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軍" ,結果共:467筆
-
國軍第二作戰區投入花蓮 災後復原防災整備雙軌並進(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花蓮19日電)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持續投入兵力,於花蓮縣光復鄉持續進行災後復原與「風神颱風」防災整備工作,全力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防颱準備,為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奠定穩固基礎。 在林田幹道沿線,官兵協助進行淤泥清理及防護工程,第二作戰區並派遣臺東地區指揮部官兵前往支援,與民間機具密切協作,完成「削斜防水」作業,強化土堤結構,提升道路防護安全。同時,官兵與地方志工共同堆置沙包,並於土堤上覆蓋帆布,有效防範泥砂再次崩落。 此外,光復鄉光復國中地下室因先前洪水造成大量泥沙淤積,且泥沙結塊堅硬、難以清除,官兵運用水管沖軟泥沙,再由民間抽水車協力抽除,展現軍民相互合作的精神。 第二作戰區表示,面對「風神颱風」可能帶來的強降雨,部隊持續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緊密合作,積極整備各項防汛能量,彰顯守護家園、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9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9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2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9日
-
推廣眷村文化不遺餘力 張錦春訴說三重一村的溫暖記憶(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9日電)「我們三重一村,大家把不同的文化、飲食一起帶進來,大家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樣。」導覽員張錦春女士,原本是苗栗客家人,當年嫁進空軍一村,在眷村中生活了10多年。搬離眷村後,因為特別喜歡眷村文化,於是重回老家繼續擔任導覽員工作。 「以前早期,男生就是爸爸們,幾乎都在外島,那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尤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也不怕孩子餓著肚子,大家都會互相說哪家開飯了,就到那邊去。也非常簡單,就是吃了麵疙瘩,或是饅頭非常簡單的,有什麼就吃什麼。」張錦春回憶過去眷村生活時,村里都像一家人般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幫助。 張錦春表示,目前擔任導覽員已邁入第7個年頭,她認為能夠持續將眷村文化發揚光大很重要,希望透過導覽與活動,能夠將眷村文化推廣並傳承下去,讓下一代也瞭解這段生活的點滴與記憶。【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9日
-
砲指部參與社區健行活動 同樂展現軍民情誼(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南19日電)為促進社區交流、推廣健康生活理念,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日前參加臺南市關廟區新埔里辦公處舉辦健行活動,地方民眾與本部官兵齊聚蓮花池前廣場,在戰鼓社熱情表演後出發,沿途經新埔三街、四仙姑廟、新仁橋及關廟校區等地,步履整齊、笑聲洋溢,展現出軍民和諧、健康共融的活力風貌。 砲訓部指揮官李少將表示,國軍除肩負守護國家安全的使命外,更積極融入地方事務,本次活動各項活動促進交流與關懷,展現部隊溫度與專業形象;此次健行象徵軍民攜手、健康同行,也期勉所有參與者在生活中持續培養運動習慣,以健康體魄迎向人生挑戰與希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9日
-
國軍第二作戰區撤離演練 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花蓮18日電)因應「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可能帶來的影響,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表示,單位在持續執行花蓮地區堰塞湖災後復原任務,已完成災防人員編組及各項災防機具、車輛整備,全力投入防颱工作,並於今日下午配合地方政府實施預防性撤離演練,協助鄉民疏散至安全地點,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日下午的演練,國軍第二作戰區配合花蓮縣政府,於光復糖廠整備中型戰術輪車及野戰救護車,分別前往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等指定地點執行撤離任務,協助載運鄉民前往收容中心。 第二作戰區強調,國軍秉持「救災視同作戰」的精神,在執行災後復原任務之際,亦積極投入防颱整備工作;同時與地方政府、警消單位及志工團體密切協調聯繫,確保災防資訊即時傳遞、任務分工精準落實,展現軍民一心、共同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8日
-
全民國防走入鄉里 深化全民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桃園18日電)為深化全民國防理念、促進軍民交流,國防部資通電軍指揮部今日於桃園市中壢龍岡大操場舉辦「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透過全民國防體驗、裝備陳展、社團成果展示及人才招募宣傳等多元內容,展現全民國防教育的豐碩成果。 「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由資通電軍指揮官毛中將主持,並邀請地方首長、仕紳及後備輔導中心幹部等人出席;活動首先由莊敬高職儀隊整齊劃一的槍操表演揭開序幕,緊接著花蓮電戰隊原舞社、藝工隊官兵,也以舞蹈表演炒熱現場氣氛,充分展現國軍官兵允文允武的活力。 毛指揮官致詞時表示,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國家安全的穩固,必須建立在全民的理解與支持之上,唯有全民一心、軍民合作,才能形成堅實的防衛力量與社會韌性。他強調,國防不僅是軍人的責任,更需要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參與,期盼藉由此次活動讓更多民眾瞭解國防事務,深化全民國防意識,並激發青年對軍旅生涯的熱忱,為國家安全貢獻心力。 活動現場設有全民國防互動體驗、靜態裝備及社團成果展示,並規劃人才招募專區,期藉由官兵向民眾現場說明部隊任務與國軍多元職涯發展,延攬有志青年男女加入國軍行列,為守護家園奉獻一己之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8日
-
十軍團全民國防走入鄉里活動 深化全民國防教育(軍聞社記者卓以立南投18日電)為強化全民國防觀念,爭取社會各界對國軍的認同與支持,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今日於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期透過多項裝備陳展、軍事互動體驗及招募等,以「國防零距離,南投起步走」為主軸,融合軍民關係,扎根全民國防教育理念。 活動安排多元的軍事元素表演,包括裝甲586旅的氣勢磅礡戰鼓及國軍人型氣偶活潑的表演,並邀請中興高中吉他社、南投高中熱舞社和草屯商工儀隊共同演出,展現國軍部隊與青年學子的活力與愛國熱情。 會場同時陳展雲豹八輪甲車等多項裝備,展現國軍堅實戰力,而互動體驗區則開放民眾體驗未爆彈防護裝備著裝、生命探測器操作及漆彈射擊等,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瞭解國防事務。 第十軍團表示,本次活動整合軍、警、學校與地方單位共同推動,以近距離互動拉近軍民距離,展現國軍守護家園、保衛人民的決心,期盼民眾透過親身參與,體認國防重要性,攜手共築堅實的全民防衛韌性,讓全民國防意識深植於社會每個角落。【部隊頻道】 114年10月18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8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27架次(逾越中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計19架次)及共艦8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8日
-
總統勗勉海軍操演部隊 期勉持恆訓練提升戰力(軍聞社記者吳東昇高雄17日電)總統賴清德今日前往高雄旗津營區勗勉海軍62.1水面作戰支隊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期勉持續秉持忠義軍風,成為「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並強調未來國軍將繼續朝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方向前進,整合新興兵力和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 總統上午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海軍司令唐上將、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吳中將、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李問等人陪同下出席是項行程。總統抵達後,首先登上左營軍艦聽取「海強操演」簡報,並觀看紀實回顧影片。隨後,總統進行現地視導,依序至指揮管制室、前甲板及直升機庫,聽取海上指揮管制及防空接戰流程說明,以及防空武器及艦儎無人機等介紹,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在左營軍艦上與官兵見面,感謝海軍弟兄姐妹長期戮力戰訓,日夜守護海疆,確保國家安全與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賴總統指出,為期五天的「海強操演」,是驗證海空警戒、聯合反封鎖與戰力重整等科目的重要演練,同時涵蓋戰損恢復及整補任務,意義重大。同時,從簡報與現地視導觀察中,可以看見官兵傑出表現,充分展現海軍艦隊優質的專業職能,以及平日勤訓精練的成果,值得驕傲。 賴總統強調,海軍62.1支隊長期肩負護衛海疆及守護國人安全的重責,尤其,面對中共長期威脅及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侵擾,國軍要持續強化不對稱戰力,並導入各種先進國防科技,包括運用精準武器、無人載具以及人工智慧決策輔助等系統,提升國家的防衛韌性。 賴總統進一步指出,未來國軍將以「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為發展方向,整合新興兵力與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並期盼此目標不僅是國家與整體社會一起努力的方向,更是能普遍落實到部隊基層、深耕到國軍各單位的目標。 最後,賴總統代表全體國人再次肯定與感謝國軍的辛勞與付出,並祝福全體官兵身體健康、訓練圓滿平安,隊運昌隆。【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政戰學院軍事政治學研討會 強化軍民學術交流(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7日電)為增進國軍各專業領域及軍事經驗交流,提升全民國防實務需求,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唐少將今日主持「政戰學院第十六屆軍事政治學學術研討會」,邀請教授洪陸訓及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李宗勳等13位學者代表,以「數位時代下的軍事與社會互動─挑戰與機遇」為主題,深入研討軍事與社會的互動機制,並檢視國家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如何有效調動社會資源與人力。 過程中,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們踴躍發言,提供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共同為國家安全議題提出建言。 唐少將致詞表示,研討會旨在促進跨界交流,共同尋求提升社會韌性與國防能力的策略與作為,期盼透過專家學者與研究人員的深入交流,共同強化數位時代中軍事與社會互動的研究能量,並期勉政治學系全體師生有所收穫,達到研討會目的。【部隊頻道】 1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