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軍" ,結果共:342筆
-
一年期義務役完整訓練 強化保家衛國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針對民國114年1年期義務役訓練整備概況,國防部資規司人力資源處長成家麒少將今日於國防部記者會指出,今年依內政部預估可徵集9,839員,另增加手槍、機槍、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訓練,期藉由完整且充實的訓練,讓役男具備保家衛國的能力。 成處長表示,國防部去年恢復1年期義務役,首梯1年期義務役於去(113)年1月25日入營報到,接受入伍、駐地訓練、基地訓測及聯合演訓等完整訓練,可擔負起守衛國土及家園安全的責任,並於今年1月18日起陸續退伍。 成處長進一步指出,去年國防部共徵集6,956員,至今已退伍2,047員,納入後備動員編管,扣除轉服志願役、自願主戰部隊、因病停役及提前退伍等,分發守備部隊計3,761員。 成處長也說明114年訓練概況,依內政部預估今年徵集1年期義務役約9,839員,入伍訓練採用8週4階段入伍訓練課程,於第二階段時,除維持現有編制武器射擊及戰鬥教練等課程外,另增加手槍、機槍、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及反裝甲等武器裝備訓練課程;其中,守備部隊基地訓練期程為13週,今年度守備部隊基地訓練計137旅步1營等4個單位,於9月起陸續接受驗證。 在後勤規劃部分,成處長說,目前已規劃23處的兵舍修繕,服裝補給則維持113年撥補方式,於役男入營報到當日,由新訓單位撥發「野戰服」等14項服裝經理品;在戰鬥個裝部分,配合役男8週入伍訓練結訓時程撥發防護頭盔、抗彈板及戰鬥背心等3項裝備,同時,為強化役男捍衛國家決心,役男於入伍訓練及部隊訓練時,將運用愛國教育與心理衛生教育課程,期達「具備守備及民防任務戰鬥職能,強化役男捍衛國家決心,堅定從軍志向」訓練目標。 成處長強調,役期調整政策自去年1月1日施行至今,國防部歷經1年的時間,驗證各項工作均符預期成效,可達成役期調整政策目標;未來將持續檢討精進,以強化國軍即戰力,提升後備動員量能,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 國防部將舉辦系列活動(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國防部今日上午召開例行記者會,說明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系列活動,除了有攝影展、音樂會及軍民互動園遊會之外,也將再與乖乖食品合作,更首次與舒跑公司共同推出聯名商品,傳遞社會支持國軍理念。 國防部記者會上午由發言人孫立方少將主持,政戰局文宣心戰處處長樓偉傑少將在會中進行「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系列活動」相關說明,他表示,近期中共藉抗戰勝利為由,舉辦閱兵慶祝儀式,試圖掌握「話語權」。對此樓處長強調,「話語權」需基於事實的考量,1945年二戰及抗戰結束,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才成立,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主軸為「反侵略、護家園」,區分「守護中華民國」、「軍民同心抗敵」、「青年挺身衛國」及「友盟共同奮戰」等4個主題,活動規劃則區分「自辦活動」、「與民間合作」及「文宣作為」等3類。 樓處長指出,「自辦活動」規劃中,包含「軍事攝影展」首度走出室內展場,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規劃於全市34站公車候車站展出,按行政區區分宣傳4大主題,並配合攝影展辦理留言抽獎活動;「紀念音樂會」則希望鼓勵國人,都能以發揚先烈前輩的抗戰精神感到驕傲;最後,「香堤嘉年華」則再度在信義區香堤大道辦理大型軍民互動園遊會,讓國軍與民眾的距離更近,希望將活動的精神與守護臺灣共同連結,讓國人的愛國心再次沸騰。 在「與民間合作」部分,樓處長表示,活動除與臺灣模型嗜好發展協會合作,於臺灣圖書館辦理「抗戰美展與軍武模型展」,同時,並將再次與乖乖食品公司合作,推出三款聯名商品,以女童軍楊惠敏送國旗到四行倉庫、海軍官兵捍衛海疆,以及前飛虎隊成員Jerome Simon為主角,以其肖像為包裝主題,彰顯友盟合作精神。三款設計分別涵蓋「過去、現代、友盟」,各有特色。此外,國防部也首次與舒跑公司合作推出聯名商品,以官兵守護家園、流下汗水等畫面為設計理念,希望能引發敬軍共鳴,給予國軍支持與鼓勵。 在「文宣作為」上,樓處長則說明國防部製播莒光園地「用生命守護家園」系列,以孫運璿等7位典範,闡述為了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竭盡所能;其中,從4月起每兩週邀請臺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錄製二戰與抗戰精神專題節目,傳遞守護中華民國生存發展、抵禦侵略的堅定訊息,同時上傳Youtube、全民國防教育網等平台,達到教育官兵目的,也使國人更加清楚,面對敵人威脅、襲擾與侵略,只有全民上下一心、壯大自身,才能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 樓處長強調,系列活動規劃雖屬軟性,希望透過多元宣傳方式,傳遞最堅強的訊息,先烈先賢的精神對現代人來說並無二致,同樣守護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同樣抵禦侵略,「過去的前輩與現在的我們都秉持相同信念,不僅是對先烈先賢最好的緬懷方式,也是最有價值的紀念。」【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6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25架次)及共艦6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6日
-
國軍優秀基層官兵參訪為表揚優秀基層部隊官兵,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日前舉辦「民國114年第2梯次國軍優秀基層官兵參訪旅遊」活動,安排北部知名景點遊覽,慰勞官兵平日戮力戰訓辛勞。行程首日,邀請官兵赴臺北101觀景臺,俯瞰臺北市風景,晚間則在臺北國軍英雄舉辦歡迎晚宴,由副秘書長蘇世霖主持並頒贈紀念獎章,表揚官兵堅守崗位,捍衛國家安全的辛勞付出。(文:軍聞社莊家豪/圖:軍友社提供)【訊息平台】 114年03月26日
-
三總航醫大樓啟用 賴總統勉造福國軍嘉惠民眾(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5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出席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落成啟用典禮,肯定松山分院過往在臺灣遭遇重大公衛事件時所展現的醫療量能,並期勉該院航空醫學大樓啟用後,繼續造福國軍、嘉惠民眾;也希望未來能發揮功能,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使命,守護國軍和國人的健康。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賞航空醫學大樓介紹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他非常高興來到空軍醫療的前哨—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和大家一起迎接新建航空醫學大樓的誕生,他要代表國人感謝國防部、軍醫局、三軍總醫院,以及松山分院全體醫護同仁的努力和辛勞,讓這棟大樓能夠如期完工,也祝福未來大樓啟用後,不僅造福國軍、嘉惠民眾,同時讓航空醫學更上一層樓。 總統提到,從稍早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松山分院儘管歷經多次的更銜,但80年來肩負起許多使命,也具備光榮的歷史,相信未來松山分院一定可以發揮更大功能。回顧過往,當臺灣遭遇到重大公衛事件,像是SARS及COVID-19,松山分院都配合衛福部政策成為專責醫院,顯示出松山分院的醫療量能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總統表示,松山分院平時除了照顧國軍及眷屬,也照顧一般民眾,是地方健康的守護神,當疫情來臨時,更站在第一線守護國家及民眾健康。此外,松山分院也肩負起離島醫療防疫工作,甚至遠赴烏坵,守護國軍和國人的健康。 總統指出,最近政府為了要落實「健康臺灣」的目標,在總統府成立「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主要是因為國人平均餘命增長,但不健康年數也超過8年,希望能讓國人活得長壽、健康,且縮小不健康年數。為了達到此目標,政府有幾項作為,包括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年齡往下調整,並推廣更多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總統接著指出,總統府也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不論是天災地變,或發生重大意外有大量傷患時,希望每家醫院都有能力肩負起醫療服務工作。在軍醫局及三軍總醫院協助下,松山分院編制「前進外科小組」,是臺灣少數幾個前進外科醫療小組,可提高後送傷兵的存活率,希望未來松山分院也能發揮功能,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使命。 總統說,總統府也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近來林口長庚醫院舉辦講習分享節能減碳的成果與經驗,值得學習。可以進一步檢視空調等各項設備有否必要汰舊換新,提高電力使用效能,或考量與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合作,有效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用儀式,並視導「空勤健檢中心」及「航空視聽感知評估站」,也體驗空勤視力箱檢測項目。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國防部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及松山分院院長蔡宜廷少將等亦出席是項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5日
-
企業慰訪後備指揮部 感謝強化全民防衛辛勞(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5日電)為響應軍友社「企業敬軍」號召,國策顧問、神采時尚事業董事長陳國欽今日率敬軍團,前往後備指揮部辦理敬軍活動,代表社會各界向後備全體官兵致敬,感謝他們戮力提升後備戰力,致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辛勞。 敬軍團一行上午在軍友社秘書長簡士偉陪同下,抵達後備指揮部忠愛營區,受到指揮官劉協慶中將及重要幹部的熱烈歡迎,過程中,陳董事長致贈慰問金,劉指揮官也回贈感謝狀,感謝他們對國防事務的支持。 劉指揮官致詞時,首先感謝陳董事長與敬軍團對國軍的支持與鼓勵,並表示「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政府重要政策,後備指揮部全體官兵在政府的指導下,持續整合軍民資源,精進後備動員制度,提升後備戰力,打造更堅強的後備部隊,鍛鑄保家、保鄉、保產的防衛能力。 陳國欽表示,鑒於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可以看到全民防衛力量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感謝後備指揮部持續推動後備動員工作,廣植後備戰力,讓國家安全更有保障,國軍及全體後備軍人的付出,國人有目共睹,未來將繼續透過企業的力量,辦理敬軍活動,讓國人更加了解國軍、支持國軍。【部隊頻道】 114年03月25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5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1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南空域20架次)及共艦6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5日
-
共軍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4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9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進入西南空域7架次)及共艦8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此外,國防部也指出,中共預計於3月26日,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運載火箭,經我國ADIZ向西太平洋飛行。【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4日
-
國防部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深化戰略布局因應區域威脅(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日前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針對國際變局中的臺海安全、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打造克敵制勝的軍隊、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及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等6章23節進行全面檢討,並提出具體發展目標與執行方向,確保國軍具備堅實防衛能力,以因應日益嚴峻的區域安全挑戰。 報告中指出,全球安全情勢持續變動,美中戰略競爭加劇,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國際事件對區域安全產生影響。中共持續對臺施壓,頻繁進行軍事演訓,採取聯合戰備警巡、長航繞臺、灰色地帶行動及認知作戰等多層次手段,破壞臺海現狀,對我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我國須強化國防戰力,提升全民防衛意識,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面對中共軍事威脅,國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指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戰略,透過精準打擊武器系統如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先進裝備的籌獲與部署,有效強化聯合防空、制海與反登陸作戰能力。此外,也積極推動無人機作戰及人工智慧輔助決策,提升整體戰場效能。 國防部持續推動國防自主政策,積極落實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多元武器系統自製,透過F-16V戰機性能提升、勇鷹高教機量產交機及潛艦國造等重點計畫,有效提升國防自主能力。此外,為落實軍事人員素質提升,持續推動待遇調整與職涯規劃,以提升兵員留用率與招募成效。 此外,國防部亦積極推動國防改革作為重要優先要務,推動後備戰力精實化與裝備現代化,並落實義務役役期延長相關配套措施,提升整體兵力結構。此外,透過人員整體規劃,落實部隊訓練與作戰需求,強化戰備整備,達成快速動員與戰力轉換。 另一方面,全社會防衛韌性為總統重大政策,透過精進動員機制與民防能量、跨部會協力合作及戰災防護救助等措施,全面提升防衛韌性。持續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推動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加強民防教育及應變訓練,確保平戰快速轉換,增進後備戰力;同時藉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戰時指揮管制、民生物資配售、防空疏散等能力。另建置戰傷救護訓練機制,強化戰備藥品與血品庫儲,提升戰災防救能量,運用跨部會協力保障基礎設施安全,完善動員人才庫,以強化資源調度與應變效能。 臺灣作為印太安全關鍵角色,國軍將深化與美國及友盟國家的軍事合作,透過軍售支持、聯合訓練、情報共享與資安合作,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並積極參與區域安全對話,強化與歐洲及亞太國家的防衛合作,確保國際支持。為提升國防產業競爭力,國軍將與國內外企業深化合作,推動軍工產業發展,確保關鍵軍備供應鏈穩定,提升戰時國防自主能力。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完整檢視國防發展現況,並針對未來挑戰提出具體應對方案。透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強化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及深化國際安全合作,確保國軍能夠應對複雜戰場環境,維護國家安全,並確保臺海與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3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3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進入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11架次)及共艦8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