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城鎮韌性" ,結果共:16筆
-
賴總統:盼民主永續 持續強化臺灣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0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出席「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時強調,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整備、強化實力;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戰敗或投降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這就是臺灣的立場,捍衛自由民主、永續臺灣的決心。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滿週年之際,上午舉辦「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國際論壇,賴總統致詞為論壇揭幕。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外交部政次吳志中等部會首長出席,多國駐臺代表及專家與會。 賴總統指出臺灣與世界兩大挑戰,一方面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另一方面是以中國為首的威權體系正強化聯盟,對民主社會進行滲透與破壞。賴總統強調,臺灣沒有時間等待,只能積極行動,加速整備。 賴總統表示,去年9月26日召開第一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提出三個強化方向、五大工作主軸,從民力訓練、物資調度、能源安全、醫療避難到資通金融防護,過去一年已轉化成具體行動。 賴總統指出,從桌上兵推到實地操演,讓中央部會、地方政府與民間社會同步參與。首次把防災與防衛結合,在漢光軍演期間同步舉辦各縣市的「城鎮韌性演習」,強化軍民整合的運作能力。並將每年漢光軍演與城鎮韌性演習的月份,訂名為「國家團結月」,成為全臺灣民眾不分職業、性別、年齡都可參與的工作。 賴總統說,越團結,國家就越有韌性;越有韌性,就更能避免或嚇阻危機的發生。和平不能寄希望於侵略者的善意,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的整備,強化防衛實力與社會韌性;賴總統肯定民間團體韌性整備工作,並強調「和平靠實力,實力靠韌性」就是目標;而眾志成城的心情正是當初決定以國家高度,設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原因。 賴總統強調,臺灣面對威脅的原因,不在於臺灣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而是在於臺灣昂首挺身捍衛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不見容於威權侵略者的野心。威權侵略者的準備,是為了軍事擴張、改變世界秩序進行預演;而臺灣的準備,是為了維護和平現狀與自由民主的永續而演練。 賴總統重申,臺灣以具體行動強化實力,明年度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達到GDP的3.32%,也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目標;並編列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1500億元預算,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就可以實施。 賴總統說,國際社會都在加速整備,歐洲多國正加速提升防衛預算,從先進的無人載具系統到傳統的防空避難設施,從通信韌性到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捷克、法國、瑞典等國規劃發布全民安全指引,國防部已發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將讓家家戶戶都能得到這份安全指引。 賴總統強調,更重要的是,「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他要告訴臺灣人與國際社會,這就是臺灣的立場,捍衛自由民主、永續臺灣的決心。賴總統也提到,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朋友非常重要,理念相近國家的彼此合作,也至關重大。【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0日
-
新版《全民國防手冊》 推廣「有準備、更安全」理念(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6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正式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主題為「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新手冊目的在響應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政策,推廣「有準備、更安全」的行動理念,提供民眾應對天災、軍事侵略等複合式威脅時的重要安全指引,以全面提升全民的自救互救能力與堅定防衛意志。 記者會由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先生詳細說明手冊的編纂目的與架構。此次發布會更邀集內政部(消防署、警政署)、教育部、經濟部、衛福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核安會、通傳會等十餘個跨部會代表共同出席,展現政府一體、推動全民防衛的強烈決心。 沈處長表示,手冊編纂源起於總統府自民國113年6月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為有效結合政策推行,手冊配合「全社會防衛韌性」進度納入編修改版。其目的在於強調社會大眾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最重要的元素,藉由新手冊提供民眾威脅認知與應變資訊,強化自我保護能力。 沈處長強調,臺灣推動的方向與國際民主國家一致。近年如瑞典、芬蘭、挪威、立陶宛等國均出版新的民防或生存手冊,指導民眾如何在危機中準備與互助,強化社會韌性。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內容區分「平時的準備」、「當危機來臨時」、「守護家園」等3大章節、18個標題。內容不僅涵蓋「緊急避難包準備」、「聽到防空警報時」等應變作為,更納入「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天災」與「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軍事侵略」的具體指引,並針對「掌握正確資訊」、「當我感到焦慮」、「如何與孩子討論危機」等心理韌性與資訊辨識的關鍵課題,提供應對方法。 沈處長說,此次手冊推廣特別感謝全聯福利中心的大力支持。全聯擔任「全社會防衛韌性顧問」,在全社會防衛支援方面給予許多協助。沈處長補充說明,目前規劃於全聯在北、中、南選擇三間定點門市,進行少量發放,首批實體紙本由軍備局北部印製廠印製5,000本,經費由全動署預算支應。未來將視此次成效再做整體規劃,期望手冊能深入每一位民眾,使大眾熟讀。 沈處長指出,新手冊具備「實體設計、貼心耐用」、「章節分明、一目了然」、「掃QR Code、延伸學習」及「雙版本、聰明運用」等亮點。後續將請各部會、地方政府協助推廣,於官網連結全民安全指引網站,並運用年度城鎮韌性、災害防救等各類演習時機加強宣導,共同強化我國社會韌性,堅定守護家園的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6日
-
柏副部長主持城鎮韌性演習檢討會 勉同心齊力護家園(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1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前往後備指揮部,主持「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防空)演習檢討會」,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代表與會,針對演習內容討論精進作為,並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頒發演習績優單位獎狀,肯定各單位對於提升城鎮韌性相關量能的戮力付出與貢獻。 柏副部長致詞時表示,今年演習針對預期性及突發性災害等相關狀況,以「從嚴從難」為原則,實施綜合實作演練,期間動員警察、消防、民防及公、民營、慈善機構、民間社團組織,國軍部隊與輔導幹部參與演練;務實體現政軍民一體、全國齊心應變之決心與能力,是軍民同心護家園最好的例證。 柏副部長強調,全民防衛動員工作是將日常積蓄在民間的能量,透過中央及縣市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協調整合,將力量發揮出來;在平時扎扎實實做事,每年務實演練,後續落實檢討修正,並建立標準作業程序,日復一日的累積,才是全民防衛動員的基礎。 此外,柏副部長也提出後備指揮部在協助地方政府上,都相當盡心盡力把各項任務完成。尤其是輔導幹部在丹娜絲颱風及中南部豪雨致災期間,後備機制與輔導幹部都投入了人力和資源一起協助救災,這就是軍方與縣市政府緊密合作的展現。 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則指出,演習的核心不僅在政府應變,更在於全民的參與;若僅靠政府單方面推動,難以形成真正的防衛韌性;唯有民眾具備「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意識,並按部就班維持政府正常運作,才能在災害或戰爭下持續穩定社會。【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1日
-
雲林縣定期會報 柏副部長籲建構安全韌性城市(軍聞社記者侯凱議雲林27日電)雲林縣政府今日於縣府會議廳召開「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2次定期會議」,由縣長張麗善主持,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以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身分應邀出席,與全動署、臺閩、中區及雲林縣戰綜會報、縣府各防災、救災編組機關及公私部門代表,共同研議地方防災整備作為。 會議首先由張縣長頒發動員戰備整備、緩逐儘召整備績優單位及新任委員聘書;接續,進行動員、戰綜、災防工作會報以及專題報告,並進行提案討論暨意見交流,驗證各項整備計畫可行性。 會中,柏副部長首先代表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感謝在座同仁群策群力完成各項動員整備工作,並藉由年度各類演習,驗證平日準備成果。 此外,柏副部長肯定縣府,日前由消防局攜手衛生局及國立臺灣大學雲林分院,推出創新急救醫療整合計畫「守護者聯盟」,透過韌性數位醫療模式為偏鄉醫療賦能,在全球資通訊科技卓越獎評選中,榮獲創新醫療應用獎首獎,此為該獎項自設立以來,首次由非六都的地方政府機關獲得此項殊榮。 柏副部長以近期全球極端氣候為例,說明全民防衛的實質意涵與重要性。他強調,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需要仰賴公私部門共同努力與事前整備,一旦發生大規模災變,如森林大火、地震引發海嘯、停電及停水等狀況,都可能對民生造成劇烈衝擊,唯有平時強化教育訓練,給予民眾基本自救互救概念,亦能安定民心,確保社會運作不中斷。 柏副部長指出,自由民主社會應具備抵抗極權滲透與認知作戰的能力,若平時缺乏警覺與整備,將喪失災變或戰時的應變效能,嚴重影響國家整體韌性;同時,柏副部長表示,守護國家安全是國軍的職責,期待在座各部門能夠多給予鼓勵。 最後,明年度由雲林縣輪序辦理城鎮韌性演習,柏副部長期許縣府持續密注演習訓令規劃,擴大演習規模提升全民參與,以建構更安全的韌性城市。【最新動態】 114年08月27日
-
行政院攜手企業推敬軍優惠 盼社會共同向國軍致敬(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2日電)九三軍人節即將到來,為感謝國軍在災害防救、防衛國家安全與主權,始終站在守護國家與人民的第一線,行政院邀集國內企業用具體行動表達對國軍官兵及其眷屬的尊重與感謝,推出多項軍人節敬軍優惠,展現「國家挺企業、企業挺國軍、國軍保衛國家」的精神。 日前行政院召開「114年軍人節敬軍記者會」時表示,7月為「國家團結月」,國軍在「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以及與民間共同合作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過程中認真付出,展現出自我防衛決心與穩健的應變能力;7月同時也是臺灣遭受颱風、豪雨嚴重侵襲的時刻,國軍官兵也用實際行動深入到最前線,完成許多艱難工作,不負各界期待。 為展現社會各界挺國軍,行政院攜手國內企業釋出「九三軍人節敬軍優惠」方案,內容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個面向,例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展館常設展,全年憑軍人身分證即可免費入場;另外115學年度8月1日起,提高軍人子女大專院校宿舍補助額度從原5000元提高至7000元等多項優惠措施,歡迎國軍官兵及眷屬多加利用。【訊息平台】 114年08月13日
-
114年軍人節敬軍記者會 感謝國軍守護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6日電)九三軍人節將至,為表達對國軍官兵長年守護家園的敬意,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出席「114年軍人節敬軍記者會」,並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常務次長楊中將,以及響應企業敬軍優惠方案的各大知名企業共同參與活動,期望凝聚社會各界的感謝與支持,讓敬軍愛軍成為全民的共同信念與行動。 記者會上午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辦理,活動首先由三軍人偶及基隆市雨都舞蹈團進行開場舞蹈表演,接續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並頒發感謝狀給予各大企業代表,感謝他們用實質行動支持國軍。隨後由行政院長卓榮泰、國防部長顧立雄、國軍官兵代表及各大企業代表,共同進行敬軍儀式,象徵軍民團結,攜手向前;過程中,除了共同欣賞國防部軍人節形象影片外,也邀請國軍代表空軍謝少校致詞,他代表全體國軍官兵,感謝長期支持國防、挺國軍的企業,讓國軍官兵不是孤軍奮戰,大家的支持與鼓勵,都是全體官兵繼續堅守崗位的動力。 卓院長致詞時表示,在地緣政治面臨重要考驗的時刻,7月的國家團結月,國軍完成漢光41號演習與2025城鎮韌性演習,受到國內外矚目,國軍官兵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能力跟責任,而在7月份的颱風與豪雨,國軍官兵也在第一線救災,所以無論是對岸各種軍機、軍艦的襲擾與天災,國軍始終是在第一線。 「一戰古寧頭,再戰大二膽,光輝的八二三」,卓院長指出九三軍人節的由來就是國軍與全世界反侵略、反併吞的國家,一起打贏二次大戰,而國軍到了臺灣以後從反攻大陸、反共抗俄到現在積極地站在地緣政治的第一線,守護臺海和平,肩負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安全與發展,而歷任總統與國防部長長期致力於軍隊國家化,將國軍打造為現代化軍隊。 卓院長進一步表示,不論演習、救災、防衛對岸軍機軍艦侵擾、維護國家安全與主權,國軍總是站在第一線阻擋各式侵犯、守護國人。而臺灣目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除了經濟發展外,更要守護有尊嚴、有價值,以及尋求永久的和平,因此軍民必須攜手同行,國家也必須與全民站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這項任務。 卓院長也感謝國籍航空日前發起國軍官兵優先登機的服務,而現在有數十家企業加入九三軍人節的敬軍活動,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國軍官兵和軍眷的尊重和感謝;卓院長期盼在7月「國家團結月」之後,9月能成為一個展現國家行動力的月份,用具體行動共同向長年付出的國軍官兵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展現「國家挺企業、企業挺國軍、國軍保衛國家」的精神。 「行政院九三軍人節敬軍優惠」活動,依據記者會現場所公布資訊,目前有22個零售業品牌、6家休憩業、34家餐飲業品牌提出敬軍優惠,提供折扣及優惠企業門店數達2萬家以上,詳細資訊可至「國防部福利事業管理處」網站查詢。【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6日
-
漢光41號演習展現操演成果 提升備戰效能(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5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漢光41號」演習以「實兵、實地、實時、實裝」為原則設計想定,貼近實戰景況,官兵展現長時程、高強度操演成果,獲各界肯定;將藉訓後回顧機制,不斷檢討策進,提升備戰效能。 針對「城鎮韌性演習」,國防部強調,此次首度整合「全民防衛動員、防空、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項目,強化地方政府應變能量,推動「有準備、更安全」的全民防衛觀念。 國防部表示,歡迎國際學者建言,將納入建軍備戰參考;同時呼籲國內媒體避免以「表演」等負面字眼解讀,以示對國軍官兵的尊重與公平。【國防訊息】 114年08月05日
-
澎湖城鎮韌性演習 強化全民災害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蔡枋澐澎湖18日電)澎湖縣政府今日舉辦「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於上午10時防空警報發放後,全縣1市5鄉同步實施,警方人員全面進行人車管制,引導民眾前往防空避難所,並模擬傷患搶救與災害應變等情境,以強化全民災害應變能力。 澎湖城鎮韌性防空演習,首先由澎湖縣長陳光復、行政院動員會報譚維宗、澎防部副指揮官李少將等人,在澎湖縣政府會議室聽取簡報。接續,上午10時發放警報時,全縣1市5鄉同步配合演習,警消和民防人員立即進行車輛管制與人員避難,市區街道淨空,並實施「戰災搶救(災害救援)」、「急救站傷患現場醫療處理」、「救濟站災民轉移收容」等演練。 此次演練,模擬遭受敵飛航實體襲擊,發布空中威脅告警訊息,並引導民眾前往澎坊三號港地下室停車場,實施就近疏散避難;接續,模擬台電馬公變電所起火,並由消防、警察、醫療等單位橫向協同救災。其中,澎湖縣消防局也啟動救災機器人,進行直線及水霧射水滅火;同時,馬公市第一衛生所與馬公國小則模擬戰後大規模傷患搶救、急救與救濟作業,強化全民防災應變意識。 縣長陳光復表示,此次城鎮韌性演習,除了強化全民防空整備,也驗證行政體系對於災害防救等狀況應變機制。更重要的在提醒全民要保有居安思危的觀念,透過各項演練,提升民眾憂患意識,隨時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因應各類災害的衝擊與挑戰。【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8日
-
金門縣城鎮韌性演習 落實全民防空整備(軍聞社記者陳傳奇金門18日電)金門縣政府今日實施「金門縣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模擬金門地區遭受境外敵對勢力襲擾,整合縣內機關、學校與民間資源,操作防空警報發放、人車疏散避難、戰災搶救、急救站及救濟站開設等實作演練,強化全民防衛韌性。 本次演習由副縣長李文良擔任演習指揮官全程督導,配合「漢光41號實兵操演」整體規劃,以「預警、分區」方式驗證金門地區防空整備作為,從戰情通報、警報發放到實地疏散應變,全面檢視各項戰時機制啟動與地方應變能力,強化民眾面對戰時空襲風險時之應處作為。 演習中,首先由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發布防空戰情狀況,金門縣警察局勤務指揮中心依令執行防情傳遞與警報發放,縣內各機關、學校及民眾配合實施人車管制及疏散避難,並完成急救站及救濟站開設等作為,強化地方整體應變處置機制。 其中,特別針對戰災搶救演練,模擬中華電信機房重要通訊設施遭受攻擊後之應變作業,參演單位完成初期搶修、通報機制與設施恢復流程進行全面操作,強化關鍵基礎設施之防護與災後復原能力,展現民間單位與政府部門整合應處效能。 金門縣政府表示,「民防雖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不備」,此次演習除配合年度重點操演,亦落實全民國防教育與防空整備機制,藉由情境模擬與分區應變,實際驗證機關協同運作能力,期能於遭遇襲擾時,有效降低空襲損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8日
-
花蓮縣城鎮韌性防空演習 共築韌性安全防線(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花蓮18日電)花蓮縣政府今日舉行「2025年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演練包含「防空避難」、「戰災搶救」、「急救站」、「救濟站」等項目,驗證在地防救災能量與民力整合機制,展現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實踐成果。 演習上午10時起正式展開,警報發布後實施交通管制、民眾避難及實地引導,模擬空襲警報狀況下的城鎮應變。隨後於交通場站進行建物損毀與人員受困的戰災搶救作業,警消單位與志工團體協力進場,實施現地搜尋與脫困演練。 為強化緊急醫療處置能力,衛生所亦同步開設急救站,進行大規模傷患分類與初步處置作業,提升第一線醫護單位在戰災環境下的反應效率。透過各單位橫向整合與分工合作,驗證災後黃金一小時內的應處效能。 花蓮縣政府表示,本次演習不僅聚焦政府部門的動員與調度,更強調民間資源參與的重要性,藉由演練培養基層社區的危機意識與應變能力,建立民眾在戰時能自主應對、迅速反應的心理準備,建構具備恢復力與持續運作能力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體系。【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