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八軍團" ,結果共:25筆
-
急難救助陸軍第八軍團步兵第203旅林姓士官因公受傷,目前已返家休養。臺南市軍人服務站5日聞訊後由站長劉可雲代表軍友社黃理事長及簡秘書長前往林府關懷,並致贈慰問金;劉站長表示,將持續辦理官兵急難救助工作,國軍袍澤及家屬如遇到困難,會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慰問,如有疑難問題可透過軍人服務站,疏解疑難,希望讓官兵家屬能感受到部隊及軍友社的摯切關懷之情。(文:軍聞社吳東昇/圖:臺南市軍人服務站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11月05日 -
54工兵群初級防處輔導實務訓練陸軍54工兵群今日辦理初級防處輔導實務訓練,邀請「溫柔拾光諮商所」楊曜瑗心理師蒞臨授課,以「自我傷害辨識及處遇」為題,透過實務經驗分享,說明憂鬱情緒與自我傷害行為間的成因與關聯,帶領官兵破解常見迷思。(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10月30日 -
四支部彈藥庫心輔講座為提升官兵心理健康與工作效能,陸軍四支部彈藥庫日前舉辦「職場與家庭的平衡、組織與人事管理」主題心輔講座。活動由政戰處長盧中校主持,並邀請專業講師陳彥晞心理師進行深入淺出的分享,現場互動熱烈,氣氛溫馨,藉由活潑的講座為官兵建立正向的人生觀。(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提供)【部隊頻道】 114年10月24日 -
八軍團「干城盃」戰技競賽圓滿落幕 凝聚向心展現榮譽士氣(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2日電)陸軍第八軍團今日舉行114年「干城盃」戰技競賽決賽,來自各單位共10支參賽隊伍齊聚一堂、同場較勁;歷經連日激烈賽事,各單位展現平時訓練成果與團隊合作精神。最終,由43砲指部勇奪「干城盃」總冠軍,為單位贏得最高榮譽。 為強化官兵戰技,今年度陸軍第八軍團「干城盃」戰技競賽,共有「快速反應射擊」、「手榴彈投擲」、「武裝接力」、「無人機競賽」等項目,期透由分組競賽,鼓勵官兵強化體能戰技及本職學能,並激發單位團結與榮譽感、凝聚向心與提升士氣。 值得一提的是,為因應近年戰爭型態變化與威脅,今年度干城盃特別新增「無人機競賽」項目,參賽隊伍各派遣10員參賽者,測驗「精準控制、戰場穿越」等競賽項目,充分展現各單位積極強化無人機訓練與作戰應用。 競賽結束後,由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廖中將主持閉幕典禮,逐一頒發團體與個人競賽獎項,表揚在競賽中全力以赴、奮力拼搏爭取榮譽的官兵。其中,43砲指部榮獲「干城盃」總冠軍殊榮,並且額外摘下「無人機競賽」、「武裝接力」兩項單項冠軍,成績斐然;「快速反應射擊」、「手榴彈投擲」則分別由39化學兵群、機步333旅奪得,為單位爭取榮譽。 廖指揮官閉幕致詞時表示,平時落實駐地訓練,才能在競賽或戰時,將訓練成果轉化爲戰力。這兩日的競賽,正是在驗收大家平常訓練的成果,無論團體或個人是否有獲獎,所有同仁都能在這兩日的比賽中得到收穫,也和友軍單位彼此切磋、建立更深一層的友誼。 「體力就是戰力、戰力就是國力」廖指揮官強調,軍人必須具備有良好的體格,才能履行保家衛國的責任。舉辦體能戰技競賽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這一系列的戰技競賽,培養良好的運動風氣,達到促進身心健康,提升部隊戰力的目標。 「勝不驕,敗不餒」廖指揮官指出,本次競賽中,無論是參賽選手,或是加油團隊,都盡了最大的努力;運動精神除了競技之外,賽前的整備過程也很重要。唯有不斷的練習與準備,培養團隊默契,彼此相輔相成,才能在比賽中發揮堅強實力,並在無形之中提升單位的向心力和榮譽感。 最後,廖指揮官勉勵全體官兵,在返回單位後,應持續秉持運動家精神,在各自崗位上再接再厲,發揮更卓越的表現與團隊默契,讓整體戰力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2日 -
資通三大隊體能戰技訓練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陸軍「干城盃」戰技競賽,資通三大隊積極展開訓練行動,針對「手榴彈基本(野戰)投擲」、「無人機競賽」及「武裝接力」等競賽項目,進行密集且系統化的訓練,以提升體能戰技、無人機操作熟練度,期能在比賽中展現扎實戰技與團隊默契。(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9日 -
砲訓部參與社區健行活動 同樂展現軍民情誼(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南19日電)為促進社區交流、推廣健康生活理念,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日前參加臺南市關廟區新埔里辦公處舉辦健行活動,地方民眾與本部官兵齊聚蓮花池前廣場,在戰鼓社熱情表演後出發,沿途經新埔三街、四仙姑廟、新仁橋及關廟校區等地,步履整齊、笑聲洋溢,展現出軍民和諧、健康共融的活力風貌。 砲訓部指揮官李少將表示,國軍除肩負守護國家安全的使命外,更積極融入地方事務,本次活動各項活動促進交流與關懷,展現部隊溫度與專業形象;此次健行象徵軍民攜手、健康同行,也期勉所有參與者在生活中持續培養運動習慣,以健康體魄迎向人生挑戰與希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9日 -
賴總統再赴花蓮關心受災民眾 瞭解災後復原進度(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花蓮5日電)因應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地區重大災情,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再度前往花蓮瞭解災後復原進度,並前往和平街及佛祖街關心當地受災民眾。總統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四項工作包括掌握河川水流與水位狀況;暫時性堤防的建置;河床清淤工作及撤離與應變計畫,指示中央及地方相關負責單位共同合作,後續也必需持續進行側溝、淤泥和廢棄物清理;環境清潔消毒,以預防災後傳染病,並請相關單位將搜救6位失聯民眾列為最重要事項。 賴總統下午首先抵達「前進協調所」聽取總協調官暨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簡報,瞭解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情形、持續搜索救援情況,以及有關家屋、道路、側溝及下水道清淤和清理、水電修復、學校復原與復課安排、堤防及橋梁復原、災民收容及志工安排等情形,接著聽取花蓮縣縣長徐榛蔚簡報說明光復鄉災後復原情況。 賴總統說,明天就是中秋節,今天再度來到花蓮視察救災復原重建進度,以及瞭解中央如何更進一步與地方政府合作,與花蓮縣鄉親站在一起,解決此次災情。中央全力投入,行政院第一時間就在花蓮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由水利專家經濟部賴建信次長擔任總協調官,現階段則由政務委員季連成擔任總協調官。賴總統補充,季政委過去是八軍團指揮官,救災視同作戰,此次充分發揮功效,也很欣慰季政委的表現得到地方認同。此外,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白天透過應變小組指揮協調,晚上召開線上會議,因此,他與卓院長都充分掌握花蓮救災情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妥善進行後續工作。 賴總統進一步說明,中央投入多方資源,包括國防部多個作戰區工兵群、內政部消防署特種搜救隊、海委會海巡署都投入大量人力;經濟部調派重型機具及高壓清洗機;行政院東部辦公室及國軍則協調物資派送和民眾收容安置;衛福部在各地設立醫療站;交通部也安排多個免費接駁專車路線,提升災區交通運輸;臺鐵至10月15日每天加開8個列次,以因應花蓮救災的需求;環境部部長彭啓明也都站在第一線協調解決包括垃圾清淤堆置場等種種問題。 賴總統提到,馬太鞍溪的堤防除了做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安全保護措施,更重要的是河道深水槽的清淤工程,很高興聽到相關工程都有按照進度完成。另外,有關堰塞湖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內政部部長劉世芳正邀集所有的專家、學者持續監控,共同擬定後續解決之道。 賴總統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四項工作包括:第一,掌握河川水流與水位狀況;第二,暫時性堤防的建置;第三,河床清淤工作;第四,撤離與應變計畫。如果堰塞湖短期內無法徹底解決,則必須要從上述四面向加強,才能逐步降低堰塞湖警戒,讓民眾不再憂心,並承諾政府一定會妥善解決堰塞湖問題,也指示負責的相關單位,不管是中央或地方都要共同合作。 談及復課進度,賴總統認為,因為教育很重要,所以包括光復商工、光復國中、光復國小、大進國小,都將從線上恢復為實體上課。原來安置在學校的民眾將另覓地點安置,隨著清淤完成,就要儘速補課,讓學生可以繼續受教育。 有關農地重劃、農水路重建及農土地改良等議題,賴總統指示,請季政委召集相關部會共同研商,進行整體規劃,持續推動中長期工作。賴總統感謝國防部協助災區清理工作,稍早季政委簡報指出,目前受災家戶約已全數完成清淤作業,而佛祖街另有49戶再度提出申請國軍協助,請國軍全力投入支援,協助災民完成家園清理,也感謝日前屏東特搜大隊成功救出6歲女童小沂。 賴總統也指示後續要完成的事項,第一是持續清理側溝、淤泥和廢棄物,並進行環境清潔消毒,預防災後傳染病的風險。第二,目前仍有6位民眾失聯,請相關單位持續搜救列為最重要事項,不放棄任何希望。 賴總統強調,各縣市政府應於雨季來臨前完成側溝與雨水下水道清理,並持續進行河川疏濬。臺灣的水資源仰賴颱風帶來的降雨量,但颱風也帶來災害風險,因此除持續推動相關水利工程,更應加強清淤工作。而光復鄉雨水下水道應進行系統性調查,可進入的區域應派員勘查,無法進入的部分則以無人機輔助監測,才能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賴總統也感謝全國各地志工投入花蓮救災行動,教師節連假首日即有超過3萬名志工湧入光復鄉協助清理,第二日增至4萬多人,第三日更達4萬3千人,三天合計逾10萬人次,包括今天也有2、3萬志工來到花蓮,臺灣民眾的愛心令人深受感動。除了國內志工,也有許多外國民眾投入救災。臺灣在面對災害時展現的團結與互助精神,深受國際社會肯定,認為臺灣是令人尊敬與欽佩的國家,他要代表國家向所有參與救災的志工表達誠摯感謝。 隨後,賴總統前往視察馬太鞍溪堤防與橋梁施作進度,先聽取相關單位簡報工程規劃與防災措施,並表示,現場看到馬太鞍溪堤防施作情況,整體規劃相當周延;堤防分為第一層、第二層及第三層,後續還將建設寬達50公尺的超級堤防,預計可在明年汛期前完成永久堤防。 賴總統指出,馬太鞍溪橋是重要建設,感謝交通部依指示推動相關作業,先行施作涵管便道,接續再施作鋼便橋梁,預計約4個月內完工。至於永久性橋梁之發包工程,也請該部審慎評估,盡速完成後續相關工程。賴總統提到,馬太鞍溪河床整治工程經費約十幾億元,將開挖深度達五公尺的深水槽,全長約五公里、寬度介於100至200公尺之間,施工團隊相當用心,相信工程完成後,能有效加強馬太鞍溪沿岸地區的防洪保護。 賴總統進一步指出,後續還要處理最關鍵的堰塞湖問題,從季政委報告顯示,目前堰塞湖蓄水量約剩6.5%,惟因紅色警戒尚未解除,仍需密切注意,如何根本解決堰塞湖問題,也要請專家學者與水利工程單位共同研議,以尋求解決方案。另因堰塞湖尚未完全解除警戒,相關工作包括堤防、深水槽工程、河床及河內水流監測等,都是當前重點工作。此外,也應根據不同情況擬訂撤離計畫,確保周邊民眾居住安全。 賴總統表示,面對花蓮這次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中央全力投入救災以及復原重建工作,中央除了出力,各部會來到花蓮從事救災復原工作,也提出經費慰問受災民眾,協助災民度過難關。在慰問金方面,有關罹難者及失蹤者慰問金,由中央發放每位100萬元,日前蕭美琴副總統已一一拜訪慰問;重傷者則發放慰問金25萬元。在協助災後復原部分,每戶發放10萬元慰助金、5萬元清理補助;每輛汽車損壞發放5萬元補助,摩托車損壞則補助1萬元。此外,中央將再加碼補助,提供每戶20萬元房屋修繕重建費用。 最後,賴總統前往和平街及佛祖街視察家戶復原情形,向受災民眾表達關懷及慰問,沿途也向前來協助清淤的「鏟子超人」及所有工作人員表達感謝。 包括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暨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副總指揮官李孟諺、國防部長顧立雄、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環境部長彭啓明、內政部次長董建宏、經濟部次長何晉滄、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花東防衛指揮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立法委員傅崐萁、沈伯洋等亦分別陪同是項行程。【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5日 -
炸藥實爆訓練為熟稔爆破程序、步驟與要領,陸軍54工兵群日前實施C4及TNT炸藥實爆訓練,官兵依序操作爆藥埋設與通電引爆等課目,並輔以突發狀況,考驗官兵臨機應處能力。(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提供)【部隊頻道】 114年10月03日 -
連續假期軍法紀宣教秋節連續假期將至,陸軍第四地區支援指揮部臺南聯保廠日前辦理「114年秋節暨國慶連續假期前軍法紀宣教」,特別邀請國道公路警察局第八公路警察大隊善化分隊張智勤員警至營區宣導,此次宣教涵蓋「落實行安、守護生命」、「酒後不開車、平安有保障」、「遠離毒品、守護純潔人生」、「防範詐騙、安心生活」及「尊重性別平等、營造溫馨環境」等主題,強化官兵對軍法紀的理解與警覺。(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圖文專訪】 114年10月02日 -
333旅體能戰技驗證陸軍機步333旅日前接受司令部第3季體能戰技驗證,項目包含「槍械格鬥」、「編制武器鑑定射擊」、「手榴彈門窗投擲」及「障礙超越」等項,受測官兵全力以赴,展現平時訓練成果。(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