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搶修" ,結果共:9筆
-
保修應援陸軍機步第234旅保修連,於陸勝1號演習期間持續執行裝備維保支援任務,29日接獲無線電通報車輛發生異常狀況後,立即派遣人員前往指定位置處置。官兵抵達現場,第一時間完成故障排查與初步修復,確保裝備儘速恢復運作,有效支援戰備任務順利推進,展現保修部隊堅實後勤支援能力與戰場即修能量。(軍聞社莊家豪)【圖文專訪】 114年10月29日 -
花蓮馬太鞍溪橋便道開通花蓮馬太鞍溪橋因堰塞湖溢流洪峰沖毀,交通部公路局持續趕工搶修,原訂10月15日完工的便道工程,確定可提前於10日15時開放通車,先開放小型車與救災車輛單向通行,並將視情況逐步放寬車型;後續將推動鋼便橋及新橋改建,將有效改善地方交通受阻情形,便利救災與居民通行。(軍聞社蔡枋澐)【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0日 -
顧部長立院進行特別預算報告 強化防衛韌性與資通建設(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8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前往立法院針對「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進行報告,顧部長表示,面對中共持續以灰色侵擾與軍事行動威懾,國防部已規劃於民國115至116年間,執行「強化國土防衛能量」及「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等兩大措施、六項方案,藉由集中資源整建與深化軍民整合等方式,提升防衛韌性與整體戰力。 顧部長指出,「強化國土防衛能量」主要辦理國軍重要軍品、修護工廠、軍用碼頭、軍事醫療、訓練場地、資訊通信、作戰陣地及戰情指管等庫儲設施維護及整建,以及國軍主要武器系統零附件、飲用水、油料戰備存量及工兵機械籌補作業等所需經費,總計428億餘元。 而在「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上,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推動指管通信設施機動化,並引進衛星通信、雲端作業環境備援及光纖緊急搶修套件,確保在遭受攻擊或災害時通信暢通;所需經費包涵資通電作業環境暨設備提升及其他附屬支援裝備購製、租賃、整合與其相關支援系統、裝備之獲得、產製、維修、工程等,相關經費總計703億餘元。 顧部長強調,特別預算的推動將可集中資源整建、快速提升戰力,此外,建構機動、備援、軍民通用資通系統架構保持通信暢通。另外,儲備物資、改善庫儲訓場、整備工兵機具可延長國家作戰持續力。 顧部長並指出,特別預算將運用國內資通及營造實力,擴大內需產能,提升產業附加效益,約可帶動1,900億元以上的內需效益,達成國防與民生雙贏目標;同時,全案將持續帶動民間廠商投入國防產業,深化軍民技術整合,強化供應鏈,使國防產業穩定發展。 顧部長最後表示,國防部將確遵「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規範,在法定額度內如期、如質完成各項裝備採購作業,結合軍事、救災與促進國內經濟動能需求,打造穩定持久的國防體系,持續戮力戰備整備工作,將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守護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8日 -
國軍持續投入光復救災 軍民攜手重建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7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第二作戰區持續投入光復鄉災後復原及環境整頓工作,今日光復鄉公部門恢復正常上班、學校恢復上課,校園內外可見官兵協助修復的身影,展現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的堅定力量。 第二作戰區除持續派遣兵力與機具支援地方清理道路、搬運物資外,並針對校舍環境進行再評估與優化,確保師生在安全整潔的環境中安心上課。 花蓮光復商工庶務組長馬仁智表示,國軍官兵投入校園協助道路清淤、環境清理與設備搶修,並與志工共同完成校舍整備,使學校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供水、供電與教學運作。他強調,國軍分組作業、秩序嚴整,在艱困環境中持續奮戰,帶給師生極大的安定力量與信心,成為災後重建的重要依靠。 第二作戰區強調,國軍將秉持「軍民一心、守護家園」的信念,與地方攜手合作,持續支援災後復原工作,讓家園早日恢復原貌,展現「國軍永遠與國人站在一起」。【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7日 -
空官學生自發前進災區 以行動展現愛民精神(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5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地區,空軍官校學生今日利用中秋連假,自發組隊、分批投入災區復原工作,展現軍校青年「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熱忱與行動力,在地方居民引導下,學生們頂著烈日與泥濘,協助搶修道路、清理家園,為災後復原盡一份心力。 參與救災的同學們希望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貢獻心力,在這月圓人團圓的節日,讓團聚的意義不僅止於家庭,也延伸至社會的彼此扶持。地方居民對學生們的努力與熱誠給予高度肯定,感受到年輕人的真摯關懷與溫暖。 空軍官校校長黃少將表示,學生們於連假期間主動參與救災,充分展現平日教育訓練的成果與使命感,很高興學生們秉持「親愛精誠」校訓精神,服務社會、溫暖人心,也讓自己的中秋連續假期充滿溫馨與感動。【部隊頻道】 114年10月05日 -
第五作戰區持續馳援花蓮 與居民並肩恢復家園環境(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日電)國軍第五作戰區持續投入花蓮光復地區災後復原任務,部隊肩負「戰時能作戰、平時能救災」使命,全力投入災後復原第一線,期以最快速度協助居民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 增派兵力投入的首日,烈陽炙烤大地,卻絲毫未能動搖官兵決心,弟兄姐妹除揮汗鏟除淤泥、清理廢棄物,更用心傾聽災民需求,與地方居民攜手並肩,發揮「軍民一家親」的深厚情誼,使疲憊的身影依舊帶著堅毅與溫暖。 此外,第五作戰區52工兵群亦連夜運用重型機具,爭分奪秒投入搶修,並與民間企業共同運用機具協力作業,在黑夜中點亮希望之光,將「軍民齊心、攜手合作」的精神展露無疑。【部隊頻道】 114年10月01日 -
五支部補油庫強化部隊戰力 展現後勤支援效能(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9日電)陸軍五支部補給油料庫臺中油料分庫日前實施立即備戰操演,進行油管搶修演練,部隊官兵在各級幹部帶領下,依程序、步驟、要領完成搶修作業,展現油料部隊專業素養與臨機應變能力。 分庫長蕭少校表示,後勤能量是維繫部隊戰力的根本。透過實戰化訓練,官兵能熟悉戰場環境下的緊急處置流程,確保能於任務中即時提供穩定且高效的油料支援,進而鞏固整體作戰能量。【部隊頻道】 114年09月09日 -
陸軍234旅甲車搶修演練 強化後勤維保能量(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4日電)陸軍機步第234旅日前模擬CM32八輪甲車戰損致引擎故障,立即啟動戰場緊急保修程序,由臺中聯保廠迅速調派救濟車支援,完成引擎吊掛與現地搶修,恢復裝備妥善率,展現高度戰場後勤應變能力。 營長盧中校表示,此次演練不僅驗證各級單位橫向協調與後勤整合能量,更實地演練野戰維保機制,提升在緊迫時限內執行任務的效率與實務經驗。參演官兵操作熟練,展現良好專業素養,體現後勤即戰力的堅實量能。【部隊頻道】 114年08月14日 -
賴總統赴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籲緊密合作降低災損(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3日電)因應中颱「楊柳」來襲,賴清德總統今日前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瞭解颱風防災應變整備工作,他提到,國軍待命救災兵力超過三萬人,過去與現在皆展現國軍投入救災的重要角色,沒有例外。 賴總統除聽取簡報,也與臺東縣、高雄市及澎湖縣等地方政府首長進行視訊連線,感謝中央和地方政府因應中度颱風「楊柳」來襲,積極投入各項應變工作。 賴總統指出,此次楊柳颱風期間,國軍待命兵力高達3萬1573人、車輛機具有34類計3304輛,顯示投入救災是國軍的重要工作之一,過去如此,現在如此,並沒有例外,國軍除了保家衛國,發生天然災害時,絕對義不容辭站在第一線幫助受災民眾。 賴總統表示,這段時間以來,不論是面對丹娜絲颱風西南氣流或是此次楊柳颱風,各單位都善盡職責,解決各縣市災情。上次丹娜斯颱風有台電同仁因搶修而不幸殉職,經濟部仍展現積極精神,針對臺東停電地區,承諾多數地區將於今晚復電,而少數最晚也能在明天中午恢復供電,對此向台電全體同仁致上謝意。 賴總統談及,水、電、通訊都是民眾基本生活所需,尤其是過去較少關注的通訊。日前賴總統視察丹娜絲颱風災情時,民眾曾反映通訊最晚完成修復,希望予以改善。因此賴總統也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特別留意基地臺損壞等情事,且除了中華電信,其他兩家電信業者也應積極應變,以確保民眾生活不受影響,並盼透過這兩次颱風的經驗為日後打下重要基礎。 賴總統也提醒,7月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臺南許多房屋損壞,請臺南市政府特別留意屋頂帆布加固,以及確實協助民眾撤離及安置,並請中央部會提供協助。此外,因應丹娜絲颱風、西南氣流及楊柳颱風帶來的龐大降雨量,請應變中心特別留意土石流潛勢地區,若達撤離標準即應確實引導民眾撤離和安置,避免發生意外。【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