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戰技" ,結果共:17筆
-
特訓中心高寒地救援訓練 精進官兵特種搜救能量(軍聞社記者尤昱翔臺北21日電)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特戰訓練中心114年「高寒地救援訓練班」日前於武嶺完成為期3天2夜的特殊地形救援訓練。本次訓練在使學員透過夜間搜救、垂直地障攀降、碎石斜坡拖拉等演練課程,提升特種搜救能量。 為強化專業救援效能,114年「高寒地救援訓練班」在武嶺溪谷地形規劃一系列特殊地形救援專業課程,模擬官兵在不同時段執行任務時,因故受困於山林、溪畔、谷底等處。學員們在教官引導下,發揮所長、迅速展開搜索與定位,運用繩索系統及擔架器材實施傷患救援與後送作業,扎實磨練臨場應變與判斷能力,精進整體救援效率。 在夜間搜救課目中,各學員輪流擔任傷患,模擬山友因體力不支昏迷在視線極差、低溫刺骨的高寒山區,其餘學員在受命後,憑藉經緯度座標等簡易指令展開搜救行動。搜救過程中,學員間須保持聲勢聯繫與指令傳達,在漆黑夜色中進行地毯式搜索,順利尋獲傷員後立即確認傷情、評估救援方式,運用保暖毯及繩索系統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於最短時間內完成安全後送,展現專業救援效能。 特殊地形救援訓練部分,學員們演練為爭取救援時效,在垂直岩壁及碎石斜坡等複雜地形實施通過與救援。學員需在10公尺高的岩壁上,由先鋒手選定穩固支撐點,迅速完成垂直地障攀降所需之繩索系統架設,再依序垂降通過。隨後在滿布碎石、極易滑動的斜坡地勢上,學員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反覆練習拖拉操作與確保動作,精進體能、膽識與專業職能,有效強化臨場判斷與協調應變能力。【部隊頻道】 114年10月21日
-
資通三大隊體能戰技訓練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陸軍「干城盃」戰技競賽,資通三大隊積極展開訓練行動,針對「手榴彈基本(野戰)投擲」、「無人機競賽」及「武裝接力」等競賽項目,進行密集且系統化的訓練,以提升體能戰技、無人機操作熟練度,期能在比賽中展現扎實戰技與團隊默契。(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9日
-
陸戰勁旅兩棲基地淬鍊 鍛鑄灘岸突擊堅實戰力(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8日電)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日前配合步兵營實施為期13週的基地訓練,透由一連串高強度實戰演練,強化部隊兩棲作戰效能,同時檢視登陸戰車大隊與步兵部隊的整合戰力,展現陸戰隊捍衛國土、堅實防衛的決心與能力。 此次操演聚焦於「步兵部隊」與「兩棲突擊車」的密切協同作戰,並透過「艦岸運動」、「舟波突擊」、「搶灘登陸」等不同階段課目,強化官兵對兩棲基礎戰術作為的熟稔度,並透過演練各項戰術科目,提升部隊在現代戰場環境下的機動與存活能力,應對未來可能的多變威脅。 在本次各項操演科目中,「艦岸運動」是展現兩棲部隊戰術素養的首要環節,其訓練目的在於使官兵熟稔AAV7兩棲突擊車在水中的駕駛操作穩定性,確保車輛能依循戰術規劃,維持既定隊形與時序,精準抵達戰術位置,並且取得搶灘的優勢。過程中,官兵駕駛AAV7兩棲突擊車在水域中航行,需要兼顧操控,以及維持車輛之間的戰術隊形,以順利執行作戰任務。 另一項重要課目「兩棲突擊車泛水」,則著重於艦艇搭載兩棲突擊車時,熟練車輛下卸的操作要領。此階段不僅關乎泛水作業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是一系列應變訓練的綜合演練,包含搭載部隊逃生訓練、換載作業及緊急跳水等,確保官兵能在緊急狀況下迅速、確實地執行水上作業,將風險降至最低,在保障人員與裝備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完成任務。 除了大型兩棲載具,輕巧靈活的登陸艇在兩棲作戰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操舵教練」訓練在兩棲作戰與水域滲透作戰中,目的在於強化部隊對敵水上或近岸目標發揮奇襲、制敵的效果,透過短距離內的快速滲透,癱瘓或瓦解敵方戰力與士氣。此外,為了確保訓練安全與成效,參與突擊連編組的官兵,在進訓前必須完成國訓中心相關專長合格簽證,尤其艇長及操舵手更需通過舷外機操作及操舵訓練簽證,方能實施操作課目。訓練中,也會先由助教、教官編成示範組,詳細示範海上操舵及海灘突擊操作等程序,再由學員編組實施,確保每位官兵都能安全、熟練掌握操舟技巧。 陸戰隊指揮部強調,AAV7兩棲突擊車憑藉其強大火力與卓越的水陸機動性能,始終是陸戰隊執行灘岸作戰的關鍵戰力。透過此次為期13週的嚴格基地訓練,不僅有效檢驗裝備的妥善與效能,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官兵在複雜環境下克敵制勝的戰技與意志。面對未來的多變威脅,海軍陸戰隊官兵將持續秉持「永遠忠誠」的精神,以嚴訓精練的成果,確保兩棲作戰部隊能肩負起捍衛國家安全的重任。【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8日
-
海軍114-2海強操演 展現聯合制海與應變能量(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7日電)海軍日前展開年度重點演訓「114-2海強操演」,順利完成立即備戰操演、防禦性布雷、海空警戒、海空聯合反潛、聯合截擊、聯合反封鎖及戰力重整等多項實兵驗證科目,展現官兵勤訓精練的成果。 海軍司令部表示,參演官兵以專業態度與嚴謹紀律完成各項任務,驗證海軍在多重威脅環境下的即時應變與持續作戰能力。各艦操演前已依訓練期程,循序建立單艦初、中、高級戰備水準,此次藉由海強實兵對抗操演,完成精實訓練驗收,達成水面作戰支隊高級戰備水準。 海軍司令部強調,海軍官兵秉持「錨鍊精神」,持續精進戰技、強化團隊合作,提升整體戰力,落實「用實力達到真和平」的目標,展現維護海上交通線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澎防部鎮疆操演 強化臨戰應變效能(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6日電)澎湖防衛指揮部「鎮疆操演」昨(15)日操作M60A3戰車、155榴砲等各式武器進行實彈射擊,強化接戰程序與官兵戰技。期間,特別演練105榴砲「直接瞄準射擊」課目,透過直線射擊驗證精準打擊能力,同時提升戰場應變的靈活度。 「鎮疆操演」在澎湖五德訓場實施,由官兵操作155、105榴砲、CM21裝甲車、M60A3戰車、50機槍及標槍飛彈等編制武器,依想定狀況下達,依序完成照明彈示警射擊、戰車砲暨同軸機槍射擊及直接瞄準射擊等課目,期透過實戰化訓練,強化臨戰應變效能。 操演開始前,由官兵操作微型無人機,進行目標區域偵察,並回傳即時影像供指揮所判定目標位置與修正射擊參數。緊接著,官兵在120迫砲施放照明彈照亮海面目標後,隨即操作M60A3戰車實施排集火及交互掩護射擊;此外,反甲連官兵也運用標槍飛彈進行精準反裝甲火力打擊,配合各式155、105榴砲、120迫砲等各式火砲編織綿密火網,掩護戰、甲車射擊海上目標,展現連日勤訓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傳統曲射方式,此次操演同步驗證105榴砲「直接瞄準射擊」課目,模擬海上登陸敵軍進入可目視目標距離實施射擊;期間由副砲長同步觀測彈著點,並進行即時修正,達到強化戰場火力應用靈活度的目標。【部隊頻道】 114年10月16日
-
步兵104旅志願士兵實彈投擲 強化戰技與心理素質(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5日電)為強化訓員戰技與心理素質,陸軍步兵104旅日前實施114-4梯志願士兵「手榴彈實彈投擲」課程,訓員們在陣地指導官的引導下,勇敢邁出每一步,完成投擲任務,手榴彈爆炸的巨響與震撼,不僅真實模擬戰場氛圍,更讓每位訓員在壓力中淬鍊出勇氣與果敢。 訓員陳強豪表示,投擲前雖心中難免緊張,但在幹部耐心指導與反覆演練下,大家早已將正確動作化為本能,透過這次訓練,相信在未來無論遇到任何挑戰,都能無懼困難、勇往直前。【部隊頻道】 114年09月25日
-
333旅體能戰技驗證陸軍機步333旅日前接受司令部第3季體能戰技驗證,項目包含「槍械格鬥」、「編制武器鑑定射擊」、「手榴彈門窗投擲」及「障礙超越」等項,受測官兵全力以赴,展現平時訓練成果。(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提供)【圖文專訪】 114年09月25日
-
586旅勤務教育召集訓練 強化後備軍人專業技能(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3日電)陸軍裝甲第586旅日前辦理年度勤務教育召集訓練,後備軍人依序完成報到編組,過程中透由專業師資教官針對各項課程實施講解與實作,確保參訓人員能迅速銜接現役部隊,進而提升戰場應處與支援能力。 在專業技能部分,官兵進行步槍機械訓練、野戰工事構築,以及輜重一、三、五類物資作業與堆疊,藉由實作方式強化基礎作戰技能與後勤支援能力。 營長蕭中校指出,本次勤務教育召集課程安排兼顧基礎、專業與實務,旨在確保後備軍人熟悉任務流程,培養臨戰思維與應變能力,展現「平時即戰時」的堅定決心,為國防戰力持續注入能量。【部隊頻道】 114年09月23日
-
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雲林鄉里 民眾熱情參與支持國防(軍聞社記者卓以立雲林20日電)為使國人接觸國防、瞭解國防,國防部全動署後備指揮部今日於雲林縣麥寮鄉麥寮生活美學館旁,舉辦「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安排裝備陳展、社團表演、特戰官兵戰技操演、互動式體驗及全民國防教育宣導攤位,吸引地方鄉親熱情參與,增進對國防事務的認識與支持,進而扎根全民國防教育理念。 此次活動由後備指揮官劉中將主持,邀請雲林縣縣長、中央及地方地方民意代表、麥寮鄉鄉長、地方仕紳、後備輔導幹部等貴賓出席,首先安排陸軍五支部人型氣偶的開場表演,為活動拉開序幕。 隨後,由斗六高中綠城儀隊、虎尾科大熱舞社輪番上場表演,帶動現場氣氛,陸軍特指部官兵精彩的戰技操演,更是讓現場觀眾目不轉睛,也讓國人見證國軍勤訓精練的成果。 在靜態陳展部分,展出陸軍拖式飛彈車、雲豹八輪甲車、復仇者飛彈車及特戰突擊車等裝備,民眾把握機會與國軍現役裝備合影;此外,現場也設置多元的互動體驗活動,以及深具地方特色的攤位,宛如一場嘉年華盛會,讓民眾度過愉快的周末假期。 劉指揮官表示,此次活動邀請陸軍第十軍團、特戰指揮部、民防團隊及後備輔導幹部共同參與,藉此加深國人對國防事務的認識與瞭解,進一步落實「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的全民國防理念。【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0日
-
中科院簽署多項合作案 展現國防創新研製能量(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8日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今日在「2025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與6家國際知名廠商完成合作簽署,象徵我國國防自主走向國際。 這次合作案中,中科院與美商Anduril公司簽訂採購合約,將引進無人自主水下航行器,並展示多款具備人工智慧控制的無人裝備,強化海、陸、空及水下的整體作戰能量。同時,中科院也和加拿大AirShare公司合作,導入彩帶火箭攔截技術,提升反制無人機的能力,以更有效率、低成本方式保障部隊及關鍵設施安全。 此外,中科院分別與美商AeroVironment、Northrop Grumman、MARTAC及Leonardo DRS等四家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內容涵蓋無人機開發、空防指揮系統、無人船自主作戰技術,以及戰車射控與觀瞄系統升級,展現多元且前瞻的國防科技發展方向。 中科院表示,這些合作不僅能強化國軍戰力,更可帶動我國軍工產業升級,並將國防能量轉化為產業動能,創造更多就業與經濟效益。此次簽署被視為國防自主政策的重要里程碑,也突顯臺灣在全球國防產業鏈中的合作潛力。【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