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部署" ,結果共:46筆
-
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 驗證國軍防衛作戰行動與軍民整合協調機制(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日電)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將於7月9日至18日登場,國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由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處長董冀星少將,說明操演整體規劃與重點內涵,統合三軍部隊,進行為期10天9夜的晝夜連續操演。 董少將表示,演習想定由「灰色地帶」襲擾情境開始,依序展開平戰轉換及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與持久作戰等五大作戰階段,逐步驗證國軍各項防衛作戰行動與軍民整合協調機制,展現堅實應處能量。 針對演練內容,董少將指出,自平戰轉換起始,模擬因應敵方灰色地帶挑釁,依戰備規定執行立即備戰與戒備機制轉換,誘導部隊完成部署與應變調整。於聯合反登陸階段,設定敵軍火力打擊與登陸船團海上航渡情境,國軍將爭取空優,強化飛彈防護及精準打擊能力,壓制敵登陸關鍵戰力。濱海與灘岸戰鬥階段中,三軍依任務編組執行濱海打擊、反空(機)降、近岸防禦及城鄉守備等行動。 董少將進一步表示,演練進入縱深防禦階段後,模擬敵軍持續突入內陸,我軍結合地形與城鎮設置多重阻絕帶,實施逐次抵抗、反資敵作戰,並以聯合火力壓制港口、機場與後續登陸梯隊。於持久作戰階段,則透過核心防衛及衛戍行動確保要域安全,並配合「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提升全民總體防衛韌性。 除演練階段外,董少將也說明此次演練聚焦8項重點課題。首先,將透過臨機狀況發布,誘導指揮官及參謀組織啟動快速決策程序,提升即時應變能力;其次,強化臺澎聯合作戰關鍵行動之同步效能,確立任務分工與協同原則。另因應敵軍可能對關鍵戰力實施破壞或打擊,各級部隊將建構分散備援與持續機動機制,以提升指管與戰力存活韌性。演習也將根據4月份兵棋推演結果模擬實戰場景,設計演練課目並發布輔助狀況,要求指揮官依據戰損與敵情判斷重整戰力或啟動應變計畫,貼近實戰需求。 董少將進一步表示,為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今年「同心35號」演習結合實兵演練期程,動員部隊將執行14日教育召集,並以步兵206旅為主體,驗證後備戰力恢復時長。在軍民整合層面,演習將鏈結地方政府應變中心,規劃資敵管制、阻絕設置與醫療能量整合等作為,強化全民防衛觀念。同時,清楚劃分軍事行動授權時機與層級,確保在指管中斷或複雜戰場環境下,部隊仍能有效遂行任務。 董少將提及,演習亦將法律要素納入作戰任務考量,確保各項軍事行動符合法規與人道法原則,提升國軍整體行動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國防部強調,「欲求和平,必先備戰」,國軍將運用演習所獲經驗,持續落實組織編裝革新、武器裝備籌獲與各項備戰整備工作,提升防衛作戰成功公算,以實際行動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及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7月01日
-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建立可恃戰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30日電)「中華民國114年7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今日上午於總統府舉行,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向晉任將官致賀,期勉持續精進專業,靈活務實規劃訓練與部署,發揮新興兵力實效,建立有效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的可恃戰力。 典禮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海軍司令唐華上將、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等均出席觀禮,共同祝賀晉任將官榮耀時刻。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首先向晉任的各位將軍表達誠摯祝賀,並指出,晉任新階除代表肩負更重大責任,也象徵國家對其高度期許,期勉各位將軍持續精進,帶領國軍不斷進步。 總統恭賀解駿山少將晉任中將,肯定其擔任空軍通資處長期間,督導執行「雲端服務系統建置案」,促進資訊系統數位創新與轉型,為國防資訊戰力奠定良好基礎。他也祝賀鄭永熙、鍾坤昌及劉育藤上校晉任少將,肯定三人在推動對外交流與軍事合作、提升F-16戰機作戰效能與訓練專案,以及整合三軍防空系統與精準打擊火力等任務上皆戮力以赴,強化國防力量。 總統指出,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與敵情威脅,國防改革須加緊腳步,除積極汰換與更新主戰裝備,也應規劃籌獲各式無人系統,透過科技應用強化防衛作戰能力與戰術靈活性。 總統期許晉任將官能以靈活、務實作為,結合環境條件,周延規劃訓練、部署與戰術運用,發揮新興兵力實效,建立可恃戰力,堅實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 總統也特別感謝官兵家屬,強調因為有家人的支持與包容,國軍才能無後顧之憂,他衷心致謝,並與全體一同見證晉任榮耀時刻。 最後,總統指出,7月為「國家團結月」,漢光演習與2025年城鎮韌性演習即將展開,盼透過實兵驗證行動,向世界展現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並再次恭喜各位晉任官,期許大家持續團結努力,繼續為國家打拚。【最新動態】 114年06月30日
-
【影】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 總統盼全體參與發揮最大力量(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時表示,政府未來會持續盤整各部會資源和力量,反覆檢討、精進作為,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健和堅實。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議程安排5個報告事項,除了「第三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及辦理情形」之外,分別由內政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五大主軸執行與目標落實」、「漢光41號演習規劃」、「2025城鎮韌性演習整備及推動概況」以及「2025韌性演習觀察所見」進行報告。 賴總統表示,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即將展開,期間也將進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漢光演習著重國軍的演訓,而城鎮韌性演習著重整合非軍事部門對緊急事件的應變,透過軍民協力,展現國家團結的意志,提升臺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透過實際的演練,扎根「有準備、更安全」的意識,更要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表示,這些年來,國軍以「實戰化訓練」為根本,「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整備方向。今年7月9日到18日,為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國軍部隊將落實「實戰化訓練」要求,驗證重點包括: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快速反應備戰部署;戰略溝通運作機制;動員部隊戰力恢復;重層縱深防禦部署;新式裝備作戰效能;精進後勤支援能量;軍民整合協調運作。 總統說明,在「2025城鎮韌性演習」方面,從今年4月10日開始,已經在連江縣、花蓮縣、基隆市、新竹市等8個縣市陸續舉行,接下來7月15日到17日,將在臺中市、臺南市和臺北市舉行的三場演習,將選定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實作,並在周邊行政區域開設配售站、急救站及救濟站。同時,全國22個縣市也將同步進行防空避難與民防演練,全面驗證中央和地方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協同應變能力。 總統強調,保衛臺灣從來不只是國軍的責任,也是全民意志的展現。這代表無論身在何處,每一個角色、每一份力量,都是串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唯有全民有感、全體參與,全民防衛才能發揮最大力量,讓臺灣在各種挑戰中保持穩健,更加團結。未來將透過預告、系統性演練以及跨部門實地演作,讓全民都能清楚瞭解到當危機和挑戰來臨時,如何串聯各自的角色,發揮最大的力量來共同應對。 而在晚間召開的會後記者會中,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等人,說明總統會議結論,並接受媒體提問。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明,總統在會中做出三點裁示,將做為後續政府繼續努力目標。一是政府要做先鋒,引導民間更全面參與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並在基層扎根更深;二是各級政府要普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相關知識,加深「有準備、更安全」意識,當民眾參與、了解並具備專業知識,知道該如何因應,內心會更有安全感,整體全社會防衛韌性會更有力量;三則是持續強化軍民合作能量,逐步擴大演習驗證項目。 媒體詢問,對於未來是否會將超商、賣場以及公營事業納入演習範圍,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過去一年的整備,先以公營事業的配售點為主,現在慢慢擴散到民營,原因是比較貼近民眾生活圈,包括米、油及口糧等戰略物資,都會以最快的配售地點為主。 劉部長進一步表示,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是基於合作,也沒有任何經費補助,全聯員工也要模擬有關應變演習的部分與賣場顧客避難引導等,若是很不錯的示範,未來將會擴及到與四大超商合作,但基礎是所有公營的配售站、救濟站原先就有。 會中,劉部長也特地在現場介紹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及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的內容物包括3公升水、2,100大卡糧食、醫療及清潔用品、禦寒保暖衣物;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則有6-9公升桶裝水、4,200大卡-6300大卡食品、基礎衛生用品,以及小型手搖式發電機、備用電源或太陽能充電板。 此外,針對社福醫療整備三軍血液計畫等相關問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指出,三軍血液計畫是為建立國軍對血液管理的具體做法,軍醫局都有完整且詳盡規劃,目前是依照計畫進行;劉部長則補充,韌性醫療整備計畫裡面,也有加入軍醫局,目的是在任何演習的時候,軍跟民在醫療整備計畫要更有韌性。 而針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期程延長與罷免掛勾議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強調,這恐怕是大誤解,漢光41號演習是依據去年漢光40號演習的經驗與教訓,以及所面臨的敵情威脅變化,加上國軍戰力不斷地成長,考量主客觀環境因素後,據以設計漢光41號演習。 孫發言人指出,漢光41號演習的整體計畫,於去年底就已經訂頒,顧部長3月與媒體茶敘時,就已說明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為10天9夜,電腦兵推的日程也有延長,籲請外界不要推翻國軍官兵戮力戰備訓練的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6日
-
航特部空武基礎射擊 展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5日電)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昨(24)日實施「114-2號空用武器基礎射擊」,航空602旅飛行官熟練地駕馭AH-1W攻擊直升機,朝目標發射2.75吋海神火箭等武器裝備,精準命中靶區,並快速脫離,展現精湛飛行技術。 為強化陸航部隊作戰能量,602旅在恆春三軍聯訓基地展開「114-2號空用武器基礎射擊」,派遣AH-1W攻擊直升機、UH-60M通用直升機、OH-58D戰搜直升機,實施基礎射擊課目,驗證2.75吋海神火箭、20公厘機砲、M240機槍等武器射擊效能,以及飛行射擊能力。 拂曉之際,飛行官、地勤人員即在停機坪執行各項飛行前檢查,檢視直升機各零附件及機況,並在武器組官兵分工合作下,分別將2.75吋海神火箭、20公厘高爆彈,裝載於AH-1W攻擊直升機上,飛安督導官在旁全程嚴格督檢,以維護飛行、射擊安全。 隨後,特戰官兵實施地空導引作業,由官兵透過無線電進行通信構聯,將目標區座標等資訊彙整通報飛行官,引導各型機進行射擊。「武器電門開,許可射擊!」,只見AH-1W攻擊直升機取得地面管制席許可後,朝靶區射擊2.75吋海神火箭及20公厘機砲,並於射擊後迅速脫離,透過戰術間的相互配合,展現勤訓成果。此外,UH-60M通用直升機、OH-58D戰搜直升機也依序實施M240機槍射擊、20公厘機砲射擊,有效驗證火力部署。【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5日
-
軍醫局與廣達電腦聯手研發「電子傷票系統」(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8日電)國防部軍醫局、國防醫學院與廣達電腦昨(17)日進行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將聯手研發「電子傷票系統」,可即時記錄傷患基本資料、生理訊號與檢傷分類資訊,透過加密通訊即時傳送至後方指揮與醫療單位,提升資訊流通效率與救援指揮判斷品質。 簽約儀式在國防醫學院可勝廳舉行,軍醫局局長蔡中將、國防醫學院院長林少將、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少將及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技術長張嘉淵等人出席,產、官、學界的代表齊聚,正式啟動三方跨域合作。 此次合作中,國防醫學院衛訓中心作為學研執行主體,導入多年累積戰傷評估、戰場醫療流程與醫療資訊系統研究成果,結合廣達在AI醫療技術、系統整合與資安架構方面的深厚基礎,以及軍醫局提供實戰需求驗證與軍種推廣支持,整合三方資源,進一步提供可標準化部署的前線智慧醫療方案。 蔡局長表示,「電子傷票系統」支援多傷患動態調度,能依戰場規模靈活擴展部署,減少手動紀錄與誤差,協助醫護專注臨床判斷與救治決策。推動此系統不僅標誌國軍醫療智慧化的重要進展,也為醫療科技及與國防應用融合提供示範,並規劃引進常備部隊、戰訓演練與災防演練中部署,朝智慧醫療標準化、國防醫療模組化目標邁進。【部隊頻道】 114年06月18日
-
顧部長任職週年 強調務實改革建立國防韌性(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任職週年,日前藉媒體申訪時機,針對建軍備戰、兵力結構、後備動員、軍事交流、國防產業、軍紀管理、敵情應處等重大議題,提出完整說明,並強調國防施政必須回到根本、回應挑戰,讓國軍因應未來戰爭具備足夠的力量與韌性。 在建軍備戰方面,顧部長表示,國軍持續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構建「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能力。他指出,目前正加速籌獲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各型無人機及反制系統,強化遠距精準打擊、防空反制與資訊整合能力,同時透過機動部署與備援機制,提升防護韌性。 顧部長指出,在聯合作戰訓練方面,除新增「立即備戰」、「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聯合海上防禦」與「聯合地面防禦」等5項聯合操演,並將敵「聯合軍演」及「戰備警巡」等態樣,納入想定狀況,以符合實戰化場景要求。今年,「漢光41號演習」時程延長,也更加著重鏈結「全社會防禦韌性」,涵蓋軍民整合協調、戰略溝通、戰災救援等多元實務課題。 在兵力結構方面,顧部長指出,國軍已依據「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調整編裝。陸軍成立火箭連與無人機大隊,海軍陸戰隊裁撤傳統砲兵、戰車營,改編為無人機營,空軍亦配合新式防空武器優化戰管編組,強化情監偵、預警、整體防空及空中作戰戰力。他強調,兵力結構調整將隨新式裝備逐步到位持續精進。 在後備動員方面,顧部長說,後備戰力是建軍四大要素之一。國防部整合民間專長與後備需求,精準分發員額並優化訓練內容,納入無人機、反裝甲等課程,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建立模擬實境演練機制,提升整體動員效能。 在軍事交流方面,顧部長指出,國軍赴美訓練強化戰技與信心,有助深化兩軍合作。他表示,未來將擴大人員派遣與交流深度,除技術層面外,也將強化聯合戰術理解,讓官兵於訓練中實質受益,帶動部隊整體戰力提升。 顧部長表示,我國作為國際社會及印太地區的樞紐,臺灣與友盟國家擁有「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的共同信念。尤其,當前極權國家推動灰色地帶行動,大幅縮減「由訓轉演、由演轉戰」空間,民主友盟團結合作尤其重要。國防部透過「高層互訪」、「戰略對話」,大幅深化與友盟國家間軍事交流及安全合作關係,另積極參與國際智庫交流,深化多邊實質關係,以堅定友盟對共同利益的認知與支持,乃至共同維護和平承諾的實踐。 在國防產業方面,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持續推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計畫,設立創新小組,聚焦無人系統、人工智慧、通訊與資安等前瞻技術。他強調,國防自主是安全根本,創新技術轉化為戰力需整合產官學資源,共同打造完整國防科技體系。 在保密及軍審方面,顧部長強調,國軍官兵都是敵人想積極滲透、接觸的對象,每位同仁必須落實保密工作;國防部現正完善「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業規定」等安全查核措施,並重新打造1個全新且符合正當法律程序、公平審判原則的軍事審判制度,以維護部隊秩序與公平正義。 在敵情應處方面,顧部長指出,中共對臺軍事恫嚇不會因政黨輪替或特定言論而中斷。他表示,國軍每日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掌握共軍動態,並與海巡分工合作,共同維持海域秩序。他強調,國防部也與國安會密切協作,強化對認知作戰與滲透行動的應處,確保整體安全體系穩固。【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