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戰傷救護" ,結果共:13筆
-
機步333旅勤務召集訓練為強化後備戰力,陸軍機步333旅日前辦理軍事勤務召集訓練,課程內容包含「經理裝備綑綁」、「彈藥搬運」、「戰傷救護」及「災害防救」等訓練項目,使召員透由各專長複訓熟稔相關技能,提升戰時及災害應變的能力。(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09月23日
-
五支部衛生營基地普測 展現精實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3日電)為強化戰傷救護應變能力,陸軍五支部衛生營日前實施基地普測,針對緊急救護技術、戰傷救護及傷患處置流程等項目進行測驗,模擬戰時發生突發狀況,藉由實際操作與情境模擬,全面檢視訓練成效,部隊展現良好的臨場反應與團隊合作能力,體現「平時訓練不鬆懈,戰時才能拯救性命」的核心理念。 連長黃上尉表示,透過鑑測不僅能提升官兵熟稔各項緊急處置流程,也有助於發現訓練過程中不足之處,進而調整與強化,持續透過實戰化的演練,能讓官兵在面對緊急狀況時更加沉著冷靜,確保每一次出勤都能發揮守護生命的使命。【部隊頻道】 114年09月03日
-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 期許精進醫衛能量為國貢獻(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9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典禮上午在國防醫學大學舉行,賴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民國114年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他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過程中,賴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他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少將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賴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賴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他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並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賴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賴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9日
-
裝甲戰士戰鬥營第二日 學員體驗甲車試乘與戰傷救護(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4日電)114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裝甲戰士戰鬥營」昨日展開第二天的課程,上午分梯次實施「靜態裝備陳展」、「八輪甲車試乘體驗」及「戰傷救護課程」,使每位學員了解各項裝備特性,並確保在危急狀況下能迅速有效救援傷患。 下午則進行「心理素質訓練」、「隊史館參訪」、「營區簡介」及「防護面具介紹及穿戴體驗」等課程,強調團隊彼此互助、互信的重要,並透過營區介紹及隊史分享,讓學員對部隊有更進一步了解。夜間,564旅也特別安排晚會活動,由隊輔幹部帶領團康遊戲炒熱氣氛,並由學員準備晚會舞蹈表演,揮灑青春活力,為暑戰營留下特別的回憶。【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4日
-
三軍九校院聯合入伍訓練 驗證戰技提升戰場抗壓(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日電)「114年三軍九校院聯合入伍訓練」昨(31)日實施震撼教育課程,入伍生在教育班長率領下,通過高絆網、外壕等各關卡,展現單兵戰技、體力及毅力,象徵由民轉軍的洗禮;過程中,課程也模擬戰場景況,結合機槍空包彈射擊、TNT炸藥爆破,有效提升入伍生戰場抗壓及心理素質。 為驗證戰技訓練成效,「114年三軍九校院聯合入伍訓練」進行首次震撼教育課程,由女生營率先打頭陣,接連完成敵砲擊與毒氣、高絆網、戰傷救護、外壕、屋頂型鐵絲網、衝鋒等狀況處置,全程並輔以TNT爆破、機槍空包彈射擊及各式煙幕彈施放,期透過戰場擬真感,強化抗壓性。 「第一班注意,攻擊前進!」入伍生接獲命令迅速通過攻擊發起線,遇毒氣狀況發布,除迅速臥倒在9秒內即時戴上防護面具,也快速通過危險區域。此外,在通過高絆網時,入伍生無畏身旁TNT炸藥爆破所造成的聲響、塵土飛揚,仍憑藉堅定意志,快速匍匐前進,展現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 隨後,入伍生也運用帆布橋、錨勾繩及V型梯迅速通過外壕,並於最後通過屋頂型鐵絲網後,向山頭發起衝鋒,順利完成震撼教育洗禮。【部隊頻道】 114年08月01日
-
醫學營第三日課程 強化學子緊急救護知能(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30日電)國防醫學院主辦的「醫學暨戰傷救護研習營」,今日進入第三日課程,參與學子上午於校區實施生理實驗,隊輔透過簡報講解「肺活量計」與「心電圖判讀」基本原理,隨後透過儀器操作及判讀數據等方式,加強對生理課程的印象。 下午營隊前往衛訓中心,中心編組專業教官,分別實施課程介紹,計有「心肺復甦術」、「傷口包紮」、「檢傷分類重災系統體驗」、「基本生命徵象評估高階假人」、「戰傷模擬情境系統體驗」、「載具系統體驗」、「止血帶與止血紗布填塞技術操作」以及「擔架與徒手搬運」等八項,學員分成各小組,以輪帶方式上課。 衛訓中心自112年底落成啟用「戰術戰傷及災難事故救護訓練大樓」後,不僅建置現代化救護訓練系統與設施,更強化戰術戰傷及緊急救護的訓練和技術,此次透過醫學暨戰傷救護研習營的推廣,提升參與學員戰傷與緊急救護知能,並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理念,有效深植在每位學子心中。【最新動態】 114年07月30日
-
醫學營實作體驗 學子汲取新知(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29日電)由國防醫學院主辦的「醫學暨戰傷救護研習營」今日進入第二天課程,參與學子透過實作及體驗活動,汲取醫學新知,深耕全民國防效果。 今日課程共區分三大部分,分別為「觀察人體」、「牙科實驗」以及「藥學實驗」,由醫學院三、二年級各系學生所組成的隊輔團,分別實施課程介紹,學員分成各小組,以輪帶方式上課。 在「觀察人體」課程,透過簡介軍陣醫學、大體解剖、生理學及急診醫學等簡報,使學員們能夠瞭解人體基本結構,體會其中的奧秘,過程中,藉由實驗課程的實作,加深同學的興趣。 其次,在「牙科實驗」的部分,在牙醫學系指導下,讓學員對牙醫以及常見的口腔疾病有基礎的認識,再藉由「牙模製作」與實驗室參觀,使學員體驗牙醫師訓練的辛苦。 最後為「藥學實驗」課程,帶領學員認識藥學基礎知識,並動手實作「紫雲膏」、「乳液」等成品,除了讓學員對藥劑調配有初步的瞭解,更能對藥學的實驗課程有初步的接觸和認識。【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9日
-
醫學戰傷救護營 實作學習急救技能(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9日電)民國114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醫學暨戰傷救護研習營」及「航空戰鬥營」昨(28)日登場,透過戰傷救護模擬情境系統體驗等實作體驗課程,瞭解官兵在實際戰場或重大災害現場,如何展現應變能力並建立自我防衛意識。 「醫學暨戰傷救護研習營」區分6天5夜及一日研習營隊,前者昨日除報到及開訓,另針對課程進行全般介紹;「一日研習營隊」課程內容則涵蓋大量傷患檢傷分類及重災系統、戰傷救護模擬情境系統、傷患徒手及擔架搬運、空氣槍實作射擊、心肺復甦術(CPR)、創傷包紮及哈姆立克急救法等多項專業課目。 過程中,學員們在教官的指導下,迅速投入檢傷、搬運、包紮等救護程序,過程分秒必爭,氣氛緊張逼真,宛如置身於實際戰場或重大災害現場,讓所有人深刻體會應變行動的重要性。 此外,「航空戰鬥營」首日課程則著重全民國防教育及基本救護技能的養成,全程由專業教官引導,進行反詐騙與媒體識讀課程,讓學員能辨識資訊真偽、提升媒體素養及網路安全意識,同時進行心肺復甦術及基礎急救技能訓練,確保學員在緊急情況下能即時應對。【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9日
-
114年暑期戰鬥營 22日起在國防大學率先登場(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0日電)深受青年學子喜愛的「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7月22日起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習營」及理工學院「國防科技實作研習營」率先登場,一連5週共18個營隊要讓青年學子們的暑假充滿回憶。 民國114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錄(備)取名單日前已公布在「全民國防教育網」,本次暑期戰鬥營自7月22日起到8月22日止,共辦理18個營隊、26梯次,召訓1470位青年學子。營隊的辦理地點遍及臺灣本島及澎湖、金門、馬祖等外島地區,活動內容涵蓋陸軍、海軍、空軍、憲兵、新聞、國防科技、醫學、科學等多元面向,希望透過實訓、實作、實況,引導青年學子體驗國防事務,強化國防建設對國家整體安全重要性的認知,建立全民國防信念,激發防衛國家意識。 7月22日將率先在政戰學院登場的「新聞研習營」,安排了戰傷救護、影像(編)剪輯、攝影棚與廣播電臺實務及軍事新聞單位參訪、全民國防教育等課程,藉由新聞專業課程引導青年學子體驗國防事務及國軍新聞實務工作,增進全民國防共識。 而由理工學院辦理的「國防科技實作研習營」,則安排揚聲手作工坊、機械手臂共舞實戰、DIY動手製作船體模型等課程,以多元教學、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學員體驗國防科學特色。 國防部提醒,活動報名費繳交均須在活動現場繳交予專員,絕無提前收費或轉帳等情況,請留意防範詐騙;若有疑問,可逕洽個營隊承辦人員。【訊息平台】 114年07月20日
-
柏副部長視導跨體系戰傷醫療處置 肯定運作效能慰勉參演辛勞(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東16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上午前往臺東地區,視導自強41號演習「軍、公、民醫療體系機制遂行戰傷醫療處置」演練,瞭解地方政府與部隊間的協調應變作為,並慰勉參演人員戮力投入演練的辛勞與付出。 此次演練由空軍第七聯隊、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福部臺東醫院、輔導會馬蘭榮家及陸軍第二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連等單位聯合執行。柏副部長首先聽取單位任務簡報,瞭解單位戰時傷患處置流程,並與相關單位一同研討,期能降低各機關之間理念與量能落差,共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隨後,柏副部長視導官兵進行「戰傷救護」、「醫務所救護站開設」、「二級衛勤溢量支援」、「前進外科小組及戰區醫療(血品)協調」、「急救責任醫院大量傷患應變處置」及「傷情穩定安置作業」等程序,檢視軍民整合醫療應變機制,並親切與官兵互動,慰勉操演人員辛勞。 柏副部長認為,面對多元威脅與複合情境,須不斷精進軍公民協作與醫療整備作為,強化跨機關、跨院所協調及後送流程,確保戰時能即時且有效救治每一名傷患,減少損害並守護官兵與民眾生命安全。 柏副部長肯定各單位協力推動戰時醫療整備,展現平戰結合的救護能量與縱深醫療體系的運作效能,並感謝醫護人員長期投入訓練與支援,讓防衛作戰體系更具韌性與持續性。【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