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就學補助" ,結果共:4筆
-
北市榮服處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共創退除役官兵升學就業機會(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10日電)為持續充實退除役官兵升學、就業管道,臺北市榮民服務處處長黃信仁日前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進修部暨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周景堯,商討產學就業合作,促進退除役官兵升學,厚植職場競爭力。 周主任表示,臺北城市科大以「適性、揚才、求創新、好就業」,使學生有明確目標,業界能獲得所需優秀人才,並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學制彈性,設立工程、商管、民生等學院,進修部更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推動產學專班,如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何嘉仁集團旗下REEDS餐廳等,退除役官兵可兼顧就學及就業,體驗企業經營及拓展人脈。 黃處長指出,臺北城市科大「就學即就業」理念,獲得教育部頒發技職教育之光、日本料理學程可獲得日本官方政府認證的「銀勳」證照、台積電TSMC產業實習,並屢獲國際發明展獎項,是退除役官兵有志進修投入相關產業的最佳選擇。 黃處長強調,退除役官兵進修學碩士,均可向輔導會申請就學補助,參加學分、證照班等相關進修課程,有大專校院進修及職訓補助可為運用,此外,退除役官兵若對於就學、就業及職訓各項補助措施有相關問題,歡迎也可洽詢各縣市榮民服務處。【訊息平台】 114年02月10日
-
輔導會就學補助生活津貼及獎勵 即日起受理申請(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5日電)為鼓勵退除役官兵就學,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辧理退除役官兵113年度第2學期就學補助、成績優異獎勵及中(低)收入戶生活津貼,即日起至3月15日受理申請。 輔導會表示,凡退除役官兵(榮民及第二類退除役官兵)就讀教育部核准立案的公、私立專科以上學校(不含空中大學、空中專校),可於註冊入學後,至退輔會全球資訊網下載申請表,並檢附相關證明資料,於申請期限內,以掛號寄至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222號「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就學就業處收」(以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訊息平台】 114年02月05日
-
【影】楊佳霖研創農漁牧產品 褪下軍服持續守護健康(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高雄28日電)前海軍飛彈快艇作戰中隊輪機長楊佳霖,服務軍旅15年後,成功開創事業第二春。因受惠於輔導會就學補助和貸款利息補貼,為回饋社會,他熱心擔任輔導會職涯探索營講師,分享經驗和心得,希望有意創業的屆退官兵和袍澤,均能充分運用政府資源,一展所長。 楊佳霖於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科畢業,入伍服義務役後,轉服領導士官;之後參加甄選考上海軍官校第一期專業軍官班,以總成績第一名結業。從士兵到軍官,再加上大專暑期集訓,接受了3次入伍洗禮。 楊佳霖先後歷練不同職務,且均獲長官肯定,特別是從輪機官轉任工程官時,由於專業領域不同,剛開始不適應,後來在長官、同袍的鼓勵,以及其積極任事、用心學習的態度,終能熟稔各項法規,掌握關鍵要領,而軍旅的磨練,成就創業打拚的養分。 卸下戎裝是楊佳霖人生的重大轉折,他毅然決然轉身投入餐飲業,砸下畢生積蓄,更設置中央廚房。身為創業「小白」,他放下身段向業界請益,學習寫投資計畫,再找政府和輔導會的資源,一步步朝夢想目標前進。 當事業觸角延伸到農業、冷鏈倉儲後,楊佳霖再重返校園進修,取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充實專業知識,並建立人脈,如今已是民間企業貿易公司負責人和農守任農業生技公司營運長,自創品牌,推廣美味且經濟、便利的健康食品。 楊佳霖認為,在部隊所受到的基礎訓練,如制定計畫的邏輯、遵守工作紀律、人際關係處理、事務協調能力等,都是創業的重要元素。他坦言,創業難免會遇挫折,但只要樂觀面對,不自我設限,挫折也是短暫的,經過考驗才會更強大,同時鼓勵現役官兵及退伍袍澤,培養多元技能,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8日
-
榮民榮眷基金會頒贈榮民子女獎助學金 助學子築夢未來(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0日電)榮民榮眷基金會今日於輔導會榮光大樓會議廳舉行「113學年榮民子女獎助學金暨就學補助頒贈典禮」,由輔導會主委嚴德發主持,表揚清寒榮民子女認真向學的堅毅精神,展現扶助榮民家庭教育的用心。 嚴主委致詞表示,輔導會一向以照顧榮民眷屬為使命,特別重視清寒榮民子女的教育需求,透過獎助學金協助經濟困難的家庭,讓學子能安心求學。他勉勵受獎學生珍惜這份支持,用知識充實自己,努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本次共有300名學生獲頒獎助學金,獲獎學生代表發言時,特別感謝輔導會及榮民榮眷基金會的關懷,獎助金不僅減輕家庭負擔,更帶來持續追求學業進步的動力,並承諾將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回饋社會、奉獻所學。 典禮中也播放了基金會製作的動畫影片《榮民形象》與微電影《大愛如風》,動畫以幽默方式呈現資深榮民對國家的貢獻及新時代榮民的面貌,期望年輕世代重新認識榮民的角色與價值;微電影則記錄了多位榮民前輩無私奉獻的故事,包括捐款助人、守護家園的感人事蹟,展現榮民精神代代傳承的意義。 嚴主委指出,基金會成立多年來,已協助無數清寒學子順利完成學業,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教育與福利措施,實現照顧榮民及其家屬的承諾,為下一代打造更好的成長環境。【最新動態】 1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