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臺中總醫院" ,結果共:5筆
-
國軍臺中總醫院重陽敬老健檢活動 守護長者健康(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0日電)國軍臺中總醫院今日與臺中市太平區風菻、太平、泗維、大同、世界等五家獅子會,共同舉辦「114年社區醫學日曁重陽敬老健檢義診活動」,現場提供健檢、中醫義診及豐富的闖關活動,讓長輩們透過多元活動了解自身體況,以達到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宗旨的目的。 活動首先,由東英社區長者們以活力啦啦隊表演揭開序幕,緊接著是中部地區人才招募中心人偶娃娃以及教保中心充滿活力的小朋友們帶來的精彩演出,現場氣氛熱絡;過程中,施院長也與國際獅子會300-C2區許吉本總監,以及獅子會各會長、里長們等貴賓,至各攤位與參加活動的長者們一同闖關,並向鼎力相助的各個善心團體致上謝忱。 院長施宇隆少將表示,國軍臺中總醫院院是一間具有優良傳統的區域教學醫院,明年即將邁向80歲生日,而新建醫療大樓也將於明年1月啟用,未來該院仍將持續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與熱情,並深耕太平,維護社區里民的健康。 施院長指出,此次活動就是醫療服務的延伸,希望藉由活動促進與里民間拉進距離,以展現軍民一家的精神,很高興看到長者們,都帶著健康快樂的微笑完成各項闖關活動,國軍臺中總醫院是大家值得信賴的好厝邊,持續守護中部地區軍民的健康。 此次活動,更由臺中市後備指揮部太平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協同廣邀臺中市後備指揮部、臺中市後備旅、資通電軍及陸軍特戰訓練中心等單位,結合各專長亮點設攤展示與民眾近距離推動全民國防。【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0日 -
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以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肝癌患者(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6日電)一名82歲患者本身有B型肝炎帶原,於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胃腸肝膽科門診腹部超音波追蹤時,發現一處約1公分肝臟結節,經腹部電腦斷層及腹部磁振造影檢查確診為早期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沈呈懋醫師表示,因病患年齡偏高,經詳細檢查確認沒有遠端轉移後,採用侵入性較少的「射頻消融術治療」,術後追蹤顯示腫瘤已完全消融且無復發跡象。 沈呈懋指出,早期肝癌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治癒率雖高,但有較高的手術風險和術後傷口恢復及疼痛的問題,特別是在高齡患者這個族群。 沈呈懋並表示,「射頻消融術」則是將一針頭經體表直接插至腫瘤處,利用高頻交流電(通常在350至500 kHz 之間)通過電極針或導管傳送到目標組織,使組織內的分子高速運動、相互摩擦產生熱能,當溫度達到攝氏50至100 度時,持續時間約 12分鍾就能夠使目標組織壞死或消融,傷口則僅有一個針頭的大小,一般適用在腫瘤數量在三顆以下且大小在3公分以下,或單顆腫瘤大小在 5 公分以下的肝癌或轉移性大腸癌,可在不開刀的情況下達到與手術接近的治癒率。 沈呈懋說,早期肝癌的治癒率雖高,但因疾病的症狀不明顯,若沒有定時追蹤,往往會延誤治療,所以高風險族群的定期追蹤是相當重要的課題,而肝癌主要的危險群為B 型肝炎帶原者、慢性C型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針對C型肝炎患者,目前健保已有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且治療效果很好,治療成功後可大大降低肝癌發生率;針對B型肝炎帶原者和肝硬化患者,目前則還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根治,所以提醒這類患者務必要定期門診追蹤,避免延誤治療。 此次沈呈懋醫師完成分院首例肝癌射頻消融術,也特別感謝院長施少將協助指導,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胃腸肝膽科團隊致力於醫療創新,是軍民最佳健康守護者。【部隊頻道】 114年09月16日 -
軍友保險慰問受傷士官 表達關懷之意(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9日電)陸軍第十軍團裝甲第586旅廖姓士官日前因執勤意外不幸致右手斷指,目前仍在醫院手術治療中。臺銀人壽專屬保代軍友保險公司董事長郭建忠獲悉此案,立即指派臺中處處長徐志偉,前往國軍臺中總醫院進行探視慰問,表達軍友保險公司最誠摯的關懷。 軍友保險秉持著「服務三軍」理念,不僅提供官兵多元周全之軍人保險相關服務,並在官兵遇到急難意外時,於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令官兵及家屬深受感動。【部隊頻道】 114年09月09日 -
國軍臺中總醫院軍人武德講座 傳揚愛國信念(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3日電)今年適逢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一年一度的九三軍人節來臨,也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國軍臺中總醫院日前特別辦理「軍人武德講座」,邀請到「青年救國團榮譽會長」黃信凱老師,由院長施宇隆少將致歡迎詞並頒發感謝狀,感謝黃老師以「軍魂不滅、創造奇蹟」為題,為大家分享其無怨無悔為國付出的愛國精神。 臺中總醫院表示,黃老師曾遠赴泰北探視滇緬遺軍,緬懷中華民國國軍史實,去年更當選國防部「敬軍模範」,獲頒獎表揚。講座中,黃老師以魔術公益表演為出發點,分享一路走來遇到的貴人,如何創造奇蹟、翻轉人生,將「沒有國、那有家」的真諦完美傳遞,齊心為國奉獻,共同守護美麗家園。【部隊頻道】 114年09月03日 -
國軍臺中總醫院脊椎側彎微創手術 助患者挺直人生(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1日)25歲林小姐自青少年時期發覺有脊椎側彎情形,成年後側彎角度日益嚴重惡化,經國軍臺中總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孟穎診斷,側彎角度達到53度,手術採用「微創三段式背側入路」技術,並採「太極打釘法」運用電鑽導引與太極物理原理(round force),精準植入鋼釘,患者在術後第三天便可下床行走,恢復進度遠超過傳統手術。 吳孟穎表示,林小姐為青少年型脊椎側彎(Adolescent ldiopathic Scoliosis),術前側彎角度達到53度,術後為13度,矯正幅度約為40 度,身高也自術前 146 公分增高為 151 公分。 吳孟穎指出,傳統脊椎側彎矯正手術須大範圍動刀,傷口癒合與感染風險較高,術後肌力恢復較慢,此次採用「微創三段式背側入路」技術並採「太極打釘法」運用電鑽導引與太極物理原理,精準植入鋼釘,大幅提高手術安全性。 吳孟穎進一步表示,手術過程中在上段(第四、五胸椎)、中段(第七至第十胸椎)及下段(第一、二腰椎)植入鋼釘後,穿透皮下組織架上鋼條,運用槓桿原理進行矯正拉直側彎脊椎,最後進行植骨融合完成此次手術。 吳孟穎強調,多數脊椎側彎輕度患者可早期發現接受復健治療,對於嚴重側彎或影響心肺功能的患者,手術仍是重要的治療選項 國軍臺中總醫院骨科團隊秉持脊椎矯正的專業傳承與精湛手術技術,結合神經監測系統與電腦導航科技精準輔助提供安全治療,為更多病友守護脊椎健康,提升生活品質。【訊息平台】 114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