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抗戰" ,結果共:10筆
-
101歲抗戰老兵康復出院 三總父親節獻上祝福與敬意(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8日電)適逢父親節,三軍總醫院今日為101歲的抗戰老兵王榮年先生舉辦出院慶生活動,特別策劃溫馨儀式,場面相當感人,家屬也特別致贈醫療團隊花束,感謝專業醫護群在療程中辛勤的付出和照護。 抗戰老兵王榮年先生日前因在家中不慎跌倒,導致右側股骨轉子間骨折,經由三軍總醫院醫療團隊積極治療後,手術過程順利,術後也在多位專業醫師團隊合作下,積極復健,恢復良好,於今日出院返家與家人團聚,體現他「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堅強意志。 整合疼痛治療中心主任徐永吉醫師表示,針對高齡病患執行麻醉,需特別重視術前風險評估、麻醉執行計畫與術後恢復管理,透過ERAS(術後加速康復)策略,利用多模式止痛與麻醉深度監測,結合神經阻斷技術,協助病人術後加速整體康復,以降低術後相關併發症風險,確保手術安全與病患恢復速度。 心臟內科病房主任劉文正醫師表示,對於曾多次接受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反覆發作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齡患者而言,只要支架術後持續進行良好的心臟照護與藥物治療,若面臨重大或緊急手術需求,經術前完整的心臟功能評估,並配合適當的麻醉策略,仍可安全接受手術,進而避免潛在的併發症。術後則須密切監控病患的血行動力學變化,並持續給予心血管相關藥物及抗凝治療,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王誌謙醫師表示,高齡長者因骨質疏鬆及平衡力退化,常因跌倒導致近端股骨骨折,若未即時處理,進而導致長期臥床而引發深部靜脈栓塞、肺炎、壓瘡、泌尿道感染及肌肉萎縮等嚴重併發症,嚴重者更可能危及生命。【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8日
-
空軍司令頒贈李啟輝先進抗戰紀念徽章 表達崇高敬意(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7日電)為表彰抗戰先進犧牲奉獻精神,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頒贈前空軍李啟輝士官長「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並關心先進近況,彰顯國家對抗戰先進的崇高敬意。 鄭司令昨(6)日在空軍司令部政戰主任虞中將、臺北市榮民服務處長黃信仁處長等人陪同下,拜訪抗戰先進前空軍李啟輝士官長。鄭司令除了感謝先進過去為捍衛國家所做的付出,也關心他生活近況與國家對其照顧情形,最後頒贈「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表彰其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 李啟輝先進原從事教職,民國33年值民族危難,年僅20歲的李啟輝毅然投筆從戎,投身軍旅以報效國家。經考試錄取後,分發至上海空軍基地飛機待修庫擔任後勤士官,負責飛機零件檢修與修復。即使環境艱苦、酷暑寒冬,亦不曾懈怠,使命在肩。 民國38年隨政府來臺,在屏東空軍基地繼續軍旅生涯,堅守崗位,直至55歲時以空軍士官長光榮退役,見證國軍現代化歷程與國家波瀾壯闊的變遷。值此抗戰勝利80週年,李啟輝心中充滿感恩與欣慰,願世代珍惜和平、銘記歷史,讓戰火永息,國泰民安。 李啟輝雖沉默寡言,卻以身體力行方式向晚輩展現其忠誠愛國軍人氣節,長子李作剛有感於父親畢生奉獻國家安全,遂投入臺灣高鐵公司擔任技師,為國家的交通建設發展奉獻心力,從不同面向傳承父親的精神,繼續守護國家。【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7日
-
柏副部長頒贈王德輝先進抗戰勝利紀念徽章 表彰為空軍奉獻精神(軍聞社記者侯凱議新北7日電)為表彰抗戰先進為國犧牲奉獻精神,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在政戰局副局長張少將、新北市榮民服務林振生處長等人陪同下,頒贈前空軍王德輝中將「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感謝先進過去為捍衛國家所做的付出,並關心他生活近況與國家對其照顧情形,彰顯國家對抗戰先進的崇高敬意。 王德輝先進民國10年生,江蘇鎮江人,民國26年日寇侵華,年僅16歲的王德輝響應政府號召,投身軍旅以報效國家。陸軍官校畢業後,分發至江西擔任排長,曾參與江西上高會戰。民國32年,因緣際會加入空軍,曾至印度、美國飛行學校受訓,也曾接受偵察機飛行訓練。 抗戰勝利後,隨政府來臺,在兩岸對峙期間,多次駕機深入大陸敵後執行偵照任務,深獲國安高層重視,也間接催生了黑貓中隊的誕生,軍旅生涯歷任許多重要軍職,深得長官器重和部屬愛戴。 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王德輝與在場人員分享自身部隊經歷,並強調中華民國能有現在的和平生活,是許多先賢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所換來的豐碩成果,願年輕一輩的青年能珍惜和平、銘記歷史,讓戰火永息,國泰民安。【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7日
-
鍾副部長頒贈樊定永先進抗戰紀念徽章 表彰為國犧牲奉獻精神(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7日電)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今日頒贈前陸軍上校樊定永「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彰顯國家對於抗戰先進的崇高敬意;樊定永先進直呼今天是「退伍後最高興的一天」,感謝國家對其關懷之舉。 鍾副部長上午在政治作戰局副局長張少將及臺北市榮民服務處副處長徐木生等人陪同下,前往臺北地區拜訪抗戰先進前陸軍上校樊定永先進,除關心他近期生活狀況外,並頒贈「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以表彰樊定永先進在抗戰期間,冒險犯難、出生入死、犧牲奉獻的偉大愛國情操。 樊定永15歲就參加地方抗戰游擊隊,負責破壞、情報傳遞與武裝反擊。在抗戰期間親眼目睹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等慘狀,雖然生活艱困,但他仍堅定「誓死保家衛國」信念,趕走侵略者,守護國家。 時至今日國泰民安,樊定永倍感欣慰,也希望年輕一代不要遺忘先人浴血奮戰所換來的和平與自由,唯有記住歷史、珍惜當下,才能讓先賢先烈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永續傳承。【最新動態】 114年08月07日
-
「以志為翼,為國而翔」特展 緬懷周至柔將軍(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27日電) 桃園市政府在「05警戒區」舉辦多項展覽活動,其中3號機堡內「以志為翼,為國而翔:周至柔的時代足跡」特展,記載前空軍總司令暨參謀總長周至柔將軍的生平事蹟,結合文物、影像、自述與友人訪談,深入認識其為中華民國空軍奠基、為國家發展及奉獻的歷史記憶。 周至柔將軍(1899-1986)以理想為翼,一生致力於我國空軍發展與建軍工作,曾於1933年前往歐美考察空軍制度,返國後於隔年創建「中央航空學校」,奠定我國空軍人才培育基礎,更於抗戰時期指揮八一四空戰,肩負協調美國「飛虎隊」支援的重要推手,在風雲變色的年代,他以堅定信念、鋼鐵意志,守護臺灣的天空。 展覽中,以周至柔將軍人生不同階段呈現,並展出多件珍貴勳章與史料,從少年立志投身軍旅,到領導空軍走過抗戰與動盪年代,以實際行動實踐「航空救國」的理想,並在卸下軍裝後,積極推動地方建設與體育文化發展。透過此次特展,讓更多民眾認識這段鮮為人知、卻意義非凡的「將軍史」,也向這位為國奉獻一生的將軍致上最深敬意。【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7日
-
586旅聯勇操演 展現堅實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林庭暉屏東24日電)陸軍裝甲586旅今日於恆春三軍聯訓基地進行「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114之1、2號操演」日間防禦實彈測考,檢視部隊面臨敵軍襲擾、攻擊的緊急應變能力,同時強化各級幹部指揮管制與應處。 測考區分「警戒部隊戰鬥」、「抵抗地帶戰鬥」等兩階段。上午,586旅機步二營在接獲狀況後,立即出動戰術近程無人機進行空中偵蒐,並且將敵情即時回傳至指揮所。隨後,監偵排亦發現敵方部隊迫近陣地前緣,並立即開火攻擊,工兵排則實施爆破,掩護警戒部隊向後撤離。 隨後,在「抵抗地帶戰鬥」階段中,敵方部隊持續向防禦陣地推進,586旅CM32、CM33、CM34及M60A3戰車運用地形優勢,持續對敵射擊,遲滯敵方推進速度。操演全程,砲兵部隊以155榴彈砲及42迫砲提供火力支援,陸航AH-1W攻擊直升機也以20機砲及2.75吋海神火箭彈壓制、阻滯敵方主力部隊進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114之1、2號操演,為首次進行防禦作戰課目操演,受測部隊依照背景想定接戰,運用地形優勢與戰甲車機動靈活特性,互相掩護、逐次收容至後方陣地,並以火力持續削弱敵軍戰力,展現逐次抵抗戰術運用能力,落實縱深防禦作戰構想。此外,聯訓基地教官也穿插設計各式臨機狀況,適時下達突發任務,考驗受測部隊官兵面對突發情境時的臨場反應與即時應變能力,強化部隊實戰能力與去中心化指揮管制機制。 此外,本次測考期間,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陳中將亦全程視導,並於操演結束後慰勉參演官兵,感謝所有官兵同仁在測考期間所付出的努力,並且在高溫悶熱的天候下仍全力以赴,展現高昂士氣。【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4日
-
故飛行官朱安琪入龕暨文物捐贈 緬懷報國赤忱見證榮光(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22日電)故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官朱安琪上尉入龕暨文物捐贈典禮,昨(21)日於碧潭空軍公墓與忠勇營區舉行,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率重要幹部及官兵代表,向朱安琪一生投身軍旅、報效國家的精神致上崇高敬意。 當日上午,朱安琪靈柩由家屬扶靈護送至空軍碧潭公墓,並於祭堂舉行安奉儀式,司儀引領進行獻花、行禮與封龕等儀程,氣氛莊嚴肅穆。儀式完成後,靈位移入忠靈塔安奉,象徵空軍英靈長眠於忠烈之地,永垂不朽。 文物捐贈典禮下午在忠勇營區舉行,朱安琪遺族捐贈其生前珍藏之照片、筆記、徽章與文獻資料等,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空軍司令部代表接受捐贈,並頒發感謝狀,感佩其無私奉獻,使承載歷史記憶的重要文物得以典藏於空軍司令部部史館,做為全民國防教育與歷史傳承的重要資產。 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表示,朱安琪上尉生前服役於空軍第四大隊,戰技優異、表現卓著,對國軍貢獻良多。其遺族慷慨捐贈文物,不僅有助保存歷史,也讓後世能夠從中汲取精神養分,進一步認識空軍的榮耀與責任。 朱安琪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為第二代華僑。年僅17歲時,在抗戰烽火蔓延之際,與一批批旅美華裔青年懷抱滿腔熱血,毅然返國投身救亡行列。他克服語言與生活上的挑戰,完成艱辛的飛行訓練,並自空軍官校第十一期畢業,加入空軍第四大隊執行保衛領空任務,展現驍勇無畏的戰鬥精神,締造可歌可泣的輝煌戰績,退役後亦致力推動國防教育與空軍史料保存,精神風範足為後人典範。【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2日
-
桃園航空城博物館7/24試營運 F-104戰機重現風采(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9日電)桃園市政府運用原黑貓中隊機棚等古蹟空間,保存修復並活化再利用為「桃園航空城博物館」,將於7月24日啟動試營運,首波展覽在05警戒區機庫登場,展期至8月31日。展覽內容包含F-104戰鬥機實體展示,並結合空軍先驅周至柔將軍文物特展,邀請民眾一同認識空軍歷史、體驗桃園航空文化。 博物館同時推出以中華民國空軍先驅周至柔將軍為主題的特展,內容涵蓋其生平事蹟、書信手稿等珍貴史料。桃園市政府表示,周將軍於抗戰期間屢建戰功,曾協助英軍撤退緬甸,獲英國首相邱吉爾親筆致謝,並陪同前總統蔣中正出席開羅會議,對我國空軍發展具有深遠貢獻。 桃園市政府指出,「桃園航空城博物館」機棚空間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標準優化,設置空調與濕度控制設備,營造適宜文物保存的環境。此展館不僅重現二戰歷史與空軍精神,更將成為桃園發展航空文化的重要地標。【訊息平台】 114年07月19日
-
中研院近史所70週年 珍稀軍政檔案首度公開(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5日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為慶祝成立70週年,於日前舉辦「軍政人物檔案發表會暨特展」,首次公開多位重要軍政人物珍貴文書,展現其於戰時與政軍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身影,吸引眾多學界與民眾參與。 活動由近史所副所長巫仁恕致詞揭幕,肯定檔案館長期致力於文書徵集、典藏與數位化推廣等工作成果。隨後,由檔案館主任蘇聖雄介紹檔案分類,包括政治外交、軍事情報、經濟技術、文化新聞、學術院史及民主運動等六大領域,並說明此次發表內容。 與談人透過劉峙等軍政人物的日記、電文、照片及口述訪談,深入剖析其在抗戰、國共內戰及臺海防衛歷史中的角色,凸顯檔案價值與多元面向。 同步開展的「軍政人物檔案特展」,展出劉峙徐蚌會戰日記、林可勝實驗筆記手稿、王叔銘九三砲戰日記、黎玉璽八六海戰日記及孫立人仁安羌大捷檔案等史料,帶領觀眾走入軍政人物歷史現場,感受戰時氛圍與生命軌跡。 近史所檔案館亦持續徵集個人文書,廣邀社會各界共襄盛舉,攜手守護臺灣珍貴歷史記憶。【訊息平台】 114年07月05日
-
顧部長:中共慣用統戰手法分化團結 中華民國贏得抗戰勝利無庸置疑(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5日電)針對中共舉辦閱兵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將邀請國軍退役官兵赴陸觀禮,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表示,事情還在瞭解中,但抗戰是中華民國所率領打贏,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此事無庸置疑。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統戰手法是中共慣用的方式,目的是分化臺灣社會團結,包括認知戰、輿論戰,希望國人與官兵們都不要到受誘惑;顧部長補充,國防部也會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以「反侵略,護家園」為主軸,邀請退役官兵或是烈士遺族參與相關活動,以展現對反侵略的決心。 此外,有媒體提問海鯤號進入海測,預算解凍等相關問題,顧部長也說明,海測還要進行一段時間,並在力求安全情況下,將海測檢驗所發現的缺改進行調校,待海測通過後,解凍案部分再進行處理。 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第4次委員會將於26日舉行,並將7月視為「國家團結月」,顧部長指出,漢光實兵演習從5天4夜擴展到10天9夜,從灰色地帶襲擾一直到最後的國土縱深防衛等,透過相關的兵推,還有聯合作戰的關鍵行動要領,會在漢光演習中驗證,他表示,漢光演習屬「國家團結月」的一部分,訴求國家要團結,彰顯要有充足的準備,臺灣才會更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