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中共" ,結果共:141筆
-
監察院赴國防部巡察 關注建軍備戰與國軍施政成效(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4日電)監察院今日赴國防部實施「114年中央聯合巡察座談」,國防部長顧立雄感謝監察委員長期關切國防施政,並實地巡察三軍部隊,瞭解國軍建軍備戰及國防施政成效,對於國軍整體戰力的提升與推動國防事務,助益甚多。 監察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集人林文程、司法及獄政委員會召集人高涌誠,以及賴鼎銘、王美玉、葉宜津、范巽綠、蔡崇義、蕭自佑、鴻義章、賴振昌、林郁容、田秋堇、紀惠容、葉大華、施錦芳、張菊芳、王幼玲、王麗珍、林盛豐等委員一行,上午蒞抵博愛營區座談;會中透過專題簡報,使監委瞭解國防施政工作執行現況,也針對相關議題,聽取委員的建言,進行研討。 顧部長特別感謝監察委員們撥冗前來國防部,提供寶貴建言;並強調,中共近年不斷加大對我灰色地帶襲擾,臺海局勢持續升溫,其中,包括大規模軍演以及閱兵展示的軍事裝備與武器等,都對區域和平穩定形成嚴峻挑戰。基此,國軍今年的「漢光41號演習」,已將貼近實戰軍事思維,轉化為具體行動,展現在國人面前;特別是俄烏戰爭後,包括無人機運用、強化防衛韌性等,都成為我國建構不對稱作戰國防戰力重要的一環,因此,國軍會持續精進,積極推動國防現代化,強化國軍戰力。 林召集人則指出,監察委員長期關注國防事務,此次特別辦理聯合巡察座談,多位委員也充分參與,與國軍高階幹部進行意見交流,展現對國防議題的高度重視。賴總統上任後,將國防視為重要施政重點之一,期盼透過此次的簡報與意見交流,提升國防施政成效,增進國人對國軍的信心。【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4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4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8架次(逾越中線進入西南及東部空域6架次)及共艦5艘、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4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8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6架次)及共艦6艘、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3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2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8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12架次)及共艦7艘、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2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1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9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17架次)及共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1日 -
中共軍機艦擾我周邊海空域 國軍嚴密掌握適切應處(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0日電)國防部今(20)日表示,自下午2點54分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0、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4架次出海,其中16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部、中線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聯合戰備警巡」之名,騷擾我周邊空、海域。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0日 -
國防大學「中共軍力現代化研討會」 研析趨勢強化國防整備(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0日電)國防大學今日在復興崗校區辦理「2025中共軍力現代化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論文,針對中共軍力現代化對區域安全的影響深入交流,期能藉專業建言,強化國防事務效能。 研討會由校長劉上將主持開幕儀式,他表示,面對國際局勢快速變動,AI技術在軍事上的快速普及,已明顯改變作戰型態,而中共擁有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的高度占比,並透過軍民融合加速AI軍事技術與武器研製,使區域情勢更具不確定性。劉上將特別感謝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與印度等國的八位國際學者遠道出席,使此次研討更具深度與國際視野。 本次研討會規劃兩大核心主題,上午場次以「共軍AI技術創新的發展與運用」為主,由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黃介正理事長主持,發表四篇論文,內容涵蓋共軍智能化、印度對共軍無人化作戰作為、共軍對智能化戰爭看法及AI模型在軍事領域應用等議題;下午場次則由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委員主持,以「川普政府對印太安全的影響與展望」為題,發表三篇論文,聚焦共軍近期海上演訓、美國印太同盟關係,以及中共對美軍事反制作為等面向。 會中共發表七篇論文,內容深具觀察價值,從共軍技術革新、智能化能力,到近年海上行動與美國區域政策等層面,均進行全面分析,藉由與會學者的交流討論,對提升掌握中共軍力發展動向與評估區域安全情勢,具重要助益。 劉上將指出,此次研討議題涵蓋智能化作戰能力、無人化戰力發展、美國印太同盟調整,以及共軍近期海上行動等內容,均與目前區域情勢密切相關,他強調,面對中共軍力現代化的持續推動,必須以前瞻視角掌握其技術進展與戰略意圖,並透過跨國學術合作強化分析與研判能力,作為國防整備的重要參考。【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0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0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6架次(其中逾越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南空域計13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0日 -
行政院114年動員會報 檢視年度動員工作成效(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9日電)行政院今日召開民國114年動員會報,由行政院長卓榮泰主持,國防部長顧立雄、中央各部會首長及縣市代表與會,共同檢視年度動員工作成效,並研討相關議題,使國家動員準備工作更臻完善,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內外部挑戰。 會議首先播放年度動員紀實影片,回顧一年來動員工作的實況與成果。隨後,卓院長頒獎表揚在「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的「兵棋推演」及「綜合實作」、以及「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動員業務訪評」等項中表現傑出的特優單位,並對動員準備事務績優人員與有功單位表達高度嘉勉。 卓院長致詞時首先感謝中央與地方政府、以及民間團體過去一年來,透過多項演習演練任務的完成,顯著提升了國家動員準備與整體防衛的韌性,並強化了國人的安全意識。 卓院長指出,面對中共持續以灰色地帶、資安攻擊、錯假資訊傳播及認知作戰等方式威脅臺灣安全,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複合式天災加劇,必須提高警覺與執行力。他強調,今年除了持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精進能力運用、物資儲備、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等工作外,更要透過城鎮韌性演習模擬實境,強化政府與民間的協作能量,建構中央與地方完善的應對機制。 會中,卓院長特別針對「116至117年度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綱領」進行審議,並經決議照案通過。卓院長強調,未來的演練將朝「實人、實地、實物、實景、實作」的目標前進,並進階至「沒有劇本、沒有事前準備,僅有現場框架」的更真實狀態,以真正建立全民基本的防衛意識,讓所有參與者清楚瞭解自身角色、團隊功能及合作模式。 顧部長則在會中感謝各部會對動員準備方案擬定的全力配合。他指出,將透過逐年擴大驗證的「城鎮韌性演習」,深化動員準備方案的驗證事項,讓國人習慣擴大驗證作為,進一步提升全民風險意識與國家韌性。 顧部長並說明了明年度全民防衛動員演習的策進作為,包括將演習天數增加為兩日,其中一日濃縮為兵棋推演,第二天則採更實際的作為,貼近臨時狀況的發布,並結合中央聯合應變中心的開設。他要求,明年度擴大之城鎮韌性演習,應結合「漢光演習」,請中央與地方政府全力協助驗證,持續提高全社會防衛韌性。 最後,卓院長重申,近年來區域安全風險持續升溫,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應積極落實各項動員法令、計畫、訓練及演習,確保在緊急危難時能及時動員、及時應變。他引用賴總統的國慶演說強調:「實力不只要透過軍力,也要透過全社會的韌性」,並要求行政團隊堅守守護國家的信念,拿出積極任事的決心,持續精益求精,使動員工作在更有規律、有計畫、累積更多經驗的過程中,應對所有天災與緊急事變的來臨。【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9日 -
顧部長:理念相近國家應阻止戰事 維持區域和平穩定(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9日電)針對共軍在黃海等處進行軍事活動,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應,面對中共軍事擴張,理念相近國家都設法阻止戰事,維持區域和平的穩定現狀,確保其核心利益。 顧部長表示,不論是在南海,或者是面對臺海,乃至於整個印太區域,不要動輒以武力來解決爭端,應該要放棄所有以武力來解決事情的這種思維。如果中共不斷軍事擴張,動輒要以武力來併吞臺灣,他認為理念相近的各個國家,都會感覺到事態嚴重,然後起而設法阻止戰事,維持區域和平的穩定現狀,維持各國認為應該確保的核心利益。 針對國防部內部清查共諜案,顧部長回應,此案是國軍內部查核時發現,國防部對此感到遺憾,也凸顯中共對我國的滲透作為日趨嚴重,國軍積極採取相關因應作為,例如加強保防教育,並對接觸機密人員加以查核等。 關於《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動用第二預備金,顧部長表示,此手冊主要是參照包括瑞典、芬蘭、捷克、愛沙尼亞等相關國家都有普發紙本全民指引;我國推出手冊後也獲得好評,為了弭平數位落差,及國人在緊急狀態或重大災害情況下,確保國人財產、生命安全,國防部以公開招標方式辦理手冊紙本普發相關作業,並沒有任何規避立法院審查的情形。【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