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漢光41號" ,結果共:4筆
-
國防部114年重大演習 驗證聯戰計畫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國軍114年「漢光41號」及「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進行說明;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漢光41號」演習區分2月份「高階幹部圖上兵推」、4月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7月份「實兵演練」等3階段,目的驗證聯合作戰計畫適切性及可行性,使各項備戰作為肆應防衛作戰需求。 作計室聯戰處長董冀星少將進一步指出,為周延聯合作戰計畫,建立演習驗證基礎,國防部於2月份已辦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所獲結論除管制研謀策進作為納入計畫修訂,並藉後續演習持續驗證,強化三軍部隊聯戰效能;後續4月5日至18日「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將以中共灰色地帶侵擾及由演轉戰進犯臺灣等可能行動為想定場景,運用「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JTLS)」推演平臺,實施14天13夜、連續24小時對抗演習。 在「實兵演練」階段,於7月9日至18日實施,由各級部隊指揮官從實戰角度設計演習想定及輔助狀況,誘導三軍部隊在本、外(離)島海、空域及作戰責任地境,結合同心、自強及「2025城鎮韌性」演習,實施10天9夜「全員、全裝、部分實彈」之晝夜連續演練。 董處長指出,「漢光41號」演習重點,是持續演練平戰轉換機制、去中心化運作、戰力防護、全民防衛動員及交戰規則與法律支援作戰等項,並強化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應處、快速反應備戰效能、重層縱深防禦部署、軍事行動授權機制、作戰安全評估程序、精進後勤支援能量、新興兵力作戰效能、軍民整合協調運作等8項課題的演練與驗證。 在灰帶侵擾應處方面,董處長指出,中共對臺多元行動選項,已朝向併用法律戰、欺騙、消耗、脅迫、牽制、挑釁等手段,對我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演習等行動,國軍將藉部會協力、友盟支援及軍民合作方式,策訂各式灰色地帶侵擾行動跨域應對策略。 在新興兵力作戰效能部分,董處長表示,國軍各型無人機、M1A2T戰車等關鍵不對稱戰力,為達到兵、火力部署最大效益,管制納入兵棋系統參數建制,驗證作戰運用具體作為,並視各型裝備成軍期程,檢討排定「實兵演練」課目。 董處長強調,114年「漢光41號」演習將參據共軍可能行動態樣,建構仿真戰場景況,依聯合作戰計畫驗證實需,規劃各階段研討及驗證課題,以務實檢視各型部隊整體作戰效能;國軍秉持「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指導,期藉演習所獲經驗,持續完善聯合作戰計畫,奠定防衛作戰成功基礎。 另外,有關「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表示,今年「全民防衛動員」援例結合行政院「災害防救演習」,由全國22個直轄市、縣(市)採2年1輪方式辦理,演習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能力,以提升臺灣整體防衛韌性。 沈處長指出,演習預於4月至7月間分別由臺北市等3個直轄市及基隆市等8個縣(市)政府辦理,於4月10日起由連江縣政府辦理今年第1場次演習,其中7月份臺中市、臺南市及臺北市等三個直轄市場次,將結合漢光與防空演習共同演練。 沈處長強調,此次城鎮韌性演習將區分兩階段。在「兵棋推演」時,以有想定、無腳本方式規劃,採狀況誘導實施,並配合漢光及地方政府轄區特性設計特別狀況,驗證應變計畫可行性;「綜合實作」階段,則由地方首長擔任指揮官,統籌轄屬公、民營事業單位、民防團隊、替代役(含備役)、救難、志工團體及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等單位,並依兵棋推演想定,結合地方政府動員整備執行計畫,採實地場景、小區域及貼近真實情境方式演練,驗證緊急事故應變整合機制。【最新動態】 114年04月02日
-
顧部長立院施政報告 提交《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9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受邀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國防施政狀況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專案報告,部長詳細說明國軍戰力整備、國防自主發展、兵力規劃與人力提升等重點,展現國防改革與精進戰力之決心。 國防部業務報告概分「區域情勢掌握」、「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年度演訓規劃」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等14項重大國防施政。 提及區域情勢掌握,部長指出,中共持續以各種複合式威脅手段施壓,亦針對周邊國家進行灰色地帶侵擾及軍事挑釁,國軍面臨嚴峻的安全環境,將持續關注區域情勢變化,透過增加國防預算,提升軍事現代化,精進戰備整備,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與友盟夥伴深化合作等具體作為,以建立有效嚇阻能力,確保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 關於檢討組織編裝,顧部長表示,國軍配合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各式無人機及人攜式防空飛彈等新式武器裝備陸續獲裝,同步檢討老舊裝備汰除,並調整部隊編組人力,以具備遠距精準打擊及快速機動應援等能力。守備及後備部隊則檢討配賦無人機、自走火砲等,強化部隊機動性與火力。 在提升作戰韌性部分,顧部長指出,除強化國軍後勤、指通韌性外,國防部也規劃於今年底前,成立國軍首座「捐血機構」,後續於中、南及東部國軍總醫院成立捐血機構。另參照友盟國家軍事血液計畫,將於明年成立「三軍血液計畫(TSBP)」,建立由中央管理的血液供應系統,制定政策與作業流程,確保國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 顧部長亦提及,年度演訓規劃上,國軍於3月17至21日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使各級部隊熟稔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整備要項;另因應中共針對性軍演,執行非計畫性「立即備戰操演」。另外,第1季時海軍將執行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並結合空軍戰術總驗收實施,後續依期程執行「漢光41號」電腦輔助指揮所及實兵演習、三軍精準飛彈射擊、陸軍聯兵旅戰術對抗及三軍聯合火力實彈測考等聯合演訓,維持國軍整體戰力。 針對「漢光41號」演習,顧部長說明,區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等3階段實施。「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規劃於4月5至18日,進行14天13夜對抗推演,磨練指揮官用兵決策能力;「實兵演練」規劃於7月9至18日,實施10天9夜實兵演練,以步兵旅全旅擴編動員、新式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及軍民整合為重點,驗證部隊執行計畫能力,建立快速反應並維持高戰備能力。 在全社會防衛韌性部分,顧部長進一步指出,遵循賴總統裁示,將「萬安」、「民安」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其中,「全社會防衛動員演習」採無劇本、小規模方式進行,驗證戰時景況下各項災害搶救作為,包含戰時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運作、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防空演習」則由縣市政府擇定3個行政區,驗證防空疏散避難作為。 另有關武器籌獲,顧部長也說,國軍今年度計有「人攜式刺針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等217案武器裝備;國機國造迄今交機43架,國艦國造持續推動高效能艦艇等4型艦籌建;海空戰力規劃111至115年籌建「雄三飛彈」等9型飛彈量產,均依計畫執行中。 針對立委關切的國防預算編列及執行,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確保預算穩定成長,滿足國軍戰力維持、軍備籌獲、人力提升及戰備整備需求,並強調將持續強化義務役及後備部隊戰力,藉由戰備物資補充與高強度戰備訓練計畫,全面提升整體防衛動員能量,同時也積極與國際夥伴合作,參考先進國家軍事發展趨勢,持續優化訓練方式與戰術運用,提升國軍整體作戰效能。 顧部長強調,國防部將積極回應各界期待,持續秉持務實態度推動國防建設,強化戰備整備、提升作戰能力,確保面對任何威脅都能迅速應對,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維護臺海及區域和平穩定。 此外,國防部整合評估司司長苗蕙芬針對《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進行專案報告指出,因應當前臺海安全情勢嚴峻,國軍將持續強化「不對稱作戰」戰略,提升聯合作戰能力,並依據威脅變化適時調整作戰計畫及兵力整建,以有效因應未來挑戰。 苗司長表示,國軍積極推動無人作戰系統、人工智慧決策輔助、精準打擊能力與資通電戰技術發展,確保戰場科技優勢,全面提升作戰效能。同時,也強化後備部隊的裝備精進與動員效率,落實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的建置,提升全民整體防衛韌性。苗司長強調,未來國軍將持續精進資源配置,確保各項裝備維持最佳戰備狀態,並強化戰術靈活性,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 苗司長進一步指出,國防部將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邦之軍事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持續提升國軍現代化建軍目標與戰略執行效能。透過軍事合作與聯合演訓,進一步強化國軍與盟友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確保臺灣在區域防衛網絡中的戰略地位。【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9日
-
國防部媒體聯誼茶敘 顧部長說明國防政策方向(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4日電)國防部昨(3)日舉辦媒體聯誼茶敘,由部長顧立雄主持,感謝媒體長期以來對國防新聞的關注與支持,並就國防施政重點進行說明,內容涵蓋國防管理、戰備訓練及前瞻規劃等三大面向,強調「以實力謀和平」的國防理念。 茶敘於國防部典禮廳舉行,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媒體與會。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針對近期的國防政策進行詳細說明,期望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增進外界對國軍政策方向及執行成效的了解,並藉此強化國防事務的透明度與公信力。 顧部長表示,官兵是國軍最重要的資產,國防管理的核心在於培養官兵崇法守紀的精神,並削減形式主義、提升作業效率,藉此鼓舞士氣、強化戰力。他指出,國防部已研提「志願役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調增方案,期望透過調高待遇,增加招募與留營誘因,進一步穩定人力、提升戰力。 在裝備更新與官兵福利方面,顧部長提到,新式步槍、新一代抗彈板及軍便服等項目陸續更新,營區設施與職務宿舍亦積極改善,藉此讓官兵感受到國防施政的用心。事實上,國防部的努力已有成效,113年的留營率達82%,較前一年提升3.5個百分點,顯示官兵對服役環境的優化有感。 在戰備訓練部分,顧部長強調,面對中共日益增強的軍事威脅,國軍必須以精實訓練及良善治理來發揮不對稱戰力優勢。今年度的訓練結合「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指導,採「實兵、實地、實時、實裝」方式進行,並新增手槍及無人機操作等課程,全面提升單兵及部隊的作戰職能。 顧部長指出,今年度重大演訓如「漢光41號」將延長演習時間,並新增「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等五項聯合作戰操演,藉此提升國軍執行聯合作戰計畫的能力,確保國家安全。 在前瞻規劃方面,顧部長說明,國軍將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聚焦不對稱作戰能力的建構,並積極引進無人系統、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強化國防韌性。此外,國防創新小組已啟動「擴增實境智慧作戰系統」等項目的公開徵集,期望透過公私協力,提升國軍的整體作戰效能。 顧部長強調,面對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及敵情威脅的升高,國防部將依敵情威脅及戰備急需,持續編列國防預算,置重點在「建構不對稱作戰」、「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及「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量」等四大面向,並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邦的軍事合作,戮力維護國家安全及區域和平穩定。【最新動態】 114年03月04日
-
高階幹部圖上兵推 顧部長慰勉參演官兵辛勞(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1日電)國軍「漢光41號演習」高階幹部圖上兵推,今日圓滿結束。國防部長顧立雄肯定全體參演同仁辛勞,並提出「策擬合理可行計畫,結合演訓務實驗證」、「檢討兵力結構調整,籌建不對稱關鍵戰力」及「掌握關鍵預警徵候,先期啟動備戰部署」等重點工作指導,期勉各級持續強化戰備訓練,為防衛作戰奠定成功基礎。 顧部長表示,國軍考量敵情威脅,及當前作戰環境限制,審視武器裝備、人力資源與動員恢復戰力等現況,適切調整防衛作戰策略,修訂聯合作戰計畫。藉此次兵棋推演,檢視各項關鍵行動,以及支援與被支援單位任務,後續納入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持續驗證。 顧部長指出,為建構具備有效嚇阻能力的重層防衛戰力,三軍各類型部隊應以防衛作戰任務為導向,依實際能力及任務需要,並考量後備專長編管情形與戰力恢復時限等因素,重新審視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編組型態;特重不對稱、機動、敏捷、精準、隱匿等作戰效能,方能肆應防衛作戰實需。 顧部長勉勵所有高階幹部,面對日益嚴峻敵情威脅,各單位應利用備戰操演等時機,磨練作戰層級指揮官預警情資綜合判斷能力,進而在必要時提升戰備等級、下達備戰部署決心,先期完成平戰轉換,方能有效嚇阻敵軍犯臺企圖、確保國防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