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城鎮韌性" ,結果共:12筆
-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7月中登場 驗證地方政府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自7月15日至18日,以「分區異時」方式於全臺各地展開,當日將實施防空警報發放、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等項目,並首次同步透過「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發送手機告警訊息,協助民眾即時掌握疏散避難資訊。 國防部於例行記者會中,由全民防衛動員署人力動員處處長朱森村說明本次演習規劃。朱處長指出,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依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離)島地區順序辦理,中、南、北部地區演習時間為當日下午1時30分至下午2時,東部及外離島則於10時至10時30分實施。 朱處長表示,臺北市、臺中市及臺南市等3場次,進一步整合「全民防衛動員、防空、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面向,並將「漢光演習」中10天9夜的作戰進程,濃縮為1日完成兵棋推演、防空及實作課目,驗證地方政府整體應變能力。 朱處長提醒,行駛車輛聽聞防空警報時,應保持鎮靜並配合執勤人員引導及交通管制措施,切勿違反交通規則。 國防部呼籲,民眾均應配合演練與交通管制措施,共同強化全民防衛認知與應變行動能力,若不配合防空演習命令,地方政府可依「民防法」第25條規定,裁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最新動態】 114年07月01日
-
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 五階段八重點課題(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日電)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將於7月9日至18日登場,國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由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處長董冀星少將,說明操演整體規劃與重點內涵,統合三軍部隊,進行為期10天9夜的晝夜連續操演。 董少將表示,演習想定由「灰色地帶」襲擾情境開始,依序展開平戰轉換及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與持久作戰等五大作戰階段,逐步驗證國軍各項防衛作戰行動與軍民整合協調機制,展現堅實應處能量。 針對演練內容,董少將指出,自平戰轉換起始,模擬因應敵方灰色地帶挑釁,依戰備規定執行立即備戰與戒備機制轉換,誘導部隊完成部署與應變調整。於聯合反登陸階段,設定敵軍火力打擊與登陸船團海上航渡情境,國軍將爭取空優,強化飛彈防護及精準打擊能力,壓制敵登陸關鍵戰力。濱海與灘岸戰鬥階段中,三軍依任務編組執行濱海打擊、反空(機)降、近岸防禦及城鄉守備等行動。 董少將進一步表示,演練進入縱深防禦階段後,模擬敵軍持續突入內陸,我軍結合地形與城鎮設置多重阻絕帶,實施逐次抵抗、反資敵作戰,並以聯合火力壓制港口、機場與後續登陸梯隊。於持久作戰階段,則透過核心防衛及衛戍行動確保要域安全,並配合「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提升全民總體防衛韌性。 除演練階段外,董少將也說明此次演練聚焦8項重點課題。首先,將透過臨機狀況發布,誘導指揮官及參謀組織啟動快速決策程序,提升即時應變能力;其次,強化臺澎聯合作戰關鍵行動之同步效能,確立任務分工與協同原則。另因應敵軍可能對關鍵戰力實施破壞或打擊,各級部隊將建構分散備援與持續機動機制,以提升指管與戰力存活韌性。演習也將根據4月份兵棋推演結果模擬實戰場景,設計演練課目並發布輔助狀況,要求指揮官依據戰損與敵情判斷重整戰力或啟動應變計畫,貼近實戰需求。 董少將進一步表示,為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今年「同心35號」演習結合實兵演練期程,動員部隊將執行14日教育召集,並以步兵206旅為主體,驗證後備戰力恢復時長。在軍民整合層面,演習將鏈結地方政府應變中心,規劃資敵管制、阻絕設置與醫療能量整合等作為,強化全民防衛觀念。同時,清楚劃分軍事行動授權時機與層級,確保在指管中斷或複雜戰場環境下,部隊仍能有效遂行任務。 董少將提及,演習亦將法律要素納入作戰任務考量,確保各項軍事行動符合法規與人道法原則,提升國軍整體行動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國防部強調,「欲求和平,必先備戰」,國軍將運用演習所獲經驗,持續落實組織編裝革新、武器裝備籌獲與各項備戰整備工作,提升防衛作戰成功公算,以實際行動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及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7月01日
-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建立可恃戰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30日電)「中華民國114年7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今日上午於總統府舉行,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向晉任將官致賀,期勉持續精進專業,靈活務實規劃訓練與部署,發揮新興兵力實效,建立有效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的可恃戰力。 典禮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海軍司令唐華上將、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等均出席觀禮,共同祝賀晉任將官榮耀時刻。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首先向晉任的各位將軍表達誠摯祝賀,並指出,晉任新階除代表肩負更重大責任,也象徵國家對其高度期許,期勉各位將軍持續精進,帶領國軍不斷進步。 總統恭賀解駿山少將晉任中將,肯定其擔任空軍通資處長期間,督導執行「雲端服務系統建置案」,促進資訊系統數位創新與轉型,為國防資訊戰力奠定良好基礎。他也祝賀鄭永熙、鍾坤昌及劉育藤上校晉任少將,肯定三人在推動對外交流與軍事合作、提升F-16戰機作戰效能與訓練專案,以及整合三軍防空系統與精準打擊火力等任務上皆戮力以赴,強化國防力量。 總統指出,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與敵情威脅,國防改革須加緊腳步,除積極汰換與更新主戰裝備,也應規劃籌獲各式無人系統,透過科技應用強化防衛作戰能力與戰術靈活性。 總統期許晉任將官能以靈活、務實作為,結合環境條件,周延規劃訓練、部署與戰術運用,發揮新興兵力實效,建立可恃戰力,堅實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 總統也特別感謝官兵家屬,強調因為有家人的支持與包容,國軍才能無後顧之憂,他衷心致謝,並與全體一同見證晉任榮耀時刻。 最後,總統指出,7月為「國家團結月」,漢光演習與2025年城鎮韌性演習即將展開,盼透過實兵驗證行動,向世界展現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並再次恭喜各位晉任官,期許大家持續團結努力,繼續為國家打拚。【最新動態】 114年06月30日
-
「2025城鎮韌性演習」7/15登場 驗證民、災防效能(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9日電)為提升全民防空意識與強化戰時應變能力,內政部將於7月15日至18日,採「有預警、分區異時」方式,結合「漢光演習」實兵操演,辦理全國性防空演習。今年首度整合「萬安演習」與「民安演習」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全面驗證我國民防、災防體系及後備動員整體效能。 高雄市鳳山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表示,面對當前國際局勢變化與兩岸安全挑戰,政府積極推動全民防衛體系建構,以強化社會整體韌性。「2025城鎮韌性演習」不僅驗證指揮管制與資源調配的即時應變能力,更聚焦於民生物資保障與社會機能持續運作的韌性強化。 輔導中心指出,此次演習採「兵棋推演」與「綜合實作」雙軌並進,具體項目包括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協同運作機制驗證、民生必需品配售與物資動員流程演練、救濟站、急救站開設與功能模擬驗證,以及戰時資訊安全防護與通資系統應變演練。 輔導中心補充,「城鎮韌性演習」以「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強化應變、有恃無恐」、「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為三大指導原則,全面推動全民具備抗災、應變與持續作戰能力,建構整體國防韌性社會。籲請全體國人積極配合演習實施,共同打造一個更堅強、更具韌性的國家防線。【訊息平台】 114年06月29日
-
【影】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 總統盼全體參與發揮最大力量(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時表示,政府未來會持續盤整各部會資源和力量,反覆檢討、精進作為,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健和堅實。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議程安排5個報告事項,除了「第三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及辦理情形」之外,分別由內政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五大主軸執行與目標落實」、「漢光41號演習規劃」、「2025城鎮韌性演習整備及推動概況」以及「2025韌性演習觀察所見」進行報告。 賴總統表示,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即將展開,期間也將進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漢光演習著重國軍的演訓,而城鎮韌性演習著重整合非軍事部門對緊急事件的應變,透過軍民協力,展現國家團結的意志,提升臺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透過實際的演練,扎根「有準備、更安全」的意識,更要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表示,這些年來,國軍以「實戰化訓練」為根本,「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整備方向。今年7月9日到18日,為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國軍部隊將落實「實戰化訓練」要求,驗證重點包括: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快速反應備戰部署;戰略溝通運作機制;動員部隊戰力恢復;重層縱深防禦部署;新式裝備作戰效能;精進後勤支援能量;軍民整合協調運作。 總統說明,在「2025城鎮韌性演習」方面,從今年4月10日開始,已經在連江縣、花蓮縣、基隆市、新竹市等8個縣市陸續舉行,接下來7月15日到17日,將在臺中市、臺南市和臺北市舉行的三場演習,將選定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實作,並在周邊行政區域開設配售站、急救站及救濟站。同時,全國22個縣市也將同步進行防空避難與民防演練,全面驗證中央和地方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協同應變能力。 總統強調,保衛臺灣從來不只是國軍的責任,也是全民意志的展現。這代表無論身在何處,每一個角色、每一份力量,都是串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唯有全民有感、全體參與,全民防衛才能發揮最大力量,讓臺灣在各種挑戰中保持穩健,更加團結。未來將透過預告、系統性演練以及跨部門實地演作,讓全民都能清楚瞭解到當危機和挑戰來臨時,如何串聯各自的角色,發揮最大的力量來共同應對。 而在晚間召開的會後記者會中,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等人,說明總統會議結論,並接受媒體提問。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明,總統在會中做出三點裁示,將做為後續政府繼續努力目標。一是政府要做先鋒,引導民間更全面參與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並在基層扎根更深;二是各級政府要普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相關知識,加深「有準備、更安全」意識,當民眾參與、了解並具備專業知識,知道該如何因應,內心會更有安全感,整體全社會防衛韌性會更有力量;三則是持續強化軍民合作能量,逐步擴大演習驗證項目。 媒體詢問,對於未來是否會將超商、賣場以及公營事業納入演習範圍,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過去一年的整備,先以公營事業的配售點為主,現在慢慢擴散到民營,原因是比較貼近民眾生活圈,包括米、油及口糧等戰略物資,都會以最快的配售地點為主。 劉部長進一步表示,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是基於合作,也沒有任何經費補助,全聯員工也要模擬有關應變演習的部分與賣場顧客避難引導等,若是很不錯的示範,未來將會擴及到與四大超商合作,但基礎是所有公營的配售站、救濟站原先就有。 會中,劉部長也特地在現場介紹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及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的內容物包括3公升水、2,100大卡糧食、醫療及清潔用品、禦寒保暖衣物;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則有6-9公升桶裝水、4,200大卡-6300大卡食品、基礎衛生用品,以及小型手搖式發電機、備用電源或太陽能充電板。 此外,針對社福醫療整備三軍血液計畫等相關問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指出,三軍血液計畫是為建立國軍對血液管理的具體做法,軍醫局都有完整且詳盡規劃,目前是依照計畫進行;劉部長則補充,韌性醫療整備計畫裡面,也有加入軍醫局,目的是在任何演習的時候,軍跟民在醫療整備計畫要更有韌性。 而針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期程延長與罷免掛勾議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強調,這恐怕是大誤解,漢光41號演習是依據去年漢光40號演習的經驗與教訓,以及所面臨的敵情威脅變化,加上國軍戰力不斷地成長,考量主客觀環境因素後,據以設計漢光41號演習。 孫發言人指出,漢光41號演習的整體計畫,於去年底就已經訂頒,顧部長3月與媒體茶敘時,就已說明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為10天9夜,電腦兵推的日程也有延長,籲請外界不要推翻國軍官兵戮力戰備訓練的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6日
-
嘉義城鎮韌性演習 強化地方應變韌性(軍聞社記者吳柏融嘉義19日電)嘉義市政府今日辦理2025城鎮韌性演習,動員警消、醫療、民防與志工團體,推演各階段應變中心開設、災害警報傳遞、防救疏散等課目,並從中找出機制不足與改善之處,將資源做最有效的整合,以強化地方應變韌性。 此次演習區分兵棋推演、實兵演練。上午的兵棋推演在嘉義市消防局舉行,由嘉義市長黃敏惠主持,環境部葉次長擔任指導官、國防部全動署林純玫副署長擔任演習評核帶隊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則出席指導;推演置重點於聯合封鎖、火力打擊、全面作戰等三階段,以戰場景況災害搶救為想定設計主軸,模擬戰時應變機制、擴大民力運用、民生必需品配售、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急救站及救濟站開設等情境處置,驗證地方、政府與民間跨單位的整合協調,建立應變機制。 綜合實作演練下午則於各場地實施,首先演練「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以戰時物資短缺情境,配發與秩序維護;隨後前往蘭潭水庫,進行「經建設施遭破壞搶救」,模擬設施因爆裂物攻擊,造成水庫受損與人員傷亡救護等演練。 過程並模擬多人受傷,警、消及民防團隊等相關單位於西區衛生所開設「急救站」,展開分級醫療處理,減緩醫院急診壓力,急救站處理輕傷及中傷的病患,減少大量傷患時醫院負荷;最後則進行「救濟站」收容演練,演練戰時流離失所民眾的收容與生活安置機制。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藉由城鎮韌性演習,加強市府與公民營等單位間協調聯繫,運用平時的整備加以防範,有如「備戰於平時、防災於日常。」才能穩定社會、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嘉義市政府將持續精進防災作為,打造真正安全的韌性城市。【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9日
-
澎湖縣城鎮韌性演習 驗證災防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李恬恬澎湖5日電)為強化災害應變能力,澎湖縣政府今日辦理2025城鎮韌性演習,由縣長陳光復擔任指揮官,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擔任行政院指導官,演習區分上午兵棋推演、下午綜合實作演練,以「有想定、無劇本」方式,推演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及各項狀況應處,驗證地方政府動員、災害防救應變機制,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能量。 兵棋推演上午在澎湖縣消防局舉行,首先由縣府、澎防部報告轄區特性、敵情分析,針對聯合封鎖階段、火力打擊階段、全面作戰階段等3階段,進行特別狀況下達暨情境處置討論與報告,並交流各方意見,以妥善規劃地方資源分配,達到有效統合人、物力動員目標;會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澎湖地區戰綜會報召集人陳中將等人均出席與會。 綜合實作演練下午於各場地進行,驗證各項戰時災變應處作為,首先演練「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模擬戰時物資短缺情境下之配發及秩序維護;隨後於龍門尖山碼頭實施「關鍵基礎設施遭破壞搶救」演練,設定碼頭輸油站遭破壞,設備起火燃燒,造成多名人員輕重傷,由消防、警察、中油、T-CERT(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等單位橫向協同救災,並執行傷患後送。 接續轉往開設於湖西鄉衛生所的急救站,演練「大量傷患醫療救援」,展開分級醫療處理,進行輕、中度傷患醫療救護,降低傷患湧入醫院負荷;最後,進行「救濟站開設」及「戰時強化抗敵防衛意識、反制假訊息及認知作戰」演練,模擬戰時民眾的收容與生活安置,鞏固全民心防,穩定民心士氣。 行政院指導官林次長在講評時表示,透過城鎮韌性演練,擴大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跨單位的整合協調,建立有效率的應變機制,抱持著「有備無患」的態度,維持國民生活韌性,為全民建構一個「安全」及「安定」的生活環境。【最新動態】 114年06月05日
-
基隆市城鎮韌性演習 驗證臨災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基隆30日電)為強化災害應變能力,基隆市政府今日辦理2025城鎮韌性演習,演習區分上午兵棋推演、下午實兵演練,置重點於聯合封鎖、火力打擊、全面作戰等三階段,推演各階段應變中心開設、災害警報傳遞、防救疏散等課目,藉以強化臨災應變韌性,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兵棋推演上午在基隆市防災大樓辦理,由基隆市政府秘書長方定安主持,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擔任行政院指導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則出席指導;推演過程由基隆市府、基隆後備部報告轄區特性、敵情分析。會中針對特別狀況下達情境處置,共同討論應處對策,並妥善規劃地方資源分配,提升在災變或戰時狀況下的快速判斷與協調能力。 下午綜合實作演練於各場地實施,首先演練「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模擬戰時物資短缺情境下之配發與秩序維護;隨後前往新山淨水場,進行「關鍵基礎設施遭破壞搶救」演練,模擬設施因爆裂物攻擊、不明氣體外洩,造成多名人員受傷,由消防、警察、自來水公司自主緊急應變隊、毒災應變隊等救災單位橫向協同救災。 隨後,因造成多人受傷,轉往開設於婦幼館的「急救站」,展開分級醫療處理,減緩醫院急診壓力,急救站處理輕傷及中傷的病患,減少大量傷患時醫院負荷;最後則進行「救濟站」收容演練,模擬戰時流離失所民眾的收容與生活安置機制。 基隆市府秘書長方定安表示,感謝市府各單位對於演習工作的重視與努力,藉由演練加強市府與中央單位之間的協調聯繫,也讓各單位更清楚在戰災、自然災害等複合式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 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也肯定基隆市各單位對於兵棋推演及綜合實作務實的演練,期使落實動員準備具體能力,強化對於戰災時的應變制變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4月30日
-
臺北市三合一會報 柏副部長籲深化整備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8日電)臺北市政府今日於災害應變中心召開「114年動員、戰綜、災防三會報第一次聯合定期會議」,由市長蔣萬安主持,國防部副部長兼任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長柏鴻輝應邀出席,與全動署、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臺閩、北區戰綜會報及市府各防救災編組機關、公私部門代表共同與會,研議災變應處整備作為,提升全民防衛韌性。 柏副部長於會中致詞指出,面對中共在灰色地帶襲擾,國防部有責任協助地方及早瞭解區域態勢與應變方向,強化整體社會防護能量。並強調,依據兵推經驗,戰事過程隨時可能出現難以預期的發展;因此,必須設想各種可能性,甚至是超乎常規的極端情形,並將之納入推演與相關實務規劃,形成可供參照且得以具體執行的模式。 柏副部長說明,在重大災變或事件來臨前,市政府就要事先規劃人員疏散、資源分配與相關應變行動。尤其,假設遭受影響,屆時周邊居民疏散及交通引導等作業,必須事前充分整備,特別是考量地形規劃,更顯關鍵。 柏副部長特別提醒,防災規劃必須貼近民眾實際感受,將生活物資等列為重點項目。他強調,未來通訊中斷演練將列為必測項目,確保災害初期社會能夠持續穩定運作。 柏副部長並分享國際經驗指出,芬蘭長期投入建置防空掩體,捷運站及各類建築設施均納入戰時防護規劃,並以公開透明方式強化國家嚇阻效果。他強調,除了完善防災計畫,仍應針對極端情境,建立備援方案,確保在最不利情況下仍能維持城市基本運作功能。 最後,柏副部長感謝地方政府持續推動「減災、備災、應變、復原」等災害防救工作,展現成熟有序的城鎮韌性能力。他強調,備戰為了避戰,防災為了安心,唯有持續精進整備、強化教育宣導並廣納民眾參與,才能讓社會保持韌性,進而鞏固國家和平與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8日
-
花蓮城鎮韌性演習 強化臨災應變效能(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花蓮24日電)花蓮縣政府今日辦理2025城鎮韌性演習,由縣長徐榛蔚擔任指揮官,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擔任行政院指導官,演習區分上午兵棋推演、下午綜合實作演練,以「有想定、無劇本」方式,推演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與運作及戰時等狀況應處,驗證地方政府動員、災害防救應變機制,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能量。 兵棋推演上午在花蓮縣消防局舉行,針對聯合封鎖階段、火力打擊階段、全面作戰階段等3階段,由評核官發布想定情境,進行狀況處置討論與報告,期間交流各方意見,以妥善規劃地方資源分配,達到有效統合民、物力動員整合目標;會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林飛帆等人均出席與會。 實作演練下午於各場地進行,實施包含民生必需品配售、關鍵基礎設施暨大量傷患搶救、急救站、救濟站開設等課目,過程以貼近實況,設定國軍無暇支援時,地方政府及公民營單位,能夠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藉由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機制橫向溝通,驗證處置作為,強化統籌能力,將傷害降至最低。 行政院指導官黃次長表示,2025城鎮韌性演習,以更貼近實際景況的課目,期望藉由平時演練,擴大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跨單位的整合協調,建立綿密防救災機制,運用轄內相關民、物力能量自救,以確保重大災害發生或臨戰時,能維持社會、民生運作韌性。【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