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軍花蓮總醫院" ,結果共:5筆
-
顧部長主持優良軍醫暨績優衛勤表揚 肯定軍醫體系專業貢獻(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0日電)醫師節前夕,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主持「國軍114年優良軍醫人員暨績優衛勤部隊表揚大會」,頒獎表揚獲獎單位及人員,肯定軍醫體系長期以來在醫療服務、戰備支援及災害防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並向所有默默付出、守護軍民健康的醫護同仁,致上最高敬意。 顧部長首先指出,近年來軍醫局持續推動「強化醫療韌性、提升醫療品質、持恆研發創新及拓展國際交流」等四大主軸,成果卓著,特別是在「樺加沙颱風」災害期間,國軍花蓮總醫院與三軍總醫院及高雄、臺中、桃園、左營、松山等軍醫院團隊,以及各作戰區衛勤部隊密切協力,於災區迅速開設醫療救護站,展現出軍醫體系動員迅速、高度專業的能量。 顧部長也向現場同仁提出四項勉勵,第一是要「強化戰時衛勤、構建防衛韌性」,推動軍公民營醫療整合與野戰智慧醫療系統,確保戰時救護等作業能量。 第二要「培育軍醫人才、厚植醫療根基」,顧部長表示,國防醫學院已於今年8月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象徵軍醫教育邁向新里程;同時,國軍醫院也全面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畫」,從智慧醫療、職場優化到社區照護及淨零減碳,展現軍醫不僅重視戰備,更以實際行動落實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 第三是「提升醫療建設、加速智慧轉型」,顧部長強調,現代醫療競爭已進入智慧化與系統化階段,各國軍醫院新建工程陸續完工,國軍醫療體系同時推動「翔醫專案」與「慧醫專案」,從硬體建設到AI智慧醫療與資安防護,全面提升醫療能量,他也提到,Newsweek新聞週刊日前公布「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名,三軍總醫院首度入榜,除展現國際水準;更象徵國軍醫療品質已與國際頂尖醫院並駕齊驅。 第四「拓展國際合作、彰顯軍醫實力」,顧部長肯定軍醫局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成果,今年8月率團赴西班牙參加「歐洲醫學教育學會年會」,與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軍醫學術與臨床研究交流。此外,今年也辦理18場國際交流活動,推動友邦醫療援助與醫事人員訓練,展現「醫者護國、仁心無界」的國際形象。 顧部長強調,今天的表揚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分責任,也因為大家的努力,使軍醫體系在戰場上展現力量,在社會上傳遞溫度,在國際上建立地位。他期勉全體軍醫人員,持續秉持「專業、使命、服務」的精神,追求卓越,成為國家最堅實的後盾。【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0日 -
國軍醫護24小時待命 即時守護軍民健康(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花蓮6日電)為強化災區醫療服務,國軍醫護人員在花蓮光復鄉持續進行24小時不間斷、日夜輪班方式執勤,希望即時為災區民眾、官兵及志工們提供即時醫療處置,守護每位「超人」及民眾健康,讓災區復原工作更加順利。 軍醫局表示,就診的病患中,較常看見「超人」們進行復原工作時,遭不明物體割、劃傷手腳等部位,以及熱傷害、異物跑入眼睛、手腳水泡、發燒、流感等情況,建議每位投入復原工作的「超人」,都能做好戴手套、戴護目鏡、注意補充水分等自身防護工作,以增進每位「超人的戰力」,讓每一份為家鄉、為災民、為社會付出的愛心更能順利投入;國軍醫護人員會擔任「超人」們堅強的後盾,如果有任何醫療需求,都歡迎到醫療救護站尋求協處。 國軍醫療團隊由國軍花蓮總醫院統籌分配,將國軍各軍醫院以及各地區支援指揮部醫療能量整合,目前在光復車站、光復商工、鳳林鳳仁國小及瑞穗長聖榮園等地都有開設醫療救護站,每位醫護人員都秉持視病猶親的精神,發揮醫療專業,強化現地醫療服務,共同提升災區醫療量能。【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6日 -
國軍前進外科小組 強化災區專業醫療量能(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花蓮2日電)此次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嚴重災情,國軍各地區醫院於第一時間調派醫護團隊,分別在光復車站、光復商工等地設置傷患後送管制站結合國軍前進外科小組,並以24小時不間斷支援模式投入救援,能即時對患者進行簡易外科手術,穩定生命徵象,強化災區醫療量能。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蒙上校今日與國軍花蓮總醫院副院長林上校,前往光復商工國軍前進外科小組,實地瞭解相關設備與運作情況。蒙副院長表示,光復地區無論北上或南下醫療資源均相對遙遠,且現場又有大量機具部署,國軍前進外科小組的設置,能協助災區民眾、官兵及志工即時提供創傷醫療處置。 蒙副院長指出,這次國軍醫療團隊在光復地區的整合與部署,展現醫療資源的整合能力,更能有效加速地方災後重建,守護國人安全。 蒙副院長強調,國軍前進外科小組為軍醫局所屬單位,於113年開始執行「國軍前進外科小組裝備整備」工作。這次第二作戰區及國軍花蓮總醫院整合三軍總醫院丶國軍高雄總醫院、國軍左營總醫院及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等軍醫院,以及各地區支援指揮部醫療能量,於災區開設國軍前進外科小組(FRSD),由包含國軍醫院醫師等醫務人員進駐,共同強化災區醫療服務。【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2日 -
國軍醫療救護站開設 強化災區醫療量能(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花蓮1日電)因應花蓮光復鄉災情,以及維護當地居民、救災官兵及志工等醫療需求,國軍花蓮總醫院今日偕同三軍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國軍左營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醫護團隊、第二、三、四作戰區衛勤部隊,分於光復、鳳林及瑞穗地區開設醫療救護站,強化災區醫療量能,加速協助地區重建。 第二作戰區衛生連副連長李上尉表示,此次依令執行開設醫療站任務,除可驗證單位平時訓練成效,並能夠與軍醫院實施醫療整合,以強化單位同仁本職學能,堅實醫療後勤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1日 -
花蓮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啟用 提升東部重症醫療量能(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日電)為強化花東地區心血管急重症醫療量能,國軍花蓮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於昨(1)日上午辦理啟用典禮,邀請花蓮縣長徐榛蔚、國防部副部長鍾上將及地方貴賓共同與會,見證守護軍民健康的重要里程碑。 徐縣長致詞時表示,花蓮的醫療體系涵蓋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診所與專科醫院,但長期面臨醫療資源過度集中於北部、中南區資源不足的困境。花蓮縣政府積極與縣內各醫療院所及衛生所攜手合作,透過巡迴醫療與跨院所合作,從山區到沿海,致力推動區域醫療均衡發展,此次心臟血管中心的成立,不僅強化花東整體醫療能量,更讓專業醫師在完善設備支持下,提供病患更即時、完整的照護。 徐縣長也特別感謝國防部將心臟血管中心設置於花蓮,展現對地方醫療平權與公益正義的重視,也感謝國軍長期守護軍民健康,並肯定國防部的努力與堅持,讓花蓮在已有慈濟醫學中心、燒燙傷中心的基礎上,再添一座具國家級水準的醫療能量。 同時,徐縣長也感謝委員於國防委員會爭取相關預算,支持地方醫療發展,讓縣民能享有更完善的健康保障,花蓮縣政府將持續推動醫療資源整合,深化中央與地方合作,攜手打造花東成為具備完整急重症醫療能量的健康家園。 包括立法委員傅委員花蓮辦公室主任、國防院戰略諮詢委員王信龍、前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徐衍璞、軍醫局醫計處副處長廖敏策、花防部指揮官參謀長縢少將、空軍第五聯隊聯隊長胡少將、花蓮國軍醫院院長詹少將、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中央健保署組長黃兆杰、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花蓮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朝雄、花蓮縣醫師公會總幹事吳采勳、洱耳鼻喉科診所院長江躍辰等人均出席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