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防部" ,結果共:247筆
-
楊常次視導114年軍品公開展示 強化國防自主能量(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中12日電)為建構國防工業供應體系,國防部資源規劃司於6月11、12日辦理「114年度研製(修)軍品公開展示」,透過現場說明,使廠商瞭解各軍種需求,提升民間廠商研製(修)軍品意願,帶動國防產業發展、自主及韌性。 「114年度研製(修)軍品公開展示」於臺中市翔園文旅舉辦,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也出席會場,瞭解展出軍品項目與規格,並在各軍種、生製中心及中科院說明官解說下,逐一視導陳展軍品。 楊常次表示,國防部透過軍品公開展示,鼓勵具備相關能量的國內廠商投注資源參與軍品研製、研修作業,藉以發展國防科技工業,不僅能擴大內需、促進投資及增加就業機會,更能厚植國防自主實力,彰顯自我防衛決心,達成「國防」與「經濟」雙贏目標。 「114年度研製(修)軍品公開展示」由各軍司令部、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及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依據需求評估後提出,項目有陸軍戰車速率陀螺儀芯子、海軍S-70C發動機氣源啟動器、空軍C-130H鋼繩回收鉸盤等零附件共1,082項,吸引國內廠商計187家參與。 各需求單位於陳展期間就軍品規格及採購數量提供說明,並由國防部及產業合作發展會報針對軍品研製(修)作業流程實施解說,後續由國內廠商自費研發、產製及維修,經公正第三方協驗後發給合格證明,以建立軍事裝備研製與研修的供應鏈,提高裝備妥善率。【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2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2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8架次)及共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12日
-
資通電軍:中共對臺不具司法管轄權 「跨境懸賞」已違反司法人權(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1日電)國防部資通電軍今日表示,中共近期持續以虛構網駭事件,歪曲事實對我國人民執行「跨境懸賞」,此種未經查證,透過公布我國人民照片、個資,進而指控犯罪之行為,已違反世界人權宣言所保障之司法人權。 資通電軍強調,依中華民國憲法,中共對臺灣不具有司法管轄權,其法律對我國人民亦無實質拘束力。中共引用其內國法規,系統性操作輿論,意圖型塑長臂管轄、打擊我軍士氣。資通電軍官兵絕不會受其影響,將持續戮力捍衛數位疆土,堅實資安防護,確保國家安全。【國防訊息】 114年06月11日
-
國防部雙語政策會議 打造語文戰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1日電)為配合國家雙語政策,強化國軍官兵語文能力,國防部今日召開「雙語政策指導組」第14次會議,針對語文教育規劃、實務應用推動情形進行檢討與討論。 會議下午於博愛營區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主持,會中召集國防部各聯參、軍種司令部及各業管單位,針對前次會議指示事項辦理情形進行報告,並由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及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官兵,分享雙語推動經驗。 柏副部長強調,國軍應避免仰賴傳譯,降低即時作戰溝通風險。在語文教育方面,應從教育根本改革,貼合未來官兵實務所需,包括艦機接裝、軍事交流等等情境,皆須具備即時且精準的語文運用能力。 柏副部長進一步說明,軍事互通性是現代聯合作戰的核心,而語言能力是互通性的基礎。他舉歐盟為例,即便成員國語言多元,仍以英文作為共通的語言,並設立語文學校協助訓練,建立跨國協同作戰能力。 柏副部長也提及,AI技術在語言教育上的應用潛力,希望在未來,國防部能為官兵引進AI語言學習平臺,推動「無人教室」概念,讓官兵可隨時隨地透過AI進行語文訓練,提高學習動機與實用效益。 此外,柏副部長認為,國軍在歷次軍售案中,應善加利用外籍顧問的對談機會,強化官兵英文實務應對能力。並呼籲官兵面對語文挑戰,要有「直球對決」的勇氣,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 最後,柏副部長強調,提升語文能力不僅關係部隊戰力,更攸關國際能見度與國防現代化發展。他勉勵國軍各級持續精進,結合AI科技與實戰導向,厚植國軍國際交流實力,共同打造具備語文能力與戰力的新世代官兵。【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1日
-
顧部長赴立院專案報告 爭取解凍推行國防施政(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1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出席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國防部「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進度及執行成效」暨「國防部預算凍結案」進行報告及備詢,除說明相關計畫執行現況,同時爭取委員支持預算解凍,使各項國防施政及建軍規劃順利推行。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午召開會議,顧部長率相關人員列席,並由軍備局局長林中將實施「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進度及執行成效」專案報告;另「國防部預算凍結案」辦理解凍計70案,其中「海軍一般事務費凍結50%」案,由海軍參謀長邱中將實施報告,委員關切各案均依決議辦理。 國防部表示,為因應急遽升溫之敵情威脅,自111迄115年,依「聯合反制、整體防空及海上截擊」等作戰需求,編列特別預算新臺幣2,369億5千萬餘元,以8類10項專案籌建岸置反艦飛彈、高效能艦艇、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萬劍飛彈、無人攻擊載具、雄昇飛彈、陸基防空飛彈及野戰防空飛彈等武器系統。 在113年執行成效中,國防部計畫113年度獲賦特別預算573億餘元,規劃籌建各型飛彈、儎臺、軍事設施及通訊指管裝備等4項,均依年度計畫完成籌建,並移交軍種執行戰備任務。 針對113年度釋商成果,國防部規劃348.1億餘元,採購簽約325.3億餘元,釋商成效達93.5%。在已執行採購釋商計5,107案,參與廠家計有1,983家,跨足機械、電子、營造、資通、造船、汽車、化學、光電等各產業,產業衍生效益達650.6億餘元,增加就業人口1萬7,358人,創造國防安全與擴大產業鏈經濟動能效益之雙贏目標。 至於114年執行規劃中,規劃獲賦特別預算474億3,998萬4,000元,籌建雄風、天劍系列及天弓三型等各型飛彈、機動儎臺等各式裝備及軍事設施,針對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各項專案,國防部持續依期程督管建案軍種及中科院落實執行,以強化國軍整體防衛能量,建構可恃嚇阻戰力。 另外,針對委員對「性騷擾案件」指導,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中將在專案報告中強調,海軍司令部持續廣採多元教育、強化督管機制及持恆法紀教育等作為,避免類案再生。【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1日
-
顧部長:軍人待遇條例修正 盼立院兼顧國家施政衡平(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1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赴立法院,會前針對院會10日三讀修正通過軍人待遇條例部分條文,部長接受聯訪表示,樂見待遇適度調整,但期盼立法院在大幅增加歲出預算的同時,能夠事先與行政院與國防部等行政部門商量、審慎研議,並兼顧國家施政衡平。 顧部長指出,考量國軍官兵辛苦,也期望待遇適度調整,今年4月1日依賴清德總統指示,已調整志願役與戰鬥部隊加給等待遇,並於6月1日提升網路戰加給,後續還有電偵與戰航管加給陸續實施。 顧部長進一步指出,國防部於內部討論時會兼顧各項加給之間的衡平性,並審慎討論資金來源,目前國防預算區分三大塊,分別為作業維持費、軍事投資、人員維持費。 顧部長強調,為兼顧國家施政衡平,懇請立法院在大幅增加歲出預算的同時,能夠事先與行政院與國防部等行政部門商量、審慎研議,因相關預算大幅增加,可能會排擠其他作業維持費、軍事投資等預算,期望能遵守《財政紀律法》與《預算法》的相關規定。 此外,對於媒體提問「中共航艦有兩艘出現在第二島鏈」,顧部長表示,國防部都有充分的掌握,有關兩艘航艦在西太平洋進行的相關活動,可以看出中共擴張的企圖,穿過第一島鏈之後延伸到第二島鏈,都在傳達一定的政治訊息,看得出其擴張主義的本質。 有關「民間臺海防衛兵推」,顧部長強調,任何民間單位兵推的結論或任何的意見,國防部都樂於納入參考,對已有的灰色地帶行動應處或中共可能入侵的防衛作戰計畫,會滾動式修調,並透過兵推與實兵驗證。【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1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1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43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中及西南空域25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11日
-
軍人待遇條例修正 國防部:配合行政院研議相關措施(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10日電)有關今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修正草案,國防部表示,樂見官兵待遇提升,然亦希望立法院在通過大幅增加政府歲出預算法案前,應先徵詢行政部門意見,協調可行性財源。 國防部說明,依今日三讀通過之規定,以114年預算員額推估,全年所需新增預算近300億元。依預算法第91條及財政紀律法第5條規定,立法委員所提法律案,若大幅增加歲出或減少歲入者,應先徵詢行政院之意見,指明彌補資金之來源。 國防部指出,依賴清德總統指導,行政團隊對於國軍的待遇及福利照顧不遺餘力,今年四月大幅提升志願役加給等多項待遇,並已實際發放。惟國防預算為中央政府總預算的一部分,其能否成長及成長幅度,均受限於政府歲出規模,與重要施政優序。若增加之人事支出編入年度預算,而整體國防預算成長有限,將排擠軍事投資、作業維持等工作。 國防部進一步表示,後續將在兼顧官兵待遇福利,與國家整體財政前提下,配合行政院研議相關措施。【國防訊息】 114年06月10日
-
中共機艦「聯合戰備警巡」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嚴密掌握(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10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自上午8時50分起,陸續偵獲中共蘇愷30、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32架次出海活動,其中16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聯合戰備警巡」之名,對我周邊空、海域進行騷擾。 國防部表示,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06月10日
-
國防管理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工智慧應用(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10日電)國防大學管理學院今日於復興崗校區舉辦「2025第33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由校長劉志斌上將主持,邀請國內各個領域的企業領袖與學者專家共同與會,並以「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強化軍事管理效能」為核心議題,探討在國內、外環境急遽變遷與多重挑戰之下,國防管理所面臨的實務與前瞻課題,進而提出具體可行的應對策略與精進方案,作為國防政策擘劃與制度優化的參考,建構長久可恃、並具韌性的國防戰力。 研討會區分為專題演講及研討會兩階段,首先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董事長以「從王道談臺灣在AI的國際定位」為題演講,從「人本智慧、以人為本,創造有價值工作」為核心出發,提供寶貴的經驗與指引。隨後,由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以「智慧前瞻、數位航運」為題,實施專題演講,分享陽明海運在全球後勤、智慧物流、彈性應變等方面的經驗,提供國軍後勤體系參考與借鏡。 此外會場還發表形式多樣的論文,範疇涵蓋「國防法制」、「國防財務管理」、「國防運籌管理」、「國防資訊安全」、「國防人力管理」、「國防資訊管理」及「決策科學及科技管理」七大領域。藉理論實務的驗證與整合,精進國防管理整體作業效能。 劉校長對於管理學院全體師生,在學術領域所展現的卓越成就及深厚的研究能量,表達嘉勉與肯定。他指出,管理學院一向肩負國軍管理領域智庫的重責大任,去年迄今,共獲得18項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案,並刊登國內、外指標性期刊論文25篇,參與論文競賽獲獎31篇,研究成果豐碩且具影響力。 劉校長致詞時表示,面對人工智慧迅速崛起的浪潮,賴清德總統於就職典禮中明確宣示,將全力推動我國發展為「人工智慧島」,展現國家推動科技轉型、數位創新的決心;國防部長顧立雄亦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在國防領域具備極高的應用潛力,值得國軍積極投入與前瞻規劃。 劉校長強調,憑藉我國穩固的科技基礎與卓越的創新實力,國軍應審慎規劃,強化對人工智慧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並靈活運用人工智慧的演算分析與決策支援功能,建構國軍整體防衛作戰體系與應變能力,同時結合軍民科技交流整合,共同開創國軍智慧國防的新紀元。【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