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社會防衛韌性" ,結果共:16筆
-
賴總統發表國慶演說 強調堅實國防為和平最有力後盾(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0日電)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今日於總統府前廣場盛大舉行,總統賴清德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臺灣」為題發表演說。在當前威權主義擴張、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賴總統強調「和平必須靠實力」,並向國人及國際社會鄭重宣示,臺灣將大幅提升國防投資,以具體行動展現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 賴總統在演說中指出,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已對臺海、東海、南海乃至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強調,民主臺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將致力維持現狀。同時,賴總統也向中國喊話,期待其能體現大國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二戰歷史,並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區域和平。 為落實「侵略必敗,團結必勝」的信念,賴總統宣布了劃時代的國防投資計畫。他表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並承諾明年度國防預算將依北約標準,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更將在2030年前,達到GDP 5%的目標。 賴總統進一步闡述,新的國防預算將用於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且能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同時加強引進高科技與AI技術,建構智慧化的防禦作戰體系,以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並將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民主國家軍工產業合作,藉此厚植國防實力、深化本土供應鏈,進而成為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 除了軍事實力,賴總統也強調全社會韌性的重要性。他指出,過去一年透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努力,已有效整合政府與民間、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強化軍民協作能力。上個月發布的最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更是將全民參與、自助助人的理念化為具體行動,以應對天災甚至軍事侵略等極端情境。 演說最後,賴總統以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成千上萬民眾自發投入救援的「鏟子超人」為例,感動地表示,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證明了臺灣人在面對危機時,擁有無比強大的韌性與守護家園的決心。他強調,未來將帶領國家,團結一心,無畏風雨,勇敢向前【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0日
-
賴總統:盼民主永續 持續強化臺灣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0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出席「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時強調,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整備、強化實力;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戰敗或投降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這就是臺灣的立場,捍衛自由民主、永續臺灣的決心。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滿週年之際,上午舉辦「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國際論壇,賴總統致詞為論壇揭幕。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外交部政次吳志中等部會首長出席,多國駐臺代表及專家與會。 賴總統指出臺灣與世界兩大挑戰,一方面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另一方面是以中國為首的威權體系正強化聯盟,對民主社會進行滲透與破壞。賴總統強調,臺灣沒有時間等待,只能積極行動,加速整備。 賴總統表示,去年9月26日召開第一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提出三個強化方向、五大工作主軸,從民力訓練、物資調度、能源安全、醫療避難到資通金融防護,過去一年已轉化成具體行動。 賴總統指出,從桌上兵推到實地操演,讓中央部會、地方政府與民間社會同步參與。首次把防災與防衛結合,在漢光軍演期間同步舉辦各縣市的「城鎮韌性演習」,強化軍民整合的運作能力。並將每年漢光軍演與城鎮韌性演習的月份,訂名為「國家團結月」,成為全臺灣民眾不分職業、性別、年齡都可參與的工作。 賴總統說,越團結,國家就越有韌性;越有韌性,就更能避免或嚇阻危機的發生。和平不能寄希望於侵略者的善意,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的整備,強化防衛實力與社會韌性;賴總統肯定民間團體韌性整備工作,並強調「和平靠實力,實力靠韌性」就是目標;而眾志成城的心情正是當初決定以國家高度,設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原因。 賴總統強調,臺灣面對威脅的原因,不在於臺灣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而是在於臺灣昂首挺身捍衛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不見容於威權侵略者的野心。威權侵略者的準備,是為了軍事擴張、改變世界秩序進行預演;而臺灣的準備,是為了維護和平現狀與自由民主的永續而演練。 賴總統重申,臺灣以具體行動強化實力,明年度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達到GDP的3.32%,也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目標;並編列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1500億元預算,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就可以實施。 賴總統說,國際社會都在加速整備,歐洲多國正加速提升防衛預算,從先進的無人載具系統到傳統的防空避難設施,從通信韌性到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捷克、法國、瑞典等國規劃發布全民安全指引,國防部已發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將讓家家戶戶都能得到這份安全指引。 賴總統強調,更重要的是,「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他要告訴臺灣人與國際社會,這就是臺灣的立場,捍衛自由民主、永續臺灣的決心。賴總統也提到,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朋友非常重要,理念相近國家的彼此合作,也至關重大。【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0日
-
賴總統視導防災演練 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提升民眾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宜蘭19日電)為驗證防救災能量與應變機制,內政部消防署一連三日舉辦「114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今日最後一天於宜蘭運動公園風雨球場登場,除進行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與避難收容等實作科目外,現場並同步發放「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期盼透過演練與宣導,強化民眾防災與國防意識。 此次演練,總統賴清德也親臨視導,包括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避難收容與物資發放等項目,藉以提升全民具備自助與互助的能力,展現軍民齊心打造韌性社會的信念。同時,現場發放的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容涵蓋防空避難、急救常識、資安防護及災害應變等資訊,期盼幫助民眾在危機時採取正確行動。 賴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國家感謝參與今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動員演練的所有人員,並表示,臺灣幾乎每年都會碰到數次颱風,每隔一段時間,不同地點也會遭遇地震,最嚴重的是1999年9月21日中部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帶給地方與中央很大的衝擊。因此,政府特別將9月21日訂為「國家防災日」,每年從中央到地方攜手民間團體、各領域人士一同進行防災演練。 賴總統指出,面對當前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唯有強化全民防衛能量,才能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他強調,多變的天然災害不僅是臺灣的課題,更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當臺灣有需要的時候,國際社會給予幫助;當國際社會需要的時候,臺灣也會給予幫助,平時互相學習及合作,共同提升防救災技能。 致詞中,賴總統也感謝美國、德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澳洲、以色列、立陶宛、土耳其、英國、芬蘭、斐濟及菲律賓等14國救災人員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一同參與演練。 賴總統提到,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特別委託國防部印發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提升臺灣全民安全的實力,平時除了演練外,每位民眾家裡至少都應備有一本,當地震、颱風來臨時,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當地緣政治變化時,才知道如何因應。 此外,中央氣象署於今日上午9時21分實施全國地震速報測試,模擬發生大規模強震及海嘯等情境,提醒民眾在接獲警報後熟悉正確的避難應變作為,結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容,並提供免費PDF下載網址(https://gov.tw/ZfG),讓民眾即時掌握手冊詳細資訊,進一步強化全民防災與避難知識。【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9日
-
柏副部長秋節慰勉南部駐軍暨出席高雄市三會報 期許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7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前往南部地區,先後前往慰問高雄市後備旅及澎湖縣後備旅教召官兵,柏副部長代表顧立雄部長,感謝後備同仁戮力戰備訓練、共同構建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付出與辛勞,並提前祝賀官兵同仁秋節愉快。 柏副部長上午在全動署副署長林純玫及聯參陪同下,代表顧立雄部長慰問高雄市後備旅同仁及澎湖縣後備旅教召官兵,在秋節前夕,特別向所有同仁戮力戰訓的辛勞,表達誠摯的感謝之意。 柏副部長表示,面對中共各種手段襲擾,確保國家的自由民主與安全,教召與後備部隊動員,就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防衛力量,他期許所有官兵同仁,能夠專心、全心全意為國家付出,熟悉自己的戰場環境與同袍,成為彼此力量的延伸。 上午行程結束後,柏副部長轉往高雄市消防局,參加高雄市政府三合一(動員、戰綜、災防)會報。會報由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主持,依序由市府各局處,針對今年度會議管制事項報告執行進度,隨後則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議題,援引近年來國際各項衝突與戰爭案例,進行專題報告。 柏副部長於會中表示,他要代表行政院動員會報召集人卓榮泰院長,感謝與肯定高雄市政府過去半年在災害應對與城市韌性方面的成就。他表示,韌性強化工作需要以務實態度面對,用極端的標準檢視,包含民間通信、水電、各種關鍵基礎設施的運作等,並且強化平時民眾的認知與教育。 柏副部長提到,針對民防組織,公務人員也可在平時以身作則教育民眾,並且在災害發生的時候能夠先自救,強化社會韌性。就像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中提到,如果民眾能夠先靠自身、個人的力量做起,政府便能夠有多餘的心力運用在維持公共設施、關鍵基礎設施的運作。 針對戰時動員,柏副部長提醒,應考量災變或地震等狀況,是否會影響到後備部隊報到與指揮調度等,並檢視各種想定的政策可行性、政府運作能量等,透由會議,討論、檢討執行成效,提前策劃、預備未來可能遭遇的狀況,以更務實的角度看待,並且參照不同縣市的優缺點,互相參考學習、不分彼此,檢討過去經驗,持續加強完善。【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7日
-
新版《全民國防手冊》 推廣「有準備、更安全」理念(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6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正式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主題為「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新手冊目的在響應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政策,推廣「有準備、更安全」的行動理念,提供民眾應對天災、軍事侵略等複合式威脅時的重要安全指引,以全面提升全民的自救互救能力與堅定防衛意志。 記者會由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先生詳細說明手冊的編纂目的與架構。此次發布會更邀集內政部(消防署、警政署)、教育部、經濟部、衛福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核安會、通傳會等十餘個跨部會代表共同出席,展現政府一體、推動全民防衛的強烈決心。 沈處長表示,手冊編纂源起於總統府自民國113年6月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為有效結合政策推行,手冊配合「全社會防衛韌性」進度納入編修改版。其目的在於強調社會大眾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最重要的元素,藉由新手冊提供民眾威脅認知與應變資訊,強化自我保護能力。 沈處長強調,臺灣推動的方向與國際民主國家一致。近年如瑞典、芬蘭、挪威、立陶宛等國均出版新的民防或生存手冊,指導民眾如何在危機中準備與互助,強化社會韌性。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內容區分「平時的準備」、「當危機來臨時」、「守護家園」等3大章節、18個標題。內容不僅涵蓋「緊急避難包準備」、「聽到防空警報時」等應變作為,更納入「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天災」與「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軍事侵略」的具體指引,並針對「掌握正確資訊」、「當我感到焦慮」、「如何與孩子討論危機」等心理韌性與資訊辨識的關鍵課題,提供應對方法。 沈處長說,此次手冊推廣特別感謝全聯福利中心的大力支持。全聯擔任「全社會防衛韌性顧問」,在全社會防衛支援方面給予許多協助。沈處長補充說明,目前規劃於全聯在北、中、南選擇三間定點門市,進行少量發放,首批實體紙本由軍備局北部印製廠印製5,000本,經費由全動署預算支應。未來將視此次成效再做整體規劃,期望手冊能深入每一位民眾,使大眾熟讀。 沈處長指出,新手冊具備「實體設計、貼心耐用」、「章節分明、一目了然」、「掃QR Code、延伸學習」及「雙版本、聰明運用」等亮點。後續將請各部會、地方政府協助推廣,於官網連結全民安全指引網站,並運用年度城鎮韌性、災害防救等各類演習時機加強宣導,共同強化我國社會韌性,堅定守護家園的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6日
-
總統出席軍人節表揚大會 盼強化國防守護民主自由(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出席「114年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感謝獲獎楷模及團體守護國家安全的付出。並指出,當前的安全環境比以往更加嚴峻,唯有強化國防戰力,落實全民團結,才能真正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臺灣明年度的國防預算達到GDP3.32%,並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5%,期盼以堅強的決心和行動讓世界看見我們守護國家安全、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決心。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天就是軍人節。這一天不僅是屬於全體國軍官兵的節日,也是屬於所有珍惜自由民主、守護臺灣的國人共同的日子;更是國家對軍人的尊崇,對忠誠、勇氣與犧牲的禮讚,同時也提醒著傳揚這份精神及承襲這份責任的重要性。 賴總統說,身為三軍統帥,懷著無比感動與光榮的心情,主持今天的「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要向榮獲國軍楷模、模範團體、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績優單位、敬軍模範及後備輔導幹部楷模等得獎人,表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感謝。各位用行動詮釋了軍人的榮譽、紀律與承擔,這份精神不只是軍人的榮耀,更是整個國家的榮耀。 賴總統提到,今天榮獲表揚的楷模及團體都是在自己的職務上克盡職責、辛勤付出,經過各級嚴格的遴選與評比後從中脫穎而出。其中獲得少將階主官國軍模範團體的海軍「168艦隊」,所屬的「宜陽軍艦」也在今年榮獲國軍模範團體。在艦隊明確及有效率的指導下,年度完成精準飛彈射擊、偵巡與運補護航等任務,更應處中共灰色地帶侵擾的軍事威脅,雙雙獲獎絕非偶然,這展現了全艦隊官兵「同舟一心、團結一致」的錨鍊精神,非常難能可貴。 賴總統指出,榮獲國軍模範團體的「空軍第一聯隊第九作戰隊」肩負南部空域防衛重任,另部署於馬公基地的「天駒部隊」在臺海前線執行戰備巡弋,不分晝夜守護領空,是我國防空的重要支柱。此外,「陸軍裝訓部戰車營第一連」去年接裝M1A2T戰車,在全連官士兵不畏辛苦,夜以繼日學習裝備操作訓練,以及後勤保修的工作,不僅快速熟稔新式裝備的各項操作性能,更在今年7月份完成了120公厘戰車砲射擊,推動陸軍裝備轉型,讓國軍戰力邁向新里程碑。 賴總統並指出,「軍備局第202廠」的杜嘉馨所長是一位深具專業與熱忱的優秀主官,在科研崗位默默奉獻心力於國軍彈藥製造,確保國防後勤穩固,既是專業軍官,也是堅毅母親,展現軍人兼顧家庭與使命的重責大任。這些事蹟都告訴我們,國軍是全天候無所不在,守護國人安全、安定社會信心。 總統說,今天在場的每一位都是保家衛國的楷模,也是國軍精神最堅實的象徵。今日獲得的榮耀是對大家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未來持續精進的起點。期勉獲獎同仁珍惜這份榮譽,持續發揮影響力,帶動部隊士氣,並肩負起捍衛中華民國生存發展、以及臺澎金馬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責大任。 總統強調,國防不只是軍人的事,更是全民共同的責任。不論是致力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有功和軍人之友社推動敬軍活動的先進,以及協助國防事務的後備軍人夥伴,大家都是國軍官兵最堅實的後盾,更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關鍵力量。也要代表國軍向所有愛護國家、力挺國軍的社會各界表達感謝,正因有大家的加入,國軍才能無後顧之憂投入戰備。 總統期盼,國人持續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與鼓勵,並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一份心力,當軍隊、政府、企業、社區與人民團結一起,形成全社會防衛韌性,就能讓「國軍是保護臺灣最堅強的力量」與「全民是國軍最堅實的後盾」成為臺灣最堅定的共同信念。 賴總統提到,今天也是九二海軍節,67年前的九二海戰,海軍官士兵們以寡擊眾,挫敗共軍想要封鎖金門島的意圖、成功執行運補任務,取得戰略性勝利,為八二三砲戰的勝利奠定穩固的基礎。九二海戰以及後續八二三砲戰的勝利,更證明了真正的和平是來自團結抵抗侵略的決心和堅強的實力。 賴總統指出,當前的安全環境比以往更加嚴峻,近年來中共持續以軍機、軍艦,在臺海周邊進行高強度活動,甚至結合灰色地帶襲擾、認知作戰等手段,意圖改變臺海現狀、削弱國人信心,這不僅是對臺灣民主自由的威脅,更是對整個民主世界的挑戰。 賴總統談到,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周年,從二戰的勝利到九二海戰以及八二三砲戰的光輝,最寶貴的教訓就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也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我們要的和平是透過實力達到的真和平。唯有強化國防戰力,落實全民團結,才能真正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人權。 賴總統也說,正因國軍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政府責無旁貸要做最堅定的後盾,因此去年特別請國防部顧立雄部長全面檢視並提升國軍待遇。從今年4月以來,不論是調升志願役勤務與戰鬥部隊加給或是調升網路戰、戰航管、電訊偵測三項加給,都已經正式生效,實質增加官兵薪資。 最後,賴總統肯定所有國軍弟兄姐妹是臺灣的驕傲,國家以大家為榮,並向所有軍眷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軍眷們不是站在第一線,卻承受著最深的牽掛與等待,每一位官兵背後都有一個為家庭撐起重擔、默默承擔的家人。軍眷的支持是官兵全心全力投入訓練的力量來源,更是國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並祝福大家軍人節快樂。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海軍司令唐華上將、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上將及軍友社理事長黃呈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2日
-
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 展現智慧科技與無人系統能量(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新竹26日電)國防部整合評估司與國立清華大學今日共同舉辦「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由副部長柏鴻輝與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共同主持開幕式,以「智慧科技導入無人系統之發展應用與前瞻」為主軸,透過「論文發表」、「系統展示」及「海報論文展示」等方式,引進新知並整合研究成果,提升國防模擬評析能量,使有限國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強化國軍戰力,鞏固國家安全。 柏副部長首先代表顧部長,感謝清華大學提供資源與場地,讓論壇圓滿舉行,並表示,未來國防競爭的關鍵在於「算力」,是推動智慧化國防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基礎,唯有建立自主能量,才能形成有效嚇阻,避免過度依賴外援。 柏副部長指出,本次論壇首次吸引美商Anduril、ZenaDrone等外商參展,攜帶先進無人載具與AI技術來臺,是臺灣難得的機會,能與國際新興公司交流,並借鏡美軍展示新式武器及未來發展趨勢的作法,透過學界研究與產業創新,共同鞏固國家安全。 柏副部長進一步以美軍人工智慧發展歷程為例,證實科技能大幅縮短作戰時間與提升效率,不僅能有效降低人員傷亡,更能大幅提升作戰效率,柏副部長強調,國防部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整合應用,並期望發展智慧化的積極防衛構想,包括情監偵搜、後勤支援及C4ISR系統等「侵襲型防衛」概念,有效嚇阻敵方冒然挑起戰端,展現不對稱作戰量能。 本屆論壇上午特別邀請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資深顧問寇世斌博士,以「AI生態演進驅動自主化智慧指揮作戰系統(Autonomous C4ISR)」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其多年研究與實務經驗,並闡述如何透過AI科技推動指管通情監(C4ISR)自主化發展,進一步強化國軍智慧科技能量。下午則以「無人系統軟體研發」、「無人系統硬體應用」、「系統發展與整合」及「模式模擬與建模」等四大主題展開研討,邀集國內學者專家共23人,並發表11篇研究成果。 此外,會場匯集清華大學、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及中山大學等五大學研中心,結合雷虎科技、達梭系統及美商Anduril等產業單位,共44組團隊陳展高速攻擊無人機、AI智慧晶片及多型無人載具等研發成果;另有清大、交大、成大、中山、中興、中央、逢甲及海軍官校等16組研究團隊,以海報論文展示智慧科技與無人系統的創新成果,充分彰顯我國產官學研界的研發能量。【最新動態】 114年08月26日
-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 期許精進醫衛能量為國貢獻(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9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典禮上午在國防醫學大學舉行,賴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民國114年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他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過程中,賴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他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少將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賴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賴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他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並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賴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賴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9日
-
李署長訪視臺電及中油 提升跨部會合作與能源韌性(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中12日電)為深化全社會防衛韌性與能源安全,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署長李定中中將,今日率領全動署及各部會相關幹部,前往臺電臺中電廠及中油供油中心,聽取「物資經濟動員準備方案」簡報並實地訪視,期盼關鍵基礎設施在面對重大災害與突發狀況時,能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在具備完善的防護能力下,確保國家運作不間斷。 訪視行程上午於臺電臺中電廠展開,李署長偕經濟部國營司專門委員林華宇,在臺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孫禹華、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博童等人陪同下,聽取專案簡報,探討油氣、電力、煤動員等準備狀況,並實地走訪電廠設施。隨後,李署長一行轉往中油供油中心,觀摩動員準備演習,演練油料緊急調度及應變作為。 李署長致詞時表示,物資經濟動員準備方案必須兼顧民生需求與國防支援,並以「維持政府正常運作、確保民眾基本生存、適度支援軍事作戰、不干擾軍事任務執行」四大核心理念推動;此次他以「行政院動員會報執行秘書」身分,帶領同仁到現場觀摩學習,感謝臺電與中油長期配合政府政策,持續精進防衛韌性作為,展現共同守護國家安全的決心。 李署長強調,韌性是指在遭受外部壓力或衝擊後,能在最短時間迅速恢復的能力,而能源供應正是其中的重要支柱,此行旨在檢視動員方案從規劃到實作的完備程度,期盼各單位須在平時建立完善的標準作業程序,確保關鍵主力與備用設施安全,並依專家建議精進應變機制,發揮「平時積蓄、戰時擴張」充沛能量,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效用。【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2日
-
柏副部長:國防預算明年達GDP3% 特別預算依需求編列(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2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出席立法院「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專案報告,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依總統指導,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3%,特別預算內容則將依敵情威脅與作戰需求逐項編列,相關作業進行中,完成後將對外說明。 針對媒體關注特別預算可能採購M109A7自走砲、自殺無人艇及海馬士多管火箭等裝備,柏副部長強調,所有規劃均以應對威脅與作戰所需為依據,並在程序完成後適時對外報告。 就美方關切川普與普丁會晤可能影響臺海情勢,柏副部長指出,該議題具假設性,結果尚待觀察,但國防部始終秉持「備戰不求戰」立場,透過周全準備,使敵人不敢輕啟戰端。 在軍審法修法進度部分,柏副部長說明,草案已於7月底送交行政院審查。另對於東沙分隊違反營務營規案,國防部除持續宣教外,亦要求空軍進行深度檢討,強化內部管理作為,確保紀律要求落實。 關於空軍專機隊群組機敏資訊外洩,柏副部長表示,已要求空軍重新檢視所有涉密資料審查機制,並加強公文與機敏資訊管控,杜絕類似情況再發生,並從中汲取教訓。 對於外界關注戰時能源供應議題,柏副部長指出,能源安全屬於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一環,國防部將依國家政策,確保國家與人民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