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後勤支援" ,結果共:6筆
-
龍潭聯保廠引擎翻修 厚植後勤專業能量(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6日電)為強化部隊整體戰力,陸軍第3地區支援指揮部龍潭聯保廠日前執行M60A3戰車引擎翻修作業,官兵發揮高度專業,運用天車吊掛重達上噸的引擎,逐一進行零件拆卸、清洗等程序,並針對損壞部分進行翻修,維繫整體戰力不墜,充分展現後勤部隊支援作戰效能。 龍潭聯保廠主要負責桃園地區部隊三、四級裝備保修作業,具備戰車、悍馬車等各式軍用車輛引擎總成翻修能量,日前官兵進行M60A3戰車引擎翻修,可謂進行戰車「心臟」手術,不僅須操作天車吊掛重達1.2噸的戰車引擎, 更須逐步進行拆卸,將引擎總成拆解為曲軸箱、渦輪、汽缸、風扇塔、風扇罩等附件,接續進行清洗,並針對損壞部位進行翻修。 過程中,官兵相互合作,針對每件重達數公斤至上百公斤不等的零件,如「庖丁解牛」般熟練地拆解螺桿,接續運用汽缸壓力測試器、油壓表等儀器檢驗各部件運作狀況,將受損部件實施拆卸、換料作業。 待換料完畢後,官兵更須將各式附件依序精確回裝,過程中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影響裝備運作,也因此須保持嚴謹標準作業程序,才得以確保翻修作業遂行。以安裝汽缸為例,M60A3戰車配賦12具汽缸,安裝時須確實將飛輪上的「正時記號」轉至定位,才能確保活塞上行時間與進、排汽門時間相契合,使做為四行程引擎的戰車引擎,「進氣、壓縮、爆炸、排氣」穩定運作無虞。 回裝完畢後,更須結合馬力機及相關附件於現地實施性能測試,確保性能恢復妥善後,才得以採反向順序完成吊掛,使戰車恢復機動力。龍潭聯保廠官兵憑藉經驗傳承與持續充實本職學能,厚植高度專業保修能量,也讓戰車得以迅速恢復運作、投入戰訓任務,充分印證「後勤為先」真諦。【部隊頻道】 114年05月06日
-
柏副部長主持風險管理教育訓練 強化分層負責觀念與監督機制(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舉辦「114年度高司單位風險管理教育訓練」,透過專家學者授課及綜合座談,強化國軍幹部對風險管理的專業認知,提升單位分層負責觀念與自我監督機制,以消弭潛在危安、防患未然,使國軍戰備整備工作更臻完備。 教育訓練課程上午在國防部博愛營區舉辦,由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主持,召集國防部各局、司、室、署業務主管、承參,以及各軍種、指揮部督察主管、業務主管及承參與會,會中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簡任視察劉延琮針對「行政機關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實務運用」進行專題分享,強化國軍幹部對風險的認知,提升單位風險管理能量,並由總督察長室黃誌堂中校就「國防部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作業實務」實施說明,以持續落實推動國軍風險管理作業。 柏副部長致詞時表示,風險無所不在,從國防預算分配、後勤支援系統、到個人通勤及日常工作,皆存有潛在風險因子。特別是面對中共各種軍事威脅與灰色地帶襲擾,呈現多樣化的風險,國軍更要提升風險意識,辨識及評估風險、採取應對措施,以確保國家安全,並持續努力提升國軍戰力。 柏副部長指出,風險管理需從教育訓練著手,培養自我風險意識,並強調從自身出發,養成一個預防風險的習慣,將這樣的習慣帶入工作中,培養快樂心態,關懷同仁,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許多風險的發生。 柏副部長進一步說明,看似平和的工作環境中,往往隱含壓力與風險,唯有正向面對,主動管理,才能將風險轉化為精進契機,並勉勵與會人員以積極態度面對風險挑戰,在持續學習中厚植防衛能量。 隨後,柏副部長代表國防部致贈感謝狀及紀念品,感謝劉簡任視察分享個人專業與實務經驗,期透過此次課程,激發官兵風險意識,建立系統性應變思維,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共同打造堅實可靠的國防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04月23日
-
國防部114年重大演習 驗證聯戰計畫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國軍114年「漢光41號」及「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進行說明;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漢光41號」演習區分2月份「高階幹部圖上兵推」、4月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7月份「實兵演練」等3階段,目的驗證聯合作戰計畫適切性及可行性,使各項備戰作為肆應防衛作戰需求。 作計室聯戰處長董冀星少將進一步指出,為周延聯合作戰計畫,建立演習驗證基礎,國防部於2月份已辦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所獲結論除管制研謀策進作為納入計畫修訂,並藉後續演習持續驗證,強化三軍部隊聯戰效能;後續4月5日至18日「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將以中共灰色地帶侵擾及由演轉戰進犯臺灣等可能行動為想定場景,運用「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JTLS)」推演平臺,實施14天13夜、連續24小時對抗演習。 在「實兵演練」階段,於7月9日至18日實施,由各級部隊指揮官從實戰角度設計演習想定及輔助狀況,誘導三軍部隊在本、外(離)島海、空域及作戰責任地境,結合同心、自強及「2025城鎮韌性」演習,實施10天9夜「全員、全裝、部分實彈」之晝夜連續演練。 董處長指出,「漢光41號」演習重點,是持續演練平戰轉換機制、去中心化運作、戰力防護、全民防衛動員及交戰規則與法律支援作戰等項,並強化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應處、快速反應備戰效能、重層縱深防禦部署、軍事行動授權機制、作戰安全評估程序、精進後勤支援能量、新興兵力作戰效能、軍民整合協調運作等8項課題的演練與驗證。 在灰帶侵擾應處方面,董處長指出,中共對臺多元行動選項,已朝向併用法律戰、欺騙、消耗、脅迫、牽制、挑釁等手段,對我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演習等行動,國軍將藉部會協力、友盟支援及軍民合作方式,策訂各式灰色地帶侵擾行動跨域應對策略。 在新興兵力作戰效能部分,董處長表示,國軍各型無人機、M1A2T戰車等關鍵不對稱戰力,為達到兵、火力部署最大效益,管制納入兵棋系統參數建制,驗證作戰運用具體作為,並視各型裝備成軍期程,檢討排定「實兵演練」課目。 董處長強調,114年「漢光41號」演習將參據共軍可能行動態樣,建構仿真戰場景況,依聯合作戰計畫驗證實需,規劃各階段研討及驗證課題,以務實檢視各型部隊整體作戰效能;國軍秉持「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指導,期藉演習所獲經驗,持續完善聯合作戰計畫,奠定防衛作戰成功基礎。 另外,有關「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表示,今年「全民防衛動員」援例結合行政院「災害防救演習」,由全國22個直轄市、縣(市)採2年1輪方式辦理,演習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能力,以提升臺灣整體防衛韌性。 沈處長指出,演習預於4月至7月間分別由臺北市等3個直轄市及基隆市等8個縣(市)政府辦理,於4月10日起由連江縣政府辦理今年第1場次演習,其中7月份臺中市、臺南市及臺北市等三個直轄市場次,將結合漢光與防空演習共同演練。 沈處長強調,此次城鎮韌性演習將區分兩階段。在「兵棋推演」時,以有想定、無腳本方式規劃,採狀況誘導實施,並配合漢光及地方政府轄區特性設計特別狀況,驗證應變計畫可行性;「綜合實作」階段,則由地方首長擔任指揮官,統籌轄屬公、民營事業單位、民防團隊、替代役(含備役)、救難、志工團體及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等單位,並依兵棋推演想定,結合地方政府動員整備執行計畫,採實地場景、小區域及貼近真實情境方式演練,驗證緊急事故應變整合機制。【最新動態】 114年04月02日
-
金防部支援營彈藥裝載 強化後勤支援能量(軍聞社記者陳傳奇金門20日電)金門防衛指揮部支援營彈藥連今日執行彈藥打板及裝載作業,官兵依照標準作業程序,確實遵循命令與時程完成彈藥運補,全程嚴守安全規範,並兼顧作業效率與紀律,確保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彈藥分屯,滿足作戰需求,維持部隊戰力。 連長鄭少校表示,此次作業的主要目標是檢驗官兵日常訓練成果,確保後勤補給機制完善,以支援部隊長時間作戰。透過反覆操作,不僅能驗證彈藥補給的實際效能,更能進一步提升後勤支援整體戰力,確保作戰任務順利遂行。【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0日
-
第二作戰區強化戰場經營 維繫部隊戰力(軍聞社記者江騏安花蓮20日電)立即備戰操演第四天,第二作戰區今日由混砲營以聯合火力作戰概念,實施砲操訓練,過程中,針對「射指、測量、觀測、通信、砲操」等聯合操作,並由戰砲排排長下達射擊命令,帶領各砲班進行射擊任務,使各砲班熟稔操作程序,發揮強大支援火力。 另一方面,為驗證工兵部隊支援作戰能力,工兵連結合戰時景況設置「低絆網」、「蛇腹型鐵絲網」等各式阻絕,逐步強化地面防衛縱深,防範敵軍突入。 二支部花蓮補給分庫則進行「第一類補給品(糧秣)分屯」作業,演練中透過兵要調查,籌劃可進行囤儲的場所,以「分區囤儲、前推預置」為核心,並由受補單位提領後,載運至守備區營輜重,讓戰時戰力整補得以順遂,發揮堅強戰力,有效提升後勤支援效益,維持戰力不墜。【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0日
-
第二作戰區補給品分屯 強化後勤支援能量(軍聞社記者江騏安花蓮19日電)第二作戰區所屬彈藥庫今日執行彈藥前推預置分屯作業,官兵按照標準作業程序,依令依時實施彈藥分屯作業,除須保持作業安全、效率及紀律,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分屯作業運補,以滿足前線作戰需求,進而延續戰場優勢。 第二作戰區表示,實兵實地演練分屯作業,除驗證官兵平時訓練成效,更使官兵瞭解主動彈藥補給的重要性;完善的後勤補給,方能確保部隊具備持久的作戰能力,透過演練不僅驗證了彈藥運補的實際成效,更進一步強化後勤整體支援能量。【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