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光復" ,結果共:77筆
-
亞洲冬季聯盟邀營長共同開球 感謝官兵救災付出(軍聞社記者林庭暉15日電)2025年亞洲冬季棒球聯盟今日晚間於高雄澄清湖球場盛大開幕,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特別邀請陸軍54工兵群戰工營營長游晴文中校,代表所有投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救災任務的國軍官兵,在開幕儀式登上打擊區參與開球,向官兵長期以來守護家園、聞聲救苦的犧牲奉獻,致上最高敬意與感謝。 54工兵群營長游中校與所屬官兵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期間,操作重型機具前往支援災後復原任務。他表示,能在棒球賽事上參與開球儀式擔任嘉賓,不僅是對所有參與救災人員的最高肯定,更提升官兵同仁的士氣與榮譽感。 游營長說明,今年教師節前夕,單位收到上級命令後,便立即動員官兵、整備大型工兵機具,出發前往光復鄉支援災後復原工作,並且日夜協助災區清理淤泥、大型廢棄物,盡全力協助道路搶通、協助受災居民恢復家園;救災期間,居民們的一聲加油、一句感謝,也讓他感到窩心與感動。 2025年亞洲冬季棒球聯盟系列賽事匯集日、韓及中華職棒年輕選手,旨在提供實戰磨練舞台並促進國際交流,今年集結臺、日、韓共五支球隊進行對戰,自即日起將分別於高雄澄清湖棒球場及嘉義市立棒球場,進行包含季後賽在內44場熱血賽事。【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5日 -
光復鄉緊急撤離因應馬太鞍溪新堰塞湖發布紅色警戒,光復鄉於13日下午1點起宣布停班停課。國軍第二作戰區立即派遣7輛中型戰術輪車,協助地方政府緊急撤離民眾前往收容所,確保生命安全。(軍聞社蔡枋澐)【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3日 -
第二作戰區機動應變 強化災情掌握與兵力派遣(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2日電)因颱風帶來的雨勢導致馬太鞍溪溢流,大量泥流湧入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啟動應變作為,進行相關調度,協力地方政府防範災情擴大,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為即時統籌兵力,有效整合資源,第二作戰區下午將光復糖廠前進指揮所轉移至鳳林國中活動中心,作為主要指揮據點,藉此強化災情掌握、通報協調及現地應變能量,並同步派遣預置兵力至萬榮鄉公所待命災後復原工作,確保災防任務即時有效執行。 第二作戰區指出,目前馬太鞍溪溢流造成的積水與泥流尚未退去,暫不具備進行復原條件。待溪水退至可見河床後,確認安全無虞,將立即投入清理與修復行動,協助地方加速恢復正常生活。 第二作戰區強調,面對天災威脅,部隊以最嚴謹的態度,在確保官兵安全為前提,全力投入各項災防準備,並持續掌握颱風動態與降雨變化,滾動檢討兵力配置及支援任務,確保任務執行迅速且周延。【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2日 -
第二作戰區強化災防整備 落實超前部署(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1日電)因應「鳳凰」颱風挾帶強風豪雨來襲,國軍第二作戰區昨(10)日晚間配合花蓮縣政府啟動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今日依據縣府兵力申請,持續派遣兵力與車輛,強化災防整備工作,落實超前部署,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第二作戰區依據花蓮縣府兵力申請,支援光復、秀林、卓溪、鳳林、萬榮、玉里及富里等7個鄉鎮,共25處災防重點區域,派遣兵力235員及海軍陸戰隊指揮部AAV7等各式戰術輪型車輛,執行預防性撤離、預置兵力及物資運送等任務。 第二作戰區表示,面對颱風威脅,部隊秉持「救災視同作戰」的精神,全力投入防救災任務,強化聯繫與跨單位協調,確保任務執行迅速周延;並同步預劃後續災後勘查與復原工作,展現國軍全時守護家園的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1日 -
第二作戰區協助潛勢區民眾撤離 確保生命財產安全(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0日電)因應「鳳凰」颱風逼近,花蓮光復鄉決議提前啟動預警性撤離計畫,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接獲光復鄉公所兵力申請後,立即派遣官兵與車輛支援,協助執行撤離、物資運送等災防整備任務,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第二作戰區上午派遣55名兵力及13輛中型戰術輪車,集結於光復糖廠大客車停車場,並配合地方政府,優先針對行動不便之老弱婦孺實施預警性撤離;同時在馬太鞍長老教會、富源國中及西富國小設置沐浴站,提供民眾及官兵盥洗休整,落實後勤支援。 第二作戰區表示,國軍秉持「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原則,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及各單位密切協調,強化災前整備與民眾撤離作業,以行動守護家園安全,確保民眾平安度過颱風威脅。【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0日 -
第二作戰區災防整備因應「鳳凰颱風」來襲,海軍陸戰隊指揮部10日下午派遣2輛AAV7兩棲突擊車,進駐花蓮光復糖廠,待命執行災害防救任務,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軍聞社蔡枋澐)【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0日 -
顧部長表揚樺加沙颱風救災有功官兵 肯定愛民助民精神(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5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下午於國防部博愛大樓主持「樺加沙颱風救援有功官兵」表揚大會,親自頒發救災紀念章予陸、海、空軍等101位官兵代表,表彰他們在颱風侵襲期間,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展現國軍「保國衛民」的核心價值。 為表彰救災官兵在崗位上克盡職責,給予國人全方面的守護,顧部長親自為101位救災官兵代表頒發「0924樺加沙颱風國軍救災紀念章」。此次紀念章以圓形徽章為主體,中央刻劃軍人背負受災民眾、全力搶救的身影,搭配颱風渦旋與群山背景,象徵「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的精神。 會中,除官兵代表發表救災感言,光復鄉民眾代表亦上台致詞,表達對國軍最深的感謝。來自光復國小的馬惠珠女士,其住家遭洪水吞噬,淤泥深達60公分,她特別感謝花防部指揮官在勘災後立即指派國軍弟兄,並結合「鏟子超人」的義舉,才能迅速完成清淤。花蓮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接著表示,學校在國軍攜帶重型機具與各界義助團體進駐後,僅21天就奇蹟似地讓學生們重返校園,這份重生的力量來自「全民一心」的團結,也來自國軍弟兄的不畏艱難,官兵不只是災害救援的英雄,更是光復鄉民和所有學子們心中的榜樣。為展現軍民深厚情誼,陳校長也特別回贈一頂帽子予陸軍步兵101旅陳保宏士官長,呼應陳士官長在救災期間贈帽予當地小朋友的善舉,象徵「希望的傳遞」,展現軍民深厚情誼。 顧部長致詞時表示,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國軍立即啟動應變機制,第2作戰區指揮官立即指揮部隊投入救援;隨後第3、4、5作戰區亦採梯次輪替方式增援,與熱心民眾組成的「鏟子超人」共同攜手,秉持「救災視同作戰」與「使命必達」的精神,使災害被控制在最小範圍。 顧部長感性地對現場官兵說:「因為有你們,即時馳援,苦民所苦,才能使災害被控制在最小範圍;因為有你們,跨區增援,分秒必爭,才能在最短時間內讓民眾回復正常生活;因為有你們,通宵達旦,持續投入,以行動展現『軍民同心,守護家園』的真諦。」 顧部長也特別表揚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例如,前陸軍蘭指部義務役呂承恩一兵,放棄了退伍前的十天積假,自願跟著部隊前往光復鄉救災,並發揮外語專長協助國際記者報導;陸軍步兵101旅陳保宏士官長,在完成一天辛勞的任務後,將自費購買的迷彩叢林帽贈送給當地小朋友,這個溫暖的舉動,象徵著國軍對國人無聲卻堅定的承諾。顧部長強調,每位救災官兵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克盡職責,期勉全體官兵持續向國人傳達「肩並肩,就有無限力量」的意念,給予國人全方面的守護。 表揚大會中,除由心戰大隊施崴竣少校獻唱自創曲「守護的光」,同時亦播放軍聞社製作的救災紀實影片,重現官兵深入災區、執行任務,以及光復鄉民致謝的感人畫面,顧部長更帶領與會貴賓,參觀「0924樺加沙颱風救災紀實」攝影展。展出內容區分「即時馳援,苦民所苦」、「跨區增援,分秒必爭」、「通宵達旦,保國安民」、「肩並肩,就有無限力量」等8大主題,真實記錄了國軍與民眾攜手重建家園的每一刻。【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5日 -
國際獅子會慰勞花東救災官兵 肯定國軍守護家園辛勞(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30日電)花蓮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日前發生溢流災情,花東地區部隊第一時間投入災害救援任務,全力協助地方防救災工作。為慰勞官兵辛勞,國際獅子會300E-1區敬軍委員會昨(30)日晚間特別前往花東地區,慰問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及陸軍臺東地區指揮部官兵,並致贈慰勞金,感謝國軍即刻投入救援行動,展現無私奉獻與大愛精神。 敬軍委員會由執行長王俊雄率團,包括榮譽顧問林子雲、公關長林詩瑋及公關秘書黃善喻等敬軍代表,在臺南市軍人服務站站長劉可雲陪同下前往花東地區,受到花防部指揮官劉中將等幹部熱情接待,同時代表國軍官兵感謝國際獅子會長期以來對國軍的支持與關懷。 王俊雄執行長致詞時表示,國軍是安定國家的堅實力量,特別在近期「樺加沙」颱風襲臺期間,花東地區官兵第一時間展現專業與效率,充分體現平時訓練成果與軍人保國衛民的天職。 劉指揮官指出,花東地區重建之路還有很多挑戰,感謝各界對國軍的溫暖支持與鼓舞。花防部及東指部將與鄉親們共度難關,攜手鄉親投入災後復原,共同守護花東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部隊頻道】 114年10月31日 -
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 深化創新韌性思維(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3日電)國防大學今日於復興崗校區舉辦「第28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由校長劉志斌上將主持,邀請國內各個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與會,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透過與會專家學者的研討,激發前瞻且務實的思維,進而建構長久可恃、並具韌性的國防戰力。 研討會區分為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兩階段,首先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重禮以「臺灣民眾孤兒心態之概念與量測」為題演講,從「被國際拋棄的焦慮」與「對盟友支持的不確定感」兩面向出發,剖析民眾對臺灣在國際處境中所感受到的外交孤立感,並進一步說明這種孤立感如何影響我國的外交思維與安全政策走向。 論文發表則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區分5個場次、異地同時舉行,分別探討「韌性社會中的軍事傳播:媒體、輿論與認知作戰的挑戰」、「國防安全韌性與AI科技運用」、「軍隊助人工作的創新與展望」、「軍事應用藝術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思維」、「共軍多域作戰能力與創新應用」等5個議題,共計發表15篇研究論文,橫跨應用藝術、政治、新聞、中共軍事、心理與社工等領域,兼顧理論與實證研究,從多元的角度,研析國防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同時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進一步強化整體國防的韌性與永續性。 劉校長致詞時表示,在當前快速變遷的安全環境中,國防體系與社會結構皆面臨嚴峻挑戰,從傳統軍事威脅到非傳統安全問題,都需要以跨領域的視野,尋求解決方案。 劉校長指出,國防安全不只是依靠國軍,更有賴全民的共同信念與團結力量的發揮。劉校長舉例,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除各地大量民生物資的捐助,更有「鏟子超人」自發性地前往災區協助清理重建,這份跨地域、跨社群的互助精神,正展現出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劉校長強調,軍事社會科學的價值,不僅提升戰略思維與作戰能力,更在於整合跨領域的資源,從軍事、社會、政治、科技、心理以及藝術等面向建構韌性基礎,將國防韌性的概念由部隊向外延伸至社會層面,促使全民形成共同的防衛意識與支持系統,進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成形,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3日 -
三總與馬偕攜手合作 共建韌性醫療體系(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2日電)三軍總醫院與馬偕紀念醫院今日舉行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雙方就戰傷處理、災難應變、智慧醫療、預防醫學等多領域展開合作,透過醫療資源整合與技術交流,強化軍民醫療協作與應變能量。 簽署儀式由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見證,三總院長陳元皓少將與馬偕總院長張文瀚共同簽署,象徵軍民醫療攜手共建韌性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陳元皓院長表示,三總長年致力於軍陣醫學與災難應處機制,具備豐富戰傷急救與前線醫療經驗。此次合作除推動雙方在外科模擬訓練、AI心電圖分析、神經外科脊椎微創等領域深化交流外,亦強化在國際醫療援助、重大事件應變、預防醫學等層面的互動協力,展現國家醫療體系的快速動員與整合,進而提升在全球醫療援助上的協同能力。 陳元皓院長指出,在韌性國家醫療整備方面,三軍總醫院持續努力,已完成前進外科小組籌備與訓練,同時建設國軍外科模擬醫學訓練中心,提升自主訓練量能;另也積極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畫,以智慧醫療為推手,加速醫療轉型並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邁進。近期,國軍醫療體系也前進花蓮光復地區開設醫療救護站,為當地民眾提供即時醫療支援,並協助災後重建,全面提升災區的醫療照護能量。 陳院長進一步表示,三總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曾獲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首獎肯定,並名列《美國新聞週刊》「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前350名,未來將與馬偕醫院持續擴大師資交流與技術合作,推進軍民醫療融合,為國家健康福祉與防災醫療韌性建構堅實基礎。【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