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嚇阻" ,結果共:16筆
-
臺北市三合一會報 柏副部長籲深化整備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8日電)臺北市政府今日於災害應變中心召開「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一次聯合定期會議」,由市長蔣萬安主持,國防部副部長兼任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柏鴻輝應邀出席,與全動署、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臺閩、北區戰綜會報及市府各防救災編組機關、公私部門代表共同與會,研議災變應處整備作為,提升全民防衛韌性。 柏副部長於會中致詞指出,面對中共在灰色地帶襲擾,國防部有責任協助地方及早瞭解區域態勢與應變方向,強化整體社會防護能量。並強調,依據兵推經驗,戰事過程隨時可能出現難以預期的發展;因此,必須設想各種可能性,甚至是超乎常規的極端情形,並將之納入推演與相關實務規劃,形成可供參照且得以具體執行的模式。 柏副部長說明,在重大災變或事件來臨前,市政府就要事先規劃人員疏散、資源分配與相關應變行動。尤其,假設遭受影響,屆時周邊居民疏散及交通引導等作業,必須事前充分整備,特別是考量地形規劃,更顯關鍵。 柏副部長特別提醒,防災規劃必須貼近民眾實際感受,將生活物資等列為重點項目。他強調,未來通訊中斷演練將列為必測項目,確保災害初期社會能夠持續穩定運作。 柏副部長並分享國際經驗指出,芬蘭長期投入建置防空掩體,捷運站及各類建築設施均納入戰時防護規劃,並以公開透明方式強化國家嚇阻效果。他強調,除了完善防災計畫,仍應針對極端情境,建立備援方案,確保在最不利情況下仍能維持城市基本運作功能。 最後,柏副部長感謝地方政府持續推動「減災、備災、應變、復原」等災害防救工作,展現成熟有序的城鎮韌性能力。他強調,備戰為了避戰,防災為了安心,唯有持續精進整備、強化教育宣導並廣納民眾參與,才能讓社會保持韌性,進而鞏固國家和平與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8日
-
顧部長主持漢光電腦兵推總檢討 強調實戰化訓練深化嚇阻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1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主持國軍「漢光41號」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CPX)總檢討會議,除肯定參演官兵在長時程、高強度操演中,展現的努力與進步;並勉勵大家,唯有不斷強化備戰,才能達到有效嚇阻與避戰目標。 顧部長表示,本次演習從灰色地帶襲擾處置,推演至全面作戰階段,期間並進行政軍中心與中央聯合應變中心間的軍民整合作業,希望從中發現需要研改、強化之處,以進一步精進相關應變流程,加強整體戰備整合能力。 針對情報等相關能力的成長,顧部長指出,在通訊等遭破壞的情況下,仍需確保我方能持續掌握戰場資訊,並進行作戰判斷,對參謀團隊與情報研析能力都是極大挑戰。此外,指管體系的備援設計很重要,以確保決策連貫不中斷。 顧部長強調,此次CPX演習,對於建構更貼近實戰情境的訓練模式,具有高度價值。應持續深化軍民整合體系,並將演訓層級擴展至各民間資源整合。因為「我們準備得越充分,就越能展現嚇阻效能,進步本身就是一種嚇阻力量。」 最後,顧部長期勉各級部隊持續努力,將這次演習的經驗,轉化為未來的精進基礎,強化各項戰備整備工作,在七月份實施的「漢光41號」實兵演習中落實,以堅實戰力,維護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1日
-
顧部長:國軍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 嚇阻中共威脅進犯(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5日電)面對中共軍事侵略行動加劇,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表示,印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也是全球共同關注議題,因此維持臺海現狀是全球共識。我國透過自我防衛力量提升與友盟國家合作,達到有效嚇阻中共進犯,以合乎臺美雙方共同核心利益。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率各部會首長出席立法院院會,顧部長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美印太司令示警、共軍威脅加劇議題表示,印太地區情勢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也影響全球的繁榮與穩定。因此,維持臺海現狀,是全球共識,各方應共同努力達成。 顧部長指出,從最近的美國國防部長備忘錄也可看出,美國不可能讓中共併吞臺灣,這顯示一項關鍵事實,我國主張維持現狀,而美國認為臺海和平也是其核心利益之一;雙方共同的方法在於嚇阻,透過自我防衛力量提升,以及與友盟國家協同合作,達到有效嚇阻中共進犯,以合乎臺美雙方共同核心利益,我國會持續努力達成目標。 針對近期共諜案,顧部長表示,該案是經由官兵檢舉、自我清查,掌握情況後便與國安團隊合作展開偵察,在去年已經起訴。他也對這些官兵的不當行為、對國家不忠,表示痛心。 顧部長也表示,所有的共諜案件大約有87%來自於官兵的自我檢舉和清查,顯示保防教育仍有相當成效。但國軍仍需在反情報、保防、愛國教育,以及敵我認同意識上持續加強精進。此外,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已完成公告,並呈報行政院審議中,其中明確規範對敵效忠的相關行為,防範滲透情事。 另委員詢問「軍品商購」比例增加。顧部長表示,雖然軍購沒有算入貿易順逆差,但從安全角度來看,能展現臺美軍事交流合作的重要性,由於有美國政府保障,軍售是相當重要管道;至於商售則是多元籌獲管道,若有不適宜透過軍售管道,會盡量以商售管道。【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5日
-
【影】無懼前行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專2日發布「無懼前行」影片,臉書貼文表示,面對共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行為,即使冠以誇大的標籤,也無法合理化挑釁軍演的怯懦本質;中共輕易挑起兩岸爭端,視為魔術,正暴露視人命如草芥的威權心態。國軍啟動立即備戰操演,應對敵情,並堅信以實力捍衛和平,官兵將持續保持高度警覺,增強嚇阻戰力,確保國家安全。(軍聞社蔡枋澐)【最新動態】 114年04月02日
-
國防部:保持高度警覺 料敵從寬嚴陣以待(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日電)針對中共東部戰區持續在臺海周邊進行軍演,國防部今日表示,無論共軍將此種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單邊行為,冠上什麼名稱,都無法合理化其好戰、挑釁以及不負責任的本質。對此,國防部持續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依敵情威脅,結合天候等條件演練;各外離島部隊提高警覺,針對中共海警等活動,與海巡署密切合作、有效應對。 國防部進一步表示,共軍官方宣稱其演習狀況「每日不同,以變為主軸如同魔術師」,態度輕佻、視攸關生命的軍事衝突如「兒戲」,完全無視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凸顯中共不負責任的本質,而所謂在臺海執法等說,視臺海周邊為中國內水,更是完全違背國際規則與慣例。古語「兵者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北京輕率挑起區域爭端,以全球安全與繁榮發展為俎上肉,正暴露其視生命如草芥,視國際規則如無物的霸權心態。 國防部強調,「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面對共軍嚴峻挑戰,國軍秉料敵從寬原則,不會輕估敵人戰力、但也絕不妄自菲薄。全體國軍官兵將保持高度警覺、嚴陣以待,持續增強嚇阻戰力,以實際行動守護民主自由價值,護衛國家主權及人民家園安全。【國防訊息】 114年04月02日
-
國防部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深化戰略布局因應區域威脅(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日前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針對國際變局中的臺海安全、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打造克敵制勝的軍隊、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及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等6章23節進行全面檢討,並提出具體發展目標與執行方向,確保國軍具備堅實防衛能力,以因應日益嚴峻的區域安全挑戰。 報告中指出,全球安全情勢持續變動,美中戰略競爭加劇,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國際事件對區域安全產生影響。中共持續對臺施壓,頻繁進行軍事演訓,採取聯合戰備警巡、長航繞臺、灰色地帶行動及認知作戰等多層次手段,破壞臺海現狀,對我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我國須強化國防戰力,提升全民防衛意識,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面對中共軍事威脅,國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指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戰略,透過精準打擊武器系統如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先進裝備的籌獲與部署,有效強化聯合防空、制海與反登陸作戰能力。此外,也積極推動無人機作戰及人工智慧輔助決策,提升整體戰場效能。 國防部持續推動國防自主政策,積極落實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多元武器系統自製,透過F-16V戰機性能提升、勇鷹高教機量產交機及潛艦國造等重點計畫,有效提升國防自主能力。此外,為落實軍事人員素質提升,持續推動待遇調整與職涯規劃,以提升兵員留用率與招募成效。 此外,國防部亦積極推動國防改革作為重要優先要務,推動後備戰力精實化與裝備現代化,並落實義務役役期延長相關配套措施,提升整體兵力結構。此外,透過人員整體規劃,落實部隊訓練與作戰需求,強化戰備整備,達成快速動員與戰力轉換。 另一方面,全社會防衛韌性為總統重大政策,透過精進動員機制與民防能量、跨部會協力合作及戰災防護救助等措施,全面提升防衛韌性。持續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推動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加強民防教育及應變訓練,確保平戰快速轉換,增進後備戰力;同時藉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戰時指揮管制、民生物資配售、防空疏散等能力。另建置戰傷救護訓練機制,強化戰備藥品與血品庫儲,提升戰災防救能量,運用跨部會協力保障基礎設施安全,完善動員人才庫,以強化資源調度與應變效能。 臺灣作為印太安全關鍵角色,國軍將深化與美國及友盟國家的軍事合作,透過軍售支持、聯合訓練、情報共享與資安合作,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並積極參與區域安全對話,強化與歐洲及亞太國家的防衛合作,確保國際支持。為提升國防產業競爭力,國軍將與國內外企業深化合作,推動軍工產業發展,確保關鍵軍備供應鏈穩定,提升戰時國防自主能力。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完整檢視國防發展現況,並針對未來挑戰提出具體應對方案。透過深化聯合作戰能力、推動不對稱作戰、強化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及深化國際安全合作,確保國軍能夠應對複雜戰場環境,維護國家安全,並確保臺海與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3日
-
梅總長宣布「立即備戰操演」結束 肯定全體參演官兵辛勞(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21日電)「我們一起做到了!」國軍「立即備戰操演」今日上午在梅總長訓勉後宣布結束,梅總長首先轉達賴總統肯定全體參演同仁辛勞,期許大家持續強化戰備訓練,為防衛作戰奠定成功基礎。 過程中,梅總長強調,賴清德總統已正式宣布提升「志願役加給」以及「戰鬥部隊加給」,這既是總統對官兵福利待遇的關心;也代表國軍弟兄姐妹面對嚴峻敵情威脅,仍能堅持勤訓精練,已獲得政府及社會的肯定。 梅總長讚許官兵,展現出「快速戰備應變」能力,以肆應臺海作戰型態轉變,更應該在此基礎上持續精進。他表示,官兵對於軍人身分的信心與戰鬥意志,來自於「實戰化訓練」、「現代化裝備」以及「福利待遇」。這些都不是容易的工作,但大家要齊心共同努力,積極穩健的跨出每一步。 梅總長也向各級部隊指揮官致謝,並希望轉達官兵,「沒有大家的投入,就沒有今天的成果。」他肯定官兵平日勤訓精練,特別指出「地面部隊」能迅速完成機動部署與戰備整備,並非一蹴可幾。不論是對地形環境的熟悉,以及提高裝備妥善等,部隊能夠快速投入,都是長期訓練與準備的展現。 「對我而言,軍人的最高價值,就是隨時能夠面對威脅。」梅總長並以此勉勵大家,尤其是中共近年對臺灰色地帶的襲擾加劇,部隊能夠隨時完成備戰部署,才能應對各種可能挑戰,有效嚇阻敵軍犯臺企圖、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1日
-
顧部長立院施政報告 提交《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9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受邀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國防施政狀況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專案報告,部長詳細說明國軍戰力整備、國防自主發展、兵力規劃與人力提升等重點,展現國防改革與精進戰力之決心。 國防部業務報告概分「區域情勢掌握」、「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年度演訓規劃」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等14項重大國防施政。 提及區域情勢掌握,部長指出,中共持續以各種複合式威脅手段施壓,亦針對周邊國家進行灰色地帶侵擾及軍事挑釁,國軍面臨嚴峻的安全環境,將持續關注區域情勢變化,透過增加國防預算,提升軍事現代化,精進戰備整備,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與友盟夥伴深化合作等具體作為,以建立有效嚇阻能力,確保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 關於檢討組織編裝,顧部長表示,國軍配合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各式無人機及人攜式防空飛彈等新式武器裝備陸續獲裝,同步檢討老舊裝備汰除,並調整部隊編組人力,以具備遠距精準打擊及快速機動應援等能力。守備及後備部隊則檢討配賦無人機、自走火砲等,強化部隊機動性與火力。 在提升作戰韌性部分,顧部長指出,除強化國軍後勤、指通韌性外,國防部也規劃於今年底前,成立國軍首座「捐血機構」,後續於中、南及東部國軍總醫院成立捐血機構。另參照友盟國家軍事血液計畫,將於明年成立「三軍血液計畫(TSBP)」,建立由中央管理的血液供應系統,制定政策與作業流程,確保國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 顧部長亦提及,年度演訓規劃上,國軍於3月17至21日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使各級部隊熟稔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整備要項;另因應中共針對性軍演,執行非計畫性「立即備戰操演」。另外,第1季時海軍將執行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並結合空軍戰術總驗收實施,後續依期程執行「漢光41號」電腦輔助指揮所及實兵演習、三軍精準飛彈射擊、陸軍聯兵旅戰術對抗及三軍聯合火力實彈測考等聯合演訓,維持國軍整體戰力。 針對「漢光41號」演習,顧部長說明,區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等3階段實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規劃於4月5至18日,進行14天13夜對抗推演,磨練指揮官用兵決策能力;「實兵演練」規劃於7月9至18日,實施10天9夜實兵演練,以步兵旅全旅擴編動員、新式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及軍民整合為重點,驗證部隊執行計畫能力,建立快速反應並維持高戰備能力。 在全社會防衛韌性部分,顧部長進一步指出,遵循賴總統裁示,將「萬安」、「民安」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其中,「全社會防衛動員演習」採無劇本、小規模方式進行,驗證戰時景況下各項災害搶救作為,包含戰時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運作、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防空演習」則由縣市政府擇定3個行政區,驗證防空疏散避難作為。 另有關武器籌獲,顧部長也說,國軍今年度計有「人攜式刺針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等217案武器裝備;國機國造迄今交機43架,國艦國造持續推動高效能艦艇等4型艦籌建;海空戰力規劃111至115年籌建「雄三飛彈」等9型飛彈量產,均依計畫執行中。 針對立委關切的國防預算編列及執行,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確保預算穩定成長,滿足國軍戰力維持、軍備籌獲、人力提升及戰備整備需求,並強調將持續強化義務役及後備部隊戰力,藉由戰備物資補充與高強度戰備訓練計畫,全面提升整體防衛動員能量,同時也積極與國際夥伴合作,參考先進國家軍事發展趨勢,持續優化訓練方式與戰術運用,提升國軍整體作戰效能。 顧部長強調,國防部將積極回應各界期待,持續秉持務實態度推動國防建設,強化戰備整備、提升作戰能力,確保面對任何威脅都能迅速應對,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維護臺海及區域和平穩定。 此外,國防部整合評估司司長苗蕙芬針對《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進行專案報告指出,因應當前臺海安全情勢嚴峻,國軍將持續強化「不對稱作戰」戰略,提升聯合作戰能力,並依據威脅變化適時調整作戰計畫及兵力整建,以有效因應未來挑戰。 苗司長表示,國軍積極推動無人作戰系統、人工智慧決策輔助、精準打擊能力與資通電戰技術發展,確保戰場科技優勢,全面提升作戰效能。同時,也強化後備部隊的裝備精進與動員效率,落實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的建置,提升全民整體防衛韌性。苗司長強調,未來國軍將持續精進資源配置,確保各項裝備維持最佳戰備狀態,並強化戰術靈活性,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 苗司長進一步指出,國防部將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邦之軍事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持續提升國軍現代化建軍目標與戰略執行效能。透過軍事合作與聯合演訓,進一步強化國軍與盟友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確保臺灣在區域防衛網絡中的戰略地位。【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9日
-
顧部長: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確保區域和平穩定(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9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前,接受媒體聯訪,針對海鯤艦海測時程、漢光演習預設敵情、國防預算3%規劃等議題進行回應,說明國軍現行規劃與因應作為。 關於海鯤艦海測時程,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原規劃於4月進行海測,並未特定為4月1日,強調一切以安全為最高考量。目前仍在進行HAT(港內測試)後的缺失修正作業,待相關改正措施完成、確認安全無虞後,將儘速推進海測計畫,確保測試過程萬無一失。 針對今年漢光演習設定共軍2027年犯臺的假想背景,顧部長說明,漢光演習分為高階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驗證,國軍會根據武器裝備籌獲時程及聯合戰力訓練計畫,設定1至2年後的戰備發展目標,並透過驗證調整應對措施。他強調,聯合作戰行動為演習重點,期望透過持續推演與訓練,使國軍達成高戰備能力。 就國防部提出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中提及「預警時間縮短」的情勢評估,顧部長指出,透過聯合情監偵手段及與友盟的情資交換,國軍發現共軍演訓轉為作戰的時間可能縮短,已非過去所預期的長時間準備。因此,國軍需更密切掌握敵方關鍵預警徵候,並提前備戰。他進一步表示,面對灰色地帶襲擾,國軍已調整應對機制,透過提升戒備層級,確保戰備狀態能夠迅速轉換,以因應突發狀況。 對於國防預算提高至GDP 3%及爭取在野黨支持的議題,顧部長強調,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是展現國軍決心的重要指標。國防部將持續與朝野各界及社會溝通,爭取支持。他強調,以實力換取和平是政府防衛戰略的核心,透過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才能與友盟國家共同形成集體嚇阻力量,避免戰爭發生,確保區域和平與國家安全。 顧部長最後表示,國防部將秉持務實態度,持續推動國軍戰備精進,提升應變能力,以堅實戰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9日
-
臺南市召開三會報 提升地方應變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南13日電) 臺南市政府「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1次定期會議」今日在市政中心召開,由市長黃偉哲主持,邀請國防部副部長兼任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柏鴻輝,以及國防部全動署、臺閩戰綜會報、南區戰綜會報、臺南市戰綜會報、市府各防救災編組單位、各區公所及公民營事業等單位一同與會。 會議首先由市長黃偉哲,頒發動員業務輔訪績優單位及聘書。接續進行動員、戰綜及災防工作會報,以及兩大狀況推演,驗證各項整備計畫可行性。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致詞時,首先肯定各單位對各項狀況處置,均展現有效的臨災應變機制,也感謝現場所有與會同仁,兢兢業業地完成各項工作;柏副部長表示,今年「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遵總統的指導,採「有想定、無腳本」方式實施,透過各類型兵推與實作方式,找出機制不足及待改善之處。 柏副部長指出,平時的狀況推演,不代表實際狀況,應將想定設計的更極端,才能應付災變的突發狀況。機關間的橫向聯繫已經非常完善,未來應更重視潛勢區災害、緊急突發事件的預防工作,這一切需要政府及民間共同配合與努力。 柏副部長在會報中也提出包括「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精進動員準備執行計畫」、「整備2025城鎮韌性演習」、「落實公需簽證作業」、「持恆全民國防教育」等五項要點,希望能逐步強化相關整備工作。 其中,柏副部長特別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是現階段政府重點工作,目標是透過「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及「資通、 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等5大主軸,建構可因應大型災害威脅及嚇阻敵人侵犯的各種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