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水面無人載具" ,結果共:3筆
-
立委考察水面無人載具 盼國造發展並支持預算推動(軍聞社記者呂尚俞宜蘭18日電)為推動水面無人載具(USV)技術發展,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馬文君、王定宇、陳俊宇及林憶君委員等人,今日前往宜蘭蘇澳地區,考察水面無人載具,實地瞭解國內外廠商產品性能與發展潛力,並肯定國防科技研發與產業推動成果。 委員一行,在國防部常務次長楊基榮中將、中科院院長李世強中將等人陪同下,聽取任務簡報,並參觀由碳基、雷虎、龍德等國內外廠商所展出之多型無人載具,觀察其動態展示中的操控能力與任務模擬情形,並針對未來應用於巡防、偵搜、作戰支援等領域,以及後續發展的效益與可行性等面向進行研討。 馬文君委員表示,無人載具在現代武器發展與未來戰場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具備高度潛力,建議未來測評可納入多元環境條件驗證,以提升實戰應用價值。面對當前區域安全情勢,馬委員認為,我國無人載具技術應朝「全數MIT(臺灣製造)」的方向努力,期盼透過橫向整合國內產官學研資源,加速推動相關發展,立法院將全力支持相關預算與政策推動。 王定宇委員則指出,國內水面無人載具研發籌獲若能考量軟硬體彈性配對,同時強化搖控、導引、定位等技術的穩定,不受干擾及駭侵,對海巡及國軍部隊因應灰色地帶威脅、強化海疆防衛將具重大助益。他強調,灰色地帶威脅日趨頻繁,應思考平戰轉換下的運用模式,並盤點海巡及海軍於近岸與外圍海域的守備範圍與調度能力,強化整體防衛韌性。 林憶君委員進一步表示,無人載具無論在商業或國防領域應用均為最新趨勢,面臨現階段國際情勢,我國應落實國防武器研發自主,透過實際考察,瞭解我國無人載具發展程度,並研討如何再進一步應用於國防領域上,以及有無外銷能力,期透過橫向整合國內產官學研資源,加速推動相關發展。【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8日
-
【影】水面無人載具公開展示 中科院深化國防產業合作(軍聞社記者蔡枋澐宜蘭17日電)為推動水面無人載具(USV)技術發展及瞭解國內外廠家的USV產品性能,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今日起一連兩天,於蘇澳外海舉辦水面無人艇公開展示活動,並邀請國內外廠家共同參與,期藉由公開展示各家無人艇性能,提供國軍及海巡等潛在顧客蒐集數據,作為後續優化規格及模組化量產之重要參考,深化國防自主實力,並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此次展示活動區分為靜態及動態兩個階段,首先靜態階段,是由各廠商透過影片與書面資料,介紹所研製之無人艇功能與應用特性;動態展示則由雷虎科技、碳基科技、龍德造船公司等3家代表廠商,實施遙導控距離、光電目獲影像等6項動態展示,提供軍種未來無人載具優化規格參考,確保後續性能符合實際作戰需求。 另外,中科院也將參照參展廠商展示數據,開發水面無人載具公版控制系統,建立標準化模組,並可搭配不同需求的任務酬載模組(如巡邏、搜救、環境監測、物流等),進一步提升無人艇應用彈性及通用性,以達軍民通用及快速量產的成效。 中科院指出,前瞻國際潮流及科技發展,將持續深化無人艇技術發展與研究,結合自主航行、智慧決策及AI功能,全面提升水面無人載具,在複雜海域中的路徑規劃與環境感知能力,並透過AI技術優化資料處理、航行判斷及任務執行效率,以滿足國軍建軍備戰需求。 中科院強調,配合國防自主政策推動,在軍民通用領域扮演產業領航先鋒,此次配合政府政策,運用累積多年研發經驗,勢必在國防科技研發能量基礎下,發揮產業統合與樞紐的角色,持續推動水面無人載具於國防及民生領域的發展,透過標準化控制規格,促進產業合作與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無人艇技術領域及產業競爭力。 此外,中科院也與Auterion簽署合作備忘錄,Auterion是全球領先的開源自主生態系統技術開發商。此次合作將把AuterionOS(Auterion所開發的無人載具作業系統)與Nemesis(Auterion的AI無人機蜂群作戰平臺)整合至由中科院及臺灣的國防製造商所研發的新一代無人載具中,象徵著臺灣在空中、海上與陸地領域無人載具自主能力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7日
-
中科院辦理無人載具展示活動 促進產業合作與發展(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8日電)國防部今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由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主持人孫春青說明「國內外廠商水面無人載具展示活動」內容,現場將廣邀國內外廠商共同參與展示,期望透過產業交流合作,促進國防自主能力與產業發展。 孫春青表示,為推動水面無人載具(USV)技術發展及瞭解國內外廠家之USV產品性能,中科院規劃今年6月17、18日,於蘇澳外海舉辦水面無人載具公開展示,並廣邀國內外廠商(包含造船、控制器及通訊等廠商)共同參與;現場活動除開幕儀式外,也安排水面無人載具靜態展示及海上動態展示活動,提供來賓瞭解產品特性。 孫春青指出,中科院將依展示結果,評估各參與廠商的技術水準,提供軍種未來無人載具優化規格參考,以確保後續無人載具性能符合作戰需求;在媒體提問中,孫春青也說明,此次活動是交流平臺,有利掌握國內、外資訊,並不是競賽性質,也不會有智慧財產權爭議。 孫春青進一步表示,參照廠商展示數據,開發無人載具公版控制系統,建立標準化模組,並可搭配不同需求的任務酬載模組(如巡邏、搜救、環境監測、物流等),進一步提升無人載具應用彈性及通用性,以達軍民通用及快速量產的成效。 孫春青強調,中科院配合國防自主政策推動,在軍民通用領域扮演產業領航先鋒,此次配合政府政策,運用累積多年研發經驗,勢必在國防科技研發能量基礎下,發揮產業統合與樞紐的角色,持續推動無人載具於國防及民生領域的發展,透過標準化控制規格,促進產業合作與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無人載具技術領域及產業競爭力。 此次受邀靜態展示廠商,包括傑海達機器人、經緯航太、博府智造、碳基科技、雷虎科技、哥倫國際、龍德造船、美商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美商Ocean Aero、美商MarTac、美商Defense Systems Redeployment Group、美商Auterion;而參加動態展示的廠商無人載具,則有雷虎科技的「海鯊800」、碳基科技的「碳險家一號」、哥倫國際公司的「食人魚」,以及龍德造船研發的「黑潮」。【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