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聞社" ,結果共:545筆
-
建構資安聯防生態系 臺中總醫院與市調處攜手提升防護韌性(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4日電)為強化醫療院所資通安全防護與情資分享機制,國軍臺中總醫院日前與法務部調查局臺中市調查處舉行「資通安全聯防與情資分享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院長施宇隆少將與臺中市調查處處長張穎仁共同簽署,未來將透過資安聯防協作平台,攜手提升醫療資訊系統的防護韌性與應變能力。 國軍臺中總醫院施院長表示,此次合作備忘錄簽署,正是雙方資安戰略整合的具體實踐,將促進雙方在資安情資交流、事件應變演練及教育訓練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建構互助共贏的資安聯防生態系,特別是在面對日益嚴峻的駭客攻擊威脅時,透過聯防聯繫,可迅速釐清事件脈絡,將有助於即時應對與風險控管。 施院長強調,該院資安責任等級符合B級標準,並通過ISO 27001國際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將持續延攬資安專業人才,強化資安教育訓練,並在推動智慧醫療之際,打造堅實的資安防線,涵蓋「實體安全、網路安全、系統與主機安全、存取與身分認證管理、備份與災難復原、政策與管理制度」等六大面向,為病友個資與醫療系統安全把關,也為國家整體資安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臺中市調處指出,為響應政府將資安防護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政策,近年來積極偵辦多種類型的電腦犯罪與網路駭侵案件,期能透過與各公私機關的合作,提升事件即時應變能力以降低損害程度,全面加強資安防護能量。【訊息平台】 114年04月24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24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9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及東部空域14架次)及共艦7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4月24日
-
軍備局401廠展研發能量 「3鏡」添戰力(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24日電)國造T112戰鬥步槍今年進入量產階段,搭配的TS112式近戰瞄準鏡、TS112式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及TS112式步槍雷指器等3鏡也同步量產。此系列瞄準鏡使射手於數百公尺外清晰辨識目標,增進部隊戰力。 「3鏡」順利研發、問世,負責該項專案的軍備局第401廠研發中心研發官劉宗賢少校,功不可沒。民國107年,劉宗賢少校參與T108狙擊槍作戰測評,深刻體認瞄準鏡對槍枝的重要性。109年,陸軍提出新式步槍及1.5至6倍瞄準鏡的作戰需求,劉宗賢受命展開研發,他赴民間學習光學設計,運用Zemax軟體計算光線軌跡找出最佳參數,歷經數萬次測試,篩選最適材質,確保TS112近戰瞄準鏡達4倍放大標準。 為使研發階段進程順利推展,劉宗賢自學Solidworks軟體,將構想轉為3D模型,並參考國外相近規格產品,逐步完成雛形。並依205廠提供之彈道圖,逐步修正槍鏡內刻劃位置、間隔,完善300至600公尺BDC彈墜補償功能,研發過程累計逾3萬發以上實彈測試、修正,確保射手在瞄準具輔助下,皆能透過刻劃線輔助,精準命中目標。 回顧研發歷程,恍如昨日,摸索光學設計、機構設計乃至原型品,歷經無數次測試,劉宗賢秉持研發工作的堅持與使命,看著腦海中的想法轉換為雛形、通過測試的原型品,轉眼邁入量產階段,心中充滿感動。「期望有一日研發的裝備,能被更多人看見。」劉宗賢眼神滿是光采,那份悸動源於對研發工作的熱情,更是他堅持數年研發工作的動力,也讓人看見,國軍研發官矢志發明堅實利器的「職人精神」。【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4日
-
新訓旅手榴彈實彈投擲 強化抗壓厚植戰力(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4日電)陸軍步兵302旅、104旅日前分別實施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第2238梯及114-1梯志願女兵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訓前由教官詳盡講解標準投擲姿勢,並指導訓員反覆練習,同時要求訓員熟記投擲口令,以確保實彈投擲時動作精確,並有效提升官兵戰場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 302旅營長歐少校表示,手榴彈投擲為新兵入伍訓練重點項目,更是磨練官兵戰場抗壓性的關鍵訓練。唯有熟稔投擲流程與動作,方能在戰場上有效發揮戰技。期勉訓員透過扎實訓練,勇於挑戰自我,為未來軍旅生涯奠定穩固基礎。 104旅入伍生王伃亘表示,與陣地指導官協力將手榴彈往目標區投擲,克服內心緊張及恐懼,順利完成投擲,也藉由此次經驗,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與戰場抗壓力,期許自己日後能繼續克服挑戰、超越自我。【部隊頻道】 114年04月24日
-
馬公軍艦維修艙間冒煙 艦指部:即時應處無人傷損(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海軍艦隊指揮部今日表示,所屬馬公軍艦執行廠級維修通風間燒焊工程,下午2時巡查人員發現鄰艙(儲物間)冒煙,立即部署應處並排煙,人員無傷損,並已編組人員釐清肇因及物品損壞狀況。【國防訊息】 114年04月23日
-
軍事攝影作品公車站亮相 傳揚衛國信念(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為紀念二戰與抗戰勝利80週年,國防部規劃公車站軍事攝影展,以「反侵略、護家園」為主軸,區分「守護中華民國」、「軍民同心抗敵」、「青年挺身衛國」及「友盟共同奮戰」四大主題,於臺北市34處公車候車亭陳展官兵參與IPA國際攝影大賽等國、內外獲獎精采作品,讓民眾於通勤時刻,一同見證國軍官兵堅守崗位、保衛家園的身影與精神。 本次攝影展分為四大展區,第一區「守護中華民國」設於文化國小、故宮博物院、捷運大直站等北投、士林、中山區重要交通節點,展現國軍戍守崗位、維護家園安全的畫面;第二區「軍民同心抗敵」則遍布中正、萬華、大同區,包含捷運中正紀念堂站、臺北橋、臺大醫院等地,突顯軍民齊心、面對挑戰的協力情懷。 第三區「青年挺身衛國」集中於信義、文山、大安區域,展出地點如臺大、實踐國小、捷運公館站等,呈現年輕一代投身軍旅、護國衛民的勇氣與擔當;第四區「友盟共同奮戰」則設於松山、南港、內湖等地,包括臺視、國防醫學中心、捷運南港站,呼應我國與國際友盟夥伴攜手合作、共維區域和平的決心。 此外,為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國防部同步舉辦互動抽獎活動,只要於展覽期間造訪任一展點並掃描現場QR Code,進入青年日報Facebook粉絲專頁活動貼文留言,分享對「反侵略、護家園」的感受,或回應四大主題任一展區精神,並標註一位好友,每週將抽出100位幸運兒,可獲得限量「二戰與抗戰軍武紙模型」。 本次展出作品為近年國防部新聞官於各演訓及勤務現場實地拍攝,忠實記錄國軍訓練實況與人文風貌,期透過影像力量,拉近國軍與民眾的距離,激發全民關注國防、支持國防的正向能量,落實「全民國防、人人有責」理念。【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3日
-
柏副部長主持風險管理教育訓練 強化分層負責觀念與監督機制(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舉辦「114年度高司單位風險管理教育訓練」,透過專家學者授課及綜合座談,強化國軍幹部對風險管理的專業認知,提升單位分層負責觀念與自我監督機制,以消弭潛在危安、防患未然,使國軍戰備整備工作更臻完備。 教育訓練課程上午在國防部博愛營區舉辦,由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主持,召集國防部各局、司、室、署業務主管、承參,以及各軍種、指揮部督察主管、業務主管及承參與會,會中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簡任視察劉延琮針對「行政機關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實務運用」進行專題分享,強化國軍幹部對風險的認知,提升單位風險管理能量,並由總督察長室黃誌堂中校就「國防部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作業實務」實施說明,以持續落實推動國軍風險管理作業。 柏副部長致詞時表示,風險無所不在,從國防預算分配、後勤支援系統、到個人通勤及日常工作,皆存有潛在風險因子。特別是面對中共各種軍事威脅與灰色地帶襲擾,呈現多樣化的風險,國軍更要提升風險意識,辨識及評估風險、採取應對措施,以確保國家安全,並持續努力提升國軍戰力。 柏副部長指出,風險管理需從教育訓練著手,培養自我風險意識,並強調從自身出發,養成一個預防風險的習慣,將這樣的習慣帶入工作中,培養快樂心態,關懷同仁,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許多風險的發生。 柏副部長進一步說明,看似平和的工作環境中,往往隱含壓力與風險,唯有正向面對,主動管理,才能將風險轉化為精進契機,並勉勵與會人員以積極態度面對風險挑戰,在持續學習中厚植防衛能量。 隨後,柏副部長代表國防部致贈感謝狀及紀念品,感謝劉簡任視察分享個人專業與實務經驗,期透過此次課程,激發官兵風險意識,建立系統性應變思維,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共同打造堅實可靠的國防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3日
-
鍾副部長主持營改基金會議 勉持續強化官兵生活設施(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下午於博愛營區召開「國軍營舍及設施改建基金第47次基金管理會」,由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主持,邀集相關部會及部內委員共同與會,就基金管理及工程執行進度進行研議,期透過跨部門協調與專業建言,活絡國軍土地運用,落實政府照顧官兵生活政策。 此次會議除國防部相關單位外,邀請國有財產署、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工程會、主計總處及外交國防法務處等代表列席,會中由軍備局就營改基金土地處理現況及工程執行成果進行報告,針對未來營區用地及資源運用進行意見交流。 鍾副部長表示,營改基金自民國86年設立以來,承蒙行政院及各相關機關大力支持,全數經費均用於營舍與設施改建,已發揮具體成效。現階段所執行的「興安專案」為重點項目,目前已完成多項營舍整建案,逐步改善官兵生活與勤務環境,未來亦將持續依據計畫期程穩健推動,強化設施現代化與使用效益。 鍾副部長進一步指出,賴清德總統歷次視導部隊時均強調營舍整建及職務宿舍興建的重要性,期透過持續推動相關計畫,強化官兵與眷屬照顧,建構完善服務環境。 鍾副部長強調,國防部將持續依據計畫進度穩健推動工程施作,並感謝與會單位提供寶貴建言,期盼各界持續支持,共同促成營改基金運作周延順利,提升國軍整體生活與勤務環境品質。【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3日
-
三總體重管理中心整合多專科資源 打造健康新人生(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3日電)三總今日舉辦醫療成果記者會,由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國峯中校說明「多專科整合標準化減重」治療方式與成果,中心導入跨團隊協作、飲食與運動指導、藥物治療、內視鏡介入及微創手術等多元策略,透過整合多專科資源,打造兼具標準化與個人化的肥胖治療模式,大幅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與療效。 徐國峯主任舉例,中心一名BMI達60.1、合併多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接受中心團隊整合式治療後,15個月內減重100公斤,BMI降至26.7,並成功緩解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展現三總減重中心卓越的照護能力與臨床成效。 徐國峯主任強調,減重不應僅止於體重控制,更重要的是整體健康的改善與長期維持。中心未來將持續推動整合式治療與教育訓練,並推行醫病共享決策(SDM),致力成為臺灣肥胖醫療與學術研究的重鎮。【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3日
-
顧部長:強化安全查核機制 確保國軍組織純淨與安全(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前往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實施專案報告並備詢,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中共滲透行為應處、宮廟徵調疑慮及海鯤號潛艦海測進度等議題,分別說明立場與應處情形。 顧部長表示,面對中共全方位、不分層級滲透攻勢,國軍持續強化人員安全查核機制,依派任機敏職務或涉密等級範圍,研擬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法,建立已接密及預劃接密人員資格認證機制,並依密、機密、極機密及絕對機密之涉密等級辦理查核作業,確保國軍組織純淨與國家安全。 近年國防部偕同司法機關共同偵辦國安案件中,八成以上為官兵主動檢舉反映,顯見保防教育已收成效,顧部長也表示,國軍持續運用創新、多元的保防教育,融合國家忠誠、保密防諜、敵情觀念及法律刑章等教育內涵,深化現、退役官兵及眷屬保防警覺與愛國意識,建立主動檢舉觀念,強調無論任何身分,均具對國家忠誠之義務及責任,防範滲透情事。 此外,針對有媒體指出國軍徵調宮廟用途,顧部長澄清,陸軍發函給宮廟,僅作為戰備演訓時官兵休息場所,並無囤放彈藥一說,就函文內容不清楚引起誤解,已要求陸軍檢討。 最後,對於海鯤號潛艦海測進度,顧部長說明,目前正在針對缺失進行改善,尚無法確定海測日期,確認所有修正項目均符合安全標準後,才會進行出海測試作業,他進一步強調,安全始終為最優先考量,海測仍希望於4月底進行,但交艦日期訂為11月,因此只要不影響期程即可。【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