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天馬" ,結果共:3筆
-
李奇茂論壇暨特展 致敬一代藝術巨擘筆墨風華(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7日電)為紀念已故國寶級藝術大師李奇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今日於國防美術館舉行「奔騰百年・墨韻長流」李奇茂百年傳承論壇暨紀念特展,邀集多位藝術專家學者共同出席,透過論壇與特展並行的方式,回顧李奇茂大師一生的創作歷程。 上午舉行的紀念特展開幕儀式,國防部前部長馮世寬(大鵬部長)、政戰局前局長陳育琳、國防大學政戰主任王俊傑少將及各界藝術名家等貴賓,共同出席盛會,一同欣賞國防美術館館藏作品;其中,也包括大鵬部長所捐贈的《吉祥如意》、《放眼天下》方形對稱水墨作品,以及《入雲天馬展風聲》橫幅水墨畫,上述作品都是出自於李奇茂大師之手。 國防大學政戰主任王少將致詞時表示,民國105年籌備國防美術館期間,能夠在馮前部長的指導與時任文宣處長陳育琳前局長的帶領下,順利爭取經費,成立國防美術館,實屬不易,也深感榮幸。他說,自己當年擔任文宣處承辦科長,親身參與美術館的誕生,如今能再次站在講臺上回顧這段歷程,格外感到欣慰。 「每一個營區幾乎都有李奇茂大師的作品。」王少將指出,這也體現藝術融入軍中文化的深遠影響。他強調,藝術家能夠隨心所欲運用筆墨,將內心情感毫無保留地展現於畫作中,正是藝術與精神的完美結合;而這種「意到筆到、筆到意到」的創作境界,也讓他深刻感受到大師筆下流動的生命力。 馮前部長致詞時則說,能出席這一次的特展,深感榮幸,也回顧國防美術館的創立契機。他指出,當年在國防部營區與李奇茂大師散步時,大師感嘆軍中多見戰車、飛機與火砲,卻缺乏文化藝術空間,建議設立美術館提升軍人精神氣質。這番話令他深受啟發,因此在營區整修計畫中,指示編列預算成立「國防美術館」,並感謝陳育琳前局長鼎力相助,使軍中文藝得以深化。 馮前部長回憶,多次赴外島視察時,發現幾乎每個營區都有李奇茂大師的畫作,展現濃厚軍魂與時代印記。他特別提到大師的一幅老鷹畫作,當有人問為何未畫爪子時,大師笑說「現在是噴射機的時代,起落架要收起來」,幽默中又帶有智慧,從老師的生活哲學與畫作中,更讓他深深體會藝術的感動與傳承的力量。 隨後,貴賓們轉場至美術館「奇茂堂」參加藝術論壇,由臺灣藝術大學何堯智教授主持,與談人包括臺灣藝術大學李宗仁教授、淡江大學駐校藝術家沈禎老師等人,分別以「李奇茂大師的處世襟懷與教學洞見」等主題進行探討。 此次特展於國防美術館展出,即日起至11月14日止,內容涵蓋李奇茂大師畫作,以及眾多名家館藏作品,參觀者得以回顧大師在軍事文宣與政戰美術推廣上的卓越貢獻。【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國軍高雄總醫院「手拍固定裝置」通過專利 提升醫病安全與照護品質(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5日電)國軍高雄總醫院護理部結合臨床照護經驗與病人需求,歷時三個月研發完成「手拍固定裝置」,日前獲得發明專利證書。該裝置能有效提升病患輸液及相關醫療處置時的穩定與安全性,減少病人不適與護理人員操作困難,展現軍醫體系在醫療創新與病人安全上的持續投入與成果。 為保護病人免於傷害自己和他人,臨床醫療照護過程中,醫護人員常需使用俗稱「手拍」的「乒乓拍約束套」。然而,這項普通的「平凡小物」,卻常因手拍反轉,導致病人自拔管線,造成醫療傷害。國軍高雄總醫院護理部在繁忙臨床工作之餘,同步思索如何提升護理照護品質,增進病人安全與舒適度,因而著手改良器材。經院方與臨床護理師腦力激盪,歷時三個月,完成「一種手拍固定裝置」設計,並於日前通過智慧財產局審查,獲得臺灣發明專利證書,展現護理創新實力,成果值得肯定。 「滿滿的榮耀歸於團隊!」護理部主任吳綺蓁於擴大院務會報時,代表全體護理同仁將這項國家級榮耀呈獻給院長吳少將。吳院長致詞時,除特別恭喜榮獲專利的王曉梅督導與薛淑仁書記外,也表達嘉勉與感謝。他強調,這群偉大的白衣天使感受病人辛苦,犧牲休息時間,致力研究,運用巧思與創意造福病人,是名符其實的「護理之光」。 榮獲專利的王曉梅督導則謙虛致謝,表示感謝國軍高雄總醫院這個溫暖大家庭,提供同仁發揮長才的空間與自我實踐的舞台。她強調,各級長官及歷任護理部主任長期鼓勵提出各種想法,即使天馬行空,也能成為創新的開端。團隊憑藉平時在臨床護理工作的豐富經驗,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從觀察使用者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讓器材更好用,發掘改進之處,進而達到提升照護器材的目的。 護理部吳綺蓁主任也表示,國軍高雄總醫院提供護理人員良好的工作、薪資、福利與自我提升環境,期許更多有志護理工作者共同加入,並勉勵同仁持續自我充實,培養優質臨床照護能力,不斷創新與優化護理工作,攜手打造全方位健康照顧的醫療服務環境。【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5日 -
第五作戰區天馬操演 強化反甲部隊作戰效能(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0日電)為提升反裝甲武器訓練成效,國軍第五作戰區今日,於臺中大甲溪北岸陣地實施「天馬操演」任務。射擊武器計有拖式飛彈ITAS M41A7系統等,期藉此驗證武器裝備效能,展現國軍堅強防衛能力。 第五作戰區表示,本訓練旨在強化反甲部隊作戰效能,同時磨練射手對於武器熟悉度及射擊精準度,並熟稔灘岸戰場環境;此次訓場規劃考量部隊駐地位置、場地安全及地區民情等重點,以實地、實裝、實兵之模擬實戰射擊方式,使官兵更加熟悉射擊流程及操作要領,強化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另為維護射擊安全,協請地區的憲、警、調及海巡等單位,負責陣地外圍道路及周邊海域安全維護,確保射擊任務順利執行。 第五作戰區強調,「天馬操演」著重於部隊訓練結合實戰景況,強化官兵臨戰應處能力,以提升實戰化訓練成效,鞏固作戰區堅實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