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能源" ,結果共:5筆
-
全民防衛動員業務講習 強化防衛韌性整備工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21日電)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今日舉辦「114年全民防衛動員業務執行主管講習」,邀集各動員方案暨分類計畫與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動員會報執行秘書、業務主管,以及各級戰力綜合協調會報副召集人等共同與會,藉由專題報告與經驗交流,提升動員業務推展效能,強化全民防衛整備工作。 講習上午於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主持,副部長首先頒獎表揚2025城鎮韌性演習評鑑績優單位,肯定他們在動員整備及社會韌性推展上的卓越表現,並期勉各級主管持續精進動員作業,提升中央與地方協調效能。 柏副部長致詞時表示,當前國際局勢變化,從俄烏戰爭至今,全球供應鏈與經濟皆受到嚴重衝擊,顯示現代戰爭不僅是軍事對抗,更是全方位的挑戰,無論是地緣政治變化、能源與物資短缺、資訊安全威脅或複合式災害發生,都需要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維持社會運作,展現全社會防衛韌性量能。 柏副部長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為例,說明複合式災難中各部門協調的重要性,他指出,政府必須在平時建立跨域協調與整合機制,強化規劃與執行能力,使防災、救災及動員作業能迅速啟動,將人員與財產損失降至最低。他認為,從「鏟子超人」等民間自發救援行動即可看出,臺灣社會充滿熱心與凝聚力,充分體現全民防衛動員的實際效能,更在災害或危機中展現堅韌與團結力。 柏副部長進一步指出,現今防衛不僅侷限在武力層面,資訊安全與認知作戰同樣關鍵,各級主管與人員應提升資訊識別與防護意識,避免中共勢力利用虛假、爭議資訊或輿論操作製造社會分化,唯有構築健全的心理防線與資安防護,方能鞏固整體社會防衛能量。 柏副部長強調,防衛韌性並非單一政策或軍事作為,而是全民共同的責任,從基層防災、社區協力到民間自助互助,都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基石,各級單位應以務實態度落實計畫,讓平時準備成為確保國家在面臨各類威脅時能快速應對、持續運作,為守護家園與國家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講習安排兩場專題演講,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所長以「全社會韌性是安全的總和」為主題,說明社會整體防衛能力與公共安全資源整合的重要性;Google臺灣總經理林雅芳則透過民間科技協助政府部門共同預防詐騙的實務經驗,以「數位時代下強化國家韌性」為題,分享資訊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護作為及成果,提供與會人員參考與借鏡,深入瞭解防衛韌性與資安管控的做法,提升全民防衛動員及危機應變效能。【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1日 -
顧部長:強化能源儲備 提升國防韌性確保戰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9日電)立法院第11屆第4期財政、內政、外交及國防、經濟、教育及文化、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日召開第1次聯席會議,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114年至116年度)」。國防部長顧立雄出席說明,並懇請立委支持,讓國軍後勤與戰備韌性持續強化。 顧部長指出,因應敵情威脅日趨嚴峻,為強化國防韌性,國防部規劃向中油採購逾32億元油料,並採分散屯儲方式,以確保戰時能源供應穩定。同時,為提升戰備飲用水保存效期,將原本1年期飲用水改為5至7年長效產品,避免頻繁汰換,並確保戰時供水不中斷。 顧部長強調,戰備飲用水平時雖不啟用,但戰時若民生供水設施受損,長效期飲用水能維持部隊作戰持續力。國防部除參考美國經驗外,也研究挪威等國案例,並評估國內產能,確保供應鏈完備。 針對國際媒體關切臺灣在遭封鎖情境下,天然氣存量的問題,顧部長於會前受訪指出,國軍將持續強化戰備儲能,包含油料、彈藥及液化天然氣等均已擬定完善規劃,相關細節不便對外說明;隨著新式武器陸續到位,國防部也同步強化彈藥庫及油料儲備設施,確保整體作戰持續能量與國防韌性。【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賴總統:盼民主永續 持續強化臺灣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0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出席「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時強調,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整備、強化實力;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戰敗或投降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這就是臺灣的立場,捍衛自由民主、永續臺灣的決心。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滿週年之際,上午舉辦「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國際論壇,賴總統致詞為論壇揭幕。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外交部政次吳志中等部會首長出席,多國駐臺代表及專家與會。 賴總統指出臺灣與世界兩大挑戰,一方面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另一方面是以中國為首的威權體系正強化聯盟,對民主社會進行滲透與破壞。賴總統強調,臺灣沒有時間等待,只能積極行動,加速整備。 賴總統表示,去年9月26日召開第一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提出三個強化方向、五大工作主軸,從民力訓練、物資調度、能源安全、醫療避難到資通金融防護,過去一年已轉化成具體行動。 賴總統指出,從桌上兵推到實地操演,讓中央部會、地方政府與民間社會同步參與。首次把防災與防衛結合,在漢光軍演期間同步舉辦各縣市的「城鎮韌性演習」,強化軍民整合的運作能力。並將每年漢光軍演與城鎮韌性演習的月份,訂名為「國家團結月」,成為全臺灣民眾不分職業、性別、年齡都可參與的工作。 賴總統說,越團結,國家就越有韌性;越有韌性,就更能避免或嚇阻危機的發生。和平不能寄希望於侵略者的善意,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的整備,強化防衛實力與社會韌性;賴總統肯定民間團體韌性整備工作,並強調「和平靠實力,實力靠韌性」就是目標;而眾志成城的心情正是當初決定以國家高度,設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原因。 賴總統強調,臺灣面對威脅的原因,不在於臺灣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而是在於臺灣昂首挺身捍衛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不見容於威權侵略者的野心。威權侵略者的準備,是為了軍事擴張、改變世界秩序進行預演;而臺灣的準備,是為了維護和平現狀與自由民主的永續而演練。 賴總統重申,臺灣以具體行動強化實力,明年度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達到GDP的3.32%,也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目標;並編列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1500億元預算,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就可以實施。 賴總統說,國際社會都在加速整備,歐洲多國正加速提升防衛預算,從先進的無人載具系統到傳統的防空避難設施,從通信韌性到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捷克、法國、瑞典等國規劃發布全民安全指引,國防部已發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將讓家家戶戶都能得到這份安全指引。 賴總統強調,更重要的是,「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他要告訴臺灣人與國際社會,這就是臺灣的立場,捍衛自由民主、永續臺灣的決心。賴總統也提到,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朋友非常重要,理念相近國家的彼此合作,也至關重大。【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0日 -
第60屆廣播金鐘獎 漢聲電臺7項入圍(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5日電)第60屆廣播金鐘獎昨日公布入圍名單,今年計有253家業者、1,113件作品參賽,138件作品入圍,將角逐30個獎項,漢聲電臺在教育文化節目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少年節目獎、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社會關懷節目主持人獎共獲7獎提名。 漢聲電臺《隔壁住了誰》入圍教育文化節目獎,主持人Hayung哈勇(高瑞麟)、佳怡(劉佳怡)入圍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相約遇見美》主持人朱玲入圍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早就喜歡你》入圍少年節目獎,主持人內克(吳宇軒)入圍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宇宙能源報導室》主持人王伯源、亞里(廖敏君)入圍兒童節目主持人獎,以及《續享生活》主持人佳玲(孫佳玲)入圍社會關懷節目主持人獎。 今年評審委員會由資深廣播人、好好聽文創傳媒內容長田麗雲擔任主任委員,帶領評審委員會歷經2個多月的專業討論,最終選出138件入圍作品。「第60屆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11日(六)晚間7時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5日 -
國防部:無浮編電費預算情事 持續強化節能作為(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4日電)針對媒體報導「國防部115年度水電費編列數暴增」,國防部今日表示,由於114年度總預算,須於113年3月31日前核定,故臺電公司113年4月及10月調漲電價後,所增加之電費,未及納入114年國防預算,必須以115年度預算編列支應。 國防部進一步說明,就實際用電量分析,國軍113年總用電度數約10億7千萬餘度,今(114)年截至7月止,約5億9千萬餘度,較去年同期並沒有明顯增長,無「浪費及浮編預算」等情。 國防部強調,在不影響戰備前提下,國軍秉「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原則,已配合臺電檢討「用電契約容量」、「用電功率因數」,並推動建置「能源管理系統」等作法,期強化節能、撙節預算。【國防訊息】 114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