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跨區增援" ,結果共:10筆
-
第五作戰區增派兵力 馳援花蓮光復災後復原(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30日電)為加速花蓮地區災後復原進度,國軍第五作戰區今日增派官兵搭乘臺鐵專列趕赴光復鄉,協助地方加速推展復原工作,期盼能早日協助受災居民回到安定的日常。 第五作戰區表示,此次行動不僅是一項任務,更展現軍民守望相助、攜手共度難關精神;官兵將持續秉持軍民一家的信念,堅守職責、全心投入救災工作;未來亦將依地方需求,持續靈活調派兵力與機具,確保救災力量不間斷,並與地方並肩努力,陪伴災區一步步完成復原,重建安心與希望的家園。【最新動態】 114年09月30日
-
陸軍依規劃全力執行救災 期早日完成災區復原(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9日電)陸軍司令部今日表示,為協助花蓮災區復原重建,第二、三、四、五作戰區持續投入救災,計投入約2,500員兵力、13項472件各型裝備機具,執行災後復原任務,期在軍民齊心協力下,全力達成「中秋節前恢復災區民眾正常生活」目標。 陸軍司令部指出,救災前進指揮所目前依任務規劃與進度全力執行救災,並先期完備跨區增援部隊兵力輪替、食宿照顧、交通運輸等全般整備,持續加速災區復原進度;另在官兵積極投入救災之際,同時要求各級幹部妥善救災官兵生活照顧,適時關懷身心狀態,並透過適切分配人力,兼顧勤務與休息,提升整體救災效能。 「作戰靠指揮,指揮靠通信」,救災任務視同作戰,維持指管通聯24小時暢通至關重要,陸軍司令部表示,為確保救援任務能在最短時間發揮最大效益,第二作戰區通信部隊出動機動數位微波系統、維星系統,提供類比、網路電話,可連接民用手機、警消機關各式無線電機及低軌衛星等專業裝備,全天候可維持指管情傳暢通,此外,也配發全頻無線電機,協助災區第一線部隊長能即時與警消、救難團體建立通聯管道,整合軍民通資系統,確保命令與情資即時送達,讓前進指揮所迅速、精準地掌握災情資訊,進一步優化救援人力、機具與資源配置,發揮救災能量最大效益,全面提升整體救災效能。 國軍部隊協力災後復原的同時,來自各地的志工亦紛紛主動投入災區救援工作,為有效協助志工疏運,前進指揮所運管中心統籌第二、四及五作戰區運輸部隊運能,派遣3.5噸載重車,採梯次載運方式,協助志工接駁與送餐;迄今已執行39趟次,接駁897人次,展現軍民齊心、攜手合作的團結精神。 陸軍司令部將持續依地方政府救災實需增援兵力投入救災,加速災區復原工作,並完善第一線救災官兵的安全與生活照顧,確保救災部隊維持最佳狀態,與地方政府及民眾並肩同行,齊心協力加速災後復原,協助受災民眾回歸安定生活。【部隊頻道】 114年09月29日
-
顧部長主持災害管制會議 落實救災官兵照顧(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9日電)國防部今日上午召開災害應變中心「馬太鞍堰塞湖專案」管制會議,由顧立雄部長主持。過程中除聽取作戰區與相關單位簡報,瞭解救災任務規劃;並提醒各級幹部,在積極投入救災的同時,也務必注意官兵身心負荷,落實照顧與關心,期協助受災民眾,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會議中,顧部長首先肯定國軍支援救災的表現,並表示遵循賴總統及卓院長指導,以在中秋節前,讓受災民眾恢復正常生活為目標全力以赴。第二作戰區目前已規劃各階段執行進度,並依計畫期程推展,在狀況允許下,可加速執行。 顧部長指出,近日將由跨區增援部隊前往災區進行兵力輪替,提醒單位須確實針對救災區域、官兵食宿、交通運輸等需求,完成交接與任務提示,瞭解整體運作,適切分配人力,兼顧勤務與休息;同時注意炎熱氣候與防蟲叮咬等事項,落實照顧與關心,讓官兵專心執行救災任務。 顧部長也強調,負責執行救災任務的弟兄姐妹非常辛苦,在輪替官兵返回部隊時,主官應給予正面鼓勵與慰勉,讓官兵感受到部隊的關懷,知道有人在等著他們回來,藉以凝聚榮譽向心。 針對受災官兵,顧部長也指示,除優先予以返家協助災後復原;各級幹部也應持續主動關懷,瞭解受災官兵家中狀況,安排住宿規劃等,給予適時的協助與照顧。【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9日
-
陸軍司令呂上將親赴災區 肯定官兵全力救災辛勞(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6日電)因應花蓮地區遭受重大災情,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今日率重要幹部抵達光復鄉慰勉救災部隊,特別要求第三、四、五作戰區與特戰部隊跨區增援,持續投入最大量救災人力與裝備,除了希望把握救援黃金時間,也宣示陸軍全力救災,協助受災民眾恢復家園的決心。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搶救受災民眾,陸軍運用作戰的思維與精神,迅速完成跨區增援規劃,並運用直升機、無人機投入救災,充分展現救災刻不容緩的愛民精神。 現階段國軍已主動派遣各作戰區偵搜、工兵及化學兵等專業部隊兵力外,也將無人機、生命探測器、AAV7及多功能工兵車等8類17項裝備陸續投入救災任務,務求以最短時間、最高效率完成災後復原任務。 此外,呂司令要求各單位妥善照顧救災官兵生活所需,如同作戰,後勤補給是持續戰力的關鍵。同時也勉勵救災官兵,為民眾挺身而出是職責,也是使命;雖然無法與家人一同歡度假期,但能協助災區民眾儘速恢復正常生活,絕對會是最有意義的連續假期,更是陸軍忠誠精實軍風的最佳展現。【國防訊息】 114年09月26日
-
第五作戰區不分晝夜馳援花蓮 跨區增援投入復原工作(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6日電)「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多處災情,國軍第五作戰區今日持續跨區增援,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官兵不分晝夜完成整備工作,迅速趕赴災區協助道路淤泥清除作業,運用各式機具加速復原進程,展現國軍即時反應、全力救災的行動力。 第五作戰區表示,部隊依地方需求持續投入災後處置,確保人力與裝備發揮最大效能;並強調國軍秉持「守護家園、同心協力」的精神,與地方攜手推動復原作業,協助受災地區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部隊頻道】 114年09月26日
-
國軍投入花蓮災後復原 展現最快速度重建家園決心(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花蓮26日電)因應「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地區,第2作戰區今日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並在第3、4、5作戰區跨區增援下,共計派遣2,008員官兵全力投入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並於下午編組380員官兵在屋主同意下進入民宅,協助清理大型廢棄物。 第二作戰區表示,此次任務以「最短時間、最快速度恢復家園」為目標,並區分由官兵深入小巷弄與受創民宅協處,主要道路及鄉間道路則投入各式載運車與機具加速搶通,期全力協助地方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圖文專訪】 114年09月26日
-
國軍增派兵力 全力協助災後復原(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5日電)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地區重大災情,賴清德總統肯定國軍,全力投入災區救災與重建;為進一步加速復原進度,國防部持續增派兵力跨區增援,確保災區能獲得充足的人、物力,以應對後續的清淤與重建工作。 經全般了解災區復原進度,國防部依賴總統救災工作「分秒必爭」政策指導,明(26)日將由第二及第四作戰區增派兵力,可投入約2000人,運用相關機具,配合地方政府需求,針對物資運送、道路清淤及市容整理等項目,日夜分班、持續不間斷投入救災工作。 此外,國軍亦依總統授權,在與鄉鎮長或村里長取得共識,以及屋主陪同的情況下,官兵可進入屋宅,協助搬離大型家具或清除汙泥,用最實際的行動,幫助國人儘早重建家園。【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5日
-
顧部長主持災防會議 指示全力協助救災(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4日電)國防部今日傍晚召開「國軍災害應變中心」管制會議,由部長顧立雄先生主持,除聽取各作戰區與相關單位簡報,並關心救災任務規劃,要求在確保人員安全前提下,主動支援地方政府,協助受災民眾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應變中心管制會議傍晚在國防部召開,由編組人員及前進救災指揮所,針對颱風災損及救援工作進行報告。顧部長在會中肯定各部隊即時完成整備部署,並於災情發生後迅速投入救援;同時指導相關單位,應主動向地方政府說明,除已投入的兵力機具外,國軍在營區內仍備有可調派兵力,只要地方有需求,可立即規劃派遣,以提升整體救援效能。 顧部長指出,目前第四作戰區及陸戰隊指揮部已調派工兵機具及操作人員跨區增援,各單位應注意機動安全及官兵照顧;另各級部隊長應持續關懷家中受災的弟兄姐妹,瞭解災損狀況、關懷輔導,落實照顧。顧部長強調,國軍將秉持「人飢己飢、苦民所苦」精神,集中兵力,以最短時間投入,使民眾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4日
-
陸戰99旅進入戰術位置 確保中樞要域安全(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7日電)漢光41號演習第9日,進入持久作戰階段,國防部預備隊海軍陸戰隊99旅於日前北上進入戰術位置後,今日在臺北地區實施反擊作戰演練,官兵依令殲滅突入縱深敵軍,以確保衛戍要域安全。 陸戰99旅下午接獲命令,前往指定地區執行作戰任務,首先申請火力針對當面不明之敵實施火力壓制,後由官兵運用悍馬車搭配T-75 20公釐機砲、MK19 40公釐榴彈槍等建制武器,針對週邊地區實施戰鬥巡邏,肅清地區內敵軍,完成所負之任務。 面對當前快速變化的敵情,官兵持續強化各項戰備整備工作,期使在實戰化訓練中,提升應變制變能力,展現守護家園決心。【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7日
-
顧部長主持海馬士飛彈連成軍 強化國軍精準打擊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中4日電)陸軍五八砲指部今日舉行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連成軍典禮,由國防部長顧立雄主持,對單位編成戮力執行各項整備工作,表達肯定與嘉勉;並期盼海馬士的加入,有效提升國軍防衛力量,確保國家安全。 典禮中,顧部長首先宣讀成軍命令,並由飛彈連長將海馬士飛彈車模型呈獻給顧部長;隨後在陸軍司令呂上將等人陪同下,校閱部隊。 顧部長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夠主持多管火箭飛彈連成軍典禮,飛彈連為國軍第一個成軍海馬士系統的單位,相當具有代表意義。自去年開始,參與的官兵弟兄姐妹從各單位選優調任,先後完成赴美接裝訓練、射擊指揮所組合訓練及彈藥車吊掛操作訓練等,並完成今年度精準飛彈射擊操演;此外,飛彈連也於6月接受陸軍司令部戰力鑑測,成績優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成果,期許大家能秉持對連隊的認同感,在執行後續的漢光實兵演練及各項任務時,都能有同樣優異的表現。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新興單位的成軍,是全新的挑戰。大家所學的不僅是武器的操作,而是要將它完美融入到聯合作戰體系。「多管火箭飛彈連」的成軍,可提升國軍精準打擊能力,與整體防衛作戰效能,以達到嚇阻戰爭、守護國家和平與安全的目的。 顧部長也提出三點,與飛彈連官兵共勉。首先是精進部隊訓練,務實戰訓本務。海馬士系統象徵我國陸軍在遠程精準打擊能力上的重要突破,能快速運用火力跨區增援;搭配「陸軍戰術區域飛彈」,讓國軍具備對敵方重要目標進行精準打擊的能力。 因此,顧部長期許各級幹部,落實實戰化訓練要求,以創新、不對稱思維,結合新的戰術戰法,循序漸進,戮力戰訓本務工作,提升部隊整體戰力。 第二,顧部長期勉單位營造優質環境,提升人力素質。他強調,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武器裝備如何精密,戰爭的勝負更取決於人員素質。因此,提升「招募」與「留營」的成效,並落實人才培育,是部隊當前重要的工作。顧部長期勉各級幹部,要以「服務」的精神來獲得官兵認同,堅定信仰,凝聚向心,共同戮力戰訓本務,營造單位良好的服役環境與「家」的感覺,鞏固留營意願;同時鼓勵官兵參與公餘進修,實質提升人力素質,蔚為國用。 第三是強化風險管理,確保訓練安全。顧部長強調,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因此,各級幹部應強化「風險管理」的觀念,建立「預見風險、預做準備」的思維,積極防杜危安事件肇生,確維部隊整體安全。 顧部長指出,單位在新式武器裝備編成後,必須按照「程序、步驟、要領」執行操作,並針對不同的訓練,「因人、因時、因地、因事」下達適切的安全規定,落實層層風險管控,做到「下達訓練要求的同時,下達安全規定」,如此才能使官兵辛勤的訓練與努力,得到最大的成果與回報。【最新動態】 114年07月04日