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應處" ,結果共:137筆
-
【影】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 總統盼全體參與發揮最大力量(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時表示,政府未來會持續盤整各部會資源和力量,反覆檢討、精進作為,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健和堅實。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議程安排5個報告事項,除了「第三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及辦理情形」之外,分別由內政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五大主軸執行與目標落實」、「漢光41號演習規劃」、「2025城鎮韌性演習整備及推動概況」以及「2025韌性演習觀察所見」進行報告。 賴總統表示,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即將展開,期間也將進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漢光演習著重國軍的演訓,而城鎮韌性演習著重整合非軍事部門對緊急事件的應變,透過軍民協力,展現國家團結的意志,提升臺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透過實際的演練,扎根「有準備、更安全」的意識,更要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表示,這些年來,國軍以「實戰化訓練」為根本,「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整備方向。今年7月9日到18日,為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國軍部隊將落實「實戰化訓練」要求,驗證重點包括: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快速反應備戰部署;戰略溝通運作機制;動員部隊戰力恢復;重層縱深防禦部署;新式裝備作戰效能;精進後勤支援能量;軍民整合協調運作。 總統說明,在「2025城鎮韌性演習」方面,從今年4月10日開始,已經在連江縣、花蓮縣、基隆市、新竹市等8個縣市陸續舉行,接下來7月15日到17日,將在臺中市、臺南市和臺北市舉行的三場演習,將選定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實作,並在周邊行政區域開設配售站、急救站及救濟站。同時,全國22個縣市也將同步進行防空避難與民防演練,全面驗證中央和地方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協同應變能力。 總統強調,保衛臺灣從來不只是國軍的責任,也是全民意志的展現。這代表無論身在何處,每一個角色、每一份力量,都是串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唯有全民有感、全體參與,全民防衛才能發揮最大力量,讓臺灣在各種挑戰中保持穩健,更加團結。未來將透過預告、系統性演練以及跨部門實地演作,讓全民都能清楚瞭解到當危機和挑戰來臨時,如何串聯各自的角色,發揮最大的力量來共同應對。 而在晚間召開的會後記者會中,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等人,說明總統會議結論,並接受媒體提問。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明,總統在會中做出三點裁示,將做為後續政府繼續努力目標。一是政府要做先鋒,引導民間更全面參與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並在基層扎根更深;二是各級政府要普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相關知識,加深「有準備、更安全」意識,當民眾參與、了解並具備專業知識,知道該如何因應,內心會更有安全感,整體全社會防衛韌性會更有力量;三則是持續強化軍民合作能量,逐步擴大演習驗證項目。 媒體詢問,對於未來是否會將超商、賣場以及公營事業納入演習範圍,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過去一年的整備,先以公營事業的配售點為主,現在慢慢擴散到民營,原因是比較貼近民眾生活圈,包括米、油及口糧等戰略物資,都會以最快的配售地點為主。 劉部長進一步表示,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是基於合作,也沒有任何經費補助,全聯員工也要模擬有關應變演習的部分與賣場顧客避難引導等,若是很不錯的示範,未來將會擴及到與四大超商合作,但基礎是所有公營的配售站、救濟站原先就有。 會中,劉部長也特地在現場介紹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及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的內容物包括3公升水、2,100大卡糧食、醫療及清潔用品、禦寒保暖衣物;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則有6-9公升桶裝水、4,200大卡-6300大卡食品、基礎衛生用品,以及小型手搖式發電機、備用電源或太陽能充電板。 此外,針對社福醫療整備三軍血液計畫等相關問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指出,三軍血液計畫是為建立國軍對血液管理的具體做法,軍醫局都有完整且詳盡規劃,目前是依照計畫進行;劉部長則補充,韌性醫療整備計畫裡面,也有加入軍醫局,目的是在任何演習的時候,軍跟民在醫療整備計畫要更有韌性。 而針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期程延長與罷免掛勾議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強調,這恐怕是大誤解,漢光41號演習是依據去年漢光40號演習的經驗與教訓,以及所面臨的敵情威脅變化,加上國軍戰力不斷地成長,考量主客觀環境因素後,據以設計漢光41號演習。 孫發言人指出,漢光41號演習的整體計畫,於去年底就已經訂頒,顧部長3月與媒體茶敘時,就已說明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為10天9夜,電腦兵推的日程也有延長,籲請外界不要推翻國軍官兵戮力戰備訓練的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6日
-
中共機艦「聯合戰備警巡」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嚴密掌握(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6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自上午9時40分起,陸續偵獲中共蘇愷30、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1架次出海活動。其中16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東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所謂「聯合戰備警巡」之名,對我周邊空、海域進行騷擾。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6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6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33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24架次)及共艦5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6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5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3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及東南空域34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5日
-
嘉義縣天然災害防災演練 打造災防韌性城市(軍聞社記者吳柏融嘉義24日電)因應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豪雨災害風險,嘉義縣政府今日於竹崎鄉辦理「114年嘉義縣土石流暨大規模崩塌災害防救實兵演練」,模擬強降雨引發山區土石流、鐵路交通中斷及大量人員受困等多重災情,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各部門、民間社福團體及自主防災社區力量,展現全方位災防應變能量。 演練由嘉義縣政府水利處主導,結合農業部、嘉義縣消防局及衛生局等橫向單位聯繫,分別實施「黃紅警戒防災運作」、「河岸救生」、「森林鐵路火車翻覆」、「前進指揮所成立」、「受困搜救與檢傷」、「大量傷患處置」及「收容場所運作」等7項情境演練,全面驗證災防應變整備、通報協調、跨機關合作與資源調度等機制。 在「竹崎鄉緞繻村黃紅警戒防災演練」中,自主防災社區啟動預警與疏散程序,針對不願撤離民眾,由警消協力進行強制疏散,展現地方應變主動性;而於「牛稠溪河岸救援」中,消防單位出動舟艇與拋繩槍進行水域救生,並同步於下游架設攔截索,強化水域意外應處能量。 演練並模擬阿里山森林鐵路因落石及樹木倒塌,導致列車翻覆,嘉義縣政府災害應變中心立即成立前進指揮所,並透過檢傷分類,有效處理現場30名乘客的初期救護與後送作業;衛生局同步啟動大量傷病患應變機制,連結各急救責任醫院與衛福部通報系統,落實「分流、分級、分送」處置原則。 此外,社會局於竹崎高中設置緊急收容所,結合慈濟等民間團體,提供民生物資與心理關懷;演練也設置防疫通報機制,強化疫情下避難場所的感控措施與後送作業。 嘉義縣翁縣長表示,透過與各機關聯合演練,提升第一線救災人員實務能力,也藉由高擬真情境,驗證「整備先於災難、應變快於變局」的救災核心精神,實踐韌性城市、守護家園的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4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4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2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及東南部空域10架次)及共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4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5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西南及東南部空域3架次)及共艦9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3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2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2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西南及東南部空域8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2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21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4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中、西南及東部空域27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1日
-
中共發射運載火箭對臺無危害 國軍嚴密掌握動態(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0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晚間8時37分,中共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臺灣中部朝西太平洋方向,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臺灣地區無危害。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掌握相關動態,適切警戒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