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動員" ,結果共:28筆
-
顧部長立院施政報告 提交《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9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受邀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國防施政狀況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專案報告,部長詳細說明國軍戰力整備、國防自主發展、兵力規劃與人力提升等重點,展現國防改革與精進戰力之決心。 國防部業務報告概分「區域情勢掌握」、「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年度演訓規劃」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等14項重大國防施政。 提及區域情勢掌握,部長指出,中共持續以各種複合式威脅手段施壓,亦針對周邊國家進行灰色地帶侵擾及軍事挑釁,國軍面臨嚴峻的安全環境,將持續關注區域情勢變化,透過增加國防預算,提升軍事現代化,精進戰備整備,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與友盟夥伴深化合作等具體作為,以建立有效嚇阻能力,確保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 關於檢討組織編裝,顧部長表示,國軍配合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各式無人機及人攜式防空飛彈等新式武器裝備陸續獲裝,同步檢討老舊裝備汰除,並調整部隊編組人力,以具備遠距精準打擊及快速機動應援等能力。守備及後備部隊則檢討配賦無人機、自走火砲等,強化部隊機動性與火力。 在提升作戰韌性部分,顧部長指出,除強化國軍後勤、指通韌性外,國防部也規劃於今年底前,成立國軍首座「捐血機構」,後續於中、南及東部國軍總醫院成立捐血機構。另參照友盟國家軍事血液計畫,將於明年成立「三軍血液計畫(TSBP)」,建立由中央管理的血液供應系統,制定政策與作業流程,確保國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 顧部長亦提及,年度演訓規劃上,國軍於3月17至21日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使各級部隊熟稔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整備要項;另因應中共針對性軍演,執行非計畫性「立即備戰操演」。另外,第1季時海軍將執行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並結合空軍戰術總驗收實施,後續依期程執行「漢光41號」電腦輔助指揮所及實兵演習、三軍精準飛彈射擊、陸軍聯兵旅戰術對抗及三軍聯合火力實彈測考等聯合演訓,維持國軍整體戰力。 針對「漢光41號」演習,顧部長說明,區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等3階段實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規劃於4月5至18日,進行14天13夜對抗推演,磨練指揮官用兵決策能力;「實兵演練」規劃於7月9至18日,實施10天9夜實兵演練,以步兵旅全旅擴編動員、新式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及軍民整合為重點,驗證部隊執行計畫能力,建立快速反應並維持高戰備能力。 在全社會防衛韌性部分,顧部長進一步指出,遵循賴總統裁示,將「萬安」、「民安」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其中,「全社會防衛動員演習」採無劇本、小規模方式進行,驗證戰時景況下各項災害搶救作為,包含戰時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運作、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防空演習」則由縣市政府擇定3個行政區,驗證防空疏散避難作為。 另有關武器籌獲,顧部長也說,國軍今年度計有「人攜式刺針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等217案武器裝備;國機國造迄今交機43架,國艦國造持續推動高效能艦艇等4型艦籌建;海空戰力規劃111至115年籌建「雄三飛彈」等9型飛彈量產,均依計畫執行中。 針對立委關切的國防預算編列及執行,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確保預算穩定成長,滿足國軍戰力維持、軍備籌獲、人力提升及戰備整備需求,並強調將持續強化義務役及後備部隊戰力,藉由戰備物資補充與高強度戰備訓練計畫,全面提升整體防衛動員能量,同時也積極與國際夥伴合作,參考先進國家軍事發展趨勢,持續優化訓練方式與戰術運用,提升國軍整體作戰效能。 顧部長強調,國防部將積極回應各界期待,持續秉持務實態度推動國防建設,強化戰備整備、提升作戰能力,確保面對任何威脅都能迅速應對,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維護臺海及區域和平穩定。 此外,國防部整合評估司司長苗蕙芬針對《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進行專案報告指出,因應當前臺海安全情勢嚴峻,國軍將持續強化「不對稱作戰」戰略,提升聯合作戰能力,並依據威脅變化適時調整作戰計畫及兵力整建,以有效因應未來挑戰。 苗司長表示,國軍積極推動無人作戰系統、人工智慧決策輔助、精準打擊能力與資通電戰技術發展,確保戰場科技優勢,全面提升作戰效能。同時,也強化後備部隊的裝備精進與動員效率,落實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的建置,提升全民整體防衛韌性。苗司長強調,未來國軍將持續精進資源配置,確保各項裝備維持最佳戰備狀態,並強化戰術靈活性,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 苗司長進一步指出,國防部將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邦之軍事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持續提升國軍現代化建軍目標與戰略執行效能。透過軍事合作與聯合演訓,進一步強化國軍與盟友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確保臺灣在區域防衛網絡中的戰略地位。【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9日
-
臺南市召開三會報 提升地方應變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南13日電) 臺南市政府「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1次定期會議」今日在市政中心召開,由市長黃偉哲主持,邀請國防部副部長兼任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柏鴻輝,以及國防部全動署、臺閩戰綜會報、南區戰綜會報、臺南市戰綜會報、市府各防救災編組單位、各區公所及公民營事業等單位一同與會。 會議首先由市長黃偉哲,頒發動員業務輔訪績優單位及聘書。接續進行動員、戰綜及災防工作會報,以及兩大狀況推演,驗證各項整備計畫可行性。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致詞時,首先肯定各單位對各項狀況處置,均展現有效的臨災應變機制,也感謝現場所有與會同仁,兢兢業業地完成各項工作;柏副部長表示,今年「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遵總統的指導,採「有想定、無腳本」方式實施,透過各類型兵推與實作方式,找出機制不足及待改善之處。 柏副部長指出,平時的狀況推演,不代表實際狀況,應將想定設計的更極端,才能應付災變的突發狀況。機關間的橫向聯繫已經非常完善,未來應更重視潛勢區災害、緊急突發事件的預防工作,這一切需要政府及民間共同配合與努力。 柏副部長在會報中也提出包括「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精進動員準備執行計畫」、「整備2025城鎮韌性演習」、「落實公需簽證作業」、「持恆全民國防教育」等五項要點,希望能逐步強化相關整備工作。 其中,柏副部長特別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是現階段政府重點工作,目標是透過「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及「資通、 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等5大主軸,建構可因應大型災害威脅及嚇阻敵人侵犯的各種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3日
-
國防部資料開放透明化 榮獲數發部中央金質獎(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0日電)行政院數位發展部今日舉辦「113年政府資料開放頒獎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揚獲獎中央、地方政府機關,肯定致力資料開放所做貢獻;其中,國防部榮獲「資料開放金質獎」中央機關第2名殊榮,提供民眾便利查詢,促使政策透明化。 「113年政府資料開放頒獎典禮」今日於富邦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鄭副院長出席並表揚榮獲資料開放金質獎10個中央、地方機關;國防部榮獲中央機關第2名,由通次室助理次長林少將代表受獎,並以國防部軍醫局、全動署提供「國軍醫院衛教資訊」、「國軍醫院醫療科技展」、「行政院動員會報定期會議」、「地區戰綜會報定期會議」等7項高應用價值資料集,公開於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榮獲肯定。 鄭副院長致詞時表示,資料驅動是數位科技發展與國家進步的關鍵,資料開放則是政府創新服務的基石,透過與產業、學界及其他機構的協作,資料可轉化為高價值的創新服務,提升智慧治理與國家競爭力。 鄭副院長指出,政府資料開放不僅是推動透明治理,也是創新經濟和智慧國家的關鍵力量,讓民間與學界靈活運用數據,優化公共服務並促進產業發展。因應主權AI發展,政府將打造臺灣主權AI訓練語料庫,並與各界合作強化AI競爭力,邁向AI新時代。 數位發展部進一步指出,隨著AI與資料科技的進步,政府資料開放已進入深化應用的關鍵階段。目前,各機關不僅提供高品質資料,也積極推動跨領域應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已累積超過5萬筆資料集,涵蓋語言、歷史、地理、動植物、國家文化記憶庫等多元主題。未來,將優先推動政府機關釋出中文語料,包含施政計畫、施政報告、政府出版品等,確保臺灣的AI發展能夠具備本土語言與文化特色。 數位發展部強調,政府資料開放不只是政策,更是一場政府與民間共創的合作歷程。未來,數發部將持續深化資料開放應用、強化AI技術結合,讓政府資料開放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數位創新的關鍵動力。【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0日
-
傘具整備高標準 林妤珊細心守護傘兵安全(軍聞社記者陳彥樺屏東8日電)在陸軍空降訓練中心的傘具整備連,擔任中士副班長的林妤珊,以堅定的信念和精湛的技術,默默守護著每一位傘兵的生命安全。她不僅打破了性別刻板印象,更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性在軍中同樣能扛起重任。 「當軍人是我想要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的選擇。」談起從軍的初衷,林妤珊語氣堅定。她希望分擔父母的辛勞,同時也實現自己對跳傘的嚮往。因緣際會下,她選擇了傘具整備連,開始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軍旅生涯。 傘具整備工作,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是對細節與專注力的極限挑戰。林妤珊回憶起受訓時,整個班只有她一位女性,面對與男性官兵之間體力上的差距,她選擇用反覆練習和請教前輩的方式,精進摺傘技術。 「每一頂傘都代表著一條生命,不能有絲毫馬虎。」林妤珊解釋道,從檢查外包到封包,每個步驟都必須謹慎對待。特別是傘頂連接環的檢查與綁紮,她的每一次摺傘,都是用心與技巧的結合,力求零疏失。 作為副班長,林妤珊並非以權威帶領,而是以朋友般的關懷,與班兵分享經驗,解決問題。她認為,摺傘不只是技術活,更是心理素質的鍛鍊。面對新進成員的挫折與疑問,她總是耐心傾聽,並給予實際建議,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其實女生也可以做粗工,只是沒有機會去學。」林妤珊提到,從軍11年來,傳統性別分工的觀念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女性站上訓練場擔任教官,或是執行高風險的任務。她自己便是最佳例證,無論是細膩的檢查還是需要力量的封包,她都一一克服,憑著細心與毅力,逐步累積起扎實的專業能力。 除了軍旅,她更是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林妤珊曾在全國拳擊總統盃奪得第三名,全國散打與業餘泰拳錦標賽稱霸第一,更在世界泰拳錦標賽中奪冠,展現出堅毅與不服輸的精神。這樣的拼勁,也貫徹在她的軍旅生涯,使她成為部隊中值得信賴的骨幹。因此,她也在近戰格鬥師資班擔任助教,將自身豐富的實戰經驗傳授下去,進一步強化部隊的戰鬥力。 林妤珊的丈夫同樣在空訓中心服務,擔任傘教組(神龍小組)教官,兩人雖分屬不同單位,卻有著共同的使命感與默契,不僅讓林妤珊能全心投入摺傘工作,更是她持續奮戰的最大動力。 秉持「保障生命,傘安第一」的信念,林妤珊以無數次細心摺傘的身影,詮釋了女性在軍中的價值與力量。她的故事,展現了軍中女性不被定義的勇氣與擔當。未來,林妤珊將繼續以細膩與堅毅守護每一位傘兵的生命安全,她的無畏精神,不僅激勵著傘整連的夥伴,更讓人看見女性軍人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的身影。【最新動態】 114年03月08日
-
北區後備指揮部婦女節活動 表揚女性官兵貢獻(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7日電)為慶祝國際婦女節,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今日特別舉辦慶祝活動,由指揮官吳來益少將主持,向辛勤奉獻的女性官兵與聘雇人員致贈鮮花及巧克力,表達崇高的敬意,場面溫馨熱絡。 吳指揮官表示,女性官兵肩負多元任務,在戰備整備、動員演訓及後備戰力提升中扮演關鍵角色,發揮專業能力與細膩特質,成為部隊運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時,指揮官強調,國防部自民國80年以來,開始擴大女性軍人員額,現列管備役女性軍人計1萬1千餘員,為國軍可恃重要戰力之一,她們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後備部隊的人才結構,更爲軍隊文化注入多元與包容的精神。 吳指揮官強調,期望透過婦女節活動,展現對女性同仁的重視與支持,未來將持續營造友善的職場環境,讓每位同仁都能在工作中安心發展、發揮所長。【部隊頻道】 114年03月07日
-
第82屆兵役節慶祝大會 表揚推動役政有功人員(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6日電)114年「第82屆兵役節慶祝大會暨頒獎典禮」,今日下午於中油大樓國光廳舉行,由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共同主持,表揚推動役男徵集、兵員補充及招募成效良好的役政同仁、國軍官兵與績優單位,並頒發獎章、獎狀及獎牌,肯定他們的付出與貢獻。 「兵役制度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保障的重要基礎。」劉部長致詞時,感謝所有在役政工作上付出的同仁,並表示役男從接獲兵單至完成服役,涉及地方行政機關、鄉鎮公所、兵營與替代役訓練中心等多個環節,皆仰賴各級單位的努力與協助,無數基層人員的辛勤付出,使國軍與替代役弟兄得以順利履行職責與義務,守護國家民主憲政與自由。 另外,柏副部長指出,過去一年在兵役制度上進行了重要的改革,自民國113年1月1日起,義務役從4個月延長為1年。此轉變至今運行順利,數據顯示,去年共有6,956人服一年期義務役,並有993人選擇轉為志願役,入營率達14.2%。再者,兵役制度持續精進,服役條件日趨完善,義務役的訓練成效也在各項演習中展現,隨著訓練深化,役男們在退伍時,都能體會到自己對國家的貢獻與成長。 「哪裡需要國軍,國軍就在哪裡;哪裡需要替代役,替代役就在哪裡。」柏副部長表示,國防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至關重要,在社會服務、安全等各面向落實、體現,讓大家更有效應對國內外挑戰。 柏副部長強調,中共船艦與無人機頻繁出現在臺灣周邊海空域,對我國安全構成威脅,在此情勢下,強化全民防衛意識、確保後備戰力充足尤為重要。國防部將持續推動兵役改革,提高國軍戰備能力,就像棒球選手一樣,面對挑戰時保持自信與堅持,在世界局勢變遷的時刻,成為第一島鏈上最堅強的防線,展現自由民主價值。 國防部進一步表示,今年與內政部合計推薦219位推行役政有功人員、118個績優單位、45位績優士兵及20位績優替代役男,於慶祝大會公開表揚,感謝獲獎單位及個人戮力推動兵役行政工作,為守護家園付出心力。 國防部指出,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已滿一年,此期間入營服役的義務役男表現均符合預期,其中不乏勇於任事、表現卓越的士兵。因此,今年特別請各單位遴選表現優異的義務役士兵,於兵役節慶祝大會公開表揚,藉此激勵官兵見賢思齊,進而提升訓練意願,以堅實我國後備動員戰力。 國防部強調,國家重大兵役政策的推動,有賴各部會通力合作,才能確保政府施政目標順利達成。期許所有同仁秉持敬業精神,全力完成各項任務,使兵員徵集及國軍人才招募工作順利推展。【最新動態】 114年02月26日
-
高階幹部圖上兵推 顧部長慰勉參演官兵辛勞(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1日電)國軍「漢光41號演習」高階幹部圖上兵推,今日圓滿結束。國防部長顧立雄肯定全體參演同仁辛勞,並提出「策擬合理可行計畫,結合演訓務實驗證」、「檢討兵力結構調整,籌建不對稱關鍵戰力」及「掌握關鍵預警徵候,先期啟動備戰部署」等重點工作指導,期勉各級持續強化戰備訓練,為防衛作戰奠定成功基礎。 顧部長表示,國軍考量敵情威脅,及當前作戰環境限制,審視武器裝備、人力資源與動員恢復戰力等現況,適切調整防衛作戰策略,修訂聯合作戰計畫。藉此次兵棋推演,檢視各項關鍵行動,以及支援與被支援單位任務,後續納入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持續驗證。 顧部長指出,為建構具備有效嚇阻能力的重層防衛戰力,三軍各類型部隊應以防衛作戰任務為導向,依實際能力及任務需要,並考量後備專長編管情形與戰力恢復時限等因素,重新審視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編組型態;特重不對稱、機動、敏捷、精準、隱匿等作戰效能,方能肆應防衛作戰實需。 顧部長勉勵所有高階幹部,面對日益嚴峻敵情威脅,各單位應利用備戰操演等時機,磨練作戰層級指揮官預警情資綜合判斷能力,進而在必要時提升戰備等級、下達備戰部署決心,先期完成平戰轉換,方能有效嚇阻敵軍犯臺企圖、確保國防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2月21日
-
北區114年縣市級戰綜中心開設示範 強化軍民整合能量(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1日電)臺北市後備指揮部日前於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辦理「北區114年縣市級戰力綜合協調中心開設示範」,由北區指揮官吳少將主持,此次示範依據總長聯合作戰任務行動指導及經常戰備時期戰備階段修訂,藉一、二級加強戒備狀況誘導,在全民防衛動員署的指導下,將軍事動員與行政動員同步推動,實現軍民整合,以支援軍事作戰任務。 「北區114年縣市級戰力綜合協調中心開設示範」邀集轄區內各縣市指揮部及後備旅的重要幹部到場觀摩,並依據衛戍區作戰需求,結合國軍人、物力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狀況,訓練戰力綜合協調中心各項應變作為,強化軍民整合能量,共同支援軍事作戰。【部隊頻道】 114年02月21日
-
動員研習班狀況推演國防部與內政部協同辦理的「114年動員專業人力研習班」19日進入第2日課程「議題式狀況推演」,由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評核委員陳永全實施授課,課程模擬中央聯合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推演「緊急通報、減災整備、應變處置、復原作為」等動員決策過程,以驗證各縣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局業管主管人員「動員行動方案」及作業程序的有效性及周延性。(軍聞社王進福)【圖文專訪】 114年02月19日
-
強化全民防衛應變機制 國防部與內政部合辦警消高階研習(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8日電)為使警消體系瞭解社會應變韌性機制,促進軍警消三界的工作交流,國防部今日偕同內政部辦理「警消高階研習」,由內政部長劉世芳及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共同主持,期透過專業課程,提升各單位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協同應變能力。 此次課程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辦理,並邀請警政署詹副署長、消防署馮副署長及各單位業務主管與會,旨在透過跨部會的交流研討,提升與會者對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認識,強化警消體系與地方政府的協作能力,俾能發揮機關功能,隨時做好準備,共同維持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內政部劉部長指出,感謝國防部協助辦理此次研習課程,除了強化民防與義消體系,確保40萬名可恃民力發揮最大效益,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並期許各單位持續精進既有機制,提升整體應變能力,確保國家在各種挑戰下依然穩定運行。 柏副部長則表示,俄烏戰爭讓國人意識到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性,而全民防衛動員的關鍵在於「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藏熟練於演訓」,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與地緣政治風險,應強化平戰結合指揮機制、去中心化指管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同時強調軍警消三界的緊密合作,才能提升國家安全防護能量。 此外,課程亦安排國防院副研究員李哲全、國防部郭中校分別以「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灰色地帶部會應處作為」進行專題報告,藉由講解美中競爭、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等事件,說明全球安全局勢,以及面對中共「灰色地帶威懾」,可採取的應對方式。 下午,另由全動署、警政署及消防署分別以「全民防衛動員簡介」、「全社會防衛韌性之警察任務」及「防災協作中心概述」為題,說明警政機關與消防體系如何強化治安維護並在緊急狀況下發揮最大效能,確保突發狀況時得以迅速應變,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