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研討會" ,結果共:6筆
-
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 深化創新韌性思維(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3日電)國防大學今日於復興崗校區舉辦「第28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由校長劉志斌上將主持,邀請國內各個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與會,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透過與會專家學者的研討,激發前瞻且務實的思維,進而建構長久可恃、並具韌性的國防戰力。 研討會區分為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兩階段,首先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重禮以「臺灣民眾孤兒心態之概念與量測」為題演講,從「被國際拋棄的焦慮」與「對盟友支持的不確定感」兩面向出發,剖析民眾對臺灣在國際處境中所感受到的外交孤立感,並進一步說明這種孤立感如何影響我國的外交思維與安全政策走向。 論文發表則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區分5個場次、異地同時舉行,分別探討「韌性社會中的軍事傳播:媒體、輿論與認知作戰的挑戰」、「國防安全韌性與AI科技運用」、「軍隊助人工作的創新與展望」、「軍事應用藝術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思維」、「共軍多域作戰能力與創新應用」等5個議題,共計發表15篇研究論文,橫跨應用藝術、政治、新聞、中共軍事、心理與社工等領域,兼顧理論與實證研究,從多元的角度,研析國防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同時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進一步強化整體國防的韌性與永續性。 劉校長致詞時表示,在當前快速變遷的安全環境中,國防體系與社會結構皆面臨嚴峻挑戰,從傳統軍事威脅到非傳統安全問題,都需要以跨領域的視野,尋求解決方案。 劉校長指出,國防安全不只是依靠國軍,更有賴全民的共同信念與團結力量的發揮。劉校長舉例,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除各地大量民生物資的捐助,更有「鏟子超人」自發性地前往災區協助清理重建,這份跨地域、跨社群的互助精神,正展現出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劉校長強調,軍事社會科學的價值,不僅提升戰略思維與作戰能力,更在於整合跨領域的資源,從軍事、社會、政治、科技、心理以及藝術等面向建構韌性基礎,將國防韌性的概念由部隊向外延伸至社會層面,促使全民形成共同的防衛意識與支持系統,進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成形,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3日 -
空軍前瞻建軍及科技趨勢學術研討會 深化國防科技發展根基(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2日電)空軍司令部今日舉辦「114年前瞻建軍規劃及科技趨勢學術研討會」,由司令鄭榮豐上將主持,邀請國家安全研究院、國防大學及各領域專家學者與會,以「科技空軍」為主軸,聚焦未來作戰趨勢與新興科技發展,藉由學術交流與政策研析,拓展建軍視野,精進前瞻規劃能量。 研討會共分四個場次,主題分別為「少子化對空軍建軍的影響」、「電磁頻譜作戰的演進與未來挑戰」、「太空科技與國家安全」及「人工智慧驅動防衛:重新定義戰場節奏與攻防態勢」,邀請國家安全研究院王占璽博士、杜貞儀博士,以及成功大學莊智清博士與吳士駿博士分別主講,內容涵蓋人力調整與培育策略、電磁頻譜運用與反制思維、太空作戰布局及AI決策應用等議題,展現科技創新對未來戰爭樣態的深遠影響。 鄭司令致詞時表示,在全球少子化、AI科技快速發展與電磁頻譜、太空等新興領域納入軍事運用的情勢下,空軍在建軍規劃上面臨多重挑戰,唯有不斷吸收新知、掌握國際脈動,才能在變局中搶得先機、保持優勢。他指出,本次研討會藉由專家學者的深度剖析與建言,期能使空軍對未來敵情威脅與科技趨勢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施政方向,強化「堅實戰力」與「防衛韌性」。 鄭司令強調,借鏡俄烏戰爭可見,先進科技已徹底改變傳統作戰模式,未來戰場決勝關鍵在於人工智慧運算、太空通訊與電磁頻譜整合運用。他期許空軍各階幹部能藉此研討會拓展思維、勇於創新,為建構不對稱作戰優勢奠定基礎。此外,會場並展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及「國防先進科技研究計畫案」等13項合作成果,展現軍民科研合作能量,深化國防科技發展根基。 鄭司令最後感謝各界先進蒞臨指導,期盼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進的研討成果,為空軍未來建軍備戰注入新動能,強化國防安全與科技整合能力,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2日 -
政戰學院軍事政治學研討會 強化軍民學術交流(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7日電)為增進國軍各專業領域及軍事經驗交流,提升全民國防實務需求,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唐少將今日主持「政戰學院第十六屆軍事政治學學術研討會」,邀請教授洪陸訓及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李宗勳等13位學者代表,以「數位時代下的軍事與社會互動─挑戰與機遇」為主題,深入研討軍事與社會的互動機制,並檢視國家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如何有效調動社會資源與人力。 過程中,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們踴躍發言,提供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共同為國家安全議題提出建言。 唐少將致詞表示,研討會旨在促進跨界交流,共同尋求提升社會韌性與國防能力的策略與作為,期盼透過專家學者與研究人員的深入交流,共同強化數位時代中軍事與社會互動的研究能量,並期勉政治學系全體師生有所收穫,達到研討會目的。【部隊頻道】 114年10月17日 -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社群國際研討會 國內外學者深入對談(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桃園16日電)國防大學國際與國防事務學院今日於率真校區舉辦「2025全國戰略研究社群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教育長李少將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際學者與會,以「川普2.0時期的國際局勢與挑戰」為主題,針對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變局與戰略格局下的因應策略進行深入探討,透過專業交流與深入分析,促進國際間意見交流與對話。 本次研討會共分三個場次,分別為「川普2.0時期的挑戰」、「川普2.0時期的開發中國家經濟安全」及「川普2.0時期臺、美、菲及臺、日、韓戰略三角關係」,共計九篇論文發表,內容涵蓋美國對拉丁美洲的戰略發展、美國印太戰略之展望、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安全、以及臺灣在印太區域的戰略角色等,展現學術界對當前全球安全與經濟議題的重視。 教育長李少將致詞時指出,研討會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國際交流與軍民融合的學術平臺,藉由對全球局勢與區域安全重大議題的討論,增進國人對國際情勢安全問題的理解,並強化國防大學作為國防智庫的專業量能。 李教育長表示,自川普政府提出「美國優先」政策並於2018年發動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對外經貿與外交策略歷經重大變化,拜登政府延續美中競爭態勢後,如今川普2.0政府再度實施關稅與貿易壁壘措施,使全球政經秩序顯著動盪,尤其對於開發中國家,須重新思考政策調整、供應鏈布局與區域合作,以確保經濟穩定與戰略安全。 李教育長強調,臺灣位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對印太區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同時在全球半導體與製造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期望藉此次學術交流機會,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與對話,從中汲取研究經驗,拓展戰略思維與國際視野,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民主價值。【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6日 -
規格鑑測中心舉辦「洛氏硬度能力試驗」研討會 深化國軍檢驗能量(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3日電)為增進各專業單位實驗室間專業技術及檢驗經驗交流,提升國軍檢驗作業品質,軍備局規格鑑測中心主任林上校今日主持「洛氏硬度能力試驗」研討會,邀集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及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等8個測試實驗室,針對具可追溯性之金屬標準品,完成洛式硬度分析,並依檢驗結果進行實驗室能力研討。 林主任致詞後,隨即頒獎表揚去(113)年國軍相互支援檢驗成效績優單位,計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一試股、東試股、北試股及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等4個單位,會中期勉各實驗室持續參與能力試驗,並強調須藉由相互支援檢驗單位機制,提升檢驗成效與測試分析能力,以達成支援三軍戰備任務及各單位「資源共享、相互支援」的核心目標。【訊息平台】 114年09月23日 -
眷宅社捐贈輪椅 善盡社會公益責任(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5日電)保證責任中華民國國軍軍眷住宅公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吳孝育,今日在代理總經理戴俊良等人陪同下,出席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大愛無礙-輪椅籌募計畫」公益捐贈活動。 吳理事主席於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為減輕中低收入家庭經濟負擔,減少照顧者辛勞,實施募集捐贈輪椅籌募計畫,令人感佩;吳理事主席也代表眷宅社全體社員購置輪椅一批捐贈,希望藉由轉送中低收入戶、榮民(眷)等傷友,以具體行動善盡社會公益責任。 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理事長張木藤表示,該會成立宗旨在於宣導脊髓損傷防治、參與或制定相關社福法規、推動身心障礙者福利、無障礙環境及「通用化」設計概念,提供行動不便者行的方便、用的安全、住的放心,並配合政府辦理「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研討會」等公益活動,積極推動社會急需關懷的弱勢身心障礙者參與勞動力市場就業服務以及照顧工作。 吳理事主席表示,眷宅社很榮幸能在面對社會不同族群的需求時善盡棉薄之力,用行動傳遞溫暖及號召社會大眾關注,持續參與弱勢族群關懷,為弱勢家庭再盡一份心力。【部隊頻道】 114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