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防災" ,結果共:14筆
-
基隆市城鎮韌性演習 驗證臨災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基隆30日電)為強化災害應變能力,基隆市政府今日辦理2025城鎮韌性演習,演習區分上午兵棋推演、下午實兵演練,置重點於聯合封鎖、火力打擊、全面作戰等三階段,推演各階段應變中心開設、災害警報傳遞、防救疏散等課目,藉以強化臨災應變韌性,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兵棋推演上午在基隆市防災大樓辦理,由基隆市政府秘書長方定安主持,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擔任行政院指導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則出席指導;推演過程由基隆市府、基隆後備部報告轄區特性、敵情分析。會中針對特別狀況下達情境處置,共同討論應處對策,並妥善規劃地方資源分配,提升在災變或戰時狀況下的快速判斷與協調能力。 下午綜合實作演練於各場地實施,首先演練「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模擬戰時物資短缺情境下之配發與秩序維護;隨後前往新山淨水場,進行「關鍵基礎設施遭破壞搶救」演練,模擬設施因爆裂物攻擊、不明氣體外洩,造成多名人員受傷,由消防、警察、自來水公司自主緊急應變隊、毒災應變隊等救災單位橫向協同救災。 隨後,因造成多人受傷,轉往開設於婦幼館的「急救站」,展開分級醫療處理,減緩醫院急診壓力,急救站處理輕傷及中傷的病患,減少大量傷患時醫院負荷;最後則進行「救濟站」收容演練,模擬戰時流離失所民眾的收容與生活安置機制。 基隆市府秘書長方定安表示,感謝市府各單位對於演習工作的重視與努力,藉由演練加強市府與中央單位之間的協調聯繫,也讓各單位更清楚在戰災、自然災害等複合式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 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也肯定基隆市各單位對於兵棋推演及綜合實作務實的演練,期使落實動員準備具體能力,強化對於戰災時的應變制變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4月30日
-
臺北市三合一會報 柏副部長籲深化整備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8日電)臺北市政府今日於災害應變中心召開「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一次聯合定期會議」,由市長蔣萬安主持,國防部副部長兼任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柏鴻輝應邀出席,與全動署、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臺閩、北區戰綜會報及市府各防救災編組機關、公私部門代表共同與會,研議災變應處整備作為,提升全民防衛韌性。 柏副部長於會中致詞指出,面對中共在灰色地帶襲擾,國防部有責任協助地方及早瞭解區域態勢與應變方向,強化整體社會防護能量。並強調,依據兵推經驗,戰事過程隨時可能出現難以預期的發展;因此,必須設想各種可能性,甚至是超乎常規的極端情形,並將之納入推演與相關實務規劃,形成可供參照且得以具體執行的模式。 柏副部長說明,在重大災變或事件來臨前,市政府就要事先規劃人員疏散、資源分配與相關應變行動。尤其,假設遭受影響,屆時周邊居民疏散及交通引導等作業,必須事前充分整備,特別是考量地形規劃,更顯關鍵。 柏副部長特別提醒,防災規劃必須貼近民眾實際感受,將生活物資等列為重點項目。他強調,未來通訊中斷演練將列為必測項目,確保災害初期社會能夠持續穩定運作。 柏副部長並分享國際經驗指出,芬蘭長期投入建置防空掩體,捷運站及各類建築設施均納入戰時防護規劃,並以公開透明方式強化國家嚇阻效果。他強調,除了完善防災計畫,仍應針對極端情境,建立備援方案,確保在最不利情況下仍能維持城市基本運作功能。 最後,柏副部長感謝地方政府持續推動「減災、備災、應變、復原」等災害防救工作,展現成熟有序的城鎮韌性能力。他強調,備戰為了避戰,防災為了安心,唯有持續精進整備、強化教育宣導並廣納民眾參與,才能讓社會保持韌性,進而鞏固國家和平與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8日
-
深植災防觀念 陸軍52工兵群前進校園(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8日電)為提升學生對災害防救的基本觀念,陸軍52工兵群日前前往南投埔里高工,運用學校社團時機進行防災裝備陳展與操作體驗,活動中,官兵介紹生命探測器、油壓動力工具組與拋繩槍等裝備,並模擬災害發生時,裝備如何應用於搜救的方式,安排老師與學生實際體驗操作,增加師生對災害救援的認識,深化防災觀念。 指揮官邊上校表示,工兵在國軍救災任務中扮演重要角色,期望透過本次活動,提升民眾對防災的重視,並強化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共同守護家園安全。【部隊頻道】 114年04月28日
-
竹市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 中央地方攜手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陳彥樺新竹24日電)新竹市政府今日於東區區公所召開「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1次定期會議」,會議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國防部副部長暨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柏鴻輝應邀出席,與全動署、臺閩及北區戰綜會報、新竹市府各防救災編組機關及公私部門代表,共同研議防災整備作為。 會議首先由代理市長邱臣遠,頒發役政績優單位及新任委員聘書。接續進行動員、戰綜及災防工作會報,以及專題報告並進行提案討論暨意見交流,驗證各項整備計畫可行性。 會中,柏副部長以芬蘭強化防空體系、地下避難設施及民防演練經驗為例,說明全民防衛的實質意涵與重要性。他強調,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需要仰賴公私部門共同努力與事前整備,一旦發生大規模災變,如停電、停水等,都可能對民生造成劇烈衝擊,唯有平時強化教育訓練、提升實兵演練層級,方能在第一時間安定民心,確保社會運作不中斷。 柏副部長指出,新竹市除本地人口外,還有來自科學園區的龐大工作人口,實際承載人數已近百萬,市府防災與戰備規劃應依此實際狀況擬定。他也提及,自由民主社會需具備抵抗極權滲透與認知作戰的能力,若平時缺乏警覺與整備,將喪失災變或戰時的應變效能,嚴重影響國家整體韌性。 針對災防與戰備整合層面,柏副部長指出,市府應透過演練實測機制、強化共同圖像建構與無人機等科技工具運用,掌握轄區災情與資源動態,並依照輕重緩急,進行有效調度,確保城市關鍵基礎設施如電網、交通與醫療體系得以持續運作。 最後,柏副部長強調「備戰才能避戰」,新竹市在市府與各單位積極合作下,展現強大執行力與前瞻性,並勉勵持續推動全民防衛工作,透過不間斷的訓練與實作,確保市民面對災變與戰時挑戰時能保持冷靜與秩序,實踐中央與地方共同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核心目標。【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