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陸戰隊" ,結果共:17筆
-
顧部長赴立院業務報告 強化戰備整備與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尤昱翔臺北2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赴立法院,就「敵情威脅及國軍戰備」、「國防施政要項」報告,顧部長表示,守護家園為國軍使命,面對嚴峻敵情與極端氣候,國防部積極推動重大政策,持續提升整體戰力,守護國家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顧部長指出,國際戰略環境受大國競合、區域衝突與軍事科技發展交互影響下,地緣政治風險攀升,中共企圖提升國際影響力,在臺海進行常態化灰色地帶侵擾,運用所謂「聯合戰備警巡」、機艦抵近施壓、片面更改國際民航航路等作為,形成區域安全嚴峻挑戰,基於此,國防部除持續籌建長航時之無人飛行載具,搭配高解析度成像、雷達、紅外線等感測裝備,提升國軍偵蒐海(空)範圍與準確度;同時透由共同情報圖像系統,整合多方情源,以達訊息共享、同步掌握的目標,同時藉跨國交流合作管道,共享情報資源與技術,嚴密掌握中共軍事動態。 面對中共認知作戰及統戰操作,國防部運用 「莒光園地」製作相關教育影片,強化官兵愛國信念、敵情意識及媒體識讀能力;並適時宣傳國軍重大演訓及新式武器裝備獲裝,提升「見軍率」,強化國人對國軍的支持與信任。另為防制中共滲透作為,國防部今年訂頒「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業規定」,落實人員安全管控,依涉密層級設置接密資格認證機制,並著重未來新興兵力與武器操作人員之安全查核,同時與國安及檢調機關建立協作機制,打造「國安共同威脅圖像」,防止境外勢力滲透。 有關國軍戰備應處,顧部長表示,針對共軍軍事行動及灰色地帶襲擾,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預先獲知敵情威脅,爭取早期預警,並依威脅程度,妥慎派遣兵力應對,以確保領海、領空與國家安全。實戰化訓練方面,國軍以聯合作戰計畫為基礎,自今年起除既有的「漢光演習」外;另增加「立即備戰操演」、「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聯合地面防禦」及「聯合海上防禦」等5項聯合作戰演訓,藉以提升整體備戰成效。 廣儲優質人力方面,因應少子化趨勢、民間學校多元招生策略及企業勞動市場需求競爭等挑戰,國軍持續透由完善編組、深耕校園、媒體宣傳、精進報名流程、適度調整放寬招募甄選條件及調整待遇等措施,提升招募效益。此外,國防部整體檢視軍人待遇結構,自114年4月1日起陸續調增「志願役加給」、「戰鬥部隊加給」、「網路戰加給」、「戰航管加給」及「電訊偵測加給」等5項方案,並積極推動國軍老舊營舍整建及各項敬軍優惠措施,期使官兵能安心服役,在落實戰訓工作時,也能兼顧家庭。 武器籌建方面,顧部長指出,依照「建構不對稱戰力、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及厚植灰帶應處能力」等戰力整建四大重點,年度迄今已陸續獲裝「M1A2T 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拖式2B反裝甲飛彈」與「標槍反裝甲飛彈」等不對稱防衛韌性主戰裝備。此外,汲取近代戰爭經驗及軍備科技發展趨勢,國軍已將無人系統裝備,列為兵力整建重點發展項目,期藉由國內民間廠商研發、技術移轉或授權生產模式,大量籌獲「可量產、可維護、可擴充」並具備監偵、攻擊、通信與作戰支援等能力之無人載具,以提升不對稱作戰效益。 針對「國機國造」部分,顧部長說明,規劃於民國106至115年產製之新式高級教練機66架,迄今年9月30日累計交機49架。「國艦國造」部分,新型救難艦1艘及高效能艦艇第一批6艘已交裝,高效能艦艇第二批5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2艘(防空及反潛型各1艘)、快速布雷艇後續艇6艘,持續管制辦理。「潛艦國造」原型艦自今年6月起執行海上浮航測試等,現正實施「主機與電力管理」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調校作業,後續將在安全無虞、 確保品質之前提下,逐步達成測試目標。同時為積極應處當面敵情威脅,國防部依總統「台灣之盾(T-DOME)」政策指導,持續籌購新式防空武器,確保我空防安全。 調整組織編裝方面,因應作戰形態轉變等因素,陸軍主戰部隊自明(115)年起,配合「M1A2T 戰車」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等各式裝備獲裝,逐次調整聯兵、步兵旅及砲兵部隊組織編裝,海軍則配合新式艦艇、無人機(艇)及岸置反艦飛彈獲裝,整合陸岸單位及陸戰隊轉型,陸戰隊六六旅戰車營、砲兵營分別轉型為無人機營及火力營,以提升情監偵及快速支援打擊能力。空軍配合防空飛彈、陸用雷達及「MQ-9B無人機」獲裝,調整防空、戰管及飛行部隊編組,守備及後備部隊則依實際作戰場景、後備動員編管情形、戰力恢復限制與發揮需求等,檢討配賦各式無人機(含反制無人機系統)、自走火砲及人員運輸車輛等裝備,同步調整編組架構,以強化部隊機動與打擊能力。 顧部長強調,國防部國防創新小組(DIO)運用多種途徑,籌獲新興科技產品,規劃於民國115年籌獲繫留型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模擬器及新式野戰型氣象觀測系統等裝備,同時辦理衛星影像 AI 自動辨識、 擴增實境智慧作戰系統及智慧化倉儲管理系統等案公開徵集作業,規劃115年委由民間廠商原型開發。國防部亦運用國科會「產業化圓桌會議」機制, 執行國軍無人機6項、資安類3項發展需求,分別由經濟部及數發部公告評選,納入補助計畫,鼓勵產業積極投入,使國軍獲得所需武器裝備,同時促進民間產業發展。 在軍民整合與全民防衛韌性上,顧部長表示,今年將全民防衛動員、防空與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演習重新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 擴大全民參與,提升民眾對空襲應處作為的熟稔度,進而落實全民國防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在軍事動員層面,114年擴大人力動員(同心35號)演習規模及人數,今年也首度驗證步兵206旅全旅動員效能,將所獲參數做為精進動員整備參據;另透過實戰化訓練,達成「動員即完成備戰」目標。物力動員部分,在漢光演習想定架構下,以自強41號演習,下達徵購、徵用及生產轉換,驗證全國民、物力支援軍事作戰,引導參演部隊運用戰綜組織,遂行軍需物資、軍事運輸、 軍需工業等動員作業,以及軍民醫療體系整合運作等演練,統合全民總力支援軍事作戰。 軍法制度改革方面,國防部「陸海空軍懲罰法」及「軍人權益事件處理法」已完成相關子法的修訂、業務人員教育訓練、全軍巡迴座談宣教等相關整備工作,另為遏止現役軍人對敵人為宣誓效忠的行為,國防部擬具「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修正草案,並參採司法院、法務部、國家安全局、大陸委員會等相關機關意見,以完備構成要件。修正草案除增訂處罰刑責外;並加重「不盡其應盡之責而降敵罪」之法定刑及增訂其預備、陰謀犯之處罰,以有效確保國家安全及軍事利益。 針對國防預算編列方面,顧部長進一步指出,國防部依總統政策指導,在兼顧政府財政負擔前提下,妥慎籌編預算,並以達 GDP3%以上為目標,逐步穩定成長,確保國防安全並厚植防衛力量,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年度預算方面,優先挹注「人員維持」所需,「作業維持」持恆籌補各項裝備零附件與彈藥、強化資通安全韌性,「軍事投資」依「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備戰原則,持續籌獲與汰換各式武器裝備,打造堅強戰略持久與固守力量, 建立足以嚇阻威脅侵襲的防衛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3日 -
陸戰勁旅兩棲基地淬鍊 鍛鑄灘岸突擊堅實戰力(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8日電)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日前配合步兵營實施為期13週的基地訓練,透由一連串高強度實戰演練,強化部隊兩棲作戰效能,同時檢視登陸戰車大隊與步兵部隊的整合戰力,展現陸戰隊捍衛國土、堅實防衛的決心與能力。 此次操演聚焦於「步兵部隊」與「兩棲突擊車」的密切協同作戰,並透過「艦岸運動」、「舟波突擊」、「搶灘登陸」等不同階段課目,強化官兵對兩棲基礎戰術作為的熟稔度,並透過演練各項戰術科目,提升部隊在現代戰場環境下的機動與存活能力,應對未來可能的多變威脅。 在本次各項操演科目中,「艦岸運動」是展現兩棲部隊戰術素養的首要環節,其訓練目的在於使官兵熟稔AAV7兩棲突擊車在水中的駕駛操作穩定性,確保車輛能依循戰術規劃,維持既定隊形與時序,精準抵達戰術位置,並且取得搶灘的優勢。過程中,官兵駕駛AAV7兩棲突擊車在水域中航行,需要兼顧操控,以及維持車輛之間的戰術隊形,以順利執行作戰任務。 另一項重要課目「兩棲突擊車泛水」,則著重於艦艇搭載兩棲突擊車時,熟練車輛下卸的操作要領。此階段不僅關乎泛水作業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是一系列應變訓練的綜合演練,包含搭載部隊逃生訓練、換載作業及緊急跳水等,確保官兵能在緊急狀況下迅速、確實地執行水上作業,將風險降至最低,在保障人員與裝備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完成任務。 除了大型兩棲載具,輕巧靈活的登陸艇在兩棲作戰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操舵教練」訓練在兩棲作戰與水域滲透作戰中,目的在於強化部隊對敵水上或近岸目標發揮奇襲、制敵的效果,透過短距離內的快速滲透,癱瘓或瓦解敵方戰力與士氣。此外,為了確保訓練安全與成效,參與突擊連編組的官兵,在進訓前必須完成國訓中心相關專長合格簽證,尤其艇長及操舵手更需通過舷外機操作及操舵訓練簽證,方能實施操作課目。訓練中,也會先由助教、教官編成示範組,詳細示範海上操舵及海灘突擊操作等程序,再由學員編組實施,確保每位官兵都能安全、熟練掌握操舟技巧。 陸戰隊指揮部強調,AAV7兩棲突擊車憑藉其強大火力與卓越的水陸機動性能,始終是陸戰隊執行灘岸作戰的關鍵戰力。透過此次為期13週的嚴格基地訓練,不僅有效檢驗裝備的妥善與效能,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官兵在複雜環境下克敵制勝的戰技與意志。面對未來的多變威脅,海軍陸戰隊官兵將持續秉持「永遠忠誠」的精神,以嚴訓精練的成果,確保兩棲作戰部隊能肩負起捍衛國家安全的重任。【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8日 -
海陸官兵磨練指管戰術 舟波操演展現團隊互助精神(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專訪)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日前進行為期13週的兩棲基地訓練,運輸車第三中隊區隊長楊家茵中尉日前在操演期間擔任舟波演練值星官,指揮、操作AAV7兩棲突擊車,於桃子園沙灘模擬舟波搶灘,從離岸1000碼處,依照任務狀況,進行完整的戰術與車輛操作程序演練。 楊中尉受訪時指出,操作AAV7不同於常見戰甲車陸上機動,還必須能夠掌握航行水域的水深、流向與流速等因素,在作戰操演的規劃上有更多細節需要顧及;因此,在操演之前,她特別注重勤前教育,確保操演過程的安全。 「團隊生活有歸屬感,就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楊中尉也提到,AAV7車組間需要透過通信設備完成指揮與命令傳遞,在操演過程中,她能感受到大家對於她的信任,使她對單位更有歸屬感。 副區隊長李昀璋士官長表示,AAV7兩棲突擊車是海軍陸戰隊的重要登陸作戰裝備,配備有50機槍與40榴彈機槍,能由兩棲艦艇直接駛入海中,載運21名全副武裝官兵或物資登上灘頭,並且迅速轉換為陸上作戰。 李士官長表示,AAV7在水上時速可達8海浬,在陸上則高達70公里,不僅能夠突破海岸防線、建立灘頭堡,更能夠持續輸出補給,確保部隊持續作戰能力;此外,在近年的防救災任務中,也能夠發揮跨水域的運輸優勢,協助運送人員與物資,成為安定民心的堅定力量。【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8日 -
國軍戮力災後復原 義煮團暖心滿足「食」需(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7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為感謝官兵辛勞付出,地方外燴廠商特號召志工組成「義煮團」,協助每日餐食炊爨,提供熱食佳餚,為官兵補充體力、提升士氣。 第二作戰區結合第三、五作戰區及海軍陸戰隊等單位兵力,持續支援花蓮地區災後復原任務,除動員食勤人員準備伙食外,地方志工也主動參與炊事行動,分工製作並裝盒2000餘份便當,以實際行動向國軍官兵表達敬意與感謝。【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7日 -
114年國慶預演 展現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6日電)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預演今日下午於總統府前廣場舉行,包含三軍聯合樂儀隊、憲兵指揮部快速反應連、海軍陸戰隊樂隊,以及國旗梯隊、雷虎小組等空中兵力,依預定計畫時間,順利完成正式操演的預演任務。 國慶活動共區分「序幕暖場」、「國慶大會」及「主題表演」三大階段。序幕由台灣太鼓協會帶來的「洪福齊天、祈鼓獻瑞」拉開帷幕,隨後由國防部三軍聯合樂儀隊以「樂儀齊鳴震八方、戮力同心護家邦」為主題,進行精彩的操槍技術展示,象徵捍衛家園的決心。接著,新民高中表演藝術科、屏東南榮國中行進管樂團、莊敬高職表演藝術科也輪番登場,展現青年學子的活力與團結精神。 在國慶大會階段,國歌領唱由彰化縣大村國小合唱團擔綱,並與獲選113年優秀新住民代表及社會團體公益貢獻金質獎代表共同演唱。國慶禮讚則由大村國小合唱團與唐寶寶大器樂團合作,輔以悠揚陶笛與自信笑容,傳遞希望與暖意,共同獻出誠摯的祝福。 壓軸表演則由憲兵指揮部快速反應連及新北市警察局員警騎8匹駿馬為前導,世大運、成都世運代表隊等英雄車隊通過府前;隨後,美和科技大學熊鷹儀隊結合海軍陸戰隊樂隊、客家委員會、屏東原鄉部落青年會及娜麓灣樂舞劇團輪番演出。最後,空軍雷虎小組以五機大雁隊形低空噴彩煙通過觀禮臺上方,畫下完美句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6日 -
唐華司令前往花蓮 視導災後復原慰問官兵眷屬(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3日電)海軍司令唐華上將今日率陸戰隊指揮官樊中將前往花蓮災區,視導所屬部隊協助災後復原工作情形,並慰問受災官兵與眷屬,展現對袍澤的關懷。 唐司令今日抵達花蓮後,首先前往受災官兵家中,關心室內清淤進度,並向官兵及眷屬表達慰問之意,勉勵大家齊心度過難關。隨後,唐司令前往大馬村,拜會王村長,說明部隊兵力派遣區域及復原進度,並感謝地方在行政事務上的協助,使部隊能專注投入救災。 此外,唐司令也十分關心駐點於光復國小的陸戰66旅官兵,他特別前往部隊駐紮處所,慰勉救災官兵及駐點衛勤人員,瞭解醫療量能及支援地方情形,對辛勤付出的官兵表達感謝,並親頒加菜金慰勉弟兄辛勞。他也特別提醒官兵,天氣炎熱,務必注意身體狀況及任務安全,在投入救災工作的同時,也要妥善照顧自身健康。【訊息平台】 114年10月03日 -
救災馳援/系列十三國軍第二、三、四、五作戰區及海軍陸戰隊指揮部3日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透過任務梯次輪替及專業部隊投入,展現高效率執行力與不畏艱難、堅守崗位的精神。第二作戰區表示,經連日清理,光復鄉市容已逐漸恢復原貌,為防範災後可能的疫情威脅,化學兵部隊持續執行環境消毒作業;另部分官兵深入巷弄,協助災民搬運大型廢棄物,全力支援地方迅速恢復家園,攜手鄉親加速重建腳步,力求在中秋節前恢復美麗家園。(軍聞社莊家豪)【圖文專訪】 114年10月03日 -
第二作戰區展現高效執行力 協助災後復原刻不容緩(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花蓮2日電)因應花蓮地區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所致重大災情,國軍第二、三、四、五作戰區、海軍陸戰隊及艦隊指揮部今日持續派遣工兵、化學兵等專業兵力,晝夜不停投入災後復原行動,展現強大整備能力與高效執行力,力求於中秋節前恢復民眾正常生活。 第二作戰區指出,自災情發生以來,國軍立即迅速啟動救災機制,累計出動兵力已逾萬人次,並依作戰區分區任務編組實施輪替執勤,持續以工兵大型機具清理街道淤泥與廢棄物,加速恢復市容景觀;同時,化學兵部隊亦同步出動消毒裝備,針對重要公眾設施執行全面清消,確保災區環境衛生,防範疫病發生。 國軍強調,復原工作刻不容緩,未來將持續整合兵力與民間資源,全力支援地方政府救災需求,與地方攜手為花蓮鄉親重建美好家園,展現「有災必應、有難必救」的堅定承諾與守護決心。【部隊頻道】 114年10月02日 -
雷虎科技秋節敬軍 慰勉官兵辛勞(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日電)中秋佳節前夕,雷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冠如特別前往海軍陸戰隊指揮部進行秋節慰問,向全體官兵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感謝。陳董事長表示,陸戰隊肩負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使命,日夜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確保國家與人民生活的穩定,是確保國家安全的無名英雄。 在此次慰問活動中,陳董事長除致贈慰問金外,也逐一向官兵致意,感謝他們的專業與堅毅。她強調,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推動產業發展,更應支持國防,讓官兵能安心服役、專心任務。 陸戰隊指揮官樊中將則回應,將持續以高度專業與使命感,守護國家安全,不負社會期望。活動在溫馨互動與濃厚佳節氣氛中圓滿結束,展現軍民同心、共同守護家園的堅定信念。【訊息平台】 114年10月02日 -
兵力輪替交接 國軍持續協力災後復原(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1日電)國軍第二、三、四、五作戰區今日持續執行花蓮地區災後復原任務,協助民眾恢復正常生活,海軍陸戰隊指揮部及海軍艦隊指揮部一九二艦隊水下作業大隊增援兵力亦加入救災工作行列,累計迄今投入逾1萬人次兵力,並依規劃達成預期清淤進度,分秒必爭加速災區重建腳步,力求中秋節前恢復民眾家園。 此外,第二作戰區指出,秉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精神,積極落實裝備維保能量,二支部花蓮聯保廠及兵整中心五級廠配合合約廠商,協力完成多功能工兵車輪胎更換作業,確保車輛保持最佳狀況,能隨時投入災區任務。 第二作戰區表示,本次維保任務不僅提升車輛機動性與安全性,更展現軍民協力、發揮最大救災效益的決心,並強調,將持續整合後勤能量,確保各型裝備妥善率,以最快速度投入災區支援,協助地方儘速恢復正常生活。【部隊頻道】 114年10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