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成果" ,結果共:98筆
-
【影】中科院展現模擬器研發能量 多項系統提升國軍訓練效益(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5日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近年持續投入模擬器研發,展現自主能量與技術成果,從無人機飛行模擬系統、飛行駕駛滾轉平臺,到通用型飛行模擬驗證平臺,均已成為國軍訓練與系統驗證的重要裝備,強化部隊作戰效能。 中科院指出,無人機飛行模擬系統主要用於銳鳶二型操作訓練,具備自動起降模式,操作者僅需事先設定航線,即可完成飛行任務,藉由模擬訓練降低人員風險,並有效減輕油料等成本負擔。專案總工程師李建偉表示,系統可在地面完成目標辨證與操作熟悉,不僅提升效益,更能確保人員安全。 此外,為讓飛行員瞭解真實戰機的操控感受,中科院研製飛行駕駛滾轉平臺,採用六軸動感技術,具備360度滾轉功能,能模擬F-16等戰機俯衝翻滾時的震撼感。工程師蔡耀庭指出,該平臺除了一般飛行訓練外,還能模擬空間迷向等緊急狀況,藉由先期體驗,可有效降低實機操作風險。 同時,中科院也自主研製通用型飛行模擬驗證平臺,艙體外觀比照國際先進戰機設計,內部採數位化座艙,並具備高度彈性與整合能力,可快速模擬不同機型的飛行特性。工程師徐郁婷說明,系統搭配220度弧形螢幕與多臺雷射投影機,提供逼真沉浸環境,並能透過軟硬體整合,支援空用裝備測試,有效縮短研發流程。航空所所長邱祖湘則強調,未來將朝向虛實整合,推展至部隊兵棋推演,提升全方位訓練能量。 除飛行領域外,中科院亦依據陸軍需求,自113年起量產「紅隼火箭彈訓練雷指器」,模擬發射器操作、擊發音效與瞄準流程,讓官兵於室內外均能進行射擊訓練,修正姿勢並熟悉射擊要領,作為基礎訓練的重要裝備,進一步奠定實彈操作的基礎。【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5日 -
十軍團召開演習規劃管制會議 強化部隊聯合作戰能量(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4日電)陸軍第十軍團日前召開重要演習管制會議,由副指揮官温少將主持,會中針對重要操演整體規劃進行提報與研討,期藉此強化聯兵旅野戰要務、戰場指管、基本戰術及指參作業能力,進而驗證軍種聯合作戰與地空整體作戰指參程序,確保各項作戰構想與程序落實執行,展現部隊平時訓練成果。 温副指揮官表示,本次操演將以實兵實裝、自由統裁、階段管制等方式實施,旨在強化旅以下部隊指揮官決策判斷與參謀作業能力,並透過各階段作戰進程相互結合,模擬真實戰場情境,以提升部隊臨機應變與任務達成效能。 温副指揮官強調,唯有不斷演練、精進戰技,方能確保官兵熟稔作戰程序,奠定遂行各項任務之堅實基礎。【部隊頻道】 114年09月14日 -
陸戰隊78週年隊慶 戰力轉型傳承榮耀(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3日電)欣逢海軍陸戰隊成軍78週年,為紀念先進袍澤篳路藍縷,彰顯陸戰隊薪火相傳的精神,海軍陸戰隊指揮部今日於忠誠營區舉辦慶祝活動,由陸指部指揮官樊中將主持,並以「陸戰轉型、榮耀傳承」為主軸,展出各類動、靜態表演與操演,包含切糕典禮、聯合樂儀隊、莒拳隊、蛙操及軍用無人機操演等,並邀請歷任司令、指揮官、陸戰隊退伍軍人協會與地方仕紳共襄盛舉。 隊慶活動上午於陸戰隊指揮部盛大展開,首先由陸戰樂隊進行暖場演出,隨後由陸戰隊退伍軍人協會駕駛重型機車與得利卡進入會場揭開序幕。接著,陸戰隊歷任司令及貴賓進場,AAV7齊放彩煙,典禮正式開始。 典禮中,樊指揮官與前司令陳邦治上將等歷任司令、貴賓共同切壽糕,並舉行薪火相傳儀式,將壽糕授予新進官兵,象徵「永遠忠誠」精神綿延不息。隨後,司儀恭讀賴清德總統賀電,前司令陳邦治上將與指揮官樊中將先後致詞,期勉全體陸戰隊員承繼光榮傳統,持續精進本務,勇於革新。 隨後,活動由陸戰儀隊、美和科大雄鷹儀隊、兩棲偵搜大隊、陸戰莒拳隊與陸戰66旅等單位依序進行戰技操演。現場精實的戰力展示,博得與會貴賓及退役官兵的掌聲與讚嘆,象徵陸戰隊戰力轉型,並傳承優良傳統、繼往開來,持續擔任保家衛國的中流砥柱與關鍵戰力。 海軍陸戰隊前司令陳邦治上將致詞時表示,陸戰隊建軍以來,始終秉持「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精神,無論在國土防衛或災害救援,都展現堅毅戰鬥意志與專業素養,贏得國人信賴與肯定。近年來,陸戰隊在戰力轉型、訓練精進與社會形象方面展現亮眼成果,這份榮耀來自全體官兵的努力與堅持。他也代表所有老隊友,向陸戰隊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期勉官兵繼續以榮譽為本,保持團隊精神、精進專業,延續「永遠忠誠」的光榮傳統。 樊指揮官致詞時指出,今年隊慶以「陸戰轉型、榮耀傳承」為主題,象徵陸戰隊不僅承接歷史,更要迎向新世代挑戰。面對當前敵情威脅,陸戰隊作戰任務型態隨著複雜環境進行調整,並在組織與裝備上與海軍任務緊密結合。今年陸戰66旅戰車營、砲兵營逐步開始轉型;防空警衛群則成立戒護營,擔負海軍遠程機動打擊火力的安全任務。未來,陸戰隊將持續強化防空與反裝甲能力,以因應戰場需求。 樊指揮官強調,隨著作戰型態不斷改變,我們所面臨的挑戰與過去不同。精準打擊與無人載臺系統的發展,使戰場環境更加複雜,面對此威脅,必須進行轉型與蛻變。今日的陸戰隊將強調快速反應與靈活機動,確保在關鍵時刻發揮戰力。 「裝備可以更新、戰術可以調整,但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精神永遠不會改變。」樊指揮官指出,轉型並非拋棄過去,而是將榮耀傳承到新時代。未來,全體陸戰隊員將以榮耀傳承、永遠忠誠的信念,成為國人心中最值得信賴的鋼鐵勁旅。樊指揮官並向所有曾為陸戰隊付出青春與生命的前輩表達感謝,強調現役官兵將在轉型歷程中,持續傳承與延續榮耀的使命。【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3日 -
敦睦遠航見證經略太平島 深植主權意識(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航抵南沙太平島,油彈補給艦磐石軍艦更是停靠南沙,藉由實地參訪我國國境之南,深化官兵及海軍官校、國防大學學生對國土疆域的認識,體認經略南疆的重要意涵。 泊港過程中,磐石軍艦先行完成小艇施放,確認泊港航道狀況,由太平島大氣海洋局官兵評估流速、風向與水深等數據,在磐石軍艦與太平島官兵協力合作下,順利將磐石軍艦停靠於太平島碼頭。 泊港期間,由支隊長劉少將率隊進行島上參訪行程,官兵及學生一行參訪島上各項基礎建設,包括南沙醫院、氣象觀測站、郵政代辦所及淡水井等設施,深入瞭解我國在南沙經營建設的成果與挑戰,並安排駐守島上的官兵講解導覽,使支隊官兵對南海區域局勢有更加直觀且深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島生態豐富、群礁環繞,而支隊官兵也有幸在登島時,巧遇綠蠵龜至島上產卵,感受太平島的生態生生不息,留下難忘的回憶。【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3日 -
官校生赴太平島 見證南疆經略(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航抵南沙太平島,磐石軍艦更成功停靠於太平島碼頭,參與本次遠航的海軍官校與國防大學學生,藉由實地見證我國南疆實況,深化對國土疆域的認識與使命感,也為未來肩負國防重任打下堅實基礎。 海軍官校學生楊宗育表示,能在畢業前夕踏上太平島,見證國土最南端的樣貌,是一生最難忘的經歷,他提到,島上不僅具備醫療、郵政與通信等基本設施,自然與人文資源也相當豐富,更證明我國在南沙持續經營的成果,同時他也深刻體認駐守島上的海巡官兵辛勤與付出,即便在物資受限與壓力重重的環境中,依然堅守崗位、捍衛主權。 政戰學院黃栩葳則表示,太平島的碧海、藍天與潔白沙灘如同小說場景,構築出一張張動人的畫面,令人難以忘懷。參訪過程中,她也透過海巡官兵介紹得知,島上畜養雞羊,是為了證明太平島具備人類居住與畜牧能力的島嶼而非礁岩,更是我國對於在南沙經營建設的決心與主權象徵。【圖文專訪】 114年09月13日 -
國家軍事博物館工程進展順利 將成國防文史與教育重要樞紐(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3日電)備受各界矚目的「國家軍事博物館」工程進度已達72%,預計於明年完工。這座肩負典藏國軍光榮歷史、推廣全民國防教育重任的國家級博物館,其汲取兵法思想的宏偉建築設計與內部多元的空間規劃也隨之曝光,亮點紛呈。 國防部說明,博物館建築配置汲取《孫子兵法》「圍合」與「虛實對比」的戰略思想,以一座挑高30米的明亮中庭為核心,貫穿各樓層垂直視野,營造出開闊通透的磅礴氣勢。民眾一進入挑高20米、可遠眺基隆河景的大廳,以及行經兩側以樂儀隊意象裝置塑造的迎賓長廊時,即可感受到國軍的雄壯威儀與現代美學。 在展廳規劃方面,館內依歷史與科技面向,劃分「世界軍事變遷」、「第二次世界大戰」、「國際局勢與臺海諸役」、「軍事與社會」、「整軍經武國防自主」及「國防軍事體驗」等六大主題。展品將包含國造中正式步槍、「金門之熊」M5A1戰車等珍貴實體文物,以及國造天劍二型飛彈、潛艦模型等國防自主成果,內容橫跨古今,深具歷史傳承意義。 為提供國人嶄新的參觀感受,館內不僅運用浮空投影等科技輔助展示,更精心打造一座以飛機維修機棚為意象的298席專業展演廳。此外,博物館結合戶外空間規劃軍備陳展區,並設有兒童廳、專業圖書室,以及可飽覽基隆河岸風光的七樓景觀餐廳等多元設施,目的在打造一座兼具知性與休閒功能的指標性文化場館。 國防部強調,國家軍事博物館的整體設計已榮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未來將串連周邊的故宮博物院、忠烈祠、經國七海文化園區等重要景點,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軍事文化廊帶」。國防部籲請國人共同支持,攜手打造此一融合歷史、科技與文化的國防教育新地標,共同深化全民國防共識。【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3日 -
鍾副部長慰問北部軍備單位 提前祝賀官兵秋節愉快(軍聞社記者文仁宜蘭10日電)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今日前往軍備局第202廠及大福兵試場視導,代表顧立雄部長對官兵同仁長期投入軍品研發工作,戮力完成各項任務所付出的辛勞及獲致的成果,予以嘉勉;同時提前向大家祝賀中秋佳節快樂、平安。 鍾副部長上午在相關聯參陪同下,先後前往軍備局第202廠以及大福兵試場,除了聽取單位任務簡報外,也於現地視導各項工作狀況與進度,提出指導,同時關心官兵生活狀況。 過程中,鍾副部長特別向服務逾46年、即將退休的第202廠電池所雇員游琇茹表達祝賀之意,感謝其投入數十年歲月,不辭辛勞為該廠奉獻心力,並祝福她退休後順心安康,在享受另一段美好人生的同時,持續支持國防、愛護國軍。 鍾副部長表示,各項工作能夠推展順利,有賴官兵及廠內所有夥伴的付出,期勉全體同仁依照「分官設職、分層負責」的概念,落實SOP標準作業程序與管理機制,避免危安事件肇生。也期許未來能商討國內軍工產業與企業廠商、學界合作,在合理、合法的範圍之內,突破現有的框架,提高國內軍備生產量能。【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0日 -
三總「肺癌精準診斷一站式治療」 造福早期患者(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0日電)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蔡遠明醫師,今日以「肺癌精準診斷一站式治療」為主題進行醫療成果發表,說明藉由改良式經肺實質導航支氣管鏡,大幅提升檢查精度,縮短肺內病灶取樣時間,有效整合診斷與治療,造福更多早期肺癌患者。 蔡醫師表示,59歲的李女士因長期咳嗽及家族有肺癌病史,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上肺葉約1.5公分毛玻璃結節,在家人陪同下,前往三軍總醫院接受改良式導航支氣管鏡導引,經肺實質穿刺定位,確認手術切除範圍後,緊接著轉換至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術中透過冰凍切片即時病理分析,診斷為惡性腫瘤,為早期第一期肺腺癌,無淋巴結轉移及遠端侵犯跡象,李女士術後恢復良好,後續追蹤至今無復發情形,成功阻止肺癌進一步惡化。 蔡醫師指出,改良式經肺實質導航支氣管鏡是藉由虛擬導航結合穿肺實質取樣方式,克服傳統支氣管鏡及電腦斷層導引穿刺的盲點,準確的處理體積小、位置深或支氣管徑路不明確的肺內病灶,並能在術中即時定位後,無縫轉換至單孔胸腔鏡進行切除,一次性完成診斷與治療。 蔡醫師說,在安全性方面,臨床應用期間未發生氣胸、出血等嚴重併發症,顯示具高度可行性與安全,藉由支氣管鏡定位結合單孔胸腔鏡切除的一站式治療,不僅提升診斷陽性率,同時也能提高病灶判讀與取樣的精準度。 蔡醫師也補充,肺癌精準診斷一站式治療的手術流程,可在單次麻醉下同步完成定位與切除,進一步降低病患風險,縮短住院時間,對病患照護品質與醫療資源使用都具有正向效益。 蔡醫師進一步表示,肺癌精準診斷一站式治療為微創診斷與治療樹立新標竿,也展現臺灣醫學團隊的創新能力與國際影響力,未來,將進一步整合支氣管鏡穩定系統與運算平臺,強化精準度並拓展臨床應用,期能造福更多早期肺癌患者。【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0日 -
陸軍52工兵群軍歌比賽 凝聚軍心士氣(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0日電)為提振官兵士氣並培養團隊默契,陸軍52工兵群日前辦理軍歌比賽,在整齊劃一的隊形與鏗鏘有力的歌聲中,唱出國軍堅定的信念與對國家的熱愛,展現出官兵平日訓練的成果與向心力。 指揮官陳上校表示,軍歌不僅是一種藝術展現,更是凝聚軍心士氣的重要象徵;透過此次驗收,能使官兵強化信念,深化部隊的歸屬感,期盼官兵在平時的訓練與生活中,持續發揮團結向心,發揚國軍的精神戰力。【部隊頻道】 114年09月10日 -
臺南縣企業敬軍慰問 感謝官兵戮力訓練辛勞(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9日電)為表達民間企業對國軍官兵的感謝,臺南縣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等多個民間團體,今日前往陸軍第八軍團指揮部敬軍慰問,感謝單位在救災、戰備訓練等任務上所付出的努力與辛勞。 臺南縣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屏東縣特定工廠協會、里港文富食品公司等民間團體,在臺南市軍人服務站站長劉可雲、敬軍顧問莊全成陪同下,前往單位實施敬軍慰問並致贈慰問金,感謝第八軍團指揮部今年於風災期間,全力協助南部地區災後復原,以及保家衛國的犧牲與奉獻;第八軍團指揮官廖中將則感謝民間團體對國軍的支持,並表示官兵會持續堅守崗位,戮力各項戰備工作,確保民眾與國家安全。 行程中,慰問團也參訪隊史館,瞭解單位的歷史以及在建軍備戰上的優異成果;廖指揮官也親自介紹單位近年來執行的各項演訓以及救災任務,讓慰問團更清楚瞭解國軍官兵對國家的付出。 臺南縣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先賢表示,因為有國軍投入各項戰備演訓任務,敵人才不敢越雷池一步;因為有官兵在災害發生時,立即投入救災,民眾才能迅速恢復正常生活。透過此次敬軍慰問活動,除了向國軍表達崇高的敬意之外,也要讓官兵知道,民間團體對他們的支持與肯定。【部隊頻道】 114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