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動員" ,結果共:31筆
-
首場城鎮韌性演習馬祖登場 驗證災防應變機制(軍聞社記者莊家豪馬祖10日電)2025年全國首場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今日於馬祖連江縣登場,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王怡惠委員擔任行政院指導官,縣長王忠銘任指揮官,全動署署長李中將、馬祖地區戰綜會報副召集人陳少將等出席;演習區分上午兵棋推演、下午綜合實作演練,以「有想定、無劇本」方式實施,演練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與運作、民生必需品配售作為、重要民生及經建設施遭受破壞搶救作為等戰時狀況應處;驗證地方政府動員、災害防救應變機制,有效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緊急事態時能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兵棋推演上午在連江縣消防局展開,首先由縣府、馬防部報告轄區特性、敵情分析。會中針對聯合封鎖階段、火力打擊階段、全面作戰階段等3階段,進行特別狀況下達暨情境處置討論及報告,並交流各方意見,以妥善規劃地方資源分配,達到有效統合人、物力目標。 綜合實作演練下午於各場地進行,驗證各項戰時災變應處作為,區分「戰時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與運作」等7項狀況。在「戰時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與運作」中,狀況發布後,由縣長擔任指揮官,召開連江縣動員會報、災防會報、馬祖地區戰綜會報,同時指揮各局處,立即實施災害搶救,並調配、統籌地區內各項資源,以維持基本運作能量。 「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作為」演練部分,由縣府產業發展處、南竿鄉公所主導,將食物、水、保暖物資等民生用品,等量分配給地區民眾,現場由警察局派遣警力維持秩序,避免有心人士趁機製造混亂;「戰時重要民生、經建設施遭受破壞搶救作為」課目中,則模擬中華電信南竿機房遭敵破壞,除單位人員自行維修設施外,縣府也出動警察局、消防局趕抵現場,協力搶救、搜查可疑份子,衛生局亦指揮縣立醫院同時開設急救站,執行傷患後送作業。 王怡惠委員在講評中指出,災害防救不只是口號,更要落實整備,透過平時演練,擴大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跨單位的整合協調,建立應變機制,聚焦維持國民生活韌性,以降低損害。從烏俄戰爭及以哈衝突中,平時須抱持「有備無患」態度,建立綿密防救災機制,做好萬全準備,為全民建構一個「安全」及「安定」的生活環境。【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0日
-
齊心守護承擔使命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專4日發布「齊心守護,承擔使命」影片,貼文指出,中共擾台動作頻仍,步步挑戰我國防線。在關鍵時刻,國軍官兵迅速出動、奮勇前行,全力守護臺海安全;後勤弟兄堅守崗位、穩固後方,確保部隊持久戰力。面對破壞和平的「麻煩製造者」,國軍官兵全體總動員,無論身處前線或後方,以堅定信念肩負起捍衛國家的神聖使命。(文:軍聞社陳彥樺/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圖文專訪】 114年04月04日
-
國防部114年重大演習 驗證聯戰計畫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國軍114年「漢光41號」及「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進行說明;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漢光41號」演習區分2月份「高階幹部圖上兵推」、4月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7月份「實兵演練」等3階段,目的驗證聯合作戰計畫適切性及可行性,使各項備戰作為肆應防衛作戰需求。 作計室聯戰處長董冀星少將進一步指出,為周延聯合作戰計畫,建立演習驗證基礎,國防部於2月份已辦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所獲結論除管制研謀策進作為納入計畫修訂,並藉後續演習持續驗證,強化三軍部隊聯戰效能;後續4月5日至18日「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將以中共灰色地帶侵擾及由演轉戰進犯臺灣等可能行動為想定場景,運用「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JTLS)」推演平臺,實施14天13夜、連續24小時對抗演習。 在「實兵演練」階段,於7月9日至18日實施,由各級部隊指揮官從實戰角度設計演習想定及輔助狀況,誘導三軍部隊在本、外(離)島海、空域及作戰責任地境,結合同心、自強及「2025城鎮韌性」演習,實施10天9夜「全員、全裝、部分實彈」之晝夜連續演練。 董處長指出,「漢光41號」演習重點,是持續演練平戰轉換機制、去中心化運作、戰力防護、全民防衛動員及交戰規則與法律支援作戰等項,並強化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應處、快速反應備戰效能、重層縱深防禦部署、軍事行動授權機制、作戰安全評估程序、精進後勤支援能量、新興兵力作戰效能、軍民整合協調運作等8項課題的演練與驗證。 在灰帶侵擾應處方面,董處長指出,中共對臺多元行動選項,已朝向併用法律戰、欺騙、消耗、脅迫、牽制、挑釁等手段,對我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演習等行動,國軍將藉部會協力、友盟支援及軍民合作方式,策訂各式灰色地帶侵擾行動跨域應對策略。 在新興兵力作戰效能部分,董處長表示,國軍各型無人機、M1A2T戰車等關鍵不對稱戰力,為達到兵、火力部署最大效益,管制納入兵棋系統參數建制,驗證作戰運用具體作為,並視各型裝備成軍期程,檢討排定「實兵演練」課目。 董處長強調,114年「漢光41號」演習將參據共軍可能行動態樣,建構仿真戰場景況,依聯合作戰計畫驗證實需,規劃各階段研討及驗證課題,以務實檢視各型部隊整體作戰效能;國軍秉持「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指導,期藉演習所獲經驗,持續完善聯合作戰計畫,奠定防衛作戰成功基礎。 另外,有關「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表示,今年「全民防衛動員」援例結合行政院「災害防救演習」,由全國22個直轄市、縣(市)採2年1輪方式辦理,演習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能力,以提升臺灣整體防衛韌性。 沈處長指出,演習預於4月至7月間分別由臺北市等3個直轄市及基隆市等8個縣(市)政府辦理,於4月10日起由連江縣政府辦理今年第1場次演習,其中7月份臺中市、臺南市及臺北市等三個直轄市場次,將結合漢光與防空演習共同演練。 沈處長強調,此次城鎮韌性演習將區分兩階段。在「兵棋推演」時,以有想定、無腳本方式規劃,採狀況誘導實施,並配合漢光及地方政府轄區特性設計特別狀況,驗證應變計畫可行性;「綜合實作」階段,則由地方首長擔任指揮官,統籌轄屬公、民營事業單位、民防團隊、替代役(含備役)、救難、志工團體及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等單位,並依兵棋推演想定,結合地方政府動員整備執行計畫,採實地場景、小區域及貼近真實情境方式演練,驗證緊急事故應變整合機制。【最新動態】 114年04月02日
-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驗證整體韌性及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南27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視察實地演練後,轉往臺南市政府,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3次委員會議」,肯定透過實地演練檢視委員會五大主軸工作的準備情形,驗證「民力調度應變」、「鄰近縣市資源整合」及「社區防災協作」量能,並從中發現問題,持續檢討、改進。 賴總統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也不只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更需要每一個人的警覺和行動,希望全國、全民共同努力,團結合作提升臺灣的韌性。 賴總統表示,面對天災地變、以及來自境外敵對勢力的軍事恫嚇、灰色地帶侵擾、認知操作等威脅,臺灣必須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同時打造堅實的社會防衛韌性,才能因應大型災害與威權主義擴張的挑戰。 賴總統指出,本次的演練跳脫了過去劇本式的操演,而是採取實地、實景的動員演練,來驗證政府與民間,面臨災害的應變合作能力。演練的情境想定,包括「海嘯來臨前預警民眾進行避難疏散」、「關鍵基礎設施發生不明爆炸」、「醫院系統遭受駭客入侵」,以及「認知作戰與治安騷亂」。 賴總統表示,這次示範演練有一項重要目的,就是連結即將展開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讓中央部會和地方政府重新調整演習步調,以新的思維和策略方式推動演習,來提升地方整體韌性及應變能力,確保極端狀況下,社會、民生都能如常運作。 賴總統強調,無論是中央部會,或是地方政府,只要我們預先準備、務實執行、反覆檢討、精進作為,就能發揮實地演練的最大價值,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固、更為堅實。 今天的實地演練能夠順利完成,賴總統感謝委員會的三位副召集人—蕭美琴副總統、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擔任指導官。也感謝行政團隊,尤其是臺南市政府黃偉哲市長率領的團隊,以及所有參與的夥伴,謝謝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現在,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世界各國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的核心政策。賴總統指出,不論是天然災害、公共衛生、經濟衝擊,甚至是灰色地帶侵擾;強化韌性都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國家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賴總統表示,臺灣提升全社會韌性的工作,也會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交流。這個月初,在臺灣舉行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研習營,是第一次以全社會韌性為主題,進行討論,有來自30國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賴總統指出,未來,臺灣會持續努力,與世界民主國家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我們會繼續跟國際社會,分享臺灣的創新和寶貴經驗,讓世界各國更了解臺灣的努力和決心。 賴總統也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也不只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更需要每一個人的警覺和行動,希望全國、全民共同努力,團結合作提升臺灣的韌性。 隨後,賴總統聽取執行秘書暨內政部長劉世芳報告「第2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以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劉得金報告「實地演練成果報告」,並就報告事項與委員們進行意見交流。【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演練「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27日於臺南育平郵局對面廣場舉行,演練內容包含醫療指揮中心開設與運作、區級協作中心、機動派出所、急診檢傷、中重傷處理區、前進外科小組作業區及災難心理衛生作業區等,全民協力共同投入演練,充分展現專業能量。其中,國軍支援「前進外科小組」(FRSD)攜行裝備,有效動員醫護資源、整合醫療量能,以維繫民眾生命安全,有效降低傷損。(軍聞社呂尚俞)【圖文專訪】 114年03月27日
-
設施爆炸災害搶救演練「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27日在臺南登場,行政院偕同臺南市政府於安平港營運處旅客服務中心進行關鍵基礎設施爆炸災害搶救演練,由臺南市消防局、警察局、港警隊、民政局等各機關團體共同配合執行。演練項目包括T-CERT及特種防護團初期災害自主應變演練、大量傷患緊急救護及檢傷分類、警力應變等課目,展現中央與地方民力調度、臨近縣市的整合以及社區防災協作的動員,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能量。(軍聞社文仁)【圖文專訪】 114年03月27日
-
賴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勉強化戰力守護民主自由(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6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於總統府主持「中華民國114年4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親自為6位晉任將官授階,並勗勉國軍持續精進戰訓本務,以不對稱思維與堅強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守護臺灣民主自由,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典禮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海軍司令唐華上將等人均出席觀禮,共同見證榮耀時刻。 賴總統致詞時,首先恭賀董帥谷、湯成、張景泰、李宗泰、黃超興及周文祥等6位晉任少將,肯定其在人才培育、戰備演訓、文宣心戰、後備動員及資通電等領域的傑出表現,期許未來持續為國防建設奉獻心力。 賴總統指出,面對威權勢力的集結與合流,以及中共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襲擾,必須要用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 賴總統期許將官們,能夠以「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為目標,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的組織架構,並且透過年度各項演訓,驗證部隊執行聯合作戰計畫的能力。 總統提及上個禮拜完成的「立即備戰操演」,就是採取狀況誘導的方式,希望讓各級部隊對於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的整備都能夠更加熟悉,貫徹實戰化訓練,持續強化國軍的戰力。 賴總統重申,政府也會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除了從4月將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讓國家的人才能夠更加聚集,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強大。 賴總統並感謝官兵家屬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包容,成為國軍最堅強的力量、也是最溫暖的後盾,他將與全體國軍團結努力,共同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一年期義務役完整訓練 強化保家衛國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針對民國114年1年期義務役訓練整備概況,國防部資規司人力資源處長成家麒少將今日於國防部記者會指出,今年依內政部預估可徵集9,839員,另增加手槍、機槍、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訓練,期藉由完整且充實的訓練,讓役男具備保家衛國的能力。 成處長表示,國防部去年恢復1年期義務役,首梯1年期義務役於去(113)年1月25日入營報到,接受入伍、駐地訓練、基地訓測及聯合演訓等完整訓練,可擔負起守衛國土及家園安全的責任,並於今年1月18日起陸續退伍。 成處長進一步指出,去年國防部共徵集6,956員,至今已退伍2,047員,納入後備動員編管,扣除轉服志願役、自願主戰部隊、因病停役及提前退伍等,分發守備部隊計3,761員。 成處長也說明114年訓練概況,依內政部預估今年徵集1年期義務役約9,839員,入伍訓練採用8週4階段入伍訓練課程,於第二階段時,除維持現有編制武器射擊及戰鬥教練等課程外,另增加手槍、機槍、無人機、人攜式刺針飛彈及反裝甲等武器裝備訓練課程;其中,守備部隊基地訓練期程為13週,今年度守備部隊基地訓練計137旅步1營等4個單位,於9月起陸續接受驗證。 在後勤規劃部分,成處長說,目前已規劃23處的兵舍修繕,服裝補給則維持113年撥補方式,於役男入營報到當日,由新訓單位撥發「野戰服」等14項服裝經理品;在戰鬥個裝部分,配合役男8週入伍訓練結訓時程撥發防護頭盔、抗彈板及戰鬥背心等3項裝備,同時,為強化役男捍衛國家決心,役男於入伍訓練及部隊訓練時,將運用愛國教育與心理衛生教育課程,期達「具備守備及民防任務戰鬥職能,強化役男捍衛國家決心,堅定從軍志向」訓練目標。 成處長強調,役期調整政策自去年1月1日施行至今,國防部歷經1年的時間,驗證各項工作均符預期成效,可達成役期調整政策目標;未來將持續檢討精進,以強化國軍即戰力,提升後備動員量能,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6日
-
企業慰訪後備指揮部 感謝強化全民防衛辛勞(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5日電)為響應軍友社「企業敬軍」號召,國策顧問、神采時尚事業董事長陳國欽今日率敬軍團,前往後備指揮部辦理敬軍活動,代表社會各界向後備全體官兵致敬,感謝他們戮力提升後備戰力,致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辛勞。 敬軍團一行上午在軍友社秘書長簡士偉陪同下,抵達後備指揮部忠愛營區,受到指揮官劉協慶中將及重要幹部的熱烈歡迎,過程中,陳董事長致贈慰問金,劉指揮官也回贈感謝狀,感謝他們對國防事務的支持。 劉指揮官致詞時,首先感謝陳董事長與敬軍團對國軍的支持與鼓勵,並表示「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政府重要政策,後備指揮部全體官兵在政府的指導下,持續整合軍民資源,精進後備動員制度,提升後備戰力,打造更堅強的後備部隊,鍛鑄保家、保鄉、保產的防衛能力。 陳國欽表示,鑒於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可以看到全民防衛力量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感謝後備指揮部持續推動後備動員工作,廣植後備戰力,讓國家安全更有保障,國軍及全體後備軍人的付出,國人有目共睹,未來將繼續透過企業的力量,辦理敬軍活動,讓國人更加了解國軍、支持國軍。【部隊頻道】 114年03月25日
-
國防部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深化戰略布局因應區域威脅(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日前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針對國際變局中的臺海安全、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打造克敵制勝的軍隊、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及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等6章23節進行全面檢討,並提出具體發展目標與執行方向,確保國軍具備堅實防衛能力,以因應日益嚴峻的區域安全挑戰。 報告中指出,全球安全情勢持續變動,美中戰略競爭加劇,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國際事件對區域安全產生影響。中共持續對臺施壓,頻繁進行軍事演訓,採取聯合戰備警巡、長航繞臺、灰色地帶行動及認知作戰等多層次手段,破壞臺海現狀,對我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我國須強化國防戰力,提升全民防衛意識,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面對中共軍事威脅,國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指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戰略,透過精準打擊武器系統如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先進裝備的籌獲與部署,有效強化聯合防空、制海與反登陸作戰能力。此外,也積極推動無人機作戰及人工智慧輔助決策,提升整體戰場效能。 國防部持續推動國防自主政策,積極落實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多元武器系統自製,透過F-16V戰機性能提升、勇鷹高教機量產交機及潛艦國造等重點計畫,有效提升國防自主能力。此外,為落實軍事人員素質提升,持續推動待遇調整與職涯規劃,以提升兵員留用率與招募成效。 此外,國防部亦積極推動國防改革作為重要優先要務,推動後備戰力精實化與裝備現代化,並落實義務役役期延長相關配套措施,提升整體兵力結構。此外,透過人員整體規劃,落實部隊訓練與作戰需求,強化戰備整備,達成快速動員與戰力轉換。 另一方面,全社會防衛韌性為總統重大政策,透過精進動員機制與民防能量、跨部會協力合作及戰災防護救助等措施,全面提升防衛韌性。持續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推動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加強民防教育及應變訓練,確保平戰快速轉換,增進後備戰力;同時藉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戰時指揮管制、民生物資配售、防空疏散等能力。另建置戰傷救護訓練機制,強化戰備藥品與血品庫儲,提升戰災防救能量,運用跨部會協力保障基礎設施安全,完善動員人才庫,以強化資源調度與應變效能。 臺灣作為印太安全關鍵角色,國軍將深化與美國及友盟國家的軍事合作,透過軍售支持、聯合訓練、情報共享與資安合作,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並積極參與區域安全對話,強化與歐洲及亞太國家的防衛合作,確保國際支持。為提升國防產業競爭力,國軍將與國內外企業深化合作,推動軍工產業發展,確保關鍵軍備供應鏈穩定,提升戰時國防自主能力。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完整檢視國防發展現況,並針對未來挑戰提出具體應對方案。透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強化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及深化國際安全合作,確保國軍能夠應對複雜戰場環境,維護國家安全,並確保臺海與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