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志工" ,結果共:29筆
-
臺中榮總「榮光藝韻創作展」 以畫筆書寫榮民精神(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中25日電)為慶祝臺中榮民總醫院成立43週年院慶暨榮民節,臺中榮總今日於中榮藝廊舉辦「榮光藝韻創作展」,以「畫筆書榮光、藝韻敬英雄」為主題,邀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親臨主持開幕典禮,透過藝術作品向社會大眾致敬曾為國奉獻的榮民與英勇軍人,展現榮民精神在文化層面的延續與昇華。 本次展覽由苗栗、臺中及彰化榮服處協辦,邀集10位傑出榮民(眷)藝術家參展,包括陳德黽、方草、朱仲儒、林進達、李子慶、莊讚德、廖穆珊、吳麗雲、童福財與黃爲鉦等老師,展出油畫、彩墨、水墨及多媒材等共44幅作品,題材多元,風格鮮明。 輔導會主委嚴德發致詞時表示,輔導會長期推動榮民精神傳承,而此次展覽正體現「榮民精神藝術化」的深刻意義。當榮民前輩放下鋼槍、拿起畫筆,將生命中的紀律與熱忱轉化為動人的創作語彙,展現榮民群體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中榮院長傅雲慶指出,能在醫療場域中欣賞榮民藝術家的精采作品,讓就醫民眾在觀展過程中獲得療癒與力量,體現藝術融入醫療的人文關懷。策展人朱仲儒老師為政戰學校藝術系校友,曾任軍中文宣職務及受戰爭學院教育,退伍後持續投入藝文推廣,現任臺中市墨緣雅集畫會理事長,長年與夫人共同擔任臺中榮總志工,熱忱服務,深獲敬重。 其中,藝術家童福財老師以堅毅人生故事感動人心。童老師服役期間意外受傷致癱,卻以不屈的毅力學習口足繪畫,重新開創人生方向,他的作品傳遞出對生命的勇氣與希望,充分展現榮民面對逆境的韌性與信念。 臺中榮總表示,本次「榮光藝韻創作展」不僅呈現榮民藝術家深厚的創作底蘊,更傳遞出對國家、對生命的真摯情感。每一幅畫作皆凝聚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對家國的深切情懷,讓民眾在欣賞藝術之餘,感受榮民為國奉獻的故事與堅毅之美,向所有曾為國盡忠的英雄致上最高敬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5日 -
百歲榮民羅爺爺慶生 北市榮服處關懷送暖(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4日電)臺北市榮民服務處處長黃信仁日前率輔導員及志工團隊,前往信義區為百歲榮民羅爺爺舉辦慶生活動。現場除齊唱黃埔祝壽歌,黃處長也代表輔導會主委嚴德發,為羅爺爺親自戴上壽桃造型紀念金飾,表達敬意。羅爺爺民國15年生於湖南,為陸軍官校24期畢業,民國59年以少校軍階退伍。 黃處長藉此機會表示,行政院已核定新制,即日起,凡持榮民證至榮民醫院就醫,健保部分負擔將由輔導會全額補助,不分軍階。他也提醒,榮服處持續整合長照資源,有需求可撥打1966專線。最後,因應政府普發萬元政策,詐騙簡訊猖獗,黃處長特別呼籲長輩切勿點擊不明連結,避免受騙。【部隊頻道】 114年10月24日 -
國軍第二作戰區投入花蓮 災後復原防災整備雙軌並進(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花蓮19日電)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持續投入兵力,於花蓮縣光復鄉持續進行災後復原與「風神颱風」防災整備工作,全力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防颱準備,為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奠定穩固基礎。 在林田幹道沿線,官兵協助進行淤泥清理及防護工程,第二作戰區並派遣臺東地區指揮部官兵前往支援,與民間機具密切協作,完成「削斜防水」作業,強化土堤結構,提升道路防護安全。同時,官兵與地方志工共同堆置沙包,並於土堤上覆蓋帆布,有效防範泥砂再次崩落,相關後勤、醫療等編組,亦完成整備,面對複合式的災害威脅,絲毫不敢馬虎。 此外,光復鄉光復國中地下室因先前洪水造成大量泥沙淤積,且泥沙結塊堅硬、難以清除,官兵運用水管沖軟泥沙,再由民間抽水車協力抽除,展現軍民相互合作的精神。 第二作戰區表示,面對「風神颱風」可能帶來的強降雨,部隊持續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緊密合作,積極整備各項防汛能量,彰顯守護家園、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9日 -
國軍第二作戰區撤離演練 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花蓮18日電)因應「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可能帶來的影響,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表示,單位在持續執行花蓮地區堰塞湖災後復原任務,已完成災防人員編組及各項災防機具、車輛整備,全力投入防颱工作,並於今日下午配合地方政府實施預防性撤離演練,協助鄉民疏散至安全地點,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日下午的演練,國軍第二作戰區配合花蓮縣政府,於光復糖廠整備中型戰術輪車及野戰救護車,分別前往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等指定地點執行撤離任務,協助載運鄉民前往收容中心。 第二作戰區強調,國軍秉持「救災視同作戰」的精神,在執行災後復原任務之際,亦積極投入防颱整備工作;同時與地方政府、警消單位及志工團體密切協調聯繫,確保災防資訊即時傳遞、任務分工精準落實,展現軍民一心、共同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8日 -
國軍持續支援光復鄉災後復原 軍民合力展現重建希望(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3日電)花蓮光復鄉歷經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後,國軍官兵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工兵部隊全力協助道路清理、淤泥集中與環境復原,並與地方政府及各地志工攜手合作,以恢復社區與校園正常生活為目標。隨著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光復鄉逐漸恢復生活秩序,重現溫暖與生機。 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國軍第二作戰區持續派遣兵力支援,工兵部隊運用重型機具,將先前暫置於路邊的淤泥統一集中至指定堆置場,協助地方加速恢復交通秩序,讓主要道路逐步恢復通行。 另外,在國軍官兵、地方政府與各地志工共同努力下,光復商工校區的清淤工作也告一段落,校園環境逐漸整潔,學生們今日起恢復正常上課作息。陳德明校長表示,國軍官兵不辭辛勞投入清理作業,讓學校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運作,師生都深受感動與鼓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3日 -
溫暖力量綻放希望 軍民共同守護光復(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1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進行,國軍官兵不分晝夜持續投入清淤與災防整備任務,堅守在第一線守護家園。 今日適逢「國際女孩日」,現場有為數不少的女性官兵與超人志工共同為光復鄉的復原工作奮戰不懈,以柔中帶剛的力量與細膩的態度參與救災任務。她們與同袍、志工並肩合作,用雙手清理家園,也用行動傳遞關懷,讓重建的每一步都充滿最真誠的溫暖。 在連日的復原行動中,無論是穿梭巷弄、協助居民清理家園的官兵,或主動送水、分工協助的志工身影,彼此鼓勵、互相支援,讓災後的光復鄉充滿溫暖與力量。居民也感謝國軍與志工攜手同行,讓重建的路上多了一份堅定與希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1日 -
救災馳援/系列二十一花蓮光復鄉佛祖街11日持續進行林田幹道兩側淤泥處置作業,國軍第二作戰區派遣陸軍臺東地區指揮部官兵投入支援,協同民間機具完成「削斜防水」工程,並以人工方式堆(壓)置沙包,加強坡面穩定,確保道路通行與居民安全。官兵與志工攜手製作與堆(壓)置沙包,強化兩側防護,防止泥砂再度崩落,展現國軍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1日 -
超人志工揮舞國旗共慶雙十 攜手國軍重燃希望(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0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適逢雙十國慶三天連假,來自各地的大批志工湧入光復鄉,與國軍官兵並肩作業,投入社區清理與環境消毒工作,成為這片土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展現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的堅定信念。 今日適逢雙十國慶,湧入光復鄉救災的志工們自發揮舞國旗,共同慶祝國慶日,並向辛勤投入救災的國軍官兵致上誠摯感謝。現場氣氛熱鬧溫馨,志工與官兵相互打氣加油,象徵全民一心、齊心守護家園的團結力量,讓災後的光復鄉瀰漫希望與感動。 此外,為因應東北季風及哈隆、娜克莉颱風可能帶來的影響,國軍官兵也協助居民,在林田幹道實施沙包堆放及周邊房舍清淤工作,提前完成防災準備,確保地方安全無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0日 -
國軍協助光復商工復原 守護師生安全學習環境(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9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進行,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持續派遣官兵前進光復商工,執行清淤、環境整理等工作,期盼能在雙十連假結束前,讓校園恢復正常作息,提供學生安全整潔的上課環境。 國軍官兵持續投入校園復原工作,進行分區清潔、搬運與清淤任務,並與校方師生共同完成環境整備,展現高度的行動效率與責任感,讓復原作業穩健推進,為學生順利返校上課做好準備;過程中,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也帶領學校老師,感謝所有協助的國軍官兵與超人志工們。 「地面上的淤泥可以靠機具開挖,但地下室因空間受限,只能靠國軍弟兄姐妹們一鏟一鏟、一桶一桶接力清除。」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表示,國軍自各地調派兵力支援,並長時間駐點協助,對學校幫助極大。 陳校長指出,學校活動中心地下室,就有470位官兵接連奮戰3天,才完成淤泥清理;陳校長強調,若沒有國軍的幫忙,光復商工地下室無法在這麼短時間搶救完畢,真的非常感謝國軍官兵的投入與辛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花蓮民眾手寫卡片 感謝官兵守護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9日電)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國軍官兵不畏辛勞,全力協助地方重建,成為人民心中最堅實的依靠。為表達感謝,當地民眾日前特地親手寫下感謝卡片,送至國軍前進指揮所,字句間充滿溫情與敬意。 卡片上寫著:「沒有披風,卻有最堅定的背影,光復的重生,刻在你們的汗水裡,謝謝你們,真正的超人」、「不同的任務,一樣的信念,不只鏟泥,也搬希望」等感謝話語,字裡行間道出民眾對國軍官兵無私奉獻的感動與敬意。 國軍馳援光復鄉災後復原期間,官兵因親身投入行動,深切體認自身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進而提升自信與榮譽感,也啟發弟兄姐妹保家衛國的使命感與責任心,無形之後更凝聚彼此的向心,完美詮釋「軍愛民、民敬軍」的真諦。 「大家頂著烈日共同投入復原工作,那份互助的力量令人感動,感謝光復鄉民眾在我們最疲憊時給予鼓勵與微笑,那是官兵們持續奮戰的最大動力。」來自陸軍第101旅的陳士官長,救災期間致送孩童擴邊帽的暖心舉動廣受好評,自願投入救災任務的他表示,災區所見景象固然令人震撼與感傷,但也深深感受到地方居民與各界志工的熱情與堅韌,那是一股無形卻強大的團結力量。 陸軍第101旅李下士表示,第一時間得知將投入花蓮救災任務時,毫不猶豫報名參與,「若換作是我們的家園受災,也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她說,軍人不僅守護國家,更有責任在災難中協助人民,「即使身體疲憊、甚至發燒,也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只要還有人需要,我就要堅持到最後,他們的微笑與一句加油,就是我們繼續前進的最大力量。」李下士感謝地方鄉親在第一線給予官兵支持與鼓勵,為彼此建立堅強後盾。【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