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聞社" ,結果共:544筆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8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3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中部、西南及東部空域20架次)及共艦8艘、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8日
-
韌性臺灣民主永續 政府盼打造堅韌民主社會(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南27日電)全社會防衛韌性第三次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今日晚間於臺南市政府舉行,由內政部長劉世芳、臺南市長黃偉哲、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林飛帆,以及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等人出席,說明總統以及委員會會議結論,並接受媒體提問。 賴清德總統在會後裁示,韌性只能夠靠演習,還要不斷地演習,從錯誤中學習,才有可能逐步達到全社會防衛韌性。並提出三點結論,第一,各級政府要積極辦理實地演練、落實驗證、持續精進,並希望內政部與臺南市政府,將辦理這次演習的經驗與寶貴意見,積極與其他政府機關分享,唯有「做中學」,才能瞭解計畫的不足,並且找出修正的方案,來打造更具韌性的國家。 第二,各級政府要積極強化基層組織能力、運用基層組織活力,來應對各項災害。當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的應變最為關鍵,因此,政府的工作,應該是協助基層民眾,掌握防災、救災的各項能力。在制定防救災計畫時,也要擴大民間參與,才能建立完整的應變架構。第三,全社會的防衛韌性,需要突破當前的認知架構,透過教育和公民參與,來增強整體意識與能力。 針對這次演練,委員們提出3項意見,劉得金副秘書長提到,臺灣是科技強國,但在AI運用上稍微不足,而運用科技需要創意,要用演習的情況激發;其次,溝通可以再加強,這次對外的戰略溝通只有短短幾秒鐘,以後會進行不一樣的狀況,對象包括國際、人民、非政府組織等;最後,今天的設定是有網路,未來會逐步往「沒有通訊」等極端狀況來進行演習。 此外,媒體詢問邀請外國使節參與觀摩的目的時,林飛帆副秘書長表示,這次是少數大規模演習,有多個國家願意出席觀摩,代表世界各國都關注臺灣安全,也關注臺灣面對各種災害,有沒有足夠的自我準備。世界各國其實都有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以北歐為例,多國常年都有進行防空避難、大規模災害等演練,另外像法國政府也宣布發放生存手冊,臺灣應該大規模學習國際上的經驗,並透過使節觀摩進行意見交換,增強韌性整備工作。 劉世芳部長提到,今天演練沒有國軍加入,要仰賴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展現全社會韌性;賴總統特別指示,希望全臺368個鄉鎮區公所未來能轉換成地區防災協作中心,甚至未來如果有演習項目、重大災變,里長也可以出來幫忙,「總統希望內政部可以跟各個縣市地方政府一起合作,我們是擴大參與,然後向下扎根。」 劉世芳部長表示,未來要再改進與媒體的溝通聯繫,包括傳統媒體、自媒體,隨時把各種不同演練、災情狀況,跟媒體做第一手溝通,減少社會大眾因為媒體訊息差異,而產生的恐慌。 媒體詢問如果通訊或網路發生問題如何應變的問題時,黃偉哲市長回應,若通訊真的不行、基地臺不通、Line不通,現場有建置低軌衛星接收器,未來各地方政府也都會普遍建置;低軌衛星接收器可提供Wifi或網路通訊,如果低軌衛星也不行,最簡單、最原始就是白板與無線電的通訊器材。【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驗證整體韌性及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南27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視察實地演練後,轉往臺南市政府,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3次委員會議」,肯定透過實地演練檢視委員會五大主軸工作的準備情形,驗證「民力調度應變」、「鄰近縣市資源整合」及「社區防災協作」量能,並從中發現問題,持續檢討、改進。 賴總統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也不只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更需要每一個人的警覺和行動,希望全國、全民共同努力,團結合作提升臺灣的韌性。 賴總統表示,面對天災地變、以及來自境外敵對勢力的軍事恫嚇、灰色地帶侵擾、認知操作等威脅,臺灣必須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同時打造堅實的社會防衛韌性,才能因應大型災害與威權主義擴張的挑戰。 賴總統指出,本次的演練跳脫了過去劇本式的操演,而是採取實地、實景的動員演練,來驗證政府與民間,面臨災害的應變合作能力。演練的情境想定,包括「海嘯來臨前預警民眾進行避難疏散」、「關鍵基礎設施發生不明爆炸」、「醫院系統遭受駭客入侵」,以及「認知作戰與治安騷亂」。 賴總統表示,這次示範演練有一項重要目的,就是連結即將展開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讓中央部會和地方政府重新調整演習步調,以新的思維和策略方式推動演習,來提升地方整體韌性及應變能力,確保極端狀況下,社會、民生都能如常運作。 賴總統強調,無論是中央部會,或是地方政府,只要我們預先準備、務實執行、反覆檢討、精進作為,就能發揮實地演練的最大價值,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固、更為堅實。 今天的實地演練能夠順利完成,賴總統感謝委員會的三位副召集人—蕭美琴副總統、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擔任指導官。也感謝行政團隊,尤其是臺南市政府黃偉哲市長率領的團隊,以及所有參與的夥伴,謝謝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現在,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世界各國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的核心政策。賴總統指出,不論是天然災害、公共衛生、經濟衝擊,甚至是灰色地帶侵擾;強化韌性都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國家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賴總統表示,臺灣提升全社會韌性的工作,也會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交流。這個月初,在臺灣舉行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研習營,是第一次以全社會韌性為主題,進行討論,有來自30國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賴總統指出,未來,臺灣會持續努力,與世界民主國家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我們會繼續跟國際社會,分享臺灣的創新和寶貴經驗,讓世界各國更了解臺灣的努力和決心。 賴總統也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也不只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更需要每一個人的警覺和行動,希望全國、全民共同努力,團結合作提升臺灣的韌性。 隨後,賴總統聽取執行秘書暨內政部長劉世芳報告「第2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以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劉得金報告「實地演練成果報告」,並就報告事項與委員們進行意見交流。【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副總統視察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 勉提升公民防災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7日電)蕭美琴副總統今日上午前往臺南市立南寧高級中學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避難收容處所」時表示,臺南市政府以及所有參與實地演練的防災團體及志工,讓大家從中累積應變能力與防災韌性。也期勉未來從全民防衛的角度,加強基礎教育,讓每一位公民都能了解各自的角色及任務,將防災能力做更有效率、更妥善的運用,一起為國家的安全加油。 副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演練情境說明;隨後視察「區級災害應變及防災協作中心」、「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防盜搶劫」、「體育館避難收容處所」、「單身男、女寢區及特別照顧區」、「物資集散分配」及「急救站醫療處置」等演練情形。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有許多「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委員、顧問一同前來關注首次實地演練的狀況。她要感謝臺南市政府參與上次委員會議的桌上兵推,並在過程中累積經驗,為今日演練做了許多充裕的準備。 副總統說,我們不希望災難發生,然而當災難來臨時,希望能把災害降到最低。今年臺南也發生地震,每一次的地震、風災、土石流,都是我們從中累積應變能力與防災韌性的機會。從今日的演練可以看到,臺南市政府各局處及區公所與所有在地防災團體,都建立良好的革命情感,共同因應及面對天然災害。 副總統認為,我們應該要從全民防衛的角度,讓每一位公民都知道,在面臨災難時,大家各自的角色以及任務。除了加強基礎教育,也要將防災能力做更有效率、更妥善的運用,這是未來要持續精進的地方。 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臺南市府團隊、民防、義消、義警,以及所有參演人員及民間團體,包含慈濟、一貫道、芥菜種會及長老教會等。她說,今日大家共同參與實地演練,相信未來災難發生時,一定能夠降低傷害、平安度過,「我們一起為國家的安全加油」。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林飛帆、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臺南市市長黃偉哲及副市長葉澤山,以及「美國在台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谷力哲(Lutz Güllner)、芬蘭商務辦事處代表Lauri Matti Raunio等13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總統視察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 勉透過韌性力量確保安全(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南27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前往臺南育平郵局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感謝參與操演及投入準備工作的所有同仁,並期盼未來推廣中央地方協力、可恃民力投入、跨區資源整合,及社區、民間自主力量共同投入演練。期盼不僅透過國軍力量,也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臺灣安全,展現實力以達到和平目標。 賴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擴充急救醫療場所」簡報,接著前往醫療指揮中心開設與運作、區級協作中心、機動派出所、急診檢傷、中重傷處理區、前進外科小組作業區、災難心理衛生作業區等各觀演區視導,瞭解實地演練情況。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1次實地演練是有想定、無劇本,也是首次進行「擴充急救醫療場所」的演習,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單位,超過1500人全力投入。稍早他看了所有演練情況,看得出各單位平時訓練有素,才能在突發狀況中充分展現專業。 賴總統指出,這場演練的成功,除了參與人員全心全意投入展現專業外,還有幾項重要原則未來可以推廣。第一,中央與地方協力,包括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以及臺南市府團隊,從規劃設計到演練執行,都充分密切合作。第二,可恃民力的投入,包括慈濟基金會、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及小北百貨等民間力量的參與。第三,跨區資源整合,此次有來自嘉義與高雄等縣市的參與。第四,社區、民間的自主行為,包括虎尾寮民間救援隊、松安水患自主社區、喜南韌性社區、開南社區、安平區等的投入。未來不論是中央地方攜手,可恃民力、跨區資源整合或社區與民間力量的投入,都能通力合作、充分演練。 賴總統感謝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團隊,昨天還親自先來視導,以及內政部劉世芳部長與季連成政委擔任副指導官,黃偉哲市長率領市府團隊,大家全心全力的投入,順利完成整體演練。 賴總統也感謝稍早提到的民間社團與社區自主力量,以及臺南市的醫療人員,包含奇美醫院、成大醫院、臺南市醫師公會及其他區域醫院、診所的參與。另外,義警、義消、義交等民間公益力量的投入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賴總統表示,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繼去年12月的桌上推演,這次來到臺南進行小規模實地演練,並預計在4月進行城鎮演習,目的是希望打造臺灣社會的韌性,妥善因應當發生天災地變、重大意外事故造成大量傷患,或是區域地緣政治變化時能有所準備。有道是「預防勝於治療」、「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有準備,當事情發生時就能減低傷害。希望不僅透過國軍,也透過全社會防衛韌性力量,確保臺灣安全,並展現實力以達到和平的目標。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內政部長劉世芳、外交部長林佳龍、臺南市長黃偉哲、副市長葉澤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林飛帆以及多個國家的駐臺使節代表,亦出席是項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板橋榮家平溪鐵道之旅 與榮民放天燈祈福(軍聞社記者吳冠萱新北27日電)板橋榮民之家今日舉辦「鐵定幸福!老兵與老鐵道的浪漫相遇」活動,帶領榮民前輩們搭乘臺鐵專車,走進懷舊的平溪線溫馨之旅,共同放天燈祈福,為榮家長輩們編織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活動上午從浮洲火車站啟程,由板橋榮家主任陳桂美帶領榮民前輩們搭乘臺鐵專車,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委傅正誠的陪同下,重溫那段充滿歷史韻味的鐵道歲月,並享用臺鐵特製的鐵路便當,為活動增添了溫馨與意義。 旅行團隨後來到猴硐車站,在專業導覽人員的帶領下參訪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深入瞭解臺灣早期礦業發展歷史,認識當年礦工艱辛的工作環境與煤礦產業的興衰,為行程增添知性與趣味。 最後,榮民前輩們來到十分車站,在工作人員與志工的協助下,親手書寫心願,並點燃天燈,祈求身體健康、國泰民安,為活動畫下圓滿的句點。 傅副主委表示,這趟平溪鐵道懷舊之旅,不僅是一次單純的旅行,更是一次充滿愛與關懷的溫馨相聚,並感謝臺灣鐵路公司用實際行動,讓這趟旅程成為一段充滿情感與回憶的美好時光,也為社會注入了一股暖流。【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空軍:涉案官兵檢討重懲 持恆落實所屬軍法紀教育(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7日電)空軍司令部今日表示,有關媒體報導「軍士官當綠能蟑螂,聯手黑道收賄遭起訴」乙情,全案已由檢警偵結起訴移送法院審理,空軍尊重司法偵辦結果;對於涉案人員秉「刑懲併行」原則檢討重懲,並持恆落實所屬軍法紀教育,遏止不法滲入軍中。【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中共聯合戰備警巡 國軍嚴密掌握適切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自上午9時20分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8架次出海活動,其中20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東南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7日
-
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演練「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27日於臺南育平郵局對面廣場舉行,演練內容包含醫療指揮中心開設與運作、區級協作中心、機動派出所、急診檢傷、中重傷處理區、前進外科小組作業區及災難心理衛生作業區等,全民協力共同投入演練,充分展現專業能量。其中,國軍支援「前進外科小組」(FRSD)攜行裝備,有效動員醫護資源、整合醫療量能,以維繫民眾生命安全,有效降低傷損。(軍聞社呂尚俞)【圖文專訪】 114年03月27日
-
避難收容處所開設演練「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避難收容處所」27日在臺南登場,為使防災志工成員熟悉避難收容處所開設要領,臺南市南區災害應變中心於南寧高級中學體育館,進行災時避難收容處所開設演練,結合臺南市府團隊、民防、義消、義警、替代役男(含備役召集),以及民間團體,增進志工開設作業流程的熟稔度,使人力得以有效發揮,以備未來災害發生需開設避難收容處所時,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收容作業。(軍聞社吳東昇)【圖文專訪】 114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