他指出,官校學生彩繪圍牆、晚宴及表演活動,不僅展示海軍的堅實戰力,也讓馬國民眾與僑胞深刻感受到驕傲與感動,同時進一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農技團團員李欣庭則指出,此次支隊展覽令人十分感動,特別是來自臺灣藝術家的展品「不歸鹿」,藝術家到訪全臺各地採集各式各樣的果實,拼湊出一件件藝術品,藉此象徵寶島之美,展現臺灣文化軟實力。此外,李欣庭也特別提到臺灣之光展區,當中展示臺灣十二強及奧運選手相關運動球具,讓她再次重溫臺灣在國際賽事上的榮耀時刻,更讓當地民眾認識我國近年在國際舞台上的努力與成果。【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4日 -
敦睦支隊睽違12年再訪吐瓦魯 僑胞留下難忘回憶(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睽違12年再次航抵吐瓦魯,不僅展現國防實力與軟實力,也讓地方政要與大使留下難忘的回憶,更讓醫療人員以及在當地深耕農業的農技團員們,回憶起滿滿的「臺灣味」。 駐吐瓦魯大使林東亨表示,當地民眾對於敦睦支隊的到訪高度期待,從支隊抵港至表演活動與友誼賽事,皆吸引大批民眾參與,展現兩國深厚關係,他指出,軍艦是國力的象徵,也是外交的重要橋梁,透過支隊官兵與吐瓦魯人民近距離互動,不僅促進文化理解,更加深兩國的情感連結。 醫療團柯護理師指出,這是她首次接觸敦睦支隊,能夠親身登艦參觀、享用熟悉的臺灣料理,讓她深受感動,她提到,吐瓦魯生活條件有限,食材多以冷凍食品為主,雖然有農技團協助供應部分蔬菜,但仍難以滿足日常需求,因此能在軍艦上吃到臺灣美食,成為一種慰藉,也讓駐地人員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關懷與思念。 農技團團長郭勤建也分享了他在當地的生活,他表示,吐瓦魯農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土壤貧瘠、水資源匱乏等限制,農業技術團多年來致力於導入離土栽培、滴灌與太陽能設施,以穩定提供蔬果,改善當地營養來源。 對於支隊的到訪,郭勤建表示,吐瓦魯民眾平時接觸娛樂活動的機會不多,透過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與陸戰莒拳隊所帶來的精彩演出,不僅展現國軍軟實力,也透過民眾親身踏上軍艦,深刻認識我國海軍壯盛軍容,更看到當地居民以敬仰目光注視我國軍艦,心中湧現難以言喻的驕傲與感動。【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