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軍聞社全球資訊網
選單
查詢
回首頁
網站導覽
中文
ENG
會員登入
RSS
Instagram
Twitter
Flickr
YouTube
Facebook
軍聞消息
軍聞總覽
最新動態
圖文專訪
國防訊息
部隊頻道
訊息平台
影音專區
國防線上
莒光園地
精彩短片
國軍形象影片
新聞翦影
軍事相簿
線上服務
常見問題
會員登入
意見信箱
表單下載
單位投稿
相關連結
關於軍聞社
單位簡介
業務介紹
交通位置
服務窗口
法規政策
政府資訊公開
查詢
查詢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
軍聞社網址更改公告
×
感謝您長久以來的支持與愛護,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軍聞社將於 113年12月25日起,正式更改網站網址為(
https://mna.mnd.gov.tw
),原有網址將暫停運作,不便之處請見諒。若有相關資訊詢問,歡迎來信或來電指教,協助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
首頁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條件
關鍵字查詢
查詢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查詢 "
戰備需求
" ,結果共:
2
筆
排序方式
日期由新到舊
日期由舊到新
查詢
國防部依計畫推動國防事務 精進戰備整備
(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5日電)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今日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針對潛艦執行進度、女性服役議題、國防預算編列及志願役官兵待遇調整等相關議題進行說明,強調國防部將持續依照計畫推動各項國防事務,確保國軍戰力維持與人力運用效益最大化。 針對潛艦執行進度,孫發言人表示,根據海軍掌握的狀況,目前潛艦電池安裝與測試進度均屬正常,外界所傳電壓不穩定等問題並不屬實。在測試過程中,部分零附件可能進行抽換,這是系統測試過程中的常規程序,不影響整體進度。依據規劃,4月將進入下一階段測試,各項作業均按照管制時程進行,國防部將持續管制,確保潛艦發展穩步推進。 關於女性服役議題,孫發言人澄清,外界報導所稱總統在大軍談中聽取國防部提報女性義務役服役方案,並非事實。國防部目前並無相關規劃,未來仍須進一步討論與評估。他進一步指出,目前女性人力已廣泛運用於國軍編制內,占整體人力約12%至13%,無論是志願役軍官、士官或士兵,其職涯發展皆有完整規劃。國防部將持續強化女性人力在國防領域的多元參與,但目前未有強制服義務役的相關計畫。 對於國防預算是否透過特別預算編列以達GDP 3%的目標,孫發言人指出,國防部規劃預算時,將綜合考量敵情威脅、戰備需求及國際市場供應狀況等因素,目前仍在細部規劃階段,後續若有具體方案,國防部將適時對外說明,確保國防資源調配符合國家安全需求。 至於立委徐巧芯提出志願役官兵加薪2萬元、戰鬥部隊加給雙倍的提案,孫發言人回應,國防部感謝各界對國軍福利與國防建設的關注,目前已進行志願役待遇調整規劃,包括志願加給、戰鬥部隊加給及特定職種專長加給等,相關方案已送行政院審議,後續將依照行政院指導辦理。對於立法院的提案,國防部將進一步瞭解細節,並持續研議官兵薪資與福利的優化方案,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國軍,強化整體戰力。 孫發言人強調,國防部將秉持國防自主、戰力強化及人力優化的原則,持續推動各項軍事改革與建設,確保國軍戰備整備不斷精進,提升整體防衛效能。
【最新動態】
114年02月25日
中科院研製機動儲能系統 確保緊急民生及軍事電力供應
(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北27日電)由於我國發電系統採集中型發電,南電北送特性使得分散式備援電力及儲能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為此,中科院以國防科技研發能量為基礎,配合產業需求導向,結合綠能、節能及儲能等關鍵技術,將電源轉換與能量管理技術擴展至實際場域應用,涵蓋民用及軍用儲能領域。 中科院表示,我國目前電力來源主要仰賴台電公司供應,一旦台電供電中斷,儲能系統即可立即為民生及軍事需求提供穩定電力。以民生用途為例,若因地震或颱風等天災造成台電輸電系統故障,儲能系統可立即支援緊急通訊及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此外,該系統還可儲存再生能源生產的多餘電力,有效緩解再生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並調節供需時機,實現電力管理最佳化。 中科院指出,軍中備用電力系統長期依賴柴油發電機,卻因燃油可能耗盡、補給中斷及容易因餘熱遭熱感應飛彈鎖定等問題,產生作戰隱憂。有鑑於此,中科院積極發展機動儲能系統,透過能源多元化與就地取材的方式,結合匿蹤技術,提升國軍作戰與應變能力。 中科院研製的機動儲能系統涵蓋「小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中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拖車式儲能供電系統」及「大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等類型,可依戰備需求及民生應用情境,選擇適合的機動儲能系統。 「小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適用於單兵作戰或緊急通訊用電,能獨立持續供電4小時,並可結合小型折疊式太陽能電池板與充電電池,延長野外供電時間。該系統設計重視輕量化,使其更便於攜帶及快速部署。 「中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則適用於班排連級的緊急供電需求,持續供電可達14小時,主要應用於國軍救災、野外臨時指揮所及可攜式衛星通訊供電等場景。 針對營旅級需求,「拖車式儲能供電系統」可取代傳統柴油發電機,整合為拖車型態,提供野戰指揮中心、指管車、雷達車、目獲車及發射車等裝備的作戰電力,確保行動作戰時電力供應無虞。 此外,「大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具高機動性,並可結合太陽能與風力等能源,達到就地取材進行充電、供電,適用於基地級作戰備用電力,提供野戰宿營、演習及救災等多元需求,同時兼具匿蹤效能。 中科院在發展機動儲能系統的同時,不僅滿足民生及國軍機動化需求,亦掌握機動化儲能技術關鍵專利,包含「叢集式家戶型儲電系統管控技術」、「社區儲電系統電力穩定技術」、「電力調度技術」、「高壓電力保護控制技術」及「可攜式蓄能供電裝置」等,這些技術未來可授權國內廠商,進一步帶動國內再生能源與儲能產業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在自製機動儲能系統方面,儲能核心電芯採用國內廠商生產,電力轉換模組則與國內公司合作,由中科院掌握電池管理及能量管理技術,負責整體系統設計與整合測試,確保自主與穩定性。 未來,中科院將持續結合產業力量,開發適當的綠電系統,達到節電、產電、儲電、配電及戰備效益,協助國內產業突破技術瓶頸,促進軍民產業互通,為國防與民生建立永續發展的基石。
【部隊頻道】
114年01月27日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