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無人機" ,結果共:61筆
-
資通三大隊體能戰技訓練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陸軍「干城盃」戰技競賽,資通三大隊積極展開訓練行動,針對「手榴彈基本(野戰)投擲」、「無人機競賽」及「武裝接力」等競賽項目,進行密集且系統化的訓練,以提升體能戰技、無人機操作熟練度,期能在比賽中展現扎實戰技與團隊默契。(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9日
-
總統勗勉海軍操演部隊 期勉持恆訓練提升戰力(軍聞社記者吳東昇高雄17日電)總統賴清德今日前往高雄旗津營區勗勉海軍62.1水面作戰支隊聯合截擊作戰計畫演練,期勉持續秉持忠義軍風,成為「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並強調未來國軍將繼續朝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方向前進,整合新興兵力和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 總統上午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海軍司令唐上將、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吳中將、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李問等人陪同下出席是項行程。總統抵達後,首先登上左營軍艦聽取「海強操演」簡報,並觀看紀實回顧影片。隨後,總統進行現地視導,依序至指揮管制室、前甲板及直升機庫,聽取海上指揮管制及防空接戰流程說明,以及防空武器及艦儎無人機等介紹,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在左營軍艦上與官兵見面,感謝海軍弟兄姐妹長期戮力戰訓,日夜守護海疆,確保國家安全與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賴總統指出,為期五天的「海強操演」,是驗證海空警戒、聯合反封鎖與戰力重整等科目的重要演練,同時涵蓋戰損恢復及整補任務,意義重大。同時,從簡報與現地視導觀察中,可以看見官兵傑出表現,充分展現海軍艦隊優質的專業職能,以及平日勤訓精練的成果,值得驕傲。 賴總統強調,海軍62.1支隊長期肩負護衛海疆及守護國人安全的重責,尤其,面對中共長期威脅及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侵擾,國軍要持續強化不對稱戰力,並導入各種先進國防科技,包括運用精準武器、無人載具以及人工智慧決策輔助等系統,提升國家的防衛韌性。 賴總統進一步指出,未來國軍將以「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為發展方向,整合新興兵力與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並期盼此目標不僅是國家與整體社會一起努力的方向,更是能普遍落實到部隊基層、深耕到國軍各單位的目標。 最後,賴總統代表全體國人再次肯定與感謝國軍的辛勞與付出,並祝福全體官兵身體健康、訓練圓滿平安,隊運昌隆。【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7日
-
中共聯合戰備警巡 國軍兵力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自上午8時37分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1架次出海,其中17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聯合戰備警巡」之名,騷擾我周邊空、海域。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7日
-
澎防部鎮疆操演 強化臨戰應變效能(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6日電)澎湖防衛指揮部「鎮疆操演」昨(15)日操作M60A3戰車、155榴砲等各式武器進行實彈射擊,強化接戰程序與官兵戰技。期間,特別演練105榴砲「直接瞄準射擊」課目,透過直線射擊驗證精準打擊能力,同時提升戰場應變的靈活度。 「鎮疆操演」在澎湖五德訓場實施,由官兵操作155、105榴砲、CM21裝甲車、M60A3戰車、50機槍及標槍飛彈等編制武器,依想定狀況下達,依序完成照明彈示警射擊、戰車砲暨同軸機槍射擊及直接瞄準射擊等課目,期透過實戰化訓練,強化臨戰應變效能。 操演開始前,由官兵操作微型無人機,進行目標區域偵察,並回傳即時影像供指揮所判定目標位置與修正射擊參數。緊接著,官兵在120迫砲施放照明彈照亮海面目標後,隨即操作M60A3戰車實施排集火及交互掩護射擊;此外,反甲連官兵也運用標槍飛彈進行精準反裝甲火力打擊,配合各式155、105榴砲、120迫砲等各式火砲編織綿密火網,掩護戰、甲車射擊海上目標,展現連日勤訓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傳統曲射方式,此次操演同步驗證105榴砲「直接瞄準射擊」課目,模擬海上登陸敵軍進入可目視目標距離實施射擊;期間由副砲長同步觀測彈著點,並進行即時修正,達到強化戰場火力應用靈活度的目標。【部隊頻道】 114年10月16日
-
顧部長:整合偵打體系建構「臺灣之盾」 強化機動存活戰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會前受訪,針對總統國慶文告所提「臺灣之盾」、國造潛艦進度及國軍反情報工作等議題,向外界詳細闡述國防政策方向。顧部長強調,「臺灣之盾」的核心是整合偵測與打擊系統,此概念完全符合不對稱作戰原則,國軍將持續建置高機動、高存活率的防衛裝備,以嚇阻敵情威脅,確保國家安全。 針對媒體詢問「臺灣之盾」與不對稱作戰的關聯,顧部長說明,我國防空防禦系統的建置工作持續進行中,總統提出的指導方向,是將各式雷達偵測設備(Sensor)與飛彈打擊系統(Shooter)進行高效整合,藉以遂行多層次、高效率的攔截任務。顧部長指出,唯有透過資源整合與有效的火力協調,方能顯著提升攔截成功率,這正是不對稱作戰概念的精髓。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未來國軍在籌獲雷達、飛彈系統及反無人機裝備時,均將以「高機動性」與「高存活率」為優先考量,這正是不對稱作戰的發展方向。有關預算,除持續建案外,年底提出的特別預算中,亦將有相當部分用於購置各型反飛彈與反無人機系統。 談及國造潛艦海鯤號進度,顧部長指出,潛艦目前正處於「海測前裝備測試與調校階段」,相關作業需要時間以求完備。他對潛艦最終能夠建造完成深具信心,但坦言要在11月前完成交艦,「確實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國防部後續將請海軍,就可對外公開部分,向國人進行更完整的說明。 對於近期發生的官兵涉洩密案,顧部長首先強調,此案是由國防部接獲檢舉後主動查獲、移送法辦,顯示內部保防教育已讓官兵建立相當程度的警覺。為杜絕類似案件,顧部長指出,未來除加強反情報工作與官兵教育外,最關鍵的措施是嚴格實施「機密資格認證機制」。未來無論階級、軍職或文職,凡需接觸機密資訊者,皆須通過加強查核,未通過者即無法接觸相關工作。 最後,顧部長鄭重呼籲,中共對我滲透工作無孔不入,此次案件再次凸顯我國面臨嚴峻的敵情威脅。全體國人,無論現役、退役官兵乃至一般民眾,均應對此具備高度警覺,共同防堵中共滲透,以確保國家整體安全。敵人的威脅不僅止於軍機艦的侵擾,更在於無形的滲透分化,國人應團結一心,共同鞏固國家安全的堅實防線。【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3日
-
馬防部雲台操演 強化防衛與臨戰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3日電)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日前實施「114年第3季雲台操演」,由北高守備大隊官兵操作M115式8吋榴彈砲等各式武器裝備,實施實彈射擊。隨著射擊指令一下,各砲口瞬間迸發熊熊火光,砲彈在海面形成彈幕帶,有效嚇阻進犯敵軍,展現堅實防衛戰力。 此次操演依據作戰想定,結合M115式8吋榴彈砲、105榴彈砲、50機槍、T74排用機槍及M249班用機槍等編制武器,實施航道封控、阻止擾亂射擊、灘岸射擊與防護射擊等課目,透過實戰化訓練,驗證官兵臨戰應變及火力協同能力。 拂曉時分,官兵前往各據點與砲陣地完成整備;各砲陣地由信管手及彈種手互助檢查彈種,藥包手詳細檢查藥包,分工明確且一絲不苟。同時,沿海據點官兵也模擬戰場情況,操作無人機實施偵察,並即時回傳影像至指揮所,強化戰場情資掌握。 操演中,官兵模擬周邊海域敵船團企圖登陸,砲陣地即刻展開射擊程序。隨著砲長揮下紅旗,發射手拉動火繩,砲口瞬間閃耀火光,形成密集彈幕;另以50機槍及T74排用機槍對海面實施集火射擊,建立交叉火網,展現部隊堅實防衛決心。【訊息平台】 114年10月13日
-
特戰官兵步履堅定 全力投入搜索任務(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2日電)國軍第二作戰區持續派遣兵力協助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官兵則執行搜索任務,持續尋找失蹤災民。部隊以機動方式抵達定點後徒步展開搜索,沿途彼此相互支援,展現高度默契與行動力。 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饒上尉表示,部隊主要任務自馬太鞍溪與光復溪交會處出發,沿花蓮溪西岸向下游方向持續搜尋失蹤民眾;特搜隊則負責東岸區域,雙方密切協同,依每日任務會議分配範圍,分階段推進搜尋行動。饒上尉指出,官兵除徒步搜索外,並同步運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偵察,以擴大搜索範圍,提升任務效率。 「我們深知這場搜索不只是任務,更是讓他們回家的旅程。」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黃中士回憶起日前在任務中,曾發現疑似失蹤者車輛,心情十分複雜。他表示,能在國慶連假期間自願參與救災搜救任務,感到十分榮幸,也因這次任務學習到如何在壓力下領導與判斷,更深刻體會軍人不僅守護國土,也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2日
-
114年國慶大會/系列六為慶祝雙十國慶,臺北101以「Gen. TAIWAN.我們的時刻」為主題,於10日晚間10時,首度上演「全棟煙火加上500台無人機」的聯合展演。璀璨的煙火與壯闊的光影,在信義區的夜空勾勒出屬於臺灣的故事與驕傲,為全國人民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饗宴。(軍聞社陳彥樺)【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0日
-
裝訓部營區安防護演練 強化無人機應處作為(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0日電)因應雙十國慶連續假期,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今日實施營區安全防護演練,模擬無人機襲擾想定狀況,運用干擾槍對空中無人偵察機進行干擾,熟悉遭遇無人機襲擾時的處置流程與操作技巧,強化官兵應處作為。 周指揮官表示,無人機的反制與應用,已成為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課題,透過平時實戰化的訓練,使官兵遭遇無人載具襲擾能快速應處,強化官兵於現代戰爭的適應能力。【部隊頻道】 114年10月10日
-
【影】《國防線上》2025台北航太展 無人載具揭示未來戰力(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9日電)軍聞社製播的《國防線上》節目,持續推出「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系列報導(下集),本集聚焦「國防館」無人載具展區,帶領觀眾探索臺灣如何透過前瞻科技與不對稱戰力,打造未來作戰場景,並見證國防自主的嶄新成果。 展覽期間,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與多家國際知名軍工企業簽署採購合約與合作備忘錄,深化國際合作,強化臺灣航太與國防產業的研發能量。此舉不僅厚植國防自主實力,更為無人載具等前瞻武器系統注入動能。 本集節目將介紹勁蜂III、IV型攻擊無人機、小型快速無人艇、電動無人自駕偵打戰術輪車及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等多項重點裝備,展現陸、海、空多元應用的突破進展。現場民眾也踴躍參與,許多家庭帶著孩子參觀體驗,熱烈感受國防科技帶來的震撼與驚豔。 「2025台北航太展」日前圓滿落幕,「國防館」不僅彰顯國軍自主研發的堅實實力,也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建軍備戰的成果。面對瞬息萬變的安全挑戰,唯有凝聚全民防衛共識,才能厚植國力,打造堅韌國防,攜手守護國家安全。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 打造堅韌國防》(下集)將於今日下午2時在華視頻道首播,並於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也歡迎民眾點選「軍聞社」網站及YouTube頻道收視,一同見證國軍建軍備戰的堅實成果。【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