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聞社" ,結果共:544筆
-
設施爆炸災害搶救演練「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27日在臺南登場,行政院偕同臺南市政府於安平港營運處旅客服務中心進行關鍵基礎設施爆炸災害搶救演練,由臺南市消防局、警察局、港警隊、民政局等各機關團體共同配合執行。演練項目包括T-CERT及特種防護團初期災害自主應變演練、大量傷患緊急救護及檢傷分類、警力應變等課目,展現中央與地方民力調度、臨近縣市的整合以及社區防災協作的動員,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能量。(軍聞社文仁)【圖文專訪】 114年03月27日
-
實彈射擊體驗 高中職學生強化全民國防意識(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7日電)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南投縣各高中職日前於104旅辦理114年全民國防教育學生實彈射擊體驗活動,由國軍官兵全程輔助學生完成穿戴防彈背心、鋼盔等防護裝備,並教導射擊完整程序,確保整體訓練安全性。 竹山高中林宣霈同學表示,此次體驗既新鮮又刺激,教官們十分專業友善,從著裝準備到首次扣下板機的緊張感都讓人印象深刻,讓她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旅長林上校則強調,透過實彈射擊體驗,學生不僅能更深入了解國軍守護國家的重要性,也能進一步支持國防事務,進而吸引更多優秀青年投身國防教育,為國家安全貢獻心力。【部隊頻道】 114年03月27日
-
中和軍艦與中國籍漁船擦碰 海軍:配合調查釐清責任歸屬(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7日電)海軍艦隊指揮部今日表示,海軍所屬中和軍艦執行任務期間,於今日凌晨12點38分,在臺中港外海約45浬(限制水域外9浬)處,與中國籍漁船「閩連漁61756」發生擦碰,雙方人員均無損傷,艦艇受損部分不影響航行安全。 海軍艦隊指揮部進一步表示,海事案件發生後即協請海巡署淡水艦與PP-10080艇到場協處與蒐證,後續將依相關規定完成調查,釐清責任歸屬。【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12架次)及共艦7艘、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此外,國防部也指出,中共於昨(26)日深夜23時55分,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臺灣中部朝西太平洋方向,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臺灣地區無危害。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顧部長贈勳巴拉圭空軍司令 表彰軍誼貢獻(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26日電)巴拉圭空軍司令富亞翁多上將今天拜會國防部,顧立雄部長代表政府頒贈三等雲麾勳章,象徵中華民國與巴拉圭兩國軍誼永固。 贈勳儀式下午在國防部博愛營區舉行,兩國官員均到場觀禮,場面隆重。顧部長首先代表我國政府頒授富亞翁多上將三等雲麾勳章,表彰他促進兩國軍事交流合作的貢獻,深化雙方友好軍誼。 顧部長致詞時表示,我國向來對國際的軍事交流極為重視,兩國相距雖然千里之遙,但一直以來都是關係緊密的盟友,雙方各項交流從未間斷;顧部長強調,近年來中共對臺軍事脅迫日益加劇,同為飛行員的富亞翁多上將,必定更能理解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壓力,而巴拉圭也是民主國家,相信也深刻瞭解到我國維護民主自由及守護民主自由家園的決心。 顧部長指出,兩國政府、軍方及民間的熱絡交流,是奠基在長期建立的穩固互信基礎與深厚情感之上,進而達到現今互利、互惠的成就,期許未來雙方保持密切合作與交流,共同為鞏固邦誼,以及促進和平、安全與穩定攜手合作。【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屏榮高榮攜手推進ESD技術 提升微創手術品質(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6日電)屏東榮民總醫院與高雄榮民總醫院日前召開「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成效記者會」,宣布兩院攜手合作,成功將ESD技術引進屏東榮總,為屏東地區民眾提供更精準、安全、高品質的內視鏡微創手術服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惡性腫瘤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腸癌、胃癌、食道癌亦名列前茅。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於提高存活率至關重要,傳統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手術風險及術後恢復時間長,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隨著內視鏡技術進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已成為治療早期消化道癌症的重要技術。該手術透過微小切口及特殊內視鏡刀具,完整切除病變組織,同時保留健康組織,避免大範圍切除造成的身體負擔,顯著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術後生活品質。 自2024年8月至今,屏東榮總與高雄榮總合作,已成功為10位患者施行ESD手術,所有病患術後恢復良好,3-5天即可出院。這項技術不僅縮短了病患住院時間,也降低了復發風險,讓患者能夠迅速恢復日常生活。 病友林先生也現身說法,分享自身手術經歷。他表示,他的運氣很好,當初是高主任特別聘請許主任從高榮過來,手術完真的非常的良好,也沒有副作用,3天就出院,到現在快一年了,到現在生活作息都非常正常,跟手術之前比改善很多,兩位醫師的技術真得超乎意料,以前都是要整個部位切除,現在只要類似刨除即可,希望能將好的醫療推廣到屏東,讓更多鄉親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 高雄榮總副院長陳垚生表示,高榮從屏榮開院持續提供醫療支援,包含門診醫師支援、專科手術合作及醫療技術移轉等,從去年累積至今已提供逾2萬4千人次的醫療服務。他強調,ESD技術的引進,能讓屏東民眾享有與醫學中心相同品質的醫療服務,減少跨區就醫的不便。 屏東榮總王瑞祥院長表示,屏榮自開院以來積極引進創新醫療技術,並透過人力擴增與設備升級,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他感謝高榮的支援,使得ESD技術得以順利推展,未來屏榮將持續與國內外醫學中心交流,提供屏東鄉親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部隊頻道】 114年03月26日
-
三總醫療記者會 發表腸皮瘻管中西醫整合療法(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6日電)三軍總醫院今日辦理記者會,說明三總中醫部成功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幫助一名卵巢癌術後併發腸皮瘻管的患者順利康復,為未來類似個案提供重要參考。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林健蓉醫師表示,腸皮瘻管是一種腸道和皮膚之間的異常通道,通常是因惡性腫瘤而導致廣泛性腹腔沾黏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腸道手術後發生,腸道內容物會經由腸皮瘻管外滲至皮膚外,患者需要禁食治療,且容易感染、發炎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林醫師說明,該名61歲女性患者自2018年診斷為卵巢癌第三期(FIGO分期IC3)後,接受多次手術、化療、標靶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但在2023年1月,患者手術後於右下腹形成腸皮瘻管,並反覆破裂、感染,後於2023年12月25日開始接受中西醫共同照護。 林醫師指出,患者轉介至三總中醫部後,透過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抑制患部發炎並促進腸道修復,並根據患者病況靈活調整用藥,1個月後即有明顯改善,4個月後恢復正常飲食,並持續服用科學中藥3個月以鞏固療效,至今未再發生腸皮瘻管破裂,且無癌症復發跡象,展現中醫在外科併發症治療的潛力,以及中西醫整合治療在提升患者整體療效上的優勢。 林醫師強調,三總中醫部在多種癌症治療上都展現良好的成果,未來將會持續推動中西醫整合照護,共同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專題演講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日前舉辦專題演講,由指揮官吳少將主持,邀請宇球國際興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蕥蘭,以「柔性女力,如何佔領城市天際線」為題,分享個人奮鬥歷程與成功經驗,她以自身經歷,說明如何在挑戰與困境中,用專注與堅持突破瓶頸,並透過持續學習與創新,創造個人及企業價值,鼓勵官兵保持積極進取以及正向人生觀,不斷提升自我;吳指揮官也期勉官兵學習曹董事長勇於挑戰的精神,持續精進、戮力戰訓,為部隊與社會貢獻所長。(文:軍聞社陳傳奇/圖:北區後備指揮部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03月26日
-
賴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勉強化戰力守護民主自由(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6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於總統府主持「中華民國114年4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親自為6位晉任將官授階,並勗勉國軍持續精進戰訓本務,以不對稱思維與堅強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守護臺灣民主自由,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典禮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海軍司令唐華上將等人均出席觀禮,共同見證榮耀時刻。 賴總統致詞時,首先恭賀董帥谷、湯成、張景泰、李宗泰、黃超興及周文祥等6位晉任少將,肯定其在人才培育、戰備演訓、文宣心戰、後備動員及資通電等領域的傑出表現,期許未來持續為國防建設奉獻心力。 賴總統指出,面對威權勢力的集結與合流,以及中共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襲擾,必須要用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 賴總統期許將官們,能夠以「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為目標,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的組織架構,並且透過年度各項演訓,驗證部隊執行聯合作戰計畫的能力。 總統提及上個禮拜完成的「立即備戰操演」,就是採取狀況誘導的方式,希望讓各級部隊對於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的整備都能夠更加熟悉,貫徹實戰化訓練,持續強化國軍的戰力。 賴總統重申,政府也會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除了從4月將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讓國家的人才能夠更加聚集,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強大。 賴總統並感謝官兵家屬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包容,成為國軍最堅強的力量、也是最溫暖的後盾,他將與全體國軍團結努力,共同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一年期義務役完整訓練 強化保家衛國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針對民國114年1年期義務役訓練整備概況,國防部資規司人力資源處長成家麒少將今日於國防部記者會指出,今年依內政部預估可徵集9,839員,另增加手槍、機槍、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訓練,期藉由完整且充實的訓練,讓役男具備保家衛國的能力。 成處長表示,國防部去年恢復1年期義務役,首梯1年期義務役於去(113)年1月25日入營報到,接受入伍、駐地訓練、基地訓測及聯合演訓等完整訓練,可擔負起守衛國土及家園安全的責任,並於今年1月18日起陸續退伍。 成處長進一步指出,去年國防部共徵集6,956員,至今已退伍2,047員,納入後備動員編管,扣除轉服志願役、自願主戰部隊、因病停役及提前退伍等,分發守備部隊計3,761員。 成處長也說明114年訓練概況,依內政部預估今年徵集1年期義務役約9,839員,入伍訓練採用8週4階段入伍訓練課程,於第二階段時,除維持現有編制武器射擊及戰鬥教練等課程外,另增加手槍、機槍、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及反裝甲等武器裝備訓練課程;其中,守備部隊基地訓練期程為13週,今年度守備部隊基地訓練計137旅步1營等4個單位,於9月起陸續接受驗證。 在後勤規劃部分,成處長說,目前已規劃23處的兵舍修繕,服裝補給則維持113年撥補方式,於役男入營報到當日,由新訓單位撥發「野戰服」等14項服裝經理品;在戰鬥個裝部分,配合役男8週入伍訓練結訓時程撥發防護頭盔、抗彈板及戰鬥背心等3項裝備,同時,為強化役男捍衛國家決心,役男於入伍訓練及部隊訓練時,將運用愛國教育與心理衛生教育課程,期達「具備守備及民防任務戰鬥職能,強化役男捍衛國家決心,堅定從軍志向」訓練目標。 成處長強調,役期調整政策自去年1月1日施行至今,國防部歷經1年的時間,驗證各項工作均符預期成效,可達成役期調整政策目標;未來將持續檢討精進,以強化國軍即戰力,提升後備動員量能,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