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防部" ,結果共:292筆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8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27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計19架次)及共艦8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8日 -
總統勗勉海軍操演部隊 期勉持恆訓練提升戰力(軍聞社記者吳東昇高雄17日電)總統賴清德今日前往高雄旗津營區勗勉海軍62.1水面作戰支隊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期勉持續秉持忠義軍風,成為「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並強調未來國軍將繼續朝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方向前進,整合新興兵力和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 總統上午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海軍司令唐上將、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吳中將、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李問等人陪同下出席是項行程。總統抵達後,首先登上左營軍艦聽取「海強操演」簡報,並觀看紀實回顧影片。隨後,總統進行現地視導,依序至指揮管制室、前甲板及直升機庫,聽取海上指揮管制及防空接戰流程說明,以及防空武器及艦儎無人機等介紹,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在左營軍艦上與官兵見面,感謝海軍弟兄姐妹長期戮力戰訓,日夜守護海疆,確保國家安全與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賴總統指出,為期五天的「海強操演」,是驗證海空警戒、聯合反封鎖與戰力重整等科目的重要演練,同時涵蓋戰損恢復及整補任務,意義重大。同時,從簡報與現地視導觀察中,可以看見官兵傑出表現,充分展現海軍艦隊優質的專業職能,以及平日勤訓精練的成果,值得驕傲。 賴總統強調,海軍62.1支隊長期肩負護衛海疆及守護國人安全的重責,尤其,面對中共長期威脅及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侵擾,國軍要持續強化不對稱戰力,並導入各種先進國防科技,包括運用精準武器、無人載具以及人工智慧決策輔助等系統,提升國家的防衛韌性。 賴總統進一步指出,未來國軍將以「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為發展方向,整合新興兵力與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並期盼此目標不僅是國家與整體社會一起努力的方向,更是能普遍落實到部隊基層、深耕到國軍各單位的目標。 最後,賴總統代表全體國人再次肯定與感謝國軍的辛勞與付出,並祝福全體官兵身體健康、訓練圓滿平安,隊運昌隆。【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李奇茂論壇暨特展 致敬一代藝術巨擘筆墨風華(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7日電)為紀念已故國寶級藝術大師李奇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今日於國防美術館舉行「奔騰百年・墨韻長流」李奇茂百年傳承論壇暨紀念特展,邀集多位藝術專家學者共同出席,透過論壇與特展並行的方式,回顧李奇茂大師一生的創作歷程。 上午舉行的紀念特展開幕儀式,國防部前部長馮世寬(大鵬部長)、政戰局前局長陳育琳、國防大學政戰主任王俊傑少將及各界藝術名家等貴賓,共同出席盛會,一同欣賞國防美術館館藏作品;其中,也包括大鵬部長所捐贈的《吉祥如意》、《放眼天下》方形對稱水墨作品,以及《入雲天馬展風聲》橫幅水墨畫,上述作品都是出自於李奇茂大師之手。 國防大學政戰主任王少將致詞時表示,民國105年籌備國防美術館期間,能夠在馮前部長的指導與時任文宣處長陳育琳前局長的帶領下,順利爭取經費,成立國防美術館,實屬不易,也深感榮幸。他說,自己當年擔任文宣處承辦科長,親身參與美術館的誕生,如今能再次站在講臺上回顧這段歷程,格外感到欣慰。 「每一個營區幾乎都有李奇茂大師的作品。」王少將指出,這也體現藝術融入軍中文化的深遠影響。他強調,藝術家能夠隨心所欲運用筆墨,將內心情感毫無保留地展現於畫作中,正是藝術與精神的完美結合;而這種「意到筆到、筆到意到」的創作境界,也讓他深刻感受到大師筆下流動的生命力。 馮前部長致詞時則說,能出席這一次的特展,深感榮幸,也回顧國防美術館的創立契機。他指出,當年在國防部營區與李奇茂大師散步時,大師感嘆軍中多見戰車、飛機與火砲,卻缺乏文化藝術空間,建議設立美術館提升軍人精神氣質。這番話令他深受啟發,因此在營區整修計畫中,指示編列預算成立「國防美術館」,並感謝陳育琳前局長鼎力相助,使軍中文藝得以深化。 馮前部長回憶,多次赴外島視察時,發現幾乎每個營區都有李奇茂大師的畫作,展現濃厚軍魂與時代印記。他特別提到大師的一幅老鷹畫作,當有人問為何未畫爪子時,大師笑說「現在是噴射機的時代,起落架要收起來」,幽默中又帶有智慧,從老師的生活哲學與畫作中,更讓他深深體會藝術的感動與傳承的力量。 隨後,貴賓們轉場至美術館「奇茂堂」參加藝術論壇,由臺灣藝術大學何堯智教授主持,與談人包括臺灣藝術大學李宗仁教授、淡江大學駐校藝術家沈禎老師等人,分別以「李奇茂大師的處世襟懷與教學洞見」等主題進行探討。 此次特展於國防美術館展出,即日起至11月14日止,內容涵蓋李奇茂大師畫作,以及眾多名家館藏作品,參觀者得以回顧大師在軍事文宣與政戰美術推廣上的卓越貢獻。【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李棟樑關懷三總松山巡迴醫療 感謝醫護團隊守護長者健康(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7日電)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榮譽理事長,同時也是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李棟樑,今日在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陪同下,前往松山區東榮里,慰訪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巡迴醫療活動,肯定三總持續深耕社區、守護民眾健康,並感謝醫護團隊的細心照護,讓長者享有專業、便捷的醫療資源。 李榮譽理事長上午由柏副部長、軍友社簡秘書長、政戰局副局長張少將等人陪同,前往東榮里里民活動場所,瞭解三總松山分院巡迴醫療活動辦理情形,並向在場服務的工作人員表達溫馨關懷。 期間,松山分院醫護人員引導長輩們進行流感疫苗及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並提供長者們健康諮詢;隨後,柏副部長頒發禮品犒慰醫護人員辛勞。 李榮譽理事長表示,三總松山分院長期推動巡迴醫療服務,貼近基層、照顧榮民與長者健康,是極具意義的工作。巡迴醫療不僅讓醫療資源深入社區,也為行動不便或年長的長輩減少奔波之苦,提升照護品質與生活便利。期勉三總持續深耕地方醫療,讓更多民眾都能感受到國軍醫療體系的專業與溫度。【訊息平台】 114年10月17日 -
中共聯合戰備警巡 國軍兵力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自上午8時37分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1架次出海,其中17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聯合戰備警巡」之名,騷擾我周邊空、海域。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7日 -
國防部辦理英語學習講座 盼以有效方法提升溝通能力(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17日電)為激發國軍同仁學習英語興趣,國防部今日於博愛營區辦理「激勵英語學習動機及有效學習方法訓練」講座,由總督察長主持,並特別邀請到英語名師劉毅老師蒞部,分享英語有效學習方法。 總督察長於致詞時表示,劉老師為空軍退役前輩,英語教學經驗豐富,希望在座同仁能藉由此次老師的學習經驗分享,啟發學習英語興趣,並有信心以英語進行溝通。 劉老師於授課時以自身主編教本為題材,強調英語要常常說出來,並以三句一組、四組一段的金句,運用於日常生活會話,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提升溝通能力,過程中,劉老師與臺下學員以對話方式互動,場面活潑熱絡。【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8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計18架次)及共艦9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7日 -
創新技術博覽會登場 國防部展現科研實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6日電)「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即日起一連三天在臺北世貿一館隆重登場,包括中山科學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軍備局等單位,在國防科技展區陳展多項國防自主研發成果,具體展現國防科技的智慧創新與韌性,讓參觀民眾見證我國國防自主的優異研發能量。 在開幕典禮中,經濟部長龔明鑫、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誠文及國防部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等多位部會首長共同為展覽揭幕,啟動為期三天的科技盛會,象徵跨部會協作、攜手引領臺灣創新能量邁向新紀元;典禮過後,黃常次特別前往國防部展區,聽取各參展單位代表詳細介紹最新研發成果,並慰勉所有參展人員的辛勞與貢獻。 本次博覽會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等部會聯合主辦,外貿協會及工研院共同執行,現場區分「創新經濟」、「未來科技」、「智慧永續」三大主題館與「發明競賽區」共「三館一區」,聚焦「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策展主軸,展現臺灣在AI、量子運算、智慧製造與永續科技等前沿領域的豐碩成果。 今年創博會規模盛大,來自19個國家的439家國內外企業和學研機構,總計展出1,110項尖端科技,在「智慧永續館」的國防科技展區,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國軍左營總醫院、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等單位,共同展出多項國防自主研發成果,包含中科院的亮點技術「防超高溫火焰耐燃工作服」、國防醫學大學的「模擬訓練系統」,以及左營總醫院應用AI技術的「智慧藥事輔助腎臟病藥物風險評估系統」等,具體展現國防科技的智慧創新與韌性,讓參觀民眾見證我國國防自主的優異研發能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6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6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3架次(其中逾越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計21架次)及共艦8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6日 -
三總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 開創新「腎」世(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5日電)隨著AI智慧醫療來臨,三軍總醫院今日由腎臟內科宋志建主任、腎功能室許舜能主任發表「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記者會,這項融合人工智慧、雲端醫療與跨平臺決策支援的創新平臺,為病人照護開啟全新紀元。 會中,許醫師首先分享一名 67 歲女性血液透析病患,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 許醫師進一步說明,三總團隊運用數位醫療中心AI-CXR骨密度預測系統分析胸部X光,發現病患骨密度僅 T-score-3.4,屬於嚴重骨質疏鬆,進一步骨骼核子醫學影像掃描顯示肋骨多處「肉眼看不見的微小骨折」與髖部恥骨骨折。 許醫師強調,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十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這是醫療團隊必須極力預防的警訊;他說,透過「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團隊選用最新雙重作用骨鬆藥物,每月注射一次,結合含磷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三個月後病人骨密度由-4.2提升至-2.5,骨痛完全消失,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許主任表示,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不僅提升照護效率,也具備智慧化透析醫療管理、跨平台資訊整合、創新式病人照護與品質監測模式、醫護專用APP、病人端居家照護 APP及雙語透析摘要(FHIR-ready)等6大特色,能即時掌握病人透析狀態,讓透析資訊無縫串聯及藥物檢查與整合,同時通過FHIR驗證,支援美國與國際HL7資料交換標準,象徵臺灣智慧醫療正式與世界接軌。 許主任指出,三總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是臺灣首度將「AI數位決策」與「透析照護」整合於臨床應用中,不僅提升醫療品質,更兼顧醫療韌性與ESG永續經營,這項創新計畫由三軍總醫院與經濟部工業局、國防部軍醫局共同推動,未來腎臟科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發展智慧醫療輸出,展現臺灣在腎臟醫學與AI醫療創新的影響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