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海巡署" ,結果共:8筆
-
首支海域化學事故技術小組成軍 共同守護海洋環境(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14日電)我國首支「海域化學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昨(13)日成軍,這支由海洋委員會、跨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專業人員、學者與民間廠商專家共60人組成的團隊,未來將在海上發生化學污染後,運用高科技偵測設備快速研判情勢,即刻展開處置,以有效縮短應變時間、降低危害風險,守護海洋環境。 成軍儀式在海巡署艦隊分署第5海巡隊舉行,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授予海上化學品應變執行長陳政任小組隊旗,現場並展示技術小組配備的攜帶式氣相層析質譜儀、紅外光譜儀(FTIR)、多用氣體偵測器、防蒸氣式化學防護衣等應變關鍵裝備與先進儀器。 管碧玲表示,技術小組的成立,不僅是長期規劃的成果,也是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的具體展現,期許小組成員,務必將海上化學品應變視為重責大任,並重申海委會將持續強化人員訓練與資源整備,以及推動跨部門的協作,全力以赴落實守護海洋的使命。 海域化學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成員,結合3位技術專家、5位應處人員,以及海委會13位取得海上危害性物質(HNS)指揮級訓練資格者,39位曾赴海外受訓、橫跨海委會、環境部、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等多部會與地方政府的專業人員等共60人所組成,成員多數具備多年災害應變實戰經驗,熟悉從現場評估到污染物判讀等流程。【國防訊息】 114年05月14日
-
艦指部:中和艦擦碰調查責任歸屬 依兩岸協商機制處理(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4日電)針對媒體報導「中和艦擦碰中國籍漁船,中共國台辦要求賠償」,海軍艦隊指揮部今(4)日說明,中和軍艦於3月27日執行任務期間,在臺中港外海與陸籍漁船「閩連漁61756」擦碰,現配合海巡署依相關規定進行調查,以釐清責任歸屬。 艦指部表示,全案調查後,將依兩岸協商機制與相關程序處理後續事宜。【國防訊息】 114年04月04日
-
國防部:保持高度警覺 料敵從寬嚴陣以待(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日電)針對中共東部戰區持續在臺海周邊進行軍演,國防部今日表示,無論共軍將此種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單邊行為,冠上什麼名稱,都無法合理化其好戰、挑釁以及不負責任的本質。對此,國防部持續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依敵情威脅,結合天候等條件演練;各外離島部隊提高警覺,針對中共海警等活動,與海巡署密切合作、有效應對。 國防部進一步表示,共軍官方宣稱其演習狀況「每日不同,以變為主軸如同魔術師」,態度輕佻、視攸關生命的軍事衝突如「兒戲」,完全無視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凸顯中共不負責任的本質,而所謂在臺海執法等說,視臺海周邊為中國內水,更是完全違背國際規則與慣例。古語「兵者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北京輕率挑起區域爭端,以全球安全與繁榮發展為俎上肉,正暴露其視生命如草芥,視國際規則如無物的霸權心態。 國防部強調,「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面對共軍嚴峻挑戰,國軍秉料敵從寬原則,不會輕估敵人戰力、但也絕不妄自菲薄。全體國軍官兵將保持高度警覺、嚴陣以待,持續增強嚇阻戰力,以實際行動守護民主自由價值,護衛國家主權及人民家園安全。【國防訊息】 114年04月02日
-
國防部召開記者會 說明中共聯合演訓狀況(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日電)國防部今日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中共軍演狀況,情次室次長謝日升中將表示,上午8時05分中共東部戰區宣佈,在臺海中南部海域演練包含了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課目,海上兵力偵獲共艦13艘、海警船10艘(含外島3艘)及西太平洋山東號航艦編隊8艘;空中兵力,包含主、輔戰機、直升機及無人機27架次,其中11架次進入應變區。 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處長董冀星少將強調,針對中共的聯合演訓,國軍持續以立即備戰操演,來對應中共的各項威脅行動;後續,將依威脅的提升及中共的各項侵擾可能行動,來評估是否進入加強戒備,或是提升戰備應變兵力。 另外,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則表示,因應中共軍演,海委會昨日上午9時立即成立應變中心,分別召開多次會議,全程掌握中共海警船動態;偵獲9艘中共海警船,海巡署以2至3艘艦艇對應中共1艘海警船的方式,全程監控廣播驅離。 謝副署長並指出,海巡署在昨日上午6時49分,在金門東北方海岸查獲中國籍人士1人搭乘橡皮艇偷渡到金門,當場逮捕移送法辦,此次是中共軍演前夕查獲偷渡的第4案,不排除與中共軍演有關聯;謝慶欽強調,海巡署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與國防部共同捍衛國家主權、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對於中共海上民兵是否參與軍演,情次室次長謝日升中將表示,過去2天的確有掌握海上民兵從事相關行動,國軍配合海巡署共同應對。對此,謝副署長也補充,偵獲3艘疑似中共民兵船參與軍演,距離花蓮港138浬至140浬,海巡署運用各種情監偵手段監控,國安團隊都有完整蒐證。 針對網路傳聞LNG(液化天然氣)船受中共軍演影響無法進港靠泊,謝副署長說明,「此為錯假訊息」,經與航港局確認,LNG船因為進港排程,在港外海域滯留等待,其中1艘已於上午進入高雄興達港,另1艘將於明日上午6時許進入臺中港。 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補充,觀測相關網路訊息,很明顯看到協同操作群體,這些群體未必是實際的個人帳號,也有可能是AI、機器人帳號,針對特定訊息進行操作,分化臺灣社會並放大對臺威懾效果,意圖影響民心。【最新動態】 114年04月02日
-
中和軍艦與中國籍漁船擦碰 海軍:配合調查釐清責任歸屬(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7日電)海軍艦隊指揮部今日表示,海軍所屬中和軍艦執行任務期間,於今日凌晨12點38分,在臺中港外海約45浬(限制水域外9浬)處,與中國籍漁船「閩連漁61756」發生擦碰,雙方人員均無損傷,艦艇受損部分不影響航行安全。 海軍艦隊指揮部進一步表示,海事案件發生後即協請海巡署淡水艦與PP-10080艇到場協處與蒐證,後續將依相關規定完成調查,釐清責任歸屬。【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敦睦支隊招募闖關活動 吸引學生探索軍旅職涯(軍聞社記者王茗生基隆18日電)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國內環島航訓基隆港今日邁入第二天,現場除登艦參觀外,人才招募攤位成為活動焦點,透過一系列互動體驗,民眾不僅能感受海軍的獨特魅力,也進一步瞭解海軍的任務與職責,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理念。 為提升互動體驗,現場規劃闖關遊戲,引導民眾至各攤位參與活動,完成蓋章後可至禮品兌換區摸彩,獲取精美紀念品,如沱江軍艦Q版模型等,展現國軍設計巧思,現場也特別設置「時光迴廊」展區,介紹自民國58年以來敦睦支隊與基隆港的深厚淵源,使民眾透過圖文展示,瞭解敦睦遠航訓練的歷史脈絡。 值得一提的是,海巡署北部分署特別到場設攤,並由海巡偵搜犬區隊帶領偵搜犬與民眾互動,現場氣氛熱絡,吸引民眾圍觀。 來自淡水商工的蔡同學表示,他主動報名參加學校安排的敦睦支隊參訪活動,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見到如此龐大的軍艦,留下深刻回憶,並對海軍更具信心。 同樣來自淡水商工的張同學則表示,這次活動讓他獲得更多資訊與選擇,特別是招募人員提供的建議,讓他收穫滿滿,也對未來生涯規劃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8日
-
國軍飛安交流研討會 精進安全管控作為(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臺北7日電)為精進國軍飛航安全管控暨風險管理,一連2天的「114 年國軍飛航安全交流研討會」昨(6)日展開,會中透過專家學者的課程講授、實地參訪、案例研討、專題演講及直升機、無人機操演等動、靜態展示,進行有關飛、航失事預防,以及駕駛臺資源管理、風險管理、事故調查經驗的交流和研討,強化危安預防作為,形塑國軍優質安全文化。 研討會首日活動在海軍左營基地登場,由國防部總督察長章中將主持,除召集國軍專職從事飛安、航安相關業務主管及承辦人員外,並邀請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交通部民航局、海巡署等單位與會,海軍司令部副司令敖中將、運安會主委林信得、民航局副局長林俊良亦親自出席,期盼建立軍民常態交流機制,增加互動聯繫,進一步維護我國飛航安全。 上午課程中,先後實施「直升機落艦安全」、「海軍無人機運用」等簡報,並參訪海軍官校「艦船模擬儀中心」的輪機模擬教室、全功能船橋模擬機等;與會人員下午則前往軍港參訪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武江軍艦與各型無人機,聽取專人解說武器裝備諸元和性能後,實施無人機的投射放行、S-70C起落艦等動態操演。 在動態操演中,由S-70C機組人員和艦艇官兵密切配合,自康定級艦後甲板起飛,立即執行吊放聲納、落艦和熱加油等課目演練,每一項操演均確實遵守安全規範,官兵動作嚴謹熟練,展現艦、機合一的良好訓練成效,贏得與會各界訪賓的讚許及掌聲。 章總督察長強調,飛航安全無可取代,近年來在無人機載具快速的發展下,產生許多訓練安全的灰色地帶,也連動著航安、資安和國安的重要課題,期許參與研討人員在課程中,深入吸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並擴大相關問題的交流研討,提供實務與改善建議事項,防杜危安事件肇生,維護國軍整體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03月07日
-
空軍:勇鷹黑盒子尚未尋獲 多面向調查事件肇因(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8日電)空軍司令部督察長虞德忠少將今日上午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中,針對「空軍0215專案」實施簡報時指出,勇鷹高教機黑盒子尚未尋獲,打撈作業持續進行中,並強調雙發動機失效情況罕見,現已納編漢翔公司成立事件調查編組,目前仍無法完全排除鳥擊因素。 虞督察長表示,飛行員林瑋少校15日執行勇鷹高教機飛行訓練時,因雙發動機失效墜海於志航基地東北方海域,並於跳傘獲救後,送至臺東馬偕醫院各項檢查均正常,已於昨日出院,後續將赴國軍醫院進行身心復健檢查及適飛評估。 虞督察長指出,依據飛行員林少校口述,勇鷹高教機起飛離地後,在高度約2000呎、空速約300浬時,明顯感受到推力喪失,檢查發動機儀表,各項數值持續下掉,接續各顯示器均消失無顯示,林少校隨即呼叫「MAYDAY(求救訊號),雙發動機失效」兩次,立即跳傘逃生,彈射跳傘當時速度約210浬,高度低於2000呎。 針對勇鷹機體搜尋情況,虞督察長說明,海巡署海巡艇15日在跳傘位置東北面約1浬位置,撈獲左機翼部分機體殘骸,空軍16日已協請海巡艇攜帶器材搜尋先進型殘存記憶單元(黑盒子)及定位機體位置,目前已啟動打撈緊急採購作業,由空軍擇派隨船人員執行定位與打撈,交由專案小組調查失事原因。 虞督察長強調,空軍於15日暫停勇鷹高教機各項飛行訓練,並擬定飛行員學科、模擬機訓練與飛機特檢作業,已納編漢翔公司及各專業部門成立事件調查編組,就環境、機械、人因等面向,邀集運安會、民航局及學界,共同調查事件肇因。 針對媒體提問,雙發動機失效情況罕見,是否有可能是鳥擊所造成;虞督察長說明,目前全案調查中,無法完全排除鳥擊的可能,依據飛行員林少校口述,飛行時沒有聞到異味或燒焦臭味,當時的情況就是「發動機推力喪失」。 另外,勇鷹高教機墜海前顯示器,均消失無顯示的情況,虞督察長表示,顯示器消失就是電力供應出問題,但發動機失效會發生的狀況非常多,發動機轉速持續下降,電力就會中斷,所以主要造成飛機失事的原因,都還在調查。 關於勇鷹高教機停飛對於飛行員訓練的影響,虞督察長指出,目前飛行員換裝訓練不會受到影響,但也不可能無限期停飛,將盡快查明原因並做完特檢和相關訓練,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盡速復飛。【最新動態】 114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