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上將" ,結果共:48筆
-
鍾副部長視導砲訓部關廟湯山營區 勉長遠規劃訓用結合(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南14日電)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今日前往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視導,瞭解該部搬遷進駐關廟湯山營區後,教學實況與設施運用情形;並代表顧立雄部長犒慰官兵與進訓學員,期勉砲訓部長遠規劃、建設,使教學訓練能符合未來作戰需求,為國軍戰力養成貢獻心力。 鍾副部長上午在常務次長黃中將、陸軍教準部指揮官俞中將及砲訓部指揮官李少將等人陪同下,抵達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關廟湯山營區。在聽取單位簡報、瞭解新建營舍與各項教學、生活設施的啟用狀況後,鍾副部長實地走訪指揮部大樓與教學大樓,關心官兵工作與生活情形,以及學員上課狀況,並針對營區啟用及整備提出建議與工作指導。 鍾副部長表示,砲訓部剛搬遷至新營區,需展開長期規劃與建設,指揮官與規劃單位應仔細盤點各項需求,並思考、研討尚待解決的問題,確保未來能滿足教學與訓練需求;同時,應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目標,依時程管制進度,明確區分所屬各單位責任與分工,並定期召開檢討會議,以落實新營區的建設、推展。 鍾副部長指出,近年陸軍多項新式武器裝備陸續成軍,加上無人機運用普及,使整體戰術戰法持續演進,從基層營連級、聯兵旅到作戰區,各層級作戰態樣皆與以往不同。身為砲兵幹部,更應與時俱進,前瞻未來戰爭型態與環境,並掌握敵軍組織編裝及裝備應用發展趨勢;在教學訓練上也必須有前瞻的長遠規劃、導入新思維,讓教訓內容能更貼近未來作戰需求,為國軍戰力奠定堅實基礎。【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4日 -
登步島大捷76週年祭祀典禮 緬懷先烈精神(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6日電)為紀念登步島大捷76週年暨登步部隊77週年隊慶,陸軍裝甲第584旅今日於忠烈祠舉行祭祀典禮,由總統府戰略顧問霍守業一級上將率中華登步戰友協會成員,並與旅長周少將及各級幹部、官兵代表共同向英勇殉國的登步先烈致敬,表達無限追思與崇高敬意。 典禮中,全體官兵肅立默哀、獻花致祭,氣氛莊嚴肅穆。霍一級上將代表全體登步戰友表達對先烈的崇敬與感念,期盼官兵延續前輩「犧牲、團結、堅守」的精神,堅定守護家園的信念。 周旅長致詞時表示,登步島大捷是奠定國家安全的重要里程碑,正因先賢先烈不畏艱險、浴血奮戰,方有今日安定的生活。他勉勵全體官兵珍惜和平成果,秉持前輩精神持恆勤訓精練、堅守崗位,矢志成為國家與人民的守護者。【部隊頻道】 114年11月06日 -
國防大學與中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雙邊學術研究交流(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5日電)國防大學今日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簽署「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由校長劉志斌上將與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雷祥麟代表雙方,正式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共同推動雙邊學術研究與交流。 劉校長致詞時表示,中研院是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其中「近代史研究所」的成立迄今已有一甲子,為歷史學術研究的重鎮,出版過不同的主題系列專書,展現出充分的研究能量與學術成果;而國防大學則致力於培養具備軍事專業與人文素養的重要幹部,並積極推展跨領域學術交流。 劉校長指出,今日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締結策略聯盟,未來將從檔案、圖書以及學術等三個面向,推動交流合作與成果分享,期盼既有的基礎上,深化夥伴關係,開創新局;另感謝近代史研究所對於推動雙邊交流合作的支持,期許未來合作順遂,共同建立多元的學術研究環境。【部隊頻道】 114年11月05日 -
賴總統勗勉救災部隊 肯定展現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軍聞社記者陳彥樺桃園4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前往桃園武漢、龍駒及龍蟠營區勗勉北部地區救災部隊,感謝國軍協助救災,展現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拯救生命並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是一道重生的光,令國人欽佩、也引以為榮。 賴總統先後前往陸軍特戰指揮部、33化學兵群、53工兵群,除觀賞救災紀實影片,以及聆聽官兵救災心得分享,也致贈手寫感謝卡片,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 賴總統勗勉時表示,這次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溢堤,不僅造成人員傷亡、失蹤,許多街道及家戶也都覆蓋滿汙泥,是臺灣幾十年來少見的重大災情。災後的救災及復原工作,除了受災民眾自力救濟,還有國軍和鏟子超人兩股力量;鏟子超人當中也有許多是國軍弟兄姊妹,要向全體國軍表達由衷感謝,大家都以國軍為榮。 賴總統說,聽完陸軍特戰指揮部、33化學兵群及53工兵群等弟兄姊妹分享投入救災的經驗後,十分感動與欽佩,也充分感受到大家擁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即使與災民素不相識或從未去過花蓮,不過看到花蓮的嚴重災情,大家都燃起一份投入救災的愛心。 賴總統指出,在營官兵接受上級指令前往救災是職責所在,但有些官兵是在休假期間自發前往災區當鏟子超人;有人的家人離世不滿百日、也有人尚在婚假期間,但都毅然投入救災工作,十分了不起,令人欽佩、感動和感激。 賴總統提到,此次投入花蓮救災的國軍弟兄,有許多來自花蓮,家園也是受災戶,但在第一時間卻選擇前往救助他人,這種精神令人敬佩;今日透過與官兵座談與經驗分享,更為國軍感到驕傲。 賴總統說,國軍工兵群是「黑暗騎士」,而化學兵群是一道「重生的光」,不僅照亮黑暗,也帶給人民希望;特戰部隊則肩負搜尋失蹤者與救援民眾的任務,可說是「救命英雄」。其實國軍不分軍種都包含這些角色,大家都是黑夜騎士,也是重生的光。每個部隊在投入救災時,都是在拯救生命、重建家園,希望讓受災民眾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正因這份愛心與真誠投入,讓國人對國軍更加欽佩。 賴總統表示,自己在服役時期即見證國軍協助民眾的身影,從早期農忙助割、割稻到各種天災地變都可看到國軍的身影,幾十年來臺灣社會形成了「國軍愛民、民眾敬軍」的文化,在國際間實屬少見。並提到,如同保防官稍早分享,有許多受災民眾讚許國軍為英雄,叮嚀國軍注意安全、勿過於勞累,這些溫暖的問候也展現人民對國軍的深厚情感,值得國軍珍惜。 賴總統強調,身為總統、三軍統帥,一定會充實國軍裝備、照顧官兵生活。從蔡前總統開始,為國軍提高薪水及加給,「興安專案」推動營舍改建,在今年更增加100多億為國軍加薪,未來每一年都要讓大家無後顧之憂。救災視同作戰,國軍分工合作,完成救災,人民會支持;當國軍站在第一線,守護國家安全,人民也不會袖手旁觀,加入守護國家行列。 包括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諮詢委員劉得金、副秘書長李問、國防部軍備副部長鍾樹明上將、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作戰區指揮官陳文星中將等亦陪同出席是項行程。【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4日 -
M1A2T戰車成軍典禮 賴總統:傳承登步精神守護國家主權(軍聞社記者陳彥樺新竹31日電) 賴清德總統今日前往新竹湖口營區,主持「陸軍裝甲第五八四旅聯兵三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賴總統致詞時強調,新興單位的成軍是國軍邁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的重要里程碑,並重申唯有實力能帶來和平,期勉官兵發揮不對稱作戰精神,落實「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整體戰略,傳承「登步部隊」精神,共同守護國家。 典禮上午於湖口營區舉行,賴總統抵達時,首先接受鳴放21響禮砲之隆重軍禮。隨後,賴總統宣布成軍令,並進行新、舊戰車部隊任務交接儀式及校閱部隊。 賴總統致詞時,首先對官兵正式成軍、展現高昂士氣,他與全體國人都感到驕傲。賴總統肯定五八四旅聯兵三營是全軍第一個換裝M1A2T戰車的單位,從赴美培訓、接裝、專長訓練到射擊驗證,並在初始戰力評鑑中獲得佳績,充分展現裝甲部隊優異的訓練成果。更感謝官兵弟兄姐妹發揮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通過重重考驗與挑戰,順利完成任務。 賴總統指出,新興單位的成軍,是全新的挑戰,更是展現國軍邁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的重要里程碑。賴總統表示,國軍有新的裝備與科技,更要透過新的訓練及思維,發揮不對稱作戰的精神,才能有效提升戰力、落實「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整體戰略。 賴總統強調,強化國防是為了保家衛國,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因為,只有實力才可以帶來真和平,簽訂一紙和平協議無法帶來和平,接受侵略者的主張、放棄主權,更無法達到和平。 賴總統重申,我方立場是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並堅決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反對「一國兩制」。因為我們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臺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 賴總統指出,臺灣人民守護主權,維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不該被視為挑釁,而「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他也提到,不只是臺灣,區域周邊國家也都在提高國防預算、加速軍備投資,目的就是為了要確保區域的穩定安全。 最後,賴總統分享他與五八四旅的緣分,其前身二八四師,是他當年在金門服役時的單位。賴總統期勉官兵,傳承「登步部隊、國家主權、由我守護」的精神,共同守護國家,保護人民。 今日典禮,包括總統府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諮詢委員劉得金、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輔導會主委嚴德發、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六軍團指揮官陳文星中將及五八四旅旅長周少將等均陪同出席。【最新動態】 114年10月31日 -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 強調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9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11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向晉任人員與眷屬表達誠摯祝賀,期許晉任將官持續帶領部隊前進,貢獻專業與力量。 賴總統首先向晉升少將的梁庭蔚、李振華、胡志華、羅偉中與寶眷們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他表示,晉任將官除了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未來新責任、新使命的開始,期許晉任官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我,持續帶領部隊前進,為國軍、為國家、為民主自由貢獻專業與力量。 賴總統表示,梁將軍在樺加沙颱風救災期間,全程協助執行任務、整合地方聯繫,盡忠職守;李將軍在空作部任內,負責兵力派遣與航線設計,成效卓著;胡將軍是幻象戰機單機性能展示飛行員,多次參與國際交流,表現優異;羅將軍在國防大學督導招生與課務等改革,成績良好,四位將軍都是官兵的學習典範,也是國軍的中流砥柱,非常感謝各位的付出。 賴總統說,上個月,樺加沙颱風對花蓮造成嚴重災情,國軍第一時間投入救災、深入山區部落,協助清淤、消毒等工作,讓居民能夠早日重建家園,這些辛勞彰顯了「守護人民、服務人民」國軍重要的精神,他要再次向全體國軍弟兄姐妹致上最高謝意。 賴總統強調,當前,中共持續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灰色地帶侵擾,不僅對我們的國防安全造成壓力,也對區域的和平及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威脅,因此,臺灣除了要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更要堅定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臺灣強化國防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維持現狀、守護民主與生活方式。 賴總統進一步表示,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國軍要持續提升不對稱戰力,導入先進科技與裝備,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他也期勉各位將軍及國軍幹部共同為這個目標一起努力,並落實到國軍各部隊,唯有以實力守護和平,臺灣才能穩定前行。 賴總統也感謝所有寶眷們的付出,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國軍永遠是人民最堅實的後盾,讓政府與官兵共同努力,讓國防更堅強、讓臺灣更安全,再次感謝各位的努力和貢獻。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上將、國防大學校長劉上將、陸軍司令呂上將及空軍司令鄭上將等均在場觀禮。【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9日 -
國防大學赴花蓮舉辦招生說明會 深化青年從軍認識與推廣招募(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8日電)國防大學今日由校長劉上將率領理工、管理及政戰學院等基礎學院院長以及專業招生團隊,前往花蓮地區實施招生說明會,除向地區師生與家長介紹各系所特色、教學資源外,同時也說明入學管道與甄選流程。 劉校長首先感謝四維高中、海星高中、花蓮女中、花蓮高工、花蓮高農、花蓮高商、花蓮高中以及慈大附中等校,長期支持國軍人才招募政策,他說,國防大學身為國軍最高軍事學府,致力培養優秀的軍官幹部,期盼透過招生說明會及座談交流,使師生與家長對軍事院校有更全面的認識,鼓勵更多青年投身國防志業。 四維高中蔡校長指出,四維高中長期推動國防教育,成效卓著,透過與軍事校院交流與互動,能讓學生更清楚瞭解各種入學管道與升學途徑,幫助有志報考的同學提早準備、找到最合適的發展方向,進而提升意願與報考成效。 說明會也安排績優校友分享從軍經驗與職涯發展,讓與會者更深入瞭解國防大學的培育理念與就學優勢,不僅深化國防大學與地方學校的交流合作,也使未來招生與青年招募奠定良好基礎。【部隊頻道】 114年10月28日 -
總統視導「陸勝操演」 肯定國軍捍衛國土決心(軍聞社記者王進福嘉義28日電)總統賴清德今日前往嘉義地區視導國軍「陸勝1號操演」,除代表國人向國軍致敬與感謝,肯定國軍不畏烈日、風雨長時間訓練,充分展現了堅毅不拔的戰鬥精神與專業素養,並強調未來政府會持續支持國軍的建軍備戰工作,唯有積極投資國軍,厚植國防實力,才能真正確保臺海的和平與穩定。 賴總統上午在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劉得金、國防部長顧立雄、陸軍司令呂上將、教準部指揮官俞中將、第五作戰區指揮官李中將、234旅旅長蘇少將等人陪同下視導「陸勝1號操演」,依序前往統裁部、234旅指揮所及聯兵1營指揮所,聽取單位簡報、快速決策與同步程序等演練,頒發加菜金慰勉操演官兵辛勞;並於午間與操演官士兵一同享用加熱式餐盒。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能來瞭解「陸勝1號操演」實際情況,首先,他要代表全體國人向國軍官士兵同仁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感謝。各位在烈日、風雨與長時間訓練中,都是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充分展現出堅毅不拔的戰鬥精神以及專業素養。 總統指出,「陸勝」兩個字寓意陸軍致勝、決戰致勝;陸軍整合過去「長泰」、「長青」、「長勝」三項演習,不僅名稱更新,更以全新的架構與理念出發。 總統進一步指出,24小時晝夜不間斷的演練非常辛苦,但透過實兵實裝、自由統裁、實際對抗的方式,可以驗證部隊在極端狀況下能否靈活指揮、迅速應變,這就是這次操演最重要的意義。這次操演落實了「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從以下三點更展現出國軍全面提升戰力的決心。 第一,訓練務實,思維創新。在操演中讓官士兵在接近真實戰場的環境歷練本領,強化臨機應變與持續作戰能力,這正是「帶著敵情練兵」的重要體現。 第二,裝備及科技持續整合與進步。這次操演運用無人機、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系統)等新式裝備,建構出從偵察、指管到打擊的完整擊殺鏈;同時我們驗證跨軍種的協同作戰能力,充分展現出現代化、聯合作戰的堅實戰力。 第三,不對稱作戰與逐次抵抗。各級指揮官都依據「削弱戰略」的指導構想,靈活運用兵力與火力,讓每一次操演都成為真正的實戰驗證。 「各位弟兄姐妹,你們不分晝夜、披星戴月完成每一個階段,大家都辛苦了。」總統特別感謝每一位官士兵同仁的努力,官兵的汗水與堅持就是守護國家的力量。他看到大家在操演中的精神與表現,充滿信心,非常感謝各位。 總統強調,未來政府會持續支持國軍的建軍備戰工作,因為和平協議不會帶來和平,接受侵略者的主張也不可能達到和平;只有堅定反併吞、反侵略的決心,積極投資國軍,厚植國防實力,才能真正確保臺海的和平與穩定。也期勉大家繼續為守護國家努力,國家安全需要每一分力量,而國軍值得我們最優質的投資。【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8日 -
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 深化創新韌性思維(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3日電)國防大學今日於復興崗校區舉辦「第28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由校長劉志斌上將主持,邀請國內各個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與會,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透過與會專家學者的研討,激發前瞻且務實的思維,進而建構長久可恃、並具韌性的國防戰力。 研討會區分為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兩階段,首先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重禮以「臺灣民眾孤兒心態之概念與量測」為題演講,從「被國際拋棄的焦慮」與「對盟友支持的不確定感」兩面向出發,剖析民眾對臺灣在國際處境中所感受到的外交孤立感,並進一步說明這種孤立感如何影響我國的外交思維與安全政策走向。 論文發表則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區分5個場次、異地同時舉行,分別探討「韌性社會中的軍事傳播:媒體、輿論與認知作戰的挑戰」、「國防安全韌性與AI科技運用」、「軍隊助人工作的創新與展望」、「軍事應用藝術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思維」、「共軍多域作戰能力與創新應用」等5個議題,共計發表15篇研究論文,橫跨應用藝術、政治、新聞、中共軍事、心理與社工等領域,兼顧理論與實證研究,從多元的角度,研析國防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同時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進一步強化整體國防的韌性與永續性。 劉校長致詞時表示,在當前快速變遷的安全環境中,國防體系與社會結構皆面臨嚴峻挑戰,從傳統軍事威脅到非傳統安全問題,都需要以跨領域的視野,尋求解決方案。 劉校長指出,國防安全不只是依靠國軍,更有賴全民的共同信念與團結力量的發揮。劉校長舉例,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除各地大量民生物資的捐助,更有「鏟子超人」自發性地前往災區協助清理重建,這份跨地域、跨社群的互助精神,正展現出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劉校長強調,軍事社會科學的價值,不僅提升戰略思維與作戰能力,更在於整合跨領域的資源,從軍事、社會、政治、科技、心理以及藝術等面向建構韌性基礎,將國防韌性的概念由部隊向外延伸至社會層面,促使全民形成共同的防衛意識與支持系統,進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成形,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3日 -
空軍前瞻建軍及科技趨勢學術研討會 深化國防科技發展根基(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2日電)空軍司令部今日舉辦「114年前瞻建軍規劃及科技趨勢學術研討會」,由司令鄭榮豐上將主持,邀請國家安全研究院、國防大學及各領域專家學者與會,以「科技空軍」為主軸,聚焦未來作戰趨勢與新興科技發展,藉由學術交流與政策研析,拓展建軍視野,精進前瞻規劃能量。 研討會共分四個場次,主題分別為「少子化對空軍建軍的影響」、「電磁頻譜作戰的演進與未來挑戰」、「太空科技與國家安全」及「人工智慧驅動防衛:重新定義戰場節奏與攻防態勢」,邀請國家安全研究院王占璽博士、杜貞儀博士,以及成功大學莊智清博士與吳士駿博士分別主講,內容涵蓋人力調整與培育策略、電磁頻譜運用與反制思維、太空作戰布局及AI決策應用等議題,展現科技創新對未來戰爭樣態的深遠影響。 鄭司令致詞時表示,在全球少子化、AI科技快速發展與電磁頻譜、太空等新興領域納入軍事運用的情勢下,空軍在建軍規劃上面臨多重挑戰,唯有不斷吸收新知、掌握國際脈動,才能在變局中搶得先機、保持優勢。他指出,本次研討會藉由專家學者的深度剖析與建言,期能使空軍對未來敵情威脅與科技趨勢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施政方向,強化「堅實戰力」與「防衛韌性」。 鄭司令強調,借鏡俄烏戰爭可見,先進科技已徹底改變傳統作戰模式,未來戰場決勝關鍵在於人工智慧運算、太空通訊與電磁頻譜整合運用。他期許空軍各階幹部能藉此研討會拓展思維、勇於創新,為建構不對稱作戰優勢奠定基礎。此外,會場並展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及「國防先進科技研究計畫案」等13項合作成果,展現軍民科研合作能量,深化國防科技發展根基。 鄭司令最後感謝各界先進蒞臨指導,期盼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進的研討成果,為空軍未來建軍備戰注入新動能,強化國防安全與科技整合能力,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