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海軍官校" ,結果共:17筆
-
2025大學博覽會 招募有志青年加入軍事校院(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日電)「2025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今日起在臺北、高雄兩地同時展開,國防部規劃「軍事校院專區」與各大專院校共同參展,吸引青年學子與家長前往詢問升學資訊,展現軍事校院的高人氣。 臺北及高雄場次分別在臺大綜合體育館以及新光三越左營店10樓舉行,包含陸、海、空軍軍官學校、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政戰學院)、國防醫學院、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及陸軍專科學校等軍事校院,均遴選軍校生於現場分享就學經驗及科系相關訊息,北區及南區人才招募中心的招募員也親切提供學子們各班隊報名資訊。 海軍官校校長劉少將於開場致詞時表示,無論在什麼產業,人才的培育都相當重要,而國防部這幾年積極籌獲、更新武器裝備,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優質人才加入國軍行列;劉校長也呼籲在場的家長、同學,到軍事校院專區參觀、交流,瞭解軍事校院的生活與未來規劃,也期許大家能踴躍加入國軍,成為新一代優秀的軍官、士官,共同維護國家安全。 此外,臺北場次安排的節目中,規劃軍校招生宣導時間,由軍校生上臺介紹各軍事校院教學資源與課程內容,以及多元進修管道,並致贈有獎徵答小禮品,與臺下民眾熱情互動;陸軍專科學校戰鼓隊以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儀隊,帶來具備軍校獨特風格的表演,展現軍校生允文允武及活潑大方的一面。【最新動態】 114年03月01日
-
菁英專案參訪海空官校 青年學子滿載而歸(軍聞社記者蔡枋澐高雄16日電)國防部「軍校招生菁英專案」活動來到第二天,青年學子們今日前往海、空軍官校參訪,透過官校安排完整的導覽和介紹,讓學子們進一步瞭解各類專長的職涯發展。其中,輪機智能互動教室、軍機靜態展示介紹,都讓學子們留下深刻印象,激發學子從軍志向,並選擇適合的軍校就讀,為國軍培育優質人才扎根。 青年學子們上午抵達海軍官校,在聽取校況簡介後,前往海軍官校敦睦遠航陳展室及輪機智能互動教室參觀,讓青年學子深刻體會海軍的重要任務,同時瞭解海軍作為國際性軍種,常沿襲相近的掌故、傳統和服飾,使學生能夠更快速地融入海軍文化。 下午,學子們轉往空軍官校參訪,除了聽取招生宣導外,也安排航空教育展示館及飛機修護棚廠的參觀,藉由珍貴軍機、飛彈武器及發動機展示,使學生瞭解空軍建軍歷史與空戰英雄,以激發學生對從軍的嚮往,展現熱血情懷。【最新動態】 114年02月16日
-
國防部舉辦「菁英專案」 鼓勵青年學子投身國軍(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2日電)國防部今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由人次室人才培育處處長傅政榮少將,說明國軍114年軍校招生「菁英專案」活動規劃,希望透過活動,讓青年學子更加認識國軍、瞭解軍校教育模式,進而選擇適合的發展道路,為國軍建軍育才奠定堅實基礎。 為鼓勵優秀青年學子加入國軍行列,傅少將表示,國防部自101年起推動兩天一夜「軍校招生菁英專案」活動,今年度將於2月15、16日舉行,安排學員參訪陸、海、空三軍官校,藉由實地體驗與互動交流,加深對軍校環境與軍校生培育的認識,進而堅定從軍志向。 傅少將指出,此次活動邀請全國148所高中職學校,共計394名菁英學子參加,讓學子透過與官校師長及學生的交流,深入瞭解軍校現代化教學環境及多元發展,協助其選擇適合的軍事院校,為國軍儲備優秀人才。 傅少將進一步說明,活動期間,陸、海、空軍官校將安排豐富的參訪行程,包括校況介紹、設施參觀及軍事體驗等活動。其中,陸軍官校將提供合理冒險場攀岩及射擊體驗,海軍官校則開放敦睦遠航陳展室及輪機智能互動教室,空軍官校則安排航空教育展示館及飛機修護棚廠參訪,讓學子親身感受軍校訓練與未來發展機會。 此外,活動中特別規劃「菁英之夜」團康晚會,由三軍官校學生精心編排表演,展現軍校社團活動與多元學習成果,讓參與學子體驗軍校生的熱情與活力。【最新動態】 114年02月12日
-
【影】楊佳霖研創農漁牧產品 褪下軍服持續守護健康(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高雄28日電)前海軍飛彈快艇作戰中隊輪機長楊佳霖,服務軍旅15年後,成功開創事業第二春。因受惠於輔導會就學補助和貸款利息補貼,為回饋社會,他熱心擔任輔導會職涯探索營講師,分享經驗和心得,希望有意創業的屆退官兵和袍澤,均能充分運用政府資源,一展所長。 楊佳霖於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科畢業,入伍服義務役後,轉服領導士官;之後參加甄選考上海軍官校第一期專業軍官班,以總成績第一名結業。從士兵到軍官,再加上大專暑期集訓,接受了3次入伍洗禮。 楊佳霖先後歷練不同職務,且均獲長官肯定,特別是從輪機官轉任工程官時,由於專業領域不同,剛開始不適應,後來在長官、同袍的鼓勵,以及其積極任事、用心學習的態度,終能熟稔各項法規,掌握關鍵要領,而軍旅的磨練,成就創業打拚的養分。 卸下戎裝是楊佳霖人生的重大轉折,他毅然決然轉身投入餐飲業,砸下畢生積蓄,更設置中央廚房。身為創業「小白」,他放下身段向業界請益,學習寫投資計畫,再找政府和輔導會的資源,一步步朝夢想目標前進。 當事業觸角延伸到農業、冷鏈倉儲後,楊佳霖再重返校園進修,取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充實專業知識,並建立人脈,如今已是民間企業貿易公司負責人和農守任農業生技公司營運長,自創品牌,推廣美味且經濟、便利的健康食品。 楊佳霖認為,在部隊所受到的基礎訓練,如制定計畫的邏輯、遵守工作紀律、人際關係處理、事務協調能力等,都是創業的重要元素。他坦言,創業難免會遇挫折,但只要樂觀面對,不自我設限,挫折也是短暫的,經過考驗才會更強大,同時鼓勵現役官兵及退伍袍澤,培養多元技能,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8日
-
深海探索的引領者 徐慶宇教授與水壓實驗室的設計願景(軍聞社記者陳彥樺專訪)走進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迎面而來的是徐慶宇教授熱忱的笑容。他是水壓實驗室的核心人物,作為船舶機械學系的資深教授,徐教授以其豐富的學術背景與實務經驗,帶領團隊打造出全國最先進的水壓測試系統,為國防科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徐教授談到,這項設備的發想始於十多年前。他指出,隨著未來海軍作戰環境逐漸轉向深海,水下裝備的耐壓性能測試成為關鍵。「我們希望透過這套系統模擬深海環境,進行結構材料的耐壓測試,不僅能驗證裝備性能,更能降低實地測試的高風險與高成本。」他表示,這套系統具備2000公尺水深的模擬能力,結合即時攝影與觀測設備,大幅提升測試過程的精確性與可視性。 除了支援海軍裝備的耐壓測試,水壓實驗室亦積極投入產學合作。徐教授提到,他帶領的團隊曾與台灣大學、大氣海洋局等單位合作進行水下滑翔機的耐壓測試,也與中科院進行微型爆破實驗,藉由跨單位、多領域的協力模式,水壓實驗室成為國內外學術機構與產業界的橋梁,推動深海技術的進步。 展望未來,徐教授對水壓實驗室充滿期待。他表示,除了深化教學與科研結合,實驗室也將持續拓展技術能力,為國防需求提供更多支援。他希望學生透過實驗學習,了解深海環境的挑戰,並在操作過程中養成嚴謹的態度,為未來成為海軍骨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 徐教授提到,學生最喜歡的體驗之一是將一個普通的飲料杯放入模擬深海環境中,隨著壓力逐漸增大,杯子從普通尺寸壓縮至迷你大小。「這樣的實驗,不僅讓學生直觀了解水壓的威力,也點燃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 「培養第一等的人才,建設第一等的海軍,」水壓實驗室在徐教授的帶領下,不僅是國防科研的利器,更是學生培養專業與實務能力的殿堂。【圖文專訪】 114年01月27日
-
探索深海奧秘-水壓測試系統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的核心設備「水壓測試系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耐壓測試平台。該系統能模擬深達2,000公尺水深的環境,進行高壓狀態下的結構耐壓測試。設備配備觀測窗、內部照明與即時攝影功能,可即時觀測測試物件在高壓環境中的反應,驗證結構穩定性與運作可靠性。這項尖端技術不僅支援海軍裝備的研發,更為產學合作及深海研究提供強力支撐。(軍聞社陳彥樺)【圖文專訪】 114年01月27日
-
【影】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 強化學生實作與科研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高雄27日電)為強化海軍官校學生的實作能力,並肆應未來戰場需求,海軍官校船舶機械系耗時三年完成「水壓實驗室」建置。該實驗室目前為全國最大型的水壓實驗設施,不僅可模擬高壓深海環境,還能進行多項艦船結構與運轉設備的耐壓測試,成為教育與科研兼備的重要場域。 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的建置源於對未來海軍需求的前瞻規劃,實驗室專門針對水下耐壓結構,進行極端環境下的力學測試研究,包括靜態結構部件及運轉設備在內,均能模擬水下高壓環境進行測試。海軍官校船舶機械系教授徐慶瑜指出,水壓實驗室不僅為官校學生提供真實操作場域,印證艦船設計理論,更能支持海軍武器裝備研發,提升其在極端環境中的可靠性與效能。 自水壓實驗室建成後,海軍官校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多所國內知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同完成多項耐壓測試專案,如MK6電雷管水下耐壓試驗計畫及FRP水下艦壓力艙之結構強度認證等,展現實驗室的卓越功能。這些合作成果有效推動艦船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滿足國軍的戰力需求。 海軍官校在建置水壓實驗室的過程中,結合「潛艦國造」計畫,以此場域為基礎,深化學員對潛艦技術的理解,並培養具備現代化戰爭素養的軍事指揮人才。徐教授表示,實驗室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艦船結構耐壓測試、設計的專業能力,透過理論與實驗的結合,讓學生能夠應對未來高科技化戰場的嚴峻挑戰。 水壓實驗室的設立不僅為國軍教育體系注入嶄新能量,亦展現海軍官校在提升學生實作能力與科研成果方面的堅持與努力,成為現代海軍科技教育的重要典範。【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