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統戰" ,結果共:4筆
-
顧部長:中共慣用統戰手法分化團結 中華民國贏得抗戰勝利無庸置疑(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5日電)針對中共舉辦閱兵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將邀請國軍退役官兵赴陸觀禮,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表示,事情還在瞭解中,但抗戰是中華民國所率領打贏,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此事無庸置疑。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統戰手法是中共慣用的方式,目的是分化臺灣社會團結,包括認知戰、輿論戰,希望國人與官兵們都不要到受誘惑;顧部長補充,國防部也會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以「反侵略,護家園」為主軸,邀請退役官兵或是烈士遺族參與相關活動,以展現對反侵略的決心。 此外,有媒體提問海鯤號進入海測,預算解凍等相關問題,顧部長也說明,海測還要進行一段時間,並在力求安全情況下,將海測檢驗所發現的缺改進行調校,待海測通過後,解凍案部分再進行處理。 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第4次委員會將於26日舉行,並將7月視為「國家團結月」,顧部長指出,漢光實兵演習從5天4夜擴展到10天9夜,從灰色地帶襲擾一直到最後的國土縱深防衛等,透過相關的兵推,還有聯合作戰的關鍵行動要領,會在漢光演習中驗證,他表示,漢光演習屬「國家團結月」的一部分,訴求國家要團結,彰顯要有充足的準備,臺灣才會更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5日
-
【影】賴總統莒光園地現身 期勉「用實力達到真和平」(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22日電)總統賴清德今日下午再度登上華視莒光園地,在11分鐘的《總統端節勗勉》節目中,向官士兵戮力戰訓的付出表達肯定與感謝,並期勉全體官兵提升保防警覺,持續強化戰備,落實「用實力達到真和平」的目標。 賴總統日前前往高雄地區慰問南部駐軍之餘,特別在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與官兵一起錄製端節勗勉節目。影片中,賴總統與官兵一起在直升機棚場內輕鬆話家常,表達國軍弟兄姐妹是國家整體戰力的根本,他身為三軍統帥,照顧國軍責無旁貸,政府會持續改善國軍的訓練環境與福利制度,讓官士兵都能在安全、尊嚴、有價值的環境中安心服役。 賴總統表示,面對中共對臺灣的長期文攻武嚇,政府區分為「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他也特別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尤其, 中共對臺澎金馬的野心是一貫的,近期更透過混合手段的灰色地帶侵擾,意圖影響每位國人的日常生活、主權地位,他以及全體國人必須正視現實,積極因應,提出對策,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賴總統指出,國軍弟兄姐妹們是守護國人珍視日常的第一線人員,是可以大聲、驕傲地說出「我的工作是捍衛國家的重要支柱」,也因為官兵們都在重要的崗位上,更會成為敵人想積極滲透、接觸的對象,他要提醒大家,軍旅生活中的許多日常,可能都是中共間諜想要探聽吸收的情資,千萬要謹慎,並特別重視保防、保密的重要性。 賴總統並表示,他日前出席了臺灣首次紀念歐戰的活動,這提醒著我們自由民主的可貴,需要靠實力、時時刻刻的警覺,才能牢牢守護。今天,他也要勉勵國軍全體官士兵,大家都是國家最堅強的靠山,所肩負的不僅是軍職的責任,更代表全體人民對自由的信仰。 賴總統強調,自由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恩賜,而是靠一代又一代勇敢的人堅守與犧牲換來的成果,全體官士兵所做的每一次訓練、每一次操演、每一滴汗水,都是守護和平最堅定的力量,唯有把戰訓本務做好,才能落實「用實力達到真和平」的目標。 賴總統並指出,看到官兵們的付出和對國家的認同,他很放心。他也期勉全體官兵,未來的挑戰仍然很多,他相信有國軍在,國家就有力量,全體國人守住的不只是領土,更是民主、自由與尊嚴,讓大家一起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2日
-
國防院公布民調結果 國人防衛共識持續增強(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6日電)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公布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中共對臺威脅」持續居於最受關注的國安議題首位,以年輕世代對中共威脅的感知比例最高,顯示中共對我統戰未動搖其安全認知。另儘管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升高,國人保衛國家決心不變,整體民意展現務實而堅定,反映出國人對提升防衛能量的共識逐漸增強。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冠成指出,「中共對臺威脅」連續居於最受關注的國安議題,比例高於「少子化危機」與「經濟發展停滯」。有33%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在未來5年內最嚴重的威脅,特別是18至29歲年輕族群感受最為強烈,達36%,這顯示中共對臺統戰效果有限,年輕世代對安全議題依舊保持高度警覺。 此外,有65%的受訪者認為5年內臺海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高,這反映出儘管中共持續加強軍事威嚇,民眾對共軍短期內發動武力犯臺的預期逐漸趨於冷靜與理性。 在國防預算議題上,李冠成認為,調查顯示社會支持度持續上升,有51%的受訪者贊成增加軍費,其中支持「大幅增加」的比例也明顯成長,凸顯出民眾對提升防衛能量的共識逐漸增強,以強化我國的軍事自我防衛能力;在國防經費來源方面,有近半數受訪者傾向以特別預算編列,顯示民眾普遍傾向以不影響其他公共支出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有41%受訪者表示「非常願意為臺灣而戰」,與2024年9月的42%相差不大,顯示儘管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升高,國人在面對中共的軍事壓力,仍然有穩固的防衛意志,展現強烈的國防共識。李冠成最後呼籲,強化國軍專業形象與人才培育,以及政府與社會各界合力推動國防教育,將有助於建立防衛共識與社會防衛韌性,為臺灣打造更穩固的安全防線。【訊息平台】 114年05月06日
-
國防院揭最新民調趨勢 中共威脅感知遠高於其他議題(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8日電)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公布最新國防安全民意調查結果,主題為「從民調看民眾威脅感知的新趨勢」。結果顯示,國人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感知長期居高不下,高於少子化、經濟發展停滯等其他選項,突顯全民防衛意識持續提升,有助全社會防衛韌性推動。 調查指出,在「未來5年內對臺灣國家安全可能造成最嚴重威脅」的選項中,「中共對臺的威脅」獲得近33%受訪者支持,比例高於少子化危機、經濟發展停滯、能源短缺及極端氣候災害等議題。研究顯示,自2022年起,「中共對臺的威脅」即為調查中最受關注的選項,顯見已影響民眾日常生活,但也進一步提高國人的防衛意識。 民意調查結果也顯示,中共在對臺工作維持和戰「兩手策略」,雖強調「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援大陸臺商臺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臺灣同胞共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但在軍事和經濟上持續加強對臺脅迫; 在外交上,則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內容,擴大宣傳「一個中國」論述來壓縮我國際空間。從歷次的民調結果看來,臺灣民眾很熟悉中共的兩手策略,並沒有因中共以融促統手段而改變其威脅感知,中共統戰整體成效有限。【訊息平台】 114年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